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以及课程资源建设产生着巨大的深刻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以下简称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实现教与学行为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进行整合,为新型课堂教学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呢?笔者作了一些探究和实践,下面谈谈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探究与反思。
一、“整合”的探究
1.内容的“整合”是关键。
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目前使用的初中新课程物理教材虽然克服了以往教材如教学内容偏旧等的不足,但教材内容还是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学习物理神秘难学之感。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依照物理知识点在网上找到相关网站,把站名提供给学生或在网页上提供相关链接,让学生上网浏览,便可以从小小的窗口实现物理走向生活、社会。大量的感性材料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不但搜集到了和书本知识相关的内容,而且搜集到了许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内容。让学生感到满足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发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体验。这也正好体现了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所以整合对新的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方法的“整合”是核心。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内容呈现多媒体化;学习过程互动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形式全球化。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学习方式比较单一、被动,缺乏自主、合作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内容。我们力求在每一节物理课中都安排分层的课堂练习,在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等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逐步深入。计算机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显示在大屏幕上。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也可使教师从中获得众多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3.形式的“整合”是创新。
鉴于学校目前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机制,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尝试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认识和思考,我们建立了以特定知识点为核心的“主题网站”,如用网页形式制作的课件——《密度》物理教学网站,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主题网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到“主题网站”去学习。学生接受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后,将真实实验和网上虚拟实验相结合,使传统媒体和信息媒体优势互补,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研究性课题的“整合”是根本。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研究性课题的整合,必然利用信息技术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中获取相关内容,整合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为主动,他们有了小课题后,受各自兴趣、喜好等个性特点的影响在不同网站或不同媒体上,以不同的视角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在交流研讨中,进行思维碰撞,各展所长,互为补充,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又感受到与他人共同讨论、探究的乐趣。这样的整合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验,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到主体的终身学习。
二、整合的反思
1.教学内容指向现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这也迫使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结合教学探究,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纳米技术、全息图片、光手术刀等新科技随时可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大量与教科书、生活、科技前沿相关的知识内容就尽收眼底。在这一全新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不惟“纲”、不惟“本”,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2.学习方式转向自主。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是更多地利用光盘、网络检索,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并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交流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的“讲”更多地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构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变整齐划一的“不得不学”为主动多样的“积极去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习过程走向探究。
信息技术是课题研究的研发工具。网上资源为物理课题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学生不但可以看到、听到各种信息,而且可以进入学习内容中去,去处理信息和生成新的信息。课程教学中,可以不定期地公布一些由课本中问题转化来的 “探索研究”的课题,以激励学生试着去设计实验、解决特定的问题。
4.课程资源倾向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着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单是教学用书、参考资料等文本印刷品,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环境和数字化资源中获取知识;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也不单是教师,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学习化社区、在线专家等方面获取课程内容,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观,是基本理念的飞跃,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教学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学习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同时也要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物理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助推器
一、“整合”的探究
1.内容的“整合”是关键。
整合的关键是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的整合。目前使用的初中新课程物理教材虽然克服了以往教材如教学内容偏旧等的不足,但教材内容还是缺乏鲜活的时代气息,造成学生对学习物理神秘难学之感。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能够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物理现象,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依照物理知识点在网上找到相关网站,把站名提供给学生或在网页上提供相关链接,让学生上网浏览,便可以从小小的窗口实现物理走向生活、社会。大量的感性材料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学生不但搜集到了和书本知识相关的内容,而且搜集到了许多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内容。让学生感到满足的不只是知识的获取,更重要的发现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体验。这也正好体现了新课标的三个维度,所以整合对新的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2.方法的“整合”是核心。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是:内容呈现多媒体化;学习过程互动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习资源开放化;学习形式全球化。传统教学方法下的学生学习方式比较单一、被动,缺乏自主、合作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是课程整合的核心内容。我们力求在每一节物理课中都安排分层的课堂练习,在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等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学生根据对知识掌握的情况逐步深入。计算机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显示在大屏幕上。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也可使教师从中获得众多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3.形式的“整合”是创新。
鉴于学校目前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机制,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以传统的教学形式为主,尝试增加新的教学形式。基于这一认识和思考,我们建立了以特定知识点为核心的“主题网站”,如用网页形式制作的课件——《密度》物理教学网站,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以“主题网站”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到“主题网站”去学习。学生接受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做实验后,将真实实验和网上虚拟实验相结合,使传统媒体和信息媒体优势互补,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实验结论,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4.研究性课题的“整合”是根本。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研究性课题的整合,必然利用信息技术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中获取相关内容,整合使学生学习变得更为主动,他们有了小课题后,受各自兴趣、喜好等个性特点的影响在不同网站或不同媒体上,以不同的视角进行信息搜集和处理,在交流研讨中,进行思维碰撞,各展所长,互为补充,不仅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且对自己所研究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同时又感受到与他人共同讨论、探究的乐趣。这样的整合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体验,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和习惯,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改变,甚至影响到主体的终身学习。
二、整合的反思
1.教学内容指向现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丰富的、多样化的教育资源。这也迫使教师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更好地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结合教学探究,因势利导地帮助和指导学生了解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使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纳米技术、全息图片、光手术刀等新科技随时可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大量与教科书、生活、科技前沿相关的知识内容就尽收眼底。在这一全新的教学环境中,知识内容呈现开放性,不惟“纲”、不惟“本”,不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2.学习方式转向自主。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整合是更多地利用光盘、网络检索,获取大量信息资源,并通过与计算机的交互,在与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交流下,进行自主学习和网络协作,以达到建构物理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的“讲”更多地由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所代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地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大量资源构成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自主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变整齐划一的“不得不学”为主动多样的“积极去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学习过程走向探究。
信息技术是课题研究的研发工具。网上资源为物理课题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学生不但可以看到、听到各种信息,而且可以进入学习内容中去,去处理信息和生成新的信息。课程教学中,可以不定期地公布一些由课本中问题转化来的 “探索研究”的课题,以激励学生试着去设计实验、解决特定的问题。
4.课程资源倾向多媒体。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着传统的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单是教学用书、参考资料等文本印刷品,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环境和数字化资源中获取知识;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也不单是教师,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学习化社区、在线专家等方面获取课程内容,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从传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到现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观,是基本理念的飞跃,其最根本的出发点是教学要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方向发展,更加关注学习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同时也要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技术成为物理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