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缘化到中心化的飞跃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戏剧《哈姆莱特》为蓝本,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在叙述视角和人物塑造方面进行的创新,尤其对葛特露这一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进行了诠释,从而论证葛特露这一人物形象实现了从戏剧中的边缘化到小说里的中心化的飞跃。
  关键词: 葛特露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约翰·厄普代克
  
  我国译林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Gertrude and Claudius的中译本,但与原版小说不同的是,中译本的正标题下加了“《哈姆莱特》前传”这样一个副标题。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和戏剧《哈姆莱特》在时间的跨度上虽然有几百年,但事实上,两部作品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剧本中所有的重要人物都在小说中重新出现,而且人物之间的关系也都相互吻合;其次,从小说的情节发展来看,小说与剧本也是密切衔接,小说的结束部分即是剧本的开端。因此,把厄普代克的这部小说看作是《哈姆莱特》的前传也不无道理。
  厄普代克的这部“前传”在叙述视角和人物塑造上和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有着很大的差异。《哈姆莱特》很大程度上是在男性视角下进行的叙述,而《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大部分却是以葛特露的视角为中心进行的叙述。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王子是处于中心和焦点的人物,莎士比亚也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忧郁王子的内心独白;然而在厄普代克的小说中,葛特露却成了作品的中心人物,在哈姆莱特身上却着墨不多。《哈姆莱特》中的葛特露言辞极少,这使得读者常常无从知晓她的内心世界;而厄普代克在他的小说中却大量而生动地描写了葛特露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一个栩栩如生的形象跃然纸上。两部作品在叙述视角和人物塑造方面的差异为读者重新审视《哈姆莱特》提供了新的视角,重读剧本时,似乎那些曾被读者广为接受的解读已经不再那么确定了。我认为,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戏剧《哈姆莱特》的一种颠覆。
  在《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王子是全剧的中心人物,剧中的主要场景中都会有他的影子,而且他的大段独白在所有的台词中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女性人物的王后葛特露和奥菲莉娅在全剧中的出场却相对来说很少,尤其是葛特露,在全剧的二十场戏中她只在十场戏中出现过。即便如此,她每次出场时的台词也只是寥寥的几句。“在全剧的4042行台词中,葛特露的台词只有157行,也就是只有总数的3.8%”[1]。莎士比亚给葛特露安排如此少的台词,实际上也就没有给她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她自己,所以读者根本无从知晓她的内心世界,而更多地却是通过剧本中其他的男性角色即哈姆莱特、克劳狄斯及老哈姆莱特对她的评价来了解她的。所以葛特露在《哈姆莱特》中实际上是一个被边缘化了的角色,是“一个陪衬性的配角,一个男性价值坐标系中的符码”[2]。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读者在对葛特露这一形象的解读上带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正是葛特露向来被批评家们解读为一个虚荣、放纵、性感和淫荡的女性形象的原因所在。很多女性批评家对这种解读持怀疑态度,她们认为葛特露不应承担这么多的罪名。丽贝卡·史密斯在她的《葛特露的困境》一文中就对这种传统的解读进行了挑战。她认为剧中并没有可以证明葛特露淫荡和放纵的证据,相反葛特露的语言及行动体现的却是一个温柔、顺从而且习惯于依赖别人的女性形象。史密斯还认为,倘若给葛特露足够的空间,让她能够更多地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表现自己的话,那么她也将成为文学作品中一个经典的女性形象,但这一经典形象绝不再是“不忠的女人”的形象。尽管很多女性批评家为了给葛特露正名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她们的呼声仍然甚微,葛特露作为不忠的坏女人的形象仍然长存于读者的心目中。
  在厄普代克的小说中“叙述中心从王子转向作为女性的王后葛特露,她的生活经历与命运,她在漫长岁月中的复杂感受与体验构成了作品的叙述框架”[3],因此可以说这本小说实际上是在女性视角下进行的叙述。从小说题目也可以看出葛特露已从《哈姆莱特》中的次要人物地位上升到了小说中的中心人物地位。小说的主题也从原来的宫廷复仇和夺权转为葛特露的爱情和婚姻。既然葛特露在厄普代克的小说中被赋予了这样一个中心人物的地位,可以说她终于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和行为表现自己了,那么是否像丽贝卡·史密斯所预言的那样,葛特露终于可以洗清自己长期以来作为“不忠的女人”的典型形象这一耻辱了呢?到底葛特露应不应该背负男性批评家们给她加的罪名呢?厄普代克将葛特露置于其作品的中心地位又旨意何在呢?是向莎士比亚宣战?或者如中译本作者所认为的那样,是对《哈姆莱特》的解构?
  在莎士比亚的剧本中,哈姆莱特因其母后葛特露对其父王的不忠而对她极尽谩骂和侮辱之词,“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的长久一些”,“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4],作为儿子能对母亲说出这样残酷的话也够惊世骇俗了。而葛特露面对儿子的谩骂竟毫无辩驳,只是以沉默表示着接受。在厄普代克的作品中,葛特露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精神饱满、内心世界极为丰富的女性,而整部作品也都是通过她的视角围绕着她的爱情和婚姻进行的叙述。她是国王罗瑞克的女儿,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罗瑞克逼着她嫁给她根本就不爱的霍文迪尔(也即后来的哈姆莱特国王)。霍文迪尔在《葛特露和克劳狄斯》里被描述成一个“心性残暴、感情冷漠、专横狂妄、嗜武好战的武士”[5]。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不惜一切手段。罗瑞克刚死,他就抢先入住国王的寝宫,使自己登基为王成为既定事实。这样一个武夫竟然在新婚之夜喝得酩酊大醉,把新娘葛特露冷落在了一边。葛特露的婚姻根本就不是建立在爱情之上,霍文迪尔不会体贴女人,只会把女人作为他享乐的工具,和这样一个人生活在一起也就根本没有什么幸福可言。葛特露起初就无辜地成为父亲和霍文迪尔之间的政治交易的牺牲品,没有人考虑过她个人的幸福,她只不过是被当成一件可利用的工具。葛特露对这一点心里也是极清楚的,而且她对此非常愤慨:“没有女人愿意成为一件家具,任人讨价还价,被人坐在身下。”[6]她也清楚地知道在丈夫霍文迪尔的眼中,她“只是装饰品的一部分”[7],葛特露已成长为一个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女性。
  在经历了长久的单调和枯燥的生活后,温柔体贴的冯贡(也即后来的克劳狄斯)出现了,他让葛特露找回了迷失的自我,他让葛特露第一次体会到被爱的幸福。而面对这样的幸福,葛特露不断地经历复杂的内心斗争,因为她内心总会感觉到这是一种罪恶。厄普代克在他的小说中将葛特露的矛盾心境刻画得非常细腻,葛特露与霍文迪尔在一起的乏味和单调与冯贡所带给她的快乐和幸福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都使读者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共鸣,也会不自觉地认同葛特露的选择。这样看来其实葛特露的出轨还是很值得人同情的,她不过是追求一种人人都应该享有的幸福。只是追求这幸福的同时却要同时饱受内心的折磨和煎熬。冯贡邀请葛特露参观他的鸟厩时说要送给她一只雌鹰,并告诉她只有雌性的鹰才能被训成真正的猎鹰,这句话一语道破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态度。葛特露则不自觉地拿自己和这只鹰比较,意识到自己和她一样都是雌性,而自己在男性社会里同样也是被动和无助的。厄普代克的旨意显然是把笼中鸟和被缝上眼睛接受训练的雌鹰比作社会中的女性。而霍文迪尔和冯贡对鸟的态度则代表着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酷和苛刻。细想厄普代克的这一类比让人感觉触目惊心。
  总之,厄普代克在其作品中塑造的葛特露的形象要远比莎剧中的饱满,她是一个渴望爱情和自由的女性,对自己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也有很强的自知自觉,而且对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深表不满。可以说,从戏剧到小说,葛特露的形象塑造实际上是实现了从边缘化到中心化的飞跃。
  
  参考文献:
  [1]Smith,Rebecca.A Heart Cleft in Twain:The Dilemma of Shakespeare’s Gertrude[A].in Lenz,Carolyn Ruth Swift et al.,eds.The Woman’s Part:Feminist Criticism of Shakespeare,Urbana: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0:199.
  [2]王宏图.复仇的正义性与身体政治[J].中国比较文学,2003,(3):48.
  [3]威廉·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哈姆莱特[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31-33.
  [4]苏新连.为女性正名——论约翰·厄普代克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J].当代外国文学,2004,(1):136-140.
  [5]约翰·厄普代克著.杨莉馨译.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哈姆莱特》前传[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7,33.
  [6]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7]Zhu Gang.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更注重综合素质与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中国画教学面对新要求也需改革,将中国画论教学与山水画实践教学相结合,从建立中国画审美观念入手,提升认识。在山水画实践教学的两个阶段:山水画临摹与写生教学,临摹教学从解读作品开始,在教学中注重审美观念与技法两个方面的传统,较好地掌握独特的笔墨形式;写生教学重在“心师造化”的感悟,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目的去传达生活。  关键词: 山水画教
摘 要: 儒家和墨家是先秦两大显学,但是汉代以后,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以墨子思想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却成了“绝学”。此种现象从二者的“天人观”分析看,孔子的畏命、知命思想既为统治者戴上了神圣的光环,又给予平民百姓精神上的安慰;而墨子的“天志”、“非命”思想却既没有让统治集团满意,又不能为人民大众提供宗教信仰。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天人观”    先秦时代,各学派著
摘 要: 本文在借鉴蒙台梭利理论的基础上,按照师生共同参与、尊重成熟、文化折射等原则,提出应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整体的、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促进幼儿的适宜性发展。  关键词: 幼儿 适宜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环境是教育的第三要素,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三位老师,它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今中外的幼儿教育家无一不重视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蒙台梭利作为其中一名伟大
摘 要: 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教育探究的重要课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爱的行为”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它以爱的情感教育为中心,引导学生从净化自己的语言入手,创设良好的、适合自我身心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学校在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中,唤醒沉睡的“爱的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语言、心态和行为,从而接受教育,深化爱的情感。  关键词: 德育
摘 要: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日趋完善。公共选修课程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分制下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学分制背景下该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基本情况,针对该校全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构建学分制下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学分制 公共选修课 质量保障体系    为适应
摘 要: 《平凡的世界》着重刻画了青年孙少平在生活的磨难和考验中逐渐成长并最终找到人生目标与价值的奋斗历程。孙少平在书籍的引导和残酷现实的刺激下,逐渐认识到了人生的价值,磨炼出了坚韧的意志。他时刻对给予他关怀与爱的人心怀感恩,并用正直和善良回报社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 成长历程    一、引言  作家路遥用长达六年的时间准备、完成了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
摘 要: 高校各门学科的专任教师都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较之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基于教师和学校两个因素,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优势未能正常发挥,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端正思想,加强修养,而且需要高校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善现状。  关键词: 高校专任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 要: 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新的记录学生成长的评价方法,可以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存在诸多优势,可以合理地运用到大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过程中。研究从档案袋评价目标的确定、档案袋内容的设计、
摘 要: 本次调查是基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高校文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实践创新项目进行的,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非文学专业类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现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在获得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和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文学类作品阅读 调查    一、调查一般情况说明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前五十年风云变幻,而中国的电影正是在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中艰难起步和发展,并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早期的中国电影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积极创作,将戏剧和电影作为武器,进行政治宣传和革命,拍出了很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黑暗,鼓舞人们奋勇直前的传世之作。  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女性就开始走上银幕。1913年黎北海在香港拍摄了《庄子试妻》(黎北海,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