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教、慧教、享教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ximi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核心素养的颁布,意味着未来教学改革的重心将从技术性地改革“应试教育”转向持久性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上。這一转变,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改革的中坚任务,应从教师的专业成长开始,着眼点则在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及智慧开发。本文认为,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体现为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善教”“慧教”和“享教”。“善教”即教学有术,教学需要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使得教学过程优质高效;教师宜对教学了然于胸,功底深厚,博学精熟。“慧教”即教学有道,教师存师本之道,以道育人,自化化人,入理变通达,有为变无为。“享教”即教学有悦,有美亦有情,以致教学至善至美,师生享受并醉心于教与学,在合情、合理、合趣、合度的教学中共同获得幸福体验,以情激情,悦己悦人。
  一、善教之教学有术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这是《学记》中关于“善教”的描述,即优秀歌者的歌唱会让人自然而然地附和;优异教者的教学会让学生自主自觉地配合,接受教师的思想观点,继承教师的品性与志向。教师的教学简约通达,流畅透彻,精微妥帖,学生才能兴趣浓厚,思路通透。所以,“继志”的精髓在于“善教”。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①这一点,正是“善教”的真谛所在。善教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运用理论与方法,使教学过程更为高效,教学效果更为优质。纵观教学种种变革及课改洗礼,各种新的教育理论、思想和观点纷至沓来,教师应将新的理论与教学改进密切联系,融汇贯通。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可参考借鉴,但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只有理论与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方可达到既定目标,学生个性也能得到充分释放与发挥。
  在“核心素养时代”,我们更强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将理论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拓宽认知的深度、宽度和广度。教师需要转换思维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要善于反思,汲取经验,使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能力融会贯通;善于多元评估,使教学效果与学生素养发展融会贯通。
  二、慧教之教学有道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一种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等多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②它是每个个体安身立命、直面生活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中庸》开篇即言,“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道也者,须臾不能离也,可离非道也。”这里的“性”即自然禀赋, “率性”即率性而为,直心而行,即合于先天的道。因此,“天命谓之性”是“见道”,“率性谓之道”是“修道”,“修道谓之教”是“行道”。教师应参悟这“三道”的内涵与深意,依从学生的天性和禀赋教之为之,做到“知其应知,知其早知,知其轻重,知其可为,知其平衡”。教师要明了哪些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习得的;哪些知识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自己解决的。这样,教师便可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和重点,设计教学进度和要求,统筹全局,权衡利弊,有的放矢,使教学活动入理变通达,有为变无为,实现智慧教学。“慧教”要求教师具有教学敏感性,灵活机动地进行思考,使教学活动具有科学性、人文性、生动性、创造性。
  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升21世纪国家人才核心竞争力。教书育人,教和育并举,学知和学理共进。求知并不是教育的全部,德性和品格等在学生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应是一种事业,修身养性,以德带德。韩愈在《师说》中阐述“师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位居第一。教育哲学家洛克曾在《教育漫话》中谈到:“教师的重大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于逐渐将人世的真情实况显示给学生,在于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与值得被人称誉的行为,在于当学生正做这种行为的时候,给他力量和鼓励。”上述均体现了教师“传道”的重要性。教育既是具体知识与理性知识的养成,也是道德感、崇高感、审美感等道德理性的养成。教育要回归人、成全人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必须从“知识本位”回归到“德性本位”上来,教师要从培养德性的高度,认识和理解教育的目的、过程、内容、方法等,形成培育学生德性的教育观、教学观和人才观。
  三、享教之教学有悦
  “享教”强调教学双方幸福的联结。“享”揭示心理关系和事理关系之间的契合。“享”一方面指事理关系上相处融洽、和谐共生;另一方面指心理关系上专心投入,倾心沉醉。“享教”之意蕴即教学有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愉悦舒适的心境、引人入胜的方式、饱含情理的语言,倾心投入,陶然沉醉于教学活动中。威廉·詹姆斯在《宗教体验种种》开头曾这样设问:“如果我们要问:‘人类主要关心的是什么?’我们应该能听到一种答案:‘幸福’。”享教亦是如此。《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幸福感受,师生同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教育图景,总能给人以无限美感和幸福遐想,这是纯净灵魂教学之美传达出的精神境界和教育艺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精神饱满,情绪高昂,学生必将受其感染,积极参与。明代王阳明《传习录》如是说:“今教童子,必使之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誓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至善、至愉、至美是积极的内在品质,是自由、和谐、开放、创造的教育状态,好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和最好的自己“相遇”。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学生在无压力和负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思维最活跃,实践力最强。”教师应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肯定欣赏学生,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和热情,积极主动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其性格、思维、兴趣等不同,因此,教师要在思想上予以重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设身处地地理解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感染鼓舞学生,真情教书、真情待生、以情促知、以情育人、以情激情,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和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教育改革深化的方向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树起了“素养”大旗,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改进方向。教师专业成长应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深度融合,在“善教”“慧教”“享教”这“三部曲”中不断递进,探寻改进策略,力求取得理想成效。
  参考文献
  ①叶圣陶教育文集. 叶圣陶教育论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②田慧生. 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 教育研究,2005(02):50-57.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 黄佳锐
其他文献
有人说,你读的下一本书,永远藏在这一本书里。嗯,不错。只是这次再读余华,似乎时间藏了好久了。上次是读他的《兄弟》,激动得很;再上次是读他的《在细雨中呼喊》,当时已经到了,读前一句脑海里立刻会跳出下一句来的程度。  可从读完《兄弟》后,就很久没碰他的书了。因为《兄弟》让我对他的写作风格、语言表述、甚至是思想格局产生了许多质疑。无法解答,索性不再看。  深知他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小说创作风格多变,却不
当前书法教育进课堂缺的是学习,缺的是书法理论知识,尤其是书法硬笔指导课的实践。硬笔教学并不是写写字那么简单,一节好的书法课,会让学生学有所得,点滴沉淀,厚积薄发。我的硬笔教学尝试如下。  我先让学生进行基本笔画练习:横、竖、点、撇、捺。要求:脚平,身正,腰直,两手八字放。  师:同学们,请大家看看投影上我国的名山图片,这些矗立在我国疆域的名山是多么的秀美,姿态万千。你看世界级名山:安徽黄山、江西庐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后剩下的东西。”这剩下的东西是什么?其蕴意和内涵丰富:道德?智慧?能力?我想应该包括:终身学习的技能。叶圣陶先生则曰:“凡为教者必期于不需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苟若能是,或未足以言教育革命,然教育革命殆莫能外之。”这句话可以诠释为:教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不需要教。崔峦先生指出: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
在广东东莞松山湖畔,有一所由华为与清华大学携手联办的股份制学校,她的校名叫清澜山学校。这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为什么众多名师和青年才俊会义无反顾地奔赴清澜山学校?  让我们先来欣赏清澜山学校开学前一天,王君老师推送到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上的一篇文章吧,标题为《因为我们是“富二代”,所以我们更加懂得奋斗和爱》——  明天,清澜山就正式开学了。  心头是满满的激动和幸福。  谢谢我的清澜山,让我又一次“
何蔼如:在青春奋斗中绽放美丽芳华  我更喜欢称呼我的教师团队的队友们为“女神”“男神”,在“尊重、欣赏、共进”的工作氛围中与我的“女神”“男神”一起并肩作战。  ——何蔼如  何蔼如,西樵镇中心幼儿园新田分园园长,20年的青春芳华倾注于幼教事业,让一所农村区级幼儿园跃升为广东省一级幼儿园,作为先行先试的典型案例亮相《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  当年正值青春年华,何蔼如怀揣着对幼教事业的无限憧憬,成为
前不久,我们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工程”小学名师一行23人赴澳大利亚学习培训。在澳洲,有很多遇见,这种遇见,在异国他乡,总和祖国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亲切、温暖、自豪。  阿大有一尊孔子雕像  美丽的阿德莱德大学,在澳洲简称阿大。在参访的过程中,校园美丽如画,布局典雅精致。多功能综合运用的设计普遍体现于澳洲许多学校的建筑中,集饭堂、阅览、学习于一体的学生生活中心(一下子记不住英文的名字)让我们眼前一
记得《读书》杂志的1979年创刊词是“读书无边界”,挺好。读书是个人的事,读什么书,怎么读,自在的状态是兴之所至,随喜随心。  还是会从教书的老本行开始,不自觉地偏爱文学。  可是今天,文学是个什么东西?是古希腊瑰丽的神话,是古中国干瘪的“伪史”,是文艺复兴的人性革命的利枪,是经济社会不值一提又不可或缺的玩偶荡妇——文学在文学里羞答答地作秀姿态,挑起半遮半露的裙边,随便流转在政治、哲学、教育、世俗
一份报纸,一份礼物  得知下学期的工作是教三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就思考:九月开学,送一份什么礼物给未曾谋面的学生,让他们接纳、喜欢我?思考再三,还是决定发挥所长——做份班报,送给孩子们。  暑假便开始了班报设计工作。首先,当然是为班报取个好听的名字、设计一个精致的LOGO,命名和LOGO设计,自然要与学校办学理念一致,思忖再三,最终把班报的名字定为“绿叶”,普通、朴素,但也生机勃勃。刊头的LOGO设
11月20-21日,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29届年会在广东省兴宁市实验学校成功召开,来自全省各地二百余名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校长和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小学教育改革发展之路。  年会的主题是“汇聚教育智慧,担当育人责任”,旨在引导教师在小学教育开展研究,在学校顶层设计研究、管理体制改革、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成长、校本课程开发、以学为本课堂、信息技术应用、教育资源整合、国
尽管“文体不限”,但因为长期以来考生与阅卷者的磨合,高考作文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文体”。短短千字的篇幅,作者要完成作文的破题、延展、升华,并且要在极短时间内获得阅卷者的认可,不啻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因此,高考作文在很多人眼里拥有固定的范式,这或许是机器人能够尝试写作出一篇高考作文的原因。  以机器人开发者的眼光来看,人类的思维活动都可以被量化,下围棋也好,写作文也罢,都可以转化为复杂的计算过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