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对上呼吸道SlgA调节作用的研究与展望

来源 :云南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屏风散是中医扶正固本的经典名方,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均证实玉屏风散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并对SlgA有促分泌作用。而SlgA与人体抗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但目前为止,玉屏风散对上呼吸道SlgA分泌的调节作用尚无报道,作用机理亦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玉屏风散,SlgA,上呼吸道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61—03
  
  1、分泌型IgA(Secretive immunoglobulin A,SlgA)与人体免疫
  
  1.1SlgA在黏膜免疫中的作用 黏膜免疫在抵御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SlgA是黏膜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分子,主要存在于泪液、唾液、乳汁和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等黏膜表面分泌液中,在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的黏膜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SlgA有助于呼吸道、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SlgA降低而无全身免疫功能异常者容易发生慢性或反复感染、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并易造成局部带菌状态。SlgA能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细菌的表位,有效地防止呼吸道疾病。Hewson-Bower,B研究发现呼吸道黏膜中较低的SlgA浓度会增加机体对感冒的易感性,高浓度的SlgA水平与上呼吸道抗感染能力直接相关。抗仙台病毒的SlgA单克隆抗体能有效预防小鼠呼吸道感染和肺炎。SlgA超声雾化吸入能有效治疗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近年来,对SlgA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1.2 SlgA的功能 SlgA的功能主要是阻抑病原体粘附到粘膜表面,使之不能在粘膜定植并繁殖,从而防止感染发生。SlgA在局部抗感染中的重要性还反映在它的产量高,每日分泌量可达30~100mg/kg体重,超过所有其它类型的Ig产量。SlgA在口腔粘膜的局部免疫中起主要的防御作用,是口腔抗感染的一道重要的免疫屏障,主要通过以下功能发挥其作用:①阻抑粘附:微生物引起感染的先决条件是必须粘附于组织细胞上,进而生长繁殖,形成集落并在局部定居。SlgA可阻止病原微生物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其机制是使病原微生物发生凝集,丧失活动能力而不能粘附于粘膜上皮细胞。②溶解细菌:SlgA无直接杀菌作用,但可与溶菌酶及补体共同作用,引起细菌溶解。③中和病毒:存在于粘膜局部的特异性SlgA不需补体参与即能中和呼吸道、消化道等部位的病毒。④中和毒素:抗某种致病菌产生的毒素的特异性的Sl-gA可中和相应毒素的毒性作用。
  
  1.3 SlgA与上呼吸道疾病的关系 以SlgA为主的局部粘膜免疫存在于多种反复感染性疾病,其中呼吸道疾病占很大一部分。Daele,J.研究发现,健全的上呼吸道防御功能主要依靠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和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协同作用,而特异性免疫在黏膜发挥免疫作用主要是由SlgA介导的。
  1.3.1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多因反复急性咽炎发作,各种鼻病致张口呼吸和鼻涕后流刺激咽部粘膜,或受慢性扁桃体炎、龋齿等影响以及烟酒、有害粉尘、气体等不良刺激引起。咽部多次反复的细菌感染、炎症反应及长期不良因素的刺激,使口腔和咽部粘膜的淋巴组织、上皮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能维持正常的SlgA分泌量。而这种低水平的SlgA分泌状态又使咽部抵御细菌侵犯的能力下降,更容易发生细菌或病毒感染,进一步破坏粘膜免疫系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马俭等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发现慢性咽炎患者唾液Slg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提示其局部免疫功能较为低下,这既是长期反复感染的结果,也是容易再次感染的原因。
  1.3.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多发病,四季皆可发生。由于云南地区特殊的地理及气候条件,尤以春夏两季多见。陈文慧等研究了春季与夏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SlgA的相关性,发现夏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口咽部SlgA较正常组含量显著升高,春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组Slg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风热组患者SlgA含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风寒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可得出春季和夏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与SlgA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与上呼吸道SlgA免疫应答状况有关的结论。
  1.3.3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的多发感染性疾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免疫功能低下是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呼吸道感染患儿唾液中SlgA的含量高于正常组,肺炎组SlgA含量高于上呼吸道感染组。有研究证实该病的发生与小儿机体SlgA、IgA、IgG亚类及细胞免疫等功能低下有关。王氏等观察了门诊1~9岁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发现患儿血中IgA、IgM、IgG均明显低于健康儿童水平,说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状态呈低水平。曾伟斌发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SlgA水平较正常儿童显著下降。
  1.3.4其他 SlgA通过对变形链球菌的凝集溶菌,阻碍细菌在牙面的粘附和定居,影响龋病发生,这在儿童时期尤为重要。通过对4~6岁儿童唾液中免疫生化指标测定及分析,Sl-gA的含量有龋组高于无龋组,提示龋病的发生可能与唾液的生化指标有关。近年来,口腔念珠菌的感染率明显增加,其中以白念珠菌感染最常见。研究发现含SlgA的唾液抑制孢子相及菌丝相白念珠菌粘附人口腔颊粘膜细胞的能力强于不含SlgA的唾液,故唾液SlgA可抑制二相性白念珠菌,防治口腔念珠菌感染。
  
  2 玉屏风散(Yupingfeng Powder,YPFP)对上呼吸道IgA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
  
  玉屏风散源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是中医扶正固本的经典名方。该方由黄芪、白术、防风3味药组成,防风:黄芪:白术用量比例为1:1:2。其中黄芪、白术系君臣合用,可使气旺表实,再配防风走表祛风,以达补中有散,散中有补之意,共收益气固表、扶正止汗、祛邪御风等功效。常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所致病症。此方临床多用于预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减少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复发治疗,常收佳效,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其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的报道不断见诸文献。章氏等对1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SlgA进行检测,发现经玉屏风散治疗后,SlgA显著提高,未再发生上感者和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者占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表明玉屏风散能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刘氏连续观察3个冬春季节12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弱儿服用玉屏风散加味预防效果,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即使发病,病情也较轻,病程变短。未发现有副作用者。此外,玉屏风散加陈皮、山药、生牡蛎能使体弱小儿的IgA明显上升,增加机体免疫功能,预防体弱小儿呼吸道感染。
  
  2.1玉屏风散的现代药理研究玉屏风散可增强免疫功能,促进IgA、IgG、IgE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分泌;抗菌、抗病毒;抗 变态反应;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抗应激性;抗衰老。多糖成分是玉屏风散免疫增强作用的主要有效部分。在其3种组成药物中,黄芪的作用较全面,对CD4、CD8T细胞比例、脾细胞白介素一2(IL-2)等免疫指标都有一定增强作用,其强度弱于全方;防风可显著促进肠道和呼吸道分泌,而对细胞免疫似乎并无影响;白术仅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显著促进作用。另有研究表明,黄芪以传统原方剂量配伍的玉屏风散能显著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减少黄芪剂量作用降低,增加黄芪用量不会增加免疫功能,表明原方中黄芪剂量的合理性。
  
  2.2玉屏风散各组成药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2.2.1黄芪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芪性微温,有补气固表、托毒生肌之功效。现代研究分析,黄芪含有多种皂甙、黄酮、多糖,以及氨基酸、亚油酸、生物碱、胆碱等复杂的化学成分。黄芪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耐缺氧、抗疲劳及应激能力,促进机体代谢,强心、利尿、降压,保肝,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黄芪可明显增加小鼠的脾脏功能,并能显著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黄芪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2.2.2防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防风味甘,温。《本草纲目》云:“防风,御也,其功疗风最要,故名。”其功用可归纳为祛风解表、祛风止痛、祛风除痹、祛风透疹、祛风止痒。其药理作用有:抗肿瘤,止痛,抗炎,解热,抗凝。镇静。防风多糖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脾脏功能,有增加荷瘤小鼠胸腺功能的趋势,从而提高免疫机能。防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二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及二种霉菌(产黄青霉菌、杂色曲霉菌)等有抑制作用。另外,防风水煎剂对痢疾杆菌、枯草杆菌、某些皮肤真菌及流感病毒、哥伦比亚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2.2.3白术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术是常用补气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和中安胎等作用,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近年来研究表明,白术具有利尿、抗肿瘤、抗菌、消炎、抗糖尿病、抗衰老,保护肝脏等作用;大剂量使用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还有安胎、抗血凝、扩张血管、防护放射线损害等作用。有免疫调节功能。实验表明单味中药白术能提高免疫抑制动物脾细胞体外培养存活率,即能延长淋巴细胞寿命。使TH细胞明显增加,纠正T细胞亚群分布紊乱状态,使低下的IL-2水平显著提高,并能增加T淋巴细胞表面IL-2R的表达。这可能是白术免疫增强、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3、展望
  
  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呼吸道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而西药的抗生素治疗在控制急性感染的同时,也导致人体内致病菌的抗药性逐渐提高,并产生了一些新的对目前抗生素不敏感的致病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难度和费用。中医治疗呼吸道感染以扶正祛邪为依据,多采用益卫固表的治疗方法。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均证实玉屏风散可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并对SlgA有促分泌作用。而SlgA与人体抗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但目前为止,玉屏风散对上呼吸道SlgA分泌的调节作用尚未有报道,作用机理亦不清楚,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中医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如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疗效颇佳,因人、因时、因地治宜,毒副作用相对较小等,已越来越在现代医学中引起关注,前景看好。玉屏风散是中医扶正固表的经典方剂,其组成药物均可从不同方面提高人体免疫机能。通过对玉屏风散作用机制的不断深入了解,阐明其提高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促进恢复的机理,并探讨其最佳給药方式,可促进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并由此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关键词:针刺;颈椎病;椎动脉型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12—0043—02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血脂康联合血塞通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脂疗效的影响。方法:将76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血脂康0.6po bid及血栓通0.2po bid)和对照组36例(血脂康0.6po bid),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降TC及升HDL—c明显优于对照组(P1.71retool/L和(或I.DL—c>3.64mmol/L和(或)HDL—c<1.04mmol/L。②试验前4周内均
期刊
关键词:梅花针局部扣刺;艾灸;神经性皮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43—01    神经性皮炎(neurodermatitis)是一种局限性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又叫慢性单纯苔藓。临床上常见的有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和播散型神经性皮炎2种。局限型神经性皮炎好发于颈部、肘部、胫前、骶部等肢体易受摩擦之处,皮炎有一块
期刊
关键词:银杏达莫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40一02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有发病年龄下降的势头,是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致死、致残率极高的一类疾病。笔者于2005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期刊
关键词:前列通瘀胶囊;前列安栓;精索静脉曲张  中图分类号:R5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39—02    精索静脉曲张(vC)是指精索内蔓状静脉丛的扩张、伸长和迂曲,属中医“筋瘤”范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笔者从2003年以来,用前列通瘀胶囊配合前列安栓治疗继发性VC128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
期刊
关键词:外感发热;小儿;直肠给药  中图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26—02    小儿外感发热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笔者于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应用直肠给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7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36例均为本院儿科就诊的门诊患儿。其中男76例,女60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3.5岁;体
期刊
关键词:白虎汤;高热;中医药疗法  中圖分类号:R2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35—01    白虎汤出自《伤寒论》,由生石膏、甘草、知母、粳米组成。功能清热生津,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严格掌握“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之白虎汤证治要点,随症加减使用,治疗高热6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
期刊
关键词:醒脑静注射液;脑型疟疾;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4.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39—01    本地区因与缅甸接壤,蚊虫较多,为疟疾高发区。笔者于2006年6月以来运用抗疟药加醒脑静治疗脑型疟疾意识障碍患者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27例,女8例;年
期刊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治;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5—0009—02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引起的常见病毒性脑炎,全球每年病死人数超过1万人,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抽搐为主,重症者伴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
期刊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12—0074—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