借助灯谜给力语文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fa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灯谜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形式。它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猜灯谜具有启智、增知、怡情、养德等诸多功能。如能把灯谜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必能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素养、提高学生的思维与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灯谜;校本课程;多向性;趣味性;综合性;民族性;高雅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2-0035-03
  “谜”在《新华字典》中的释义一是影射事物或文字的隐语;二是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如大自然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等。
  猜灯谜即猜谜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很有趣味和魅力。灯谜与京剧、书法、国画并称为我国四大国粹,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灯谜不完全等同于一般的谜语。谜语是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像过去农村有些口头流传的猜动物谜语“头哩砻臂钩,尾哩扫筅头,行哩娘子步,叫哩大声喉”——鹅;埃及狮身面的斯芬克斯传说中的谜语:“小时四只脚,大时两只脚,老时三只脚”猜一动物,猜不出被它吃掉,猜出是人之后,它大叫一声伏地而僵;还有“10加上10等于10,10减去lO等于20"猜一用品——手套等谜语,是外国也有的。唯有灯谜是利用汉字的音形义,通过离合、别解、会意、用典等手法,让人猜出谜底的文学样式,它最初是写在灯笼上让游人猜测的,故叫作灯谜。随着华人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灯谜艺术也流传到各国,但参与灯谜活动的绝大部分仍是华人,外国人只有对中华文化掌握得多了,才有可能参与此项活动。
  灯谜是贴在灯笼上的谜语。它是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文学艺术,具有启智、增知、怡情、养德等诸多功能。若学校能为学生提供条件学习灯谜,并把灯谜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那么,灯谜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等能力,一定能起到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一、灯谜思维具有多向性
  灯谜可以是白描写真,纵向思维。灯谜贵曲,不曲于面,必曲于底。因此,猜灯谜必须根据谜面及谜目的要求,经过一系列复杂、多向的思维活动去探究谜底。制谜也必须从不同角度探索以底求面或以面求底的途径。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灯谜就是思维的杂技。国学大师顾颉刚曾指出,灯谜是民众“智慧的钥匙”。前苏联《百科全书》也写明,出谜和破谜的本领被认为人的机敏、猜度力和聪明的标志。经常参加灯谜活动,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联想、探究、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对智力的发展大有裨益。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各科的学习中要互动、合作、探究。探究能力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灯谜的探究要求就特别突出。如猜灯谜时,只见谜面不知谜底,必须使脑筋高速运转,探索谜目指定范围内的谜底。在制谜时,有底无面或有面无底,须千方百计配面或配底。灯谜探究性特征的核心是求异思维,灯谜艺术的灵魂是别解。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灯谜作品——“包拯嫂娘”若猜电影戏剧中的人物“王素贞”则是直解,若猜潮汕俗语“乌面奶母”则是别解。别解还包括利用汉字词的多义、多音以及笔画组合灵活变化的特点,使其改变原意去解释。广东潮汕古谜语“竹篱茅舍做戏台,一生一旦无多个,生旦出台高声唱,唱出诸侯大夫来。”猜潮州歌谣一句“鸡母生卵叫咽家”也是别解,它利用汉字的多音多义入谜,古称“诸侯”为国、“大夫”为家。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谜家陈亮如先生,用“自然美”作谜底,利用会意、借代等方法,就创作了几十则不同的灯谜,如:“不施脂粉也娇妍”、“花容月貌本天生”、“阿依貌似天仙子”、“秀山丽水风光好”、“蒙古第三邻国谁”、“全球独霸是阿谁”、“谁当世界宪兵哉”……足见灯谜思维的多向性。
  二、灯谜猜测具有趣味性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猜灯谜是一项趣味性很强的文娱活动,尤其是潮汕谜会,击鼓催猜,猜众听众甚多,当场解说并发奖。初H{茅庐的小学生猜出了灯谜“显得文章有用”,智力过人,受到人们的啧啧称赞,来自周围群众羡慕的眼光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有力的鼓舞。
  纵使猜不中,也能在听他人猜谜中受到启迪,回去更发奋读好书。猜谜过程以轻松、活泼、健康、欢乐为基调,妙趣横生,引人入胜,使人们在娱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
  一则好的灯谜,底与面的扣合“事出意料之外,言在情理之中”,一经猜解,全场听众即刻有茅塞顿开之感,趣味由此而生,并令人回味无穷。猜灯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次由疑惑到攻坚到愉悦欢呼的思维活动。
  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愉快学习,愉快教育”正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灯谜作为一门趣味性浓厚又能够承载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艺形式,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并能将这些兴趣转移到知识的学习上来,因而也能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舒缓甚至化解枯燥学习带来的紧张与压力,使学科学习也充满着情趣。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莲华镇已故知名谜家、当代“灯谜百家”白珩先生,本身学历不高,却因为喜欢灯谜后博览群书而成为全国灯谜界的知名谜家。
  三、灯谜的知识具有综合性
  灯谜虽短小精悍,但内容丰富,可入谜的素材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文史时政,理工农医,财税金融,经史全集,花鸟虫鱼,诗词歌赋,雅言俗语,兼收并蓄,难怪有人将灯谜喻为“大百科全书”。踏进谜台,方知学识的不足。
  灯谜中跨学科的谜语在谜台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1995年乒乓球运动员孔令辉刚在乒坛崭露头角时,谜刊上马上就“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谜面,接着又有“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和成语“凿壁偷光”等来作为谜面,谜底当然都是“孔令辉”了。   灯谜的这种牵挽百科、综合各类的特点,为信息时代的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素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原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走进新课程》一书序言中指出:“改变课堂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将灯谜作为校本课程,正是体现了这种联系的精神。学生通过灯谜课程和猜制实践,使所学各科知识融会贯通,避免了偏科现象的产生,以适应信息时代知识互相交汇、互相补充的需要。
  四、灯谜的艺术具有民族性
  灯谜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一是以汉字的多音、多形、多义为基础;二是谜面多用古诗词文原句;三是借用历史典故;四是谜目多用四大名著人名、《聊斋志异》篇目、古诗词文名篇名句、成语、历史人物、名词;五是及时反映国家建设和时政的新人新事新词语;六是多将地方特色的地名、企业名、乡贤等人谜。这些都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感情,增强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了解,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有重要意义。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猜谜制谜,能帮助学生辨清汉字的音、形、义,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和书写汉字的能力。
  古诗词文和历史典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不论出现于谜底和面,都能吸引学生多读些中华文化经典,接受优良传统文化的熏陶,吸取中华文化的营养和智慧。灯谜作品如:
  ·跟着传祥阔步走(猜四字新词)与时俱进(注:时传祥——以前的全国劳动模范)
  ·神州掀起读书热(猜高校名)中国人民大学
  五、灯谜的立志具有高雅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部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文以载道是中华贤哲立身、立德、立信的一个重要宗旨,灯谜活动中猜《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乃至公民道德格言、文明礼貌用语、法律名词等,也是寓育人功能于娱乐活动的重要形式。开展灯谜活动,也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途径。
  在小学开展灯谜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上也具有操作的可行性。这是由于:
  其一,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教辅书等资料,不时可见到谜语、灯谜等形式的习题。
  其二,城乡小学已经常利用节日游园庆祝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举行猜灯谜活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其三,小学开展灯谜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事例已屡见不鲜。
  其四,各校在开展灯谜活动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如成立谜社、灯谜兴趣组,开设灯谜讲座、灯谜猜制园地,出版灯谜小报、专刊等。
  综上所述,灯谜可以作为校本课程、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宗选择,它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实践表明,只要学校领导和老师认真组织、积极开展灯谜活动,同学们就会踊跃参与,定会快乐在其中,成长在其中,成功在其中。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为教育的多样性实施探路。
其他文献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某批发商店新进9/10吨白糖,第一周卖出这些白糖的1/3,第二周卖出2/5吨。还剩多少吨?  3.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37.68米,高1.5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3厘米厚的路面,可以铺多少米?  4.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0厘米,甲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2厘米。如果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1600千米,那么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
摘要:运用发散思维进行教与学,从发展性和创新性的角度让儿童更好地构建知识之体,洞察结构之眼,叩开方法之门,寻觅思想之魂,在数学学习上获得良好素养,得到全面而又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与学;发散思维;发展性;创新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5-0060-03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
摘 要:语文课本是学生接触得最多的教材,如果充分利用课本,指导学生把课本中学到的字词句等基础知识以及写作技巧综合运用起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可采用在内容的精彩处背一背、在理解的深入处仿一仿、在情感的共鸣处编一编、在主题的升华处写一写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写话,真正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正确认识和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学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引导性的环保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且可以有效地促进生态环保教育宣教工作的进行,提升学生的环保素质。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生态环保;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A woman lies on what looks like a tanning[把皮肤晒黑] bed for a quick health examination. Traces of cancer are found—and removed immediately.   This is one of the futuristic[未来派的] scenes we see in the sci
摘 要:当下的数学课堂,面对一些“经典的教学环节”之后呈现的学情,教师在实施教学跟进时,常在一些“关键处”刹车,从而错失了一些激活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新知有效建构的教学良机。可见,在面对一些经典的教学环节,教师有必要进行剖析反思,有效改进。  关键词:教学环节;剖析反思;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11-0046-02   
正如电影《熔炉》中所说:“我们一路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的确,世界何其纷扰,一句“做自己”便成了最有力的呼号。  当今社会,总是有人刻意追逐着时代的潮流,妄图融身其中,继而成为他人仰视的对象。于是乎,他们改变了自己的外貌、喜好乃至性格,只为获得他人的一句赞许与追捧。  他们曲意逢迎,只为他人的认可;他们矫揉造作,只求他人的羡慕。他们或许能够拥有丰富的物质,可他们却丢失
一般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 用“yes”或“no”来回答的疑问句叫做一般疑问句。   1)一般疑问句构成:句中谓语动词是to be、助动词、情态动词时,则将它们(提前)放到主语前面。如:Is he an engineer?(他是工程师吗?)/ Have you got today’s newspaper? (你有今天的报纸吗?)/ Shall we go to see a film this
摘要:主题教研指的是教研组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它的最大优势体现在通过一个教研主题,将学科所有教师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向前的拉力,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师教研意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主题教研;课堂设计;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遵循“音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语境”的教学原则,创编符合课文内容的故事,如依据课堂主线创编故事、文本阅读引发出故事等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地通过创编故事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和规律去拼读单词,逐步提升学生自主拼读单词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创编故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3-0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