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钢琴作品的弹奏过程中,触键技巧是至关重要的。触键技巧主要通过不同程度的手指控制方式,把握手指弹奏琴键的力度,进一步实现更加理想优美的音色效果。为了深入探究触键技巧的研究,本文从贝多芬钢琴作品的演奏出发,探究其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
关键词:钢琴 贝多芬 触键技巧 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039-03
钢琴演奏所应用的各类演奏技巧异常丰富,触键技巧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贝多芬钢琴作品在演奏时同样也需要应用不同方面的演奏技巧和触键技巧,贝多芬的作品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所需要应用的触键技巧也有所不同。本文从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进行探究。
一、贝多芬钢琴作品的触键技巧概述
触键技巧主要指的是愿意用不同类型的控制方式,让手指有效弹奏琴键,通过力量的把握以实现更加精妙的钢琴演奏效果。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创作时期会用到不同类型的触键技巧。例如在贝多芬的早期音乐作品之中,大多会运用断奏式触键技巧和方法;在贝多芬的中期作品之中,大多展现其人性的个性抒发以及自由奔放的态度,因此所需要应用的触键技巧主要为快速跑动或歌唱性连奏触键技巧;到了贝多芬的晚期钢琴作品中,主要表达更加恢宏壮丽的音乐色彩,因此会大多运用多声部织体音等类型的触键技巧。本文以贝多芬具体的钢琴作品为例,深入探究贝多芬在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之中应用的触键技巧。
二、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断奏式触键技巧
(一)触键技巧解读
在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应用断奏式触觉技巧为相对基础的技巧方式之一,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强化手指力量的控制与把握,实现音符之间的连接断开,正因如此,断奏式也被称之为断音。在贝多芬早期的音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之中,断奏式演奏形式出现较多,因此在演奏技巧方面,同样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当钢琴作品之中出现跳音时,则可以应用断奏式触键技巧进行弹奏,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保证手指在落键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快的速度,并充分运用按压琴键所带来的反弹力量,引导手腕迅速抬起;当手腕提起之后,需要让手指放松,并自由落在琴键之上,在下键的过程中要保障手指与琴键的贴合度,而此时演奏者要始终保持相对放松的状态,避免因为过度用力而造成音色失真,通过断奏式触键技巧让钢琴的声音更加清脆,保持良好的音色。
(二)触键技巧划分
断奏式触键技巧中,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的跳音演奏方式,可以根據跳音时值的长短变化进行具体划分。
一是非连奏式触键技巧,主要讲的是演奏者在进行钢琴作品的弹奏时,如果每个音符的时值为原音符的二分之一,这种情况大多是在音符之上用小圆点的方式来表现;在进行弹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尽量减少手指与钢琴之间的受力面积,尽量将手指力量集中于指尖,在落键时保持一定高度,让手指贴键向下进行弹奏。
二是半连跳的触键技巧,这种类型的触键技巧大多应用于弹奏过程中音符时值占原有时值的四分之三,在这种状况下大多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用小圆点标注,并在小圆点的基础之上增加圆滑线,进行半连跳的呈现。因此演奏者在进行弹奏时,需要用指尖进行弹奏,缓慢下降,在音色的表达上可以尽量舒缓婉转,不必特别果断,用上肢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带动手指活动,让钢琴音符更加顺畅,音色婉转,进一步营造出魂牵梦绕的缠绵感觉。
三是顿音的触键技巧。在处理顿音时,需要保证音符的时值占原音符的四分之一,顿音大多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位置,增加三角符号来表示和标注,演奏者在弹奏顿音时,需要充分运用前臂的力量,并带动手指动作,在下降过程中需要保持手指的高度始终在相应的位置,让音符弹奏出的音色更加短促而有力。
值得注意的是,断奏弹奏和断奏触键技巧在节奏的速度上相对较快,虽然在演奏时不同的音符和音色相对隔离和断开,但是整首乐曲的旋律始终是连续的。因此,断奏式的处理方式大多会用演奏速度的逐渐加快,进一步烘托乐曲情感的强烈变化,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同样也会用断奏的形式表达自身较为丰富的矛盾心理状态和更加激烈昂扬的情感色彩,强化乐曲的情绪表达。
以贝多芬奏鸣曲(Op.10No.3)第一乐章为例,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需要将力量集中于手掌以下的手指位置,并在弹奏过程中着重强调手指与琴键触碰时所产生的音色颗粒感,并以手指为触键和演奏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始终保持肩、肘、腕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力量要始终维持在适当的程度,让演奏的过程以及音乐旋律更加流畅且连贯。弹奏贝多芬奏鸣曲第一乐章时,要用手指有效连接不同的音乐符号和乐句,着重强化乐曲演奏过程中手指的控制力度和断奏式触键方式,确保手指触键时钢琴的音色更加均匀顺畅。
三、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连奏式触键技巧
(一)连奏式
1.触键技巧解读
在应用连奏式出现技巧时,通过演奏者不同手指之间手臂力量的转换运用来实现。在进行连奏式触键时,手指的下落速度会比断奏式触键方式更加缓慢,因此通过连奏式触键,也能够让乐曲之中的不同音符进行有效连接。如果在乐谱中出现了legato,或者有其他两个音被连通起来,这种情况就是连奏,在进行连奏时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进行小落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演奏。连奏式触键技巧的第一个环节在于落键,需要演奏者将手腕部提起,并用手腕充分带动手臂的力量,让手指自然而然的下落,以手指为轴心,确保其他部位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之下实现触键。第二个环节在于滚动地触键,演奏者要保持手指独立抬起,不可依靠其他身体部位,在落键的过程中要保持较快的速度,不能让时间浪费在触键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实现手部的力量放松,让手指自然的触键发音。第三个环节在于提腕,在完成触键之后需要完成提腕动作,在此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将手腕提起并进一步带动手臂以示结束。整个提腕过程类似于呼吸,要保障提腕过程中音量逐渐减弱,而且手臂等其他部位要尽量放松,更加自然。 2.触键技巧影响因素
在钢琴乐曲演奏中运用连奏式触键技巧与钢琴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与古钢琴同时存在,而早期的钢琴因各方面相对不成熟,所以始终没有成为当时社会中主流的乐器表现之一。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贝多芬等人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同样也是运用古钢琴和钢琴进行共同创作和展现的,大提琴也是古钢琴的表现之一,主要通过羽管或皮制的拨子实现发音,与钢琴早期阶段的发音方式相对类似,所发出的音色基本类似,都体现为单薄的声音,音色层次有限,缺少变化。因此,运用连奏式触键技巧和触键方法,更多地强调了手指的技巧和触键方式,而不是运用踏板来进行,这也与古钢琴踏板装置功能尚不完善密切相关,着重考验演奏者对于手指的控制力以及对音色的把握能力。
例如,在贝多芬中期阶段的音乐作品之中,运用连奏式触键技巧需要保障演奏者的触键部位要始终为手指肉垫,而不是指尖,通过柔软的连奏式触键方式,让钢琴音色更加柔和委婉。演奏者在进行贝多芬乐曲的演奏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弹奏钢琴的历史,保持适当的力量。以《悲怆》奏鸣曲为例,在第三乐章中,可以用左右手实现较为顺畅的连奏,而此时演奏者要用手指肉垫部分弹奏,虽然在触键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反弹阻力,但是演奏者需要着重强化不同音之间的连线,确保断开的音要及时断开。在前两个小节中,右手会遇到断开的地方,左手要始终保持状态;当左手进行伴奏时要安静且维持连续性,右手逐渐实现重心转移且连贯稳定,左右手触键的速度渐渐放慢,让钢琴的音色更加富有韵律美。
(二)快速跑动音型
快速跑动音型主要指的是在演奏过程中要保持每一个音的力度始终维持一致,速度平缓、稳定,提高对手指力度、高度的控制,有效应用下键的速度以及高度,实现弹奏的触键技巧。快速跑动音型主要体现在音阶之中,在贝多芬创作中期阶段出现较多,演奏者要强化手指的下键速度,维持下键的手指高度,低触键、高速度,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动作上。演奏者需要充分放松手臂和肩部以及其他部位,将全部力量维持于掌关节上,确保手指力量的高控制度,让每个手指能够独立触键,其他部位充分配合。
贝多芬的乐曲之中出现快速跑动音型主要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贝多芬希望能够自由自在的进行音乐创作,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乐曲创作中快速跑动音型更加强调了洒脱的意味。在进行弹奏时需要合理调节力度的变化,钢琴音色要明快清新,衬托旋律声部,并且在弹奏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音都用相同的形式进行触键,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乐句的联系。
例如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的第一乐章中就出现了快速跑动音型,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充分节约时间,避免过多的无意义动作,合理掌握弹奏速度,在右手进行快速跑动的过程中,手指要实现均匀力度触键,充分运用指尖的力量进行演奏。在弹奏快速跑动音型时,不必将手指太高落键,避免影响整体音色的质量,可以尽量用较小的力度进行触键和弹奏,保持力量的均匀性。
四、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多声部织体音型触键技巧
多声部织体音型的触键方式,主要通过演奏者的大脑对不同声部情况进行有效分配,在弹奏的过程中明确不同手指要专门负责的声部,确保高度的手指控制力,保证不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且相对独立,最后充分展现出乐曲的层次性和音色之美。多声部触键方式大多会出现于贝多芬晚期创作的音乐作品之中,运用多声部织体音型触键技巧需要保持手指之间的相对独立,强化和突出外声部旋律,手指下键深沉,下降过程中手指要尽量抬高,速度加快,用手指肉垫部分进行触键,而在进行内声部弹奏时,手指触键要尽量缓慢,触键力度放浅,有更加柔和的音色表现。
多声部织体音型演奏時,需要保障不同声部之间的音色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展现出贝多芬钢琴作品中所富有的沉重感情,因贝多芬就是用不同声部的交织进一步体现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变化以及矛盾冲突。例如,在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弹奏时低声部相对厚重且持续进行,而高声部和旋律声部同样也至关重要,需要确保每一个音都相对独立,能够做到清晰弹奏,进一步突出乐曲主题。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声度和触键方式进行音色的区分,强化不同音色之间的对比程度。例如低音部可以运用手掌的力量,以达到舒缓的目的;而高音旋律声部要强化指尖的控制,用手臂力量带动手腕,实现力量转移并实现手指的核心作用,确保外声部旋律更加持续且稳定,各个声部之间相互独立且融合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多声部织体音型演奏时,需要强化双音和八度的触键技巧,可以用大臂的力量带动手臂,让手臂力量更加匀畅,并逐渐充盈,以确保弹奏过程中每一个声部所弹奏出的音色都更加丰满。在进行双音的弹奏时,演奏者需要保障几个同时落键的音要尽量齐整,手腕可以相对抬高一点,确保各个手部关节中间不会塌,用手腕维持手部力量的均衡性。
五、结语
钢琴的演奏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强化对手指和手臂力量的控制,全方位进行触键训练。本文针对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进行深入研究,主要通过断奏式触键技巧、连奏式触键技巧、多声部织体音型触键技巧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逐一解读触键技巧动作,并对出现技巧的类型进行举例分析。另一方面,在进行钢琴作品演奏的过程中,并不是能够通过单一的触键技巧就能实现良好的演奏表现,演奏者需要结合贝多芬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感情,将自我解读融合进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灵活运用触键技巧,实现良好的演奏状态。
参考文献:
[1]褚倢.贝多芬“告别”奏鸣曲第三乐章演奏方法研究[J].艺术品鉴,2020(29):27-28.
[2]郭映男.室内乐作品中钢琴声部演奏要点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0年.
[3]孔令超.论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J].当代音乐,2020(05):96-98.
[4]张新晨.钢琴触键方法的教学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20年.
[5]田恺.贝多芬《暴风雨》的演奏技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关键词:钢琴 贝多芬 触键技巧 演奏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6-0039-03
钢琴演奏所应用的各类演奏技巧异常丰富,触键技巧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贝多芬钢琴作品在演奏时同样也需要应用不同方面的演奏技巧和触键技巧,贝多芬的作品在不同的创作时期,所需要应用的触键技巧也有所不同。本文从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进行探究。
一、贝多芬钢琴作品的触键技巧概述
触键技巧主要指的是愿意用不同类型的控制方式,让手指有效弹奏琴键,通过力量的把握以实现更加精妙的钢琴演奏效果。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在不同的创作时期会用到不同类型的触键技巧。例如在贝多芬的早期音乐作品之中,大多会运用断奏式触键技巧和方法;在贝多芬的中期作品之中,大多展现其人性的个性抒发以及自由奔放的态度,因此所需要应用的触键技巧主要为快速跑动或歌唱性连奏触键技巧;到了贝多芬的晚期钢琴作品中,主要表达更加恢宏壮丽的音乐色彩,因此会大多运用多声部织体音等类型的触键技巧。本文以贝多芬具体的钢琴作品为例,深入探究贝多芬在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之中应用的触键技巧。
二、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断奏式触键技巧
(一)触键技巧解读
在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应用断奏式触觉技巧为相对基础的技巧方式之一,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强化手指力量的控制与把握,实现音符之间的连接断开,正因如此,断奏式也被称之为断音。在贝多芬早期的音乐作品和钢琴作品之中,断奏式演奏形式出现较多,因此在演奏技巧方面,同样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当钢琴作品之中出现跳音时,则可以应用断奏式触键技巧进行弹奏,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保证手指在落键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快的速度,并充分运用按压琴键所带来的反弹力量,引导手腕迅速抬起;当手腕提起之后,需要让手指放松,并自由落在琴键之上,在下键的过程中要保障手指与琴键的贴合度,而此时演奏者要始终保持相对放松的状态,避免因为过度用力而造成音色失真,通过断奏式触键技巧让钢琴的声音更加清脆,保持良好的音色。
(二)触键技巧划分
断奏式触键技巧中,主要包含三种类型的跳音演奏方式,可以根據跳音时值的长短变化进行具体划分。
一是非连奏式触键技巧,主要讲的是演奏者在进行钢琴作品的弹奏时,如果每个音符的时值为原音符的二分之一,这种情况大多是在音符之上用小圆点的方式来表现;在进行弹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尽量减少手指与钢琴之间的受力面积,尽量将手指力量集中于指尖,在落键时保持一定高度,让手指贴键向下进行弹奏。
二是半连跳的触键技巧,这种类型的触键技巧大多应用于弹奏过程中音符时值占原有时值的四分之三,在这种状况下大多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用小圆点标注,并在小圆点的基础之上增加圆滑线,进行半连跳的呈现。因此演奏者在进行弹奏时,需要用指尖进行弹奏,缓慢下降,在音色的表达上可以尽量舒缓婉转,不必特别果断,用上肢的力量自然而然地带动手指活动,让钢琴音符更加顺畅,音色婉转,进一步营造出魂牵梦绕的缠绵感觉。
三是顿音的触键技巧。在处理顿音时,需要保证音符的时值占原音符的四分之一,顿音大多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位置,增加三角符号来表示和标注,演奏者在弹奏顿音时,需要充分运用前臂的力量,并带动手指动作,在下降过程中需要保持手指的高度始终在相应的位置,让音符弹奏出的音色更加短促而有力。
值得注意的是,断奏弹奏和断奏触键技巧在节奏的速度上相对较快,虽然在演奏时不同的音符和音色相对隔离和断开,但是整首乐曲的旋律始终是连续的。因此,断奏式的处理方式大多会用演奏速度的逐渐加快,进一步烘托乐曲情感的强烈变化,贝多芬早期的作品中同样也会用断奏的形式表达自身较为丰富的矛盾心理状态和更加激烈昂扬的情感色彩,强化乐曲的情绪表达。
以贝多芬奏鸣曲(Op.10No.3)第一乐章为例,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需要将力量集中于手掌以下的手指位置,并在弹奏过程中着重强调手指与琴键触碰时所产生的音色颗粒感,并以手指为触键和演奏的关键环节和部位,始终保持肩、肘、腕以及身体其他部位之间的协调配合,力量要始终维持在适当的程度,让演奏的过程以及音乐旋律更加流畅且连贯。弹奏贝多芬奏鸣曲第一乐章时,要用手指有效连接不同的音乐符号和乐句,着重强化乐曲演奏过程中手指的控制力度和断奏式触键方式,确保手指触键时钢琴的音色更加均匀顺畅。
三、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连奏式触键技巧
(一)连奏式
1.触键技巧解读
在应用连奏式出现技巧时,通过演奏者不同手指之间手臂力量的转换运用来实现。在进行连奏式触键时,手指的下落速度会比断奏式触键方式更加缓慢,因此通过连奏式触键,也能够让乐曲之中的不同音符进行有效连接。如果在乐谱中出现了legato,或者有其他两个音被连通起来,这种情况就是连奏,在进行连奏时需要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进行小落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演奏。连奏式触键技巧的第一个环节在于落键,需要演奏者将手腕部提起,并用手腕充分带动手臂的力量,让手指自然而然的下落,以手指为轴心,确保其他部位能够在放松的状态之下实现触键。第二个环节在于滚动地触键,演奏者要保持手指独立抬起,不可依靠其他身体部位,在落键的过程中要保持较快的速度,不能让时间浪费在触键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实现手部的力量放松,让手指自然的触键发音。第三个环节在于提腕,在完成触键之后需要完成提腕动作,在此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将手腕提起并进一步带动手臂以示结束。整个提腕过程类似于呼吸,要保障提腕过程中音量逐渐减弱,而且手臂等其他部位要尽量放松,更加自然。 2.触键技巧影响因素
在钢琴乐曲演奏中运用连奏式触键技巧与钢琴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在古典主义时期,钢琴与古钢琴同时存在,而早期的钢琴因各方面相对不成熟,所以始终没有成为当时社会中主流的乐器表现之一。而到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家贝多芬等人所创作出的音乐作品同样也是运用古钢琴和钢琴进行共同创作和展现的,大提琴也是古钢琴的表现之一,主要通过羽管或皮制的拨子实现发音,与钢琴早期阶段的发音方式相对类似,所发出的音色基本类似,都体现为单薄的声音,音色层次有限,缺少变化。因此,运用连奏式触键技巧和触键方法,更多地强调了手指的技巧和触键方式,而不是运用踏板来进行,这也与古钢琴踏板装置功能尚不完善密切相关,着重考验演奏者对于手指的控制力以及对音色的把握能力。
例如,在贝多芬中期阶段的音乐作品之中,运用连奏式触键技巧需要保障演奏者的触键部位要始终为手指肉垫,而不是指尖,通过柔软的连奏式触键方式,让钢琴音色更加柔和委婉。演奏者在进行贝多芬乐曲的演奏过程中,要合理把握弹奏钢琴的历史,保持适当的力量。以《悲怆》奏鸣曲为例,在第三乐章中,可以用左右手实现较为顺畅的连奏,而此时演奏者要用手指肉垫部分弹奏,虽然在触键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反弹阻力,但是演奏者需要着重强化不同音之间的连线,确保断开的音要及时断开。在前两个小节中,右手会遇到断开的地方,左手要始终保持状态;当左手进行伴奏时要安静且维持连续性,右手逐渐实现重心转移且连贯稳定,左右手触键的速度渐渐放慢,让钢琴的音色更加富有韵律美。
(二)快速跑动音型
快速跑动音型主要指的是在演奏过程中要保持每一个音的力度始终维持一致,速度平缓、稳定,提高对手指力度、高度的控制,有效应用下键的速度以及高度,实现弹奏的触键技巧。快速跑动音型主要体现在音阶之中,在贝多芬创作中期阶段出现较多,演奏者要强化手指的下键速度,维持下键的手指高度,低触键、高速度,避免浪费过多的时间消耗在无意义的动作上。演奏者需要充分放松手臂和肩部以及其他部位,将全部力量维持于掌关节上,确保手指力量的高控制度,让每个手指能够独立触键,其他部位充分配合。
贝多芬的乐曲之中出现快速跑动音型主要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贝多芬希望能够自由自在的进行音乐创作,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乐曲创作中快速跑动音型更加强调了洒脱的意味。在进行弹奏时需要合理调节力度的变化,钢琴音色要明快清新,衬托旋律声部,并且在弹奏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音都用相同的形式进行触键,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乐句的联系。
例如贝多芬奏鸣曲《悲怆》的第一乐章中就出现了快速跑动音型,在弹奏过程中演奏者要充分节约时间,避免过多的无意义动作,合理掌握弹奏速度,在右手进行快速跑动的过程中,手指要实现均匀力度触键,充分运用指尖的力量进行演奏。在弹奏快速跑动音型时,不必将手指太高落键,避免影响整体音色的质量,可以尽量用较小的力度进行触键和弹奏,保持力量的均匀性。
四、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多声部织体音型触键技巧
多声部织体音型的触键方式,主要通过演奏者的大脑对不同声部情况进行有效分配,在弹奏的过程中明确不同手指要专门负责的声部,确保高度的手指控制力,保证不同声部之间的和谐统一且相对独立,最后充分展现出乐曲的层次性和音色之美。多声部触键方式大多会出现于贝多芬晚期创作的音乐作品之中,运用多声部织体音型触键技巧需要保持手指之间的相对独立,强化和突出外声部旋律,手指下键深沉,下降过程中手指要尽量抬高,速度加快,用手指肉垫部分进行触键,而在进行内声部弹奏时,手指触键要尽量缓慢,触键力度放浅,有更加柔和的音色表现。
多声部织体音型演奏時,需要保障不同声部之间的音色差异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的展现出贝多芬钢琴作品中所富有的沉重感情,因贝多芬就是用不同声部的交织进一步体现自己内心之中的情绪变化以及矛盾冲突。例如,在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中,弹奏时低声部相对厚重且持续进行,而高声部和旋律声部同样也至关重要,需要确保每一个音都相对独立,能够做到清晰弹奏,进一步突出乐曲主题。演奏者在弹奏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声度和触键方式进行音色的区分,强化不同音色之间的对比程度。例如低音部可以运用手掌的力量,以达到舒缓的目的;而高音旋律声部要强化指尖的控制,用手臂力量带动手腕,实现力量转移并实现手指的核心作用,确保外声部旋律更加持续且稳定,各个声部之间相互独立且融合平稳。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多声部织体音型演奏时,需要强化双音和八度的触键技巧,可以用大臂的力量带动手臂,让手臂力量更加匀畅,并逐渐充盈,以确保弹奏过程中每一个声部所弹奏出的音色都更加丰满。在进行双音的弹奏时,演奏者需要保障几个同时落键的音要尽量齐整,手腕可以相对抬高一点,确保各个手部关节中间不会塌,用手腕维持手部力量的均衡性。
五、结语
钢琴的演奏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演奏者需要强化对手指和手臂力量的控制,全方位进行触键训练。本文针对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进行深入研究,主要通过断奏式触键技巧、连奏式触键技巧、多声部织体音型触键技巧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逐一解读触键技巧动作,并对出现技巧的类型进行举例分析。另一方面,在进行钢琴作品演奏的过程中,并不是能够通过单一的触键技巧就能实现良好的演奏表现,演奏者需要结合贝多芬的创作意图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深厚感情,将自我解读融合进钢琴作品的演奏过程中,灵活运用触键技巧,实现良好的演奏状态。
参考文献:
[1]褚倢.贝多芬“告别”奏鸣曲第三乐章演奏方法研究[J].艺术品鉴,2020(29):27-28.
[2]郭映男.室内乐作品中钢琴声部演奏要点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0年.
[3]孔令超.论贝多芬钢琴作品演奏的触键技巧[J].当代音乐,2020(05):96-98.
[4]张新晨.钢琴触键方法的教学研究[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20年.
[5]田恺.贝多芬《暴风雨》的演奏技法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