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个人沉默地站在墙根下,目光灵活地四下扫射,寻找需要帮助的迷途羔羊。
作为世界上最容易让人迷路的城市之一,东京的大名在各类文章中被频频提及。《赫芬顿邮报》曾总结其令人迷失的几大原因:超快的节奏、炫人眼目又密集的霓虹灯、随时随地吸引眼球的城市风景,尤其是,独特复杂的日本地铁系统。
这么说吧,如果说北京地铁线路图基本上是横平竖直的经纬线,站点虽不算少,总体轮廓还说得上大大咧咧简单疏朗,东京地铁线路图则是不知道几层奇怪的网任性叠加在一起,形成繁密纠结的图案,简直像一个具有魔力的高等数学模型。尽管我已经格外小心谨慎,迷路这个问题还是直逼到眼前来。
一次和朋友在有乐町站附近一间小店聚会。从地图上看,从车站到目的地是一条紧挨着高速路的粗短路径——我的估计是不超过500米。我于是不慌不忙地出发,从东急线换山手线,站在挤满下班人群却几乎没人说话的安静车厢中抵达了有乐町站。这是山手线和东京地铁有乐町线的换乘站,人流较多。
刷卡走出车站,我发现自己站在一个Y字路口。一条路紧贴着车站外墙,在昏黄的灯光中蔓延进迷茫的薄暮,前面仿佛有稀疏的灯火。另一条路在车行道对面,指向一个看起来很像是商场或地下通道的地方,不知道会不会又是一条地下铁。
面对地图上那个粗糙线段在真实环境中演化出来的奇妙分岔,我凭直觉选了第一条路。然而,不幸的是,这条路竟然不是直的。它简直说得上蜿蜒曲折,在经过一段神似深夜贩卖“鬼饮食”但没几个人的狭窄美食小街之后,前面陡然冒出一座公路桥。我沿着桥前行了几百米,发现这条路继续分岔。前头有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迎面气喘吁吁过来一名匆忙赶路的年轻女子,迷茫的灯光下只见她一身剪裁精致的暗绿衣裙,手里抓着个小坤包,一瞥之间几乎说得上神色仓皇。
这女子的表情令我迷惑。此间环境虽然堪称僻静,却说不上有何危险。随即我意识到她面临的问题,那也是我此刻的处境。
我们都迷路了。
要知道这是在高度自律的日本,约会迟到,对心思敏感乃至耻感严重的人来说,大概不能算小事。特别是如果她所约会的是与工作相关的人。“不守时”这个事实,在极端的时候甚至可以被上升到“不诚信”。
继续往前走了一小段路,看见路旁一扇玻璃窗的灯影下有个人,我便轻轻敲了窗户两下。走到窗前的是一位梳分头戴眼镜穿衬衣打领带的老先生。听我说了要去的地方,他沉默片刻,严肃地说:“你需要回到桥下,到另一侧去,沿着那条横道,走到跟这里平行的那条街上。距离不算远。”
几分钟后,我发现自己正走在一条充溢着日本民族风情的灯火辉煌的街道上。它和刚才那条街道简直是一种矛盾的互补,依着明暗冷暖甚至阴阳虚实之别,各自占据了Y字的一侧。我似乎只是在夜与昼的分割点上无意中轮番踏上了同一条街的本体和喻体。
这条光明街道实际上是银座的走廊街,不远处是朝日新闻的办公楼。橘色和红色的灯笼,白色的灯箱,映照着往来的人和几十間精心雕琢的餐厅,从居酒屋到寿司店,应有尽有。走过几个在餐馆门口抽烟的欧美游客,走过吆喝着“Irashaimase(欢迎光临)”拉客的数名侍应生,走过窗格子里那些觥筹交错的饮者,要找的那家餐馆招牌总算映入眼帘。接下来,就是樱肉刺身、牛杂火锅之类的异域食物在等着舌头的迷失。
有乐町迷路事件开启了我在东京的迷路模式,随后类似事件一再发生。
有一天上午,从一间日本传媒机构的东京办公室出来,我打算去日比谷线。一名孕妇正慢悠悠地推着婴儿车,一小步一小步地从狭小的地铁口走上来,我决定不等她,找别的入口进地铁。
然而从此再没有遇到任何地铁口。我继续往前走,地铁标识始终不出现。后来索性乱走一气,路口是否过街、岔路走哪一条,完全随心所欲。就这样,忽然出现了一条河。这条闹市中的河流就像一个隐藏的消音器,本来就不算嘈杂的市声到了这里,忽然都消失了。苔痕微染的石子路沿着绿荫下的河畔缓坡斜指过去,仿佛一道眼尾斜飞入鬓。
不远处,一面指示牌写着它的名字:江户川公园。这座公园的故事我以前曾经看过一些。它规模不大,却是东京园林中的赏樱名所,人们在花时经常会来这里观赏夜樱。极具古韵且被视为东京婚纱照圣地的椿山庄就隐藏在这一片绿树掩盖的城中小丘之上,松尾芭蕉曾经在这一带幽居4年。那条河就是神田川,它的出现大概是为了提醒我:在繁华与喧嚣的外表下,东京不仅是一座伦敦那样的岛城,还是一座威尼斯那样的水城。
此时樱花早已飞尽,樱花道边绵延的树林几乎还像夏日一般浓绿,只有阳光隐含秋意。一名蓝衫女子坐在河畔,对着神田川的碧水不紧不慢地吃饭,身旁的长凳上放着橘色的便当盒盖。一只灰鸽在道上慢吞吞地踱步,我挥挥手,它怡然自若,坚持自己的节奏,慢慢走到路边的树丛里。想要小坐片刻,却被一片叶子抢了先。它漫不经心地从枝头坠落,几乎是紧挨着我的鼻尖掉下去,占据了棕色木凳上最好的位置,似有某种禅意与故意,我便让出凳子,接着逛下去。
一座小小的亭子中坐着一位穿灰T恤的老人,亭子边有一个“吸烟处”的标志。在东京能找到一个可以公然吸烟的地方颇不容易,但我搜遍身上的口袋和随身的包,却只找出一个打火机。
此时那老人也走到吸烟处,“啪”地点着一根烟。我突然觉得,也许某次在伦敦被一个流浪汉索走一根烟,是为了在今天得到回馈。于是我礼貌地问:“您能给我一支吗?”
老人满是褶皱的脸似乎红了。他有些不自在地看着我,抖抖索索地摸出烟盒,给了我一支。在其他地方常见的烟民之间的互相接济,在这里简直变成了一场羞耻play。我切身体验到了日本人的敏感、羞怯乃至焦虑。 带着小小的挫败感离开江户川公园,经过神田川上一座小桥,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一条完全陌生的街道上。不远处的公交车站牌显示,有一趟车,正好开往我要去的新宿。
在更现实、更日常的生活中,新宿并不是歌曲《再见二丁目》的浪漫与忧伤、电影《新宿事件》的残酷血腥以及歌舞伎町的风花雪月,而更是一个迷宫。就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会轻易迷失在每天有350万人流出入的新宿车站。出于对这个迷之车站的敬畏,甚至产生了一款以新宿为主题的迷宫游戏。
我基本上是带着如履薄冰的心态抵达了新宿。何况我还要进入那个地下迷宫,如果走错了,真的不知道会陷入第几次元的哪一片神奇时空。
到达新宿西口地铁站时,我发现自己竟然幸运地没有迷路,由于提前到达,还有余暇在站内逛了逛。从提供4种语言服务的小田急旅游服务中心,逛到百货商场,一路走到新宿西口警察署门前。一大群穿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正在热烈地问路,当先一名老警察被七嘴八舌问得败下阵去,接着登场的是一名年轻的小胖子警察。
有人轻轻碰了碰我的胳膊,是一名30来岁的瘦长脸女人。新宿以各种风俗店著称,我以为这是拉客的,冲她摆摆手。她却不肯离开,说了一大串话,见我不解其意,又指了指胸前的标识,改用英语说:“请问你是迷路了吗,你需要帮助吗?”
原來这位女子是一名当地志愿者,在这恶名昭著的迷宫里致力于减少人间疾苦。我真心道谢,表示在等人,没有迷路,她于是说了一声“打扰”,又走向一旁。那里还有她的两名同伴,一位是瘦高的中年男人,头顶一撮俏皮的乱发,另一位是矮胖的中年女人。他们三人沉默地站在墙根下,目光灵活地四下扫射,寻找需要帮助的迷途羔羊。
过了一阵,一名不太修边幅的20多岁小伙子向我走来。他的语速快得让我没有勇气听完他发出的全部音节,直接表示自己不会说日语。然后他改用英语,语速跟着换挡,磕磕巴巴地说:“请问,您一天中……什么时候……感到幸福?”接着他出示一张用来接人的纸牌,上面写着老大一个字:HAPPINESS。在他提问的同时,两个同样年轻的男人站到我对面,一个戴帽子的举着个相机,一个扎马尾辫的扛着摄录机,一起咔嚓咔嚓地拍。
小伙子解释说,他们在做一个调查,他似乎是某个电视台的。我在他手里拿的小本儿上写了一个数字:8 PM。他问:“是每天早上都幸福吗?”我怀疑自己表达不够严谨,分别在P和M后面加了一个小点,纠正说:“是下午。”他不屈不挠地问:“为什么是每天早上这个时间呢?”这样鸡同鸭讲地聊了几句,也许他终于明白了,也许是放弃了,道谢之后,他和同伴转瞬消失在人流中。
作为世界上最容易让人迷路的城市之一,东京的大名在各类文章中被频频提及。《赫芬顿邮报》曾总结其令人迷失的几大原因:超快的节奏、炫人眼目又密集的霓虹灯、随时随地吸引眼球的城市风景,尤其是,独特复杂的日本地铁系统。
这么说吧,如果说北京地铁线路图基本上是横平竖直的经纬线,站点虽不算少,总体轮廓还说得上大大咧咧简单疏朗,东京地铁线路图则是不知道几层奇怪的网任性叠加在一起,形成繁密纠结的图案,简直像一个具有魔力的高等数学模型。尽管我已经格外小心谨慎,迷路这个问题还是直逼到眼前来。
一次和朋友在有乐町站附近一间小店聚会。从地图上看,从车站到目的地是一条紧挨着高速路的粗短路径——我的估计是不超过500米。我于是不慌不忙地出发,从东急线换山手线,站在挤满下班人群却几乎没人说话的安静车厢中抵达了有乐町站。这是山手线和东京地铁有乐町线的换乘站,人流较多。
刷卡走出车站,我发现自己站在一个Y字路口。一条路紧贴着车站外墙,在昏黄的灯光中蔓延进迷茫的薄暮,前面仿佛有稀疏的灯火。另一条路在车行道对面,指向一个看起来很像是商场或地下通道的地方,不知道会不会又是一条地下铁。
面对地图上那个粗糙线段在真实环境中演化出来的奇妙分岔,我凭直觉选了第一条路。然而,不幸的是,这条路竟然不是直的。它简直说得上蜿蜒曲折,在经过一段神似深夜贩卖“鬼饮食”但没几个人的狭窄美食小街之后,前面陡然冒出一座公路桥。我沿着桥前行了几百米,发现这条路继续分岔。前头有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迎面气喘吁吁过来一名匆忙赶路的年轻女子,迷茫的灯光下只见她一身剪裁精致的暗绿衣裙,手里抓着个小坤包,一瞥之间几乎说得上神色仓皇。
这女子的表情令我迷惑。此间环境虽然堪称僻静,却说不上有何危险。随即我意识到她面临的问题,那也是我此刻的处境。
我们都迷路了。
要知道这是在高度自律的日本,约会迟到,对心思敏感乃至耻感严重的人来说,大概不能算小事。特别是如果她所约会的是与工作相关的人。“不守时”这个事实,在极端的时候甚至可以被上升到“不诚信”。
继续往前走了一小段路,看见路旁一扇玻璃窗的灯影下有个人,我便轻轻敲了窗户两下。走到窗前的是一位梳分头戴眼镜穿衬衣打领带的老先生。听我说了要去的地方,他沉默片刻,严肃地说:“你需要回到桥下,到另一侧去,沿着那条横道,走到跟这里平行的那条街上。距离不算远。”
几分钟后,我发现自己正走在一条充溢着日本民族风情的灯火辉煌的街道上。它和刚才那条街道简直是一种矛盾的互补,依着明暗冷暖甚至阴阳虚实之别,各自占据了Y字的一侧。我似乎只是在夜与昼的分割点上无意中轮番踏上了同一条街的本体和喻体。
这条光明街道实际上是银座的走廊街,不远处是朝日新闻的办公楼。橘色和红色的灯笼,白色的灯箱,映照着往来的人和几十間精心雕琢的餐厅,从居酒屋到寿司店,应有尽有。走过几个在餐馆门口抽烟的欧美游客,走过吆喝着“Irashaimase(欢迎光临)”拉客的数名侍应生,走过窗格子里那些觥筹交错的饮者,要找的那家餐馆招牌总算映入眼帘。接下来,就是樱肉刺身、牛杂火锅之类的异域食物在等着舌头的迷失。
有乐町迷路事件开启了我在东京的迷路模式,随后类似事件一再发生。
有一天上午,从一间日本传媒机构的东京办公室出来,我打算去日比谷线。一名孕妇正慢悠悠地推着婴儿车,一小步一小步地从狭小的地铁口走上来,我决定不等她,找别的入口进地铁。
然而从此再没有遇到任何地铁口。我继续往前走,地铁标识始终不出现。后来索性乱走一气,路口是否过街、岔路走哪一条,完全随心所欲。就这样,忽然出现了一条河。这条闹市中的河流就像一个隐藏的消音器,本来就不算嘈杂的市声到了这里,忽然都消失了。苔痕微染的石子路沿着绿荫下的河畔缓坡斜指过去,仿佛一道眼尾斜飞入鬓。
不远处,一面指示牌写着它的名字:江户川公园。这座公园的故事我以前曾经看过一些。它规模不大,却是东京园林中的赏樱名所,人们在花时经常会来这里观赏夜樱。极具古韵且被视为东京婚纱照圣地的椿山庄就隐藏在这一片绿树掩盖的城中小丘之上,松尾芭蕉曾经在这一带幽居4年。那条河就是神田川,它的出现大概是为了提醒我:在繁华与喧嚣的外表下,东京不仅是一座伦敦那样的岛城,还是一座威尼斯那样的水城。
此时樱花早已飞尽,樱花道边绵延的树林几乎还像夏日一般浓绿,只有阳光隐含秋意。一名蓝衫女子坐在河畔,对着神田川的碧水不紧不慢地吃饭,身旁的长凳上放着橘色的便当盒盖。一只灰鸽在道上慢吞吞地踱步,我挥挥手,它怡然自若,坚持自己的节奏,慢慢走到路边的树丛里。想要小坐片刻,却被一片叶子抢了先。它漫不经心地从枝头坠落,几乎是紧挨着我的鼻尖掉下去,占据了棕色木凳上最好的位置,似有某种禅意与故意,我便让出凳子,接着逛下去。
一座小小的亭子中坐着一位穿灰T恤的老人,亭子边有一个“吸烟处”的标志。在东京能找到一个可以公然吸烟的地方颇不容易,但我搜遍身上的口袋和随身的包,却只找出一个打火机。
此时那老人也走到吸烟处,“啪”地点着一根烟。我突然觉得,也许某次在伦敦被一个流浪汉索走一根烟,是为了在今天得到回馈。于是我礼貌地问:“您能给我一支吗?”
老人满是褶皱的脸似乎红了。他有些不自在地看着我,抖抖索索地摸出烟盒,给了我一支。在其他地方常见的烟民之间的互相接济,在这里简直变成了一场羞耻play。我切身体验到了日本人的敏感、羞怯乃至焦虑。 带着小小的挫败感离开江户川公园,经过神田川上一座小桥,穿过一条小巷,来到一条完全陌生的街道上。不远处的公交车站牌显示,有一趟车,正好开往我要去的新宿。
在更现实、更日常的生活中,新宿并不是歌曲《再见二丁目》的浪漫与忧伤、电影《新宿事件》的残酷血腥以及歌舞伎町的风花雪月,而更是一个迷宫。就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会轻易迷失在每天有350万人流出入的新宿车站。出于对这个迷之车站的敬畏,甚至产生了一款以新宿为主题的迷宫游戏。
我基本上是带着如履薄冰的心态抵达了新宿。何况我还要进入那个地下迷宫,如果走错了,真的不知道会陷入第几次元的哪一片神奇时空。
到达新宿西口地铁站时,我发现自己竟然幸运地没有迷路,由于提前到达,还有余暇在站内逛了逛。从提供4种语言服务的小田急旅游服务中心,逛到百货商场,一路走到新宿西口警察署门前。一大群穿得花枝招展的老太太正在热烈地问路,当先一名老警察被七嘴八舌问得败下阵去,接着登场的是一名年轻的小胖子警察。
有人轻轻碰了碰我的胳膊,是一名30来岁的瘦长脸女人。新宿以各种风俗店著称,我以为这是拉客的,冲她摆摆手。她却不肯离开,说了一大串话,见我不解其意,又指了指胸前的标识,改用英语说:“请问你是迷路了吗,你需要帮助吗?”
原來这位女子是一名当地志愿者,在这恶名昭著的迷宫里致力于减少人间疾苦。我真心道谢,表示在等人,没有迷路,她于是说了一声“打扰”,又走向一旁。那里还有她的两名同伴,一位是瘦高的中年男人,头顶一撮俏皮的乱发,另一位是矮胖的中年女人。他们三人沉默地站在墙根下,目光灵活地四下扫射,寻找需要帮助的迷途羔羊。
过了一阵,一名不太修边幅的20多岁小伙子向我走来。他的语速快得让我没有勇气听完他发出的全部音节,直接表示自己不会说日语。然后他改用英语,语速跟着换挡,磕磕巴巴地说:“请问,您一天中……什么时候……感到幸福?”接着他出示一张用来接人的纸牌,上面写着老大一个字:HAPPINESS。在他提问的同时,两个同样年轻的男人站到我对面,一个戴帽子的举着个相机,一个扎马尾辫的扛着摄录机,一起咔嚓咔嚓地拍。
小伙子解释说,他们在做一个调查,他似乎是某个电视台的。我在他手里拿的小本儿上写了一个数字:8 PM。他问:“是每天早上都幸福吗?”我怀疑自己表达不够严谨,分别在P和M后面加了一个小点,纠正说:“是下午。”他不屈不挠地问:“为什么是每天早上这个时间呢?”这样鸡同鸭讲地聊了几句,也许他终于明白了,也许是放弃了,道谢之后,他和同伴转瞬消失在人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