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狄金森诗歌的自然意识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文坛中赫赫有名的女诗人,她一生闭门幽居,与自然为伍,创作了500多首质朴清新的自然诗篇。她眼中的自然是体现超验主义的自然,是隐喻特殊色彩的自然,透过她的诗,我们可以体味到她对于人生和世界的体验和认识。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自然诗 自然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出生于19世纪中叶美国新英格兰的一个上层家庭,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狄金森一生都生活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艾默斯特小镇,足不出户,与自然为伍,过着平淡安宁、与世无争的简居生活;1886年,因疾病与世长辞,为后人留下了1700多首表现孤独、自然、爱情、死亡、宗教等观点的诗歌。狄金森的生前是默默无闻的,仅有几首诗歌见诸于众,死后她的诗歌却大放异彩,征服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热爱她的人们。近年来,研究狄金森的学者越来越来多,角度也不尽相同。本文试在阅读许多前辈对狄金森的研究成果后,浅薄地解说一下这位女诗人的自然意识。
  一 艾米莉·狄金森眼中的自然
  在狄金森一生所创作的1700多首诗歌中,500余首是有关大自然的,可见她对大自然的感情非同一般。“灵魂选择自己的社会”,她的“社会”就是大自然。
  蜜蜂对我毫不畏惧。我熟识那些蝴蝶。
  丛林中美丽的居民
  待我都十分亲切——
  我来时溪流笑声更亮——
  清风嬉戏更加狂放;
  为什么你的白银使我目迷,
  哦,夏季的阳光?
  在她的眼里,自然是美丽的,蜜蜂、蝴蝶、溪流、清风都能使她找到友谊和欢娱。她对自然的描述,与其他诗人不同,不是有感而发,而是完全将自己融入在整个自然世界之中,形成了一种与万物沟通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她的诗非常特别,给人一种纯自然的美。
  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的文学。在表现自然与人的关系时,生态文学特别重视人对自然的责任与义务,急切地呼吁保护自然万物和维护生态平衡,热情地赞美人类为生态整体利益而做出的自我牺牲。狄金森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本意可能并非如此,但她的诗歌无不表现出对自然的爱:午后的光景,山峦——/松鼠,野蜂,阴影——/自然,甚至是乐园——……狄金森对自然的热爱是一种自发状态下的流露,她不是一位大自然的看客,而是把它当成朋友、熟人,用心灵去感受和拥抱周围的一切。狄金森笔下的自然与生态文学不谋而合,成为其典范之作。
   爱默生超验主义自然观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狄金森正是因选择了接受他,而一生闭门幽居,与自然为伍,酣畅淋漓地沐浴自然的风采,灵魂在自然之美的熏陶下得以净化和升华。因此她的创作是对自然的感悟,是语言与自然的和谐:她把大自然比喻为“母亲”,给睡梦里的“孩子们”轻声祝福,唯恐惊扰“孩子们”的酣梦;一条小蛇从树丛中穿过,当有人接近它的时候,它一曲,立即消逝。可见她与自然共处关系的想象力之丰富、观察之细致、体验之深刻、把握之精确。大自然尽管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其本质仍然是单一、和谐的。正如爱默生在《自然》一文中所述:“尽管大自然的作品无穷无尽,各不相同,但它们所表现的结果都是简单和单一的,……那就是美,即完美与和谐。”
  狄金森热爱自然,并将自己的一生融入自然之中,而她的这份执着并非盲目的。大自然的魅力使狄金森产生了太多的疑惑,站在她面前的自然既清新质朴,又难以琢磨;既是熟悉的,而又是陌生的。在《自然,是我们所见》中,她解说了对自然的疑惑:“自然,是我们所知,我们却无法说明,要道出她的纯朴,我们的智慧无能。”大自然是高深莫测的,她的智慧无能为力,所以她在探索和发现大自然神奇之美时,不自觉地将“自然的复魅”思想运用其中,而这正是当代生态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自然的复魅”是对主客二分思维模式统治下迷信于人的理性能力无往而不胜的一种突破,主要针对科技时代工具理性对人的认识能力的过度夸张,对大自然的伟大神奇魅力的完全抹杀,从而主张一定程度地恢复大自然的神奇性、神圣性和潜在的审美性。狄金森在其大量自然诗歌中表露了内心深处对“自然之谜”的疑惑,她认为“自然”等同于“知识”,为直觉或“超灵”难以洞悉;“自然”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它对人的基本利益漠不关心,两者之间的疏离感无法打破。因为不能体悟“自然”的本质,诗人对“自然”的敬畏逐渐加深,这些都体现了她超前的与“自然的复魅”一致的生态思想。在狄金森的诗歌里,自然就是她的家,是她与世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诗歌,她告诉世人善待自然,就是保护自己的家园。
  二 艾米莉·狄金森的自然意识
  狄金森的自然诗是她的生态思想和自然观的反映。由于个人、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原因,狄金森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前后矛盾、互相对立的,大自然能够启迪人类的智慧,传递令人喜悦的时刻,又能化作面目狰狞的怪兽对人类充满敌意。因此,狄金森的自然观是一种乐观向上和一种悲观失望同时并存的自然观,也是她将最浅层的世态人情、喜怒哀乐与自然结合起来的自然观,是一种人与现实社会关系的真正写照。
  1 超验主义与宗教文化意识的烙印
  黑格尔曾说过:“每种艺术作品都属于它的时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环境,依存于特殊的、历史的和其他的观念和目的。”19世纪的新英格兰盛行以爱默生为代表的超验主义思想。爱默生认为“超灵”是宇宙精神,无处不在、无所不能,是人可以通过直觉感受到的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存在,人应该通过主观的感知,直觉体验现实的存在。他强调诗人要凭直觉去感受自然,只有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人的灵魂才能真正体验存在。狄金森很早就接爱了爱默生的思想,她也相信人的心灵和自然界都与这精神相通,人与自然都具有神性,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融洽一致的。另外,由于她的家庭笃信宗教,她自幼接受的就是清教主义的传统教育;所以,狄金森的自然观也就不同程度上受清教主义的影响。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宗教作为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现象,既为彼时彼地的社会所包容,就不能不影响作家的创作思想。狄金森的一生置身于浓厚的宗教氛围中,因此,她的思想就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
  有些人过安息日到教堂去——
  我过安息日,留在家里——
  让食米鸟充当唱诗班领唱——
  礼拜厅堂是果园的园地——
  有些人过安息日穿白色法衣——
  我只是插上我的翅膀——
  我们的小司事不去教堂敲钟,
  却在我身边为我歌唱。
  ……
  从诗句可以看出,虽然狄金森受宗教的影响,但她的信仰又有自己的方式。传统的宗教形式要求信教者星期天上教堂过安息日,而诗人在这首诗中向我们展示的是她自己的宗教,这个宗教突破惯例,无需信仰者频繁出现于教堂。大自然中任何地方都可以是诗人的教堂,任何的生灵都可充当与她一起聆听布道的信徒或是教堂司事。然而,宗教与自然是对立的,它认为大自然是神秘莫测的,充满了邪恶与恐怖,人一旦进入大自然,就会失去心灵的主导,踏上罪恶之途。在这一思想影响下,狄金森的诗歌更多地表现为对上帝是否真诚信仰的问题上。她时而在宗教中寻找慰藉,时而又摒弃宗教;她有时称上帝为“天父”,有时又斥为“强盗”,她说她愿意承认上帝,但要求他从半开着的门后面与她对话。因此,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使狄金森认识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她认为人要融入自然、热爱自然、欣赏自然的和谐之美;但宗教的影响又使狄金森认识到大自然的神秘可怕、高深难测。
  2 乐观向上与诡秘可怕的自然
  19世纪初期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也曾影响过美国。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繁荣也给人们的精神家园带来了乐观主义精神,美洲大陆美丽的自然风光强烈地唤起了作家的想象力,成为他们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所以狄金森的早期诗作真正体现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美国人民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我品尝未经酿造的饮料》写道:“我陶醉于清新的空气,/我豪饮那晶莹的露水,/在漫长的夏季,我常从/熔蓝的酒店蹒跚而归!”狄金森诗中的自然意象,无论是动植物、一年四季、光线、阴影无不充满人的智慧,蕴含深刻的哲理。“黑色的浆果”虽然腹内有针刺,却从未呻吟,依着篱笆,或攀附大树,或覆绕岩石,却不是为了倾诉痛苦,而是为了“向天空进一步探起身子”。诗人叹道,黑色的浆果勇敢而又无畏,这是狄金森乐观向上自然观的反映。
  自然的诡秘、冷漠与疏离使诗人对“自然”的敬畏感日渐累积,其不少诗作都抒发了她对自然既迷恋又恐惧的复杂情绪。如在《我一早出发,带着我的狗》中,诗人本想带着狗出访沙滩,观望美好的大海风光,却没想到大海如邪恶狂妄的猛兽要将她“吞噬”,并在她拼命逃跑之时“紧紧追赶”。诗人以一位小女孩柔弱的形象反衬出大自然的残忍。
  三 自然最温柔的母亲——狄金森的女性意识
  “生态女性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女作家弗朗西丝娃·德奥博尼于1974年发表的作品《女性主义或死亡》之中。她在作品中指出了女性与自然所受压迫之间的本质联系,即人们在反思生态问题时,仅认识到了人类社会和工业文明的破坏作用,但没有认识到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狄金森以自己独特的女性语言和女性观察视角描写自然和动物,在其自然诗中无处不体现着女诗人对于自然和生物的生态女性的关怀。“雪滋润着像女王脚踝似的树干,它的神工使得工匠都哑口无言,怀疑他们的存在。”她巧妙的意象和语言,出神入化地把雪的特征和神奇力量表达了出来。雪和自然都是以她特有和敏感的女性视角描绘的,也可以说这是狄金森对于雪、对于自然的女性诗意书写。另外,在《自然,最温柔的母亲》中,她说:“自然,最温柔的母亲/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不管是最柔弱的还是最任性的,——/她温和地告诫/……/让全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本诗中,狄金森把大自然比喻成母亲,一位充满着温柔、慈爱等明显女性特点的人物形象。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具有“温柔”的女性特征,她对待自己的“孩子”充满了母亲般的慈爱。“告诫”一词体现出慈中有严的母亲形象,“不管是最柔弱的还是最任性的”孩子,她都能给予“耐心”和“温和”,表现出自然母亲公正无私的母爱。狄金森在其时代的局限性中,能于沉默中发挥独创性、于各种性别角色中保持刚与柔的平衡,且坚持从女性角度来定位和充实自己的人生,使其优雅的风度和尊严体现于诗人的智慧和勇气之中。这样的人生追求,不难让人领悟到其中对现代人性、人生以及性别文化发展具有预见性和创建性的意义和内涵。
  总之,狄金森诗作中的自然有友善也有冷漠,有仁慈亦有残忍,是矛盾复杂的综合体。尽管自然带给她无限的乐趣和愉悦,正如超验主义所主张的自然与人融为和谐一体,但狄金森仍越过超验主义的局限性,揭示出自然与人类相对立的另一面。狄金森用她的自然诗告诉世人,自然自有万物的生存之道,人并不是自然的主宰;相反,只有人类看到自然的力量,认识到自然的存在价值,能够平等看待女性和自然的地位,世界才能构建一幅和谐的图画。我们今天研究狄金森,其全部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对她的诗作进行赏评和分析,而是进一步揭开深层次的“狄金森之谜”,这对发展我国当代文学和诗歌是不无启迪的。
  
   参考文献:
   [1] 周平:《爱米莉·狄金森宗教审美意识中的边缘性》,《国外文学》,2008年第3期。
   [2] 胡佳、鲍彦:《略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独特性》,《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3] 唐思思:《孤独是迷人的——西窗前的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学理论》,2009年第30期。
   [4] 彭海涛:《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思想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5] 田占敏:《谜一般的才女,谜一般的诗——谈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其人其诗》,《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作者简介:魏金梅,女,1970—,山东昌邑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工作单位: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荷叶,清凉解热,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据《本草再新》)加之清香扑鼻,野味隽永,因此是理想的解热食料。 早在唐宋时代,荷叶就已进入了点心领域。开封有间“张手美”
豆芽菜,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爱吃的蔬菜之一。有些人在菜市场购买时,专选购无须根、茎短粗、顶芽小的豆芽菜,以为嫩而脆、浪费少、烹调快。岂知,这种豆芽菜在生长过程中人为加
《小王子》讲述了一个飞行员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与来自B-612行星的小王子相遇并成为好朋友的故事。在故事中可爱的小王子向飞行员索要了一只画在纸上的绵羊,并在日
托马斯·哈代生活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晚期,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在母亲的教导和影响下,他阅读了大量的基督教书籍,其中包括《圣经》《祈祷手册》 Thomas Hardy liv
新世纪开始的第一年,来自中国医学界关于治疗白血病的好消息频仍,以至于让人们怀疑:中国正在发起一场围攻白血病的攻坚战。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new century, the goo
在俄国,普希金作为民族诗人的地位已经确立下来。在文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普希金都得以阐释,19世纪30—40年代的西欧派与斯拉夫派对俄国道路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表现之一就是
负离子常用来清新空气,在充满负离子的房间生活会让人感到心情愉快。日本富山医药大学田泽贤次教授等人最近发现,负离子还可以增加人体内的抗氧化物,降低活性氧对人体的伤害
据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异常性生活可以致癌。研究发现,性生活开始早,结婚年龄不满24岁,婚龄在40年以上,最初射精年龄在15岁以下的男子易患前列腺癌。常使用壮阳药者,会扰乱体
钟大夫:您好!现在患各种,癌症的人很多,究竟它能否传染和遗传?请介绍一下 李继 癌症发生与遗传的关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直接由遗传决定的癌症为数
钼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成人体内含量极微,约为9毫克,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大约一半贮存于骨骼中,肝、肾、皮肤中含量较多。一般成人每天从膳食中可摄入钼约300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