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y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的各种思潮和文化理念不断涌入我国,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对当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价值观取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初步探索了如何革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对高校学生如何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实效。
  关键词:全球化;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60-02
  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全球化的历史潮流不可抗拒,各国之间除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不断交流、碰撞外,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和相互渗透,文化的竞争实际上是价值观的竞争。高校学生是一个高素质的特殊群体,在校期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是未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对高校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主要是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集体主义、公平正义四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时代所承担的历史任务的不同不断吸取合乎时代精神、富有生命力的价值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也由单一向多无元转变,价值选择日益复杂,困惑和矛盾显著增加,表现在:
  一、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严重冲击
  (一)社会转型时期诸多问题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观念的流行和激荡,新旧社会意识的冲突,使得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遭受到巨大的冲击,其影响力、整合力被弱化。新旧道德观念转换时期的多元道德评判标准导致了高校学生价值观念选择的迷惘和价值取向的紊乱,社会约束机制的削弱使高校学生陷入了价值观念选择的困惑之中。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期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如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官员腐败、以权谋私,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不公现象,影响到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评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青年大学生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导致他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往往更多采用市场经济的标准而不是正确的道德标准。他们不但强调社会价值,更注重自我价值;社会上的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思想逐渐在校园滋生蔓延,学生中的大多数虽然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但往往又未将其很好地付诸实践。
  (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腐蚀一些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全球化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大了国与国之间的思想信息传播和交流,各国之间的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思想信息交流呈现出流向、流量严重不均衡特点。中华文明尽管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但由于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和技术发展皆不如人,因此即便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迅猛发展,中国的思想信息向西方的传输能力仍然较弱,而西方思想信息向中国的传播,无论从传播手段还是传播方式皆比中国技高一筹,传播内容经过精心包装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如若缺乏一定的思想保护能力和判断能力极易上当受骗,成为西方思想的俘虏。因为西方传播的思想内容有的从逻辑上论证严密、措辞考究对人的思想有着较强的迷惑性,如西方的一些社会科学书籍;有的经过高超的艺术处理对人的感观有着很强的冲击力,如一些影视作品;有的通过片面地、抽象地强调人类文明发展中共同追求的某些价值理念而这些价值理念在实践中本应具有并体现一个民族国家特质但却被西方模式化和普世化,如西方宣扬的民主和人权。正是基于东西方思想信息交流中呈现的西强我弱特点,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强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思想观念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并接受西方宣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网络文化冲击着高校学生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取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于是网络普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也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网络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高校学生多方面的需要,某种程度上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信息平台,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青年大学生生理年龄、社会阅历、认知方式、情感归属、心理状态等各方面还不成熟和稳定,使得他们对网络价值缺乏正确判断,较易形成一些不良的价值取向。高校学生具有创造性强、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但由于涉世不深、追求刺激、喜欢娱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这些特点又容易使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极大受益者。
  但是同时,由于网络具有相对隐蔽性,层级关系难以确定,法律和道德尚未形成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都在千方百计地占领网络宣传阵地,腐蚀着当代青年的价值信念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不断强化其价值观输出攻势,利用饮食文化、影视文化、游戏软件等为载体,试图改变我们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进而潜移默化地改变我们的价值观,对我们的价值观形成冲击、挤压。
  (四)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缺失对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重大影响
  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看,教育者缺乏对理论自身真理性的发掘。一些教师基础理论功底不扎实,业务不精,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只是照搬课本,难以使学生信服,使思政教育难以产生实效。
  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来看,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多变,部分高校学生对政治理论有逆反心理,不管其对错一味排斥。而现实中的某些价值导向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比如在人才评价体系、社会招聘等方面就存在有明显的重才轻德倾向,诸多因素都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巨大的困境。
  从思想政治教育环体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协调好,从而对受教育者产生一致、系统的影响,但在实际运作中,并没有达到这种整体优化的状态。这些使得思想治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传播和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高校学生也未能充分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二、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几个问题
  (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回避社会难点热点问题
  当代西方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加剧,尤其体现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的竞争本质是一种价值观的竞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每年向外大量输出他们的价值观。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是我们必然的选择。因此,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但在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文化多元化对今天的青年学生价值取向有巨大的冲突和影响。西方国家通过电影、电视、网络信息等媒体不断将自己的意识形态向外输出,这些外来文化往往披着“普世价值”的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在校青年学生由于人生阅历不足,思想还不成熟,鉴别能力相对较差,往往容易发生认识上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到这种情况,对西方外来文化我们当然不能一概排拆和抵制,而应该兼容并包,吸收其精华和优秀的部分。但是对其中容易导致我们青年学习认识上错误的一些腐朽观点和思想,应该加以批判,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教学中不仅不能回避,而且还是讲清讲透。比如西方的许多思潮,他们产生的背景和根源,一些敏感问题如西藏问题、法轮功问题等,如果回避,学生就有可能转而通过其它一些非法渠道获去搜索自己想了解的信息,更加容易受到蒙蔽,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学习和业务学习,时刻关注形式与政策,把握社会焦点与质点,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把理论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作用
  高校青年学生做为社会成员之一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不仅需要在学校里做刻苦勤奋的学生,而且还要在家庭中接受自来父母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国家与社会的一分子,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合力作用。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名目繁多,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中被边缘化的问题目前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加上一些教师教学动力不足,教学方式、手段落后单一,内容陈旧,课堂上单纯的灌输、说教也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接轨。高校要积极向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让学生在学校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教育的同时,要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深入生活实际,了解我国当代工业企业社会情况,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使青年学生了解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一系列成果,认识到只有分清荣辱,明辩善恶,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另外,做父母的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客观、理性、全面的看待和分析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负面现象,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避免产生对孩子的误导,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同时,社会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网吧、影院、书报厅、游戏厅、酒吧等的监管,避免青年学生在这里接触到一些不良信息。
  (三)高校学生应该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当前已经由大多数人形成的共识,它使我们社会的各方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因而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战斗力。也是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失去它我们就难以实现健康、快速和持续的发展。高校青年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善于学习,较易接受新事物,自身也要积极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在接受专业知识和训练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不断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和观念,排除干扰,坚定信仰,提高自己明辩事非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党和国家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玉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探究[J].高教论坛,2010.
  [2]杨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高教,2008.
  [3]陈必华,王鹏华.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
  [4]姚志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优化教育研究[J].江南论坛,2008.
  ★作者简介:陸春梅,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汽车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必须与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相适应,但现阶段汽车实训有许多令人不满意的地方,笔者认为高职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高职汽车专业;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49-02  实践教学是职
期刊
摘要:我国学校教育长期以来受传统、陈腐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所影响和制约。时至今日,随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纪,旧的教育观念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和制约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今天如不彻底清除与更新,势必会影响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效,进一步抑制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学生观;教学相长;自身修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45-02  人
期刊
摘要:当前,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上呈现良好的态势,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能够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个别高校教师在师德方面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本文在分析高校教师不文明现象的基础上,从学校和教师两个角度提出了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54-
期刊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文化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手稿》中,马克思抓住人的对象性本质,围绕“工业”和“异化劳动”两个方面进行深刻展开,并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所带来的劳动异化、人的异化和文化异化进行无情批判,最终确立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哲学视角和基本发展倾向,彰显出马克思文化哲学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文化哲学;文化实质;文化现实;文化理想  中图分类号:B0-
期刊
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评判标准,是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要顺应新时代、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时代性。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73-02
期刊
摘要:风险社会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权力腐败作为改革关键期的一个主要风险乃至最大风险在于从政者的从政价值取向发生扭曲,突出表现为:“双重人格”价值取向;“权力期权化”价值取向;“祼官”价值取向。其根源在于:宏观层面上,从政者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微观层面上,从政者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心理层面上,从政者的群体文化认同偏差。  关键词:风险社会;从政
期刊
摘要:中国道路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既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根植于中国的现实国情。生态文明既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中国国情的现实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阔和拓展,更加坚定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本质;中国道路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中共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明确要求“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这显示出考评工作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的主体,为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学生党员的思想和行为,提升学生党员的责任感和自律性,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员考评出现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党员考评长效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考评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当代资本主义在经过近60年的变革后,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新特点。如何实事求是地正视和研究这些新变化,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资本主义本质;趋势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76-02  二战后半个多世纪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武威职业学院近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在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的设想提供良好的依据。  关键词:武威职业学院;问卷调查;学生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039-02  高校人文氛围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在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也是学校人文氛围状况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