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的发展进程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qb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民族主义出现,其开始被用来抒发爱国情怀以及发展民族艺术复兴。德沃夏克的初成名创作开始就融合了民族音乐特点。本文从德沃夏克三个人生阶段来思考民族音乐的发展状态,从而更全面的欣赏德沃夏克作品。
  关键词:德沃夏克  民族音乐  第九交响乐至新大陆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7-0001-02
  自19世纪中叶起,欧洲东、北部的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高涨。作曲家们不再受制于德奥浪漫主义音乐元素而致力于本民族的艺术复兴,笔下作品纷纷将本民族的音乐艺术特点与浪漫主义元素融合,爱国情怀贯穿其中。肖邦、李斯特、斯美塔那等伟大的作曲家都是鲜明的民族乐派奠基人。尽管在那个年代民族音乐没有被定义,但西方民族音乐的出现已是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
  德沃夏克,是西方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和大部分作曲家一样,音乐学习的开端也都是从德奥音乐莫扎特、贝多芬等先贤的作品开始学习。文艺复兴之后,音乐的发展被意大利的艺术家们定性为回归神性、宗教。作曲家的开端作品也是新德国学派知识产物,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作曲家省视自身,加之受到民族音乐带来的灵感,从此这种与经典艺术截然不同而又关注民族、民主的音乐元素让德沃夏克大获成功。民族音乐也在作曲家的笔下不仅仅是弘扬爱国情绪,他将目光放在民族、民众的艺术传承,使民族音乐得以充分发挥并升华。
  一、德沃夏克与民族音乐的初次相遇
  在民族音乐未被定义的年代,这一音乐风格更多的是作为东、北欧地区音乐家笔下的民族运动风潮与爱国艺术体现。德沃夏克早期的作品是从德奥音乐风格开始的,但早期作品从受关注的结果来看显然是不足以称之为成功的。真正称之为享誉全球,是从勃拉姆斯与斯美塔那影响下的《斯拉夫舞曲》出现开始的。1878年,作曲家受到西姆洛克邀请期盼他能写出和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类似的舞曲题材作品,又吸收了来自同一国家作曲家斯美塔那笔下《捷克舞曲》中民族音乐元素,从而创作出了现在风靡世界的《斯拉夫舞曲》。并于八年后创作了融合更多民族音乐元素所组成的第二卷同名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并没有直接对民族民谣作改编,而是把握住民族舞曲中鲜明的特点——节奏。正如著名音乐评论家奥塔卡·希沃莱克所说:除了节奏以外,这部作品的整个音乐表情可以说完全是德沃夏克独创[1]。为表现舞曲特点作曲家所使用到的民族元素节奏可谓玲琅满目:八分音符加休止与二分音符跳音结合凸显停顿舞步特点,这些舞步特点在每首舞曲中都平繁出现;跨小节长线条旋律,四分音符附点结合二分音符抒情旋律节奏特点也比比皆是;十六分音符、附点、颤音的运用都使舞蹈旋律更富活力;大多篇章都有两个主题的鲜明变速,都会给人带来新鲜的感受。全曲的活力舞步节奏与尽情歌唱的旋律都让人感受到作曲家欣欣向荣的心理状态。融合民族音乐元素使作曲家的创作开启新的篇章。
  二、平静的德沃夏克与日益成熟的民族音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的古老名言。斯拉夫舞曲的成功并没有让德沃夏克就此停下脚步,遍历完伦敦、莫斯科等地,如海绵一般吸收着各地多样的知识与经历。受到新浪漫主义与民族音乐的双重影响,德沃夏克领悟出吸收外来营养与扎根民族个性是相辅相成的。以音乐教育家的身份回到布拉格的德沃夏克开始完善中世纪、古典音乐、新浪漫主义等前人历史的研究,同时也在努力发展属于他这个年代特有的民族音乐。平静两个字足以形容回归后的德沃夏克,也似乎是这种平静使得他的作品除了最开始民族音乐所带有的民主运动爱国情怀,也让音乐有了更广泛与更纯粹的民族性。
  作品号op.81钢琴五重奏就是将外来营养与民族个性相辅相成的鲜明作品。平静欢乐的写作背景使得整篇作品满是动听难忘的优美,没有过度的爱国理解负担使人更好的沉浸在浪漫时期旋律语句与民族音乐的完美融合。乐曲第一、四乐章采用鲜明的浪漫派旋律特点,第二、三乐章使用乌克兰地区叙事哀歌Dumka与波西米亚民族圆舞曲Furiant的音乐特点构建而成。四个乐章中的无数优美乐思都在诉说平静又暗含思乡的心情。第一乐章的开篇由大提琴演奏的第一旋律,六拍长音过后的四度上行再缓慢向下提出语气疑问,并在后面半句旋律以三连音的节奏结尾来作答。以此形态重复两遍像是在形容悠长平静的生活,也似在诉说同一件事情并将情感逐步加强。之后的小提琴一声部在高音重复该旋律,音色上的空灵感与大提琴的对应更是达到一种对话的音乐效果。而在第四乐章结尾部分小提琴所奏出的平静悠扬且极为富有民族色彩的旋律。通过屬音开始,围绕三级音的音阶排列上行,两小节后再回到主音的模进排列。经过16个小节的间奏使情绪从激动逐渐趋向平和,再用钢琴升高八度演奏同一优美旋律,使人陶醉在着浪漫派手法与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的魅力之中,也同样对全曲最开始的第一旋律有了完美照应。
  在第二、三乐章中,乐曲中间的多彩的变速、丰富的节奏对位形态以及Poco Tranquillo等音乐术语也都显现出作曲家由写意生活与自然环境带来的平和心境以及浪漫与民族相结合的高超技艺。
  三、晚年德沃夏克与真正的民族音乐
  最初的民族音乐,更多的是用来抒发自身的爱国情怀。德沃夏克的开始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接触到了这样的音乐风格,而在其晚年的旅美经历使得作曲家在这一方面得以升华。50岁的德沃夏克受邀赴美国这片新大陆去担任音乐学院院长,这样的经历使得其笔下的音乐成为真正关注不同民族特点的民族音乐。美国是一个综合了多种民族的国家,本土印第安民族、欧洲国家的殖民者以及作为农民奴隶被贩卖至新大陆的非洲人民。多样的种族使得没有任何一种音乐风格能真正代表美国,创造出这种音乐风格似乎也是德沃夏克来到美国的任务之一。踏上这片新大陆,在那个时代给人的感觉应该都是新颖的,德沃夏克也不例外。在遍访各个民族了解其音乐特性之后,德沃夏克也做出了总结:虔诚的用歌声来祈祷的印第安民族灵歌旋律以及劳作时创作出的极富律动感的非洲舞蹈节奏,将之融汇以浪漫派写作框架完全是德沃夏克所擅长。一首传世之作第九交响曲《至新世界》就此诞生:将曾经自己熟悉的音乐风格与新吸收的民族音乐融合起来的乐思让人感到新鲜与着迷,第二乐章甚至被称为“交响曲中最为动人的慢板乐章”、作品结构符合古典与浪漫时期的音乐文化、印第安灵感影响下的旋律与作曲家对弦乐音色,木管音色以及铜管音色的全面把握相处融洽,这些都是第九交响乐能被流芳百世的原因。
  美国时期创作的作品还有一部命名为“美国”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其中出现的强弱拍位移转换所带来的强烈律动感就是从非洲民族音乐中所吸收而来。四个乐章的旋律可以清楚听出五声音阶这一民族音阶的迷人之处,第四乐章的旋律乐思几乎可以让人联想到我国的音乐作品特点。这些节奏、旋律以及特殊的和声似乎也给之后出现的美国电影音乐带来巨大的启发。这两首作品的出现都证明着民族性的真正含义已经被德沃夏克找到——放弃对经典的崇拜,不仅是屈从于爱国这一崇高思想,更多的是将目光放在对全民族全世界的世俗生活,让音乐能够从回到科学、文艺复兴的状态解放出来。
  四、结语
  德沃夏克在晚年时期总结过:一部放之皆准的艺术史只适应于被收录进百科全书。标准本身无法被定义,不管是完美的标准、消亡的标准、亦或是持续发展的标准。我们应将其理解为一个无时空限制的多样性发展序列。而在与有限的历史领域,这种准则就只能部分地被纳入同源性的关联中。相较这些共同性,更伟大的必然是那些将两者区分开来的东西,它是无法被超越的[2]。
  当身处的时代都在崇尚回归科学、回归古典的时期,一种伟大的艺术似乎走到了尽头。艺术的理想与现实生活以及精神需求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民族音乐的出现正是区别于崇高精神状态的,它更加关注于社会百态,它的出现也如前文所说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德沃夏克的与民族音乐是相辅相成,他将民族音乐与所学古典浪漫技巧,巧妙结合才使其作品得以流传。而同时民族音乐向终极含义发展的过程也少不了德沃夏克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奥塔卡·希渥莱克著.德沃夏克传[M].新音乐出版社,1954.
  [2]翁晨.区域传播视域下之德沃夏克的“民族性”对于地区文化构建的意义[J].新闻传播,2018,(19).
其他文献
摘要:合阳提线木偶戏是陕西合阳县独有的地方剧种,2008年入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合阳提线木偶戏是当地群众在劳动生活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研究价值。曾以其独特魅力在陕西周边盛极一时的木偶戏由于社会发展等因素,目前的状况并不乐观,甚至走向消亡的边缘。本文通过调查合阳木偶戏发展状况,揭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合阳提线木偶戏 剧本
期刊
摘要:长笛是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一种西洋乐器,当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将近百年的演奏历史,在我国音乐教学和演奏中出现的时间逐步增长,培养了一定的听众群体。中国的部分演奏家也将长笛和中国民族乐器结合起来,分析和探究了关于长笛演奏中的表演方式和演奏技巧,推动长笛演奏和民族乐曲相融合。本文以独奏版长笛曲《夕阳箫鼓》为案例,分析了笛在演奏中国民族乐曲时应当使用怎样的演奏技巧,展现中国民族乐曲的文化内涵、审美
期刊
摘要:在很多艺术作品面前,作品的原创性是一直有争议的话题,艺术家在新作品出现的时候一直被提出复制的意义和必要性,再现历史文化和情景的时候复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艺术家自己的独特性又是作品存在的必要属性,这就要求艺术作品的原创性是多种形态出现在观众面前。  关键词:重复 复制 独特性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
期刊
摘要:文化艺术的区域性、民族性、变化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文化艺术在交流过程中,易出现冲突、对流、同化、融合等现象,为艺术传播带来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立足全球化背景下,以艺术交流与传播为研究对象,面对中西方文化交流存在的现象,提出于冲突中寻找对话,于对话中探索融合的艺术传播策略。  关键词:艺术交流 文化冲突 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中,高校的教育早已呈现一片信息化教学的趋势,尤其是高校的油画教学早已将微课融入到学生们的日常学习中,使传统的班级教师制的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这样一个高校的多元化油画教学模式。互联网微课与班级教学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的油画教学事业的发展。本文就以微课在油画教学中的应用为例,进而对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油画教学的发展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对未来油画教
期刊
摘要:水彩作为一种有着独立绘画语言的画种,在17、18世纪以前,一直被认为是绘画的小分支,甚至被认为只能是绘画打草稿的辅助,无法表现重大题材的透明水式颜料。17、18世纪之后,资本主义中产阶级的产生,英国伦敦艺术市场的空前兴旺,促进了水彩画种的发展。水彩被西方传教士和艺术家们传入中国,中国艺术家利用这一媒介,创作了具有中国精神品格的水彩作品。中国近些年来,水军四起,水彩技法的多彩逐渐大放光彩,越来
期刊
摘要:“天人合一”是华夏文明在漫长的农耕历史中形成的特有文化观,后成为指导艺术创作的准则之一。“情景交融”是“天人合一”观下必然出现的艺术创作与品赏方式。卷轴山水写意画作为中华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集中表现了“天人合一”与“情景交融”的思想意蕴。  关键词:“天人合一” 情景交融 山水写意画 意境 散点透视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现代性逐渐将传统文化改写,书法也不例外。书法语言的构建与时代语境及精神实质息息相关,如何在当代更好的发展传统文化?构建属于当代的书法语言体系,是时代给予的命题。传统不是当代书法的全部。如何创建一个属于自己时代的书法体系是当前的问题。  关键词:传统文化 书法语言 当代重构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了如何使用绘本来进行小学美术的教学,首先研究了绘本和小学美术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目前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最后研究教师利用绘本的方法,帮助教师合理的利用绘本,提升美术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绘本 小学美术教学 课堂 创新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4-0142-02   小学美术教
期刊
摘要:“说唱”是中国曲艺艺术的主要特征[1],由四川出土的击鼓说唱俑,内容较为丰富,形象逼真,着装朴素,表情极为夸张,极具民间文化特色,将汉代所追求的古拙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从设计功能、生产技术、艺术效果三个方面分析汉代击鼓说唱俑所蕴含的时代美学。  关键词:击鼓说唱俑 文化功能 生产技术 艺术效果  中图分类号:J61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