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推动西部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以重庆市教委教改项目为依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重庆教育学院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西部高职教育要立足西部IT产业发展现状和人才现状,创新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既掌握IT专业技能,又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知识技能型IT人才。
关键词:高职教育;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IT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 课题研究内容
(一)实施高水平教师队伍牵引工程,努力提供知识技能型IT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
坚持“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平衡发展与整体优化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基础,以职称、学历提高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打造了一支能扎根于西部IT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团队。
对专职教师培养,注重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双复合。即教师与工程师相复合,职业技能培训师与职业素质导师相复合。专职教师首先必须通过培训或学习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二)实施高质量课程建设带动工程,不断完善知识技能型lT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按照IT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引用企业标准,将企业人才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并结合高职课程的知识性、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特征,以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自2005年开始,实行了“2+3”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即按行业岗位设置课程群,按岗位职责设计任务情境;做到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实习课程同步互动。实行了“2+3”教学内容构成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做到课程精品化、教材职业化、内容案例化。这些改革工作为知识技能型IT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高标准教学模式促进工程,大力优化知识技能型IT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
强化企业机制,突出专业特色,将企业运作机制消化吸收到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程度,开展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推行基于网络的远程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
借助重庆教育学院地处重庆市中心,IT产业在西部地区相对领先的优势背景,依托行业、企业的参与,进行了以企业的制作任务、设计方案、产品服务等真实项目为载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真性”、技能训练的“职业性”、运行管理的“企业性”的改革要求。初步形成了“课程设计项目化”、“课程组织现场化”、“课程实施生产化”、“课程成果产品化”和“课程评价立体化”的“五位一体”的产学结合项目课程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高层次产学合作互动工程,着力优化知识技能型IT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
推行“学校服务企业,企业支持学校”的产学互动机制。搞好一个共建(校企一体共建实训基地);畅通两条渠道(企业开展学生实训实习教学和协助培训双师型教师、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员工培训);充实一个内涵(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基地三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科研资源共享化、社会服务高效化)。形成了一批推动专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科研成果和产学合作成果,为知识技能型IT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平台。
与企业合作,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构建了四大人才培养机制。一是生产实训共时:企业提供核心技术与必要设备,学校提供教学场地、实训项目与生产流程,初步形成了实训与生产同步进行的实训、实习模式。二是课程体系共构:企业提供行业规范、技术标准与生产资源,学校按计算机软硬件产品设计、制作、服务流程设置教学环节,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三是专业队伍共建:学校聘请合作企业的主管、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教学,学校则定期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四是学校企业共赢:学校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提供人力资源库,而企业则为学校教学提供了行业技术规范和学生实习实训条件。
(五)实施高素质人才培养强化工程,有力提高知识技能型lT人才培养的培养效果
活用企业精神,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专业课程和实训实习的全过程。按照“活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育人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做到使学生“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依据IT产业价值链中产品设计、开发、服务等领域对人才的不同要求设置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
二 成果特色
(一)创新师资建设体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西部高职院校引进人才困难的现实背景下,建立了“新进优秀硕士,培养合格博士,用好博士人才”的师资队伍自主培养的有效体制,建设了一支职称高、学历高、双师比例高的本土化的优秀师资团队。图1和图2为教改前后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专职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对比图。可以看出,课题组的师资建设体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二)创新产学合作机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产学合作成果
基于西部IT产业整体水平滞后、高职院校科研实力整体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建立了“坚持科教结合,实施产学互动,促进成果转化”的产学合作机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产学合作成果。图3为2005年前后三年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主持科研项目及其获奖情况对比图,图4为2005年前后三年发表高水平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情况的对比图,图5为2005年前后建设精品课程和编写教材情况的对比图。从图3至图5可以看出,课题组的产学合作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针对西部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的现实条件,建立了“夯实知识技能基础,提升职业综合素质,强化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国家精品课程为龙头的精品课程群建设、以4A开放模式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四级两线”的素质拓展平台建设,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知识技能型IT人才。图6为2005年前后三年我系学生获奖情况对比图。从中可以看出,课题组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三 成果应用情况
(一)高职专业建设
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了教改试点,效果良好。该专业于2006年5月被确定为“重庆市高职高专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同年8月被列入“中澳职教项目成果推广学校教改试点专业”,为全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试验样本。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通过本土化自主培养,建设了一支职称高、 学历高、双师比例高的师资队伍,在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有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系到我系调研,探讨师资建设经验。
(三)高职课程建设
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课程进行了课改试点,该课程于2005年6月被确定为“重庆市精品课程(高职高专类)”,同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高职高专类)”,其课改经验已在全国高职院校推广。
(四)教学内容改革
进行了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和《网络设备技术》两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近4年,课题组主编并正式出版IT类教材10部,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五)教学过程改革
加强以4A开放模式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深化《加速教育信息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该成果于2004年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进行了高校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探索,《远程合作学习项目设计的有效性探索》获2006年重庆市第五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推进教育信息化经验已经在重庆市高校推广。
(六)教学科研结合
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14项,其中科研课题《时滞神经网络与混沌同步》获2005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论文157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17篇,ISTP收录4篇,部分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七)校企产学合作
与本地区相关IT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31人次,为企业培训员工152人次;完成学生实训、实习累计587人次。合作完成横向课题6项,其中《教育信息资源优化中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集成系统研究及应用》获2005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企业完成技术革新项目2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软件1套。
(八)人才培养效果
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进行了探索实践,育人效果显著。近4年共有7人次在全国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奖、30人次在各类市级竞赛中获奖。
(九)技术普及推广
通过每年学生定期举行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向西部基层普及与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先后3次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团队。
责任编辑:王红军
关键词:高职教育;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IT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 课题研究内容
(一)实施高水平教师队伍牵引工程,努力提供知识技能型IT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
坚持“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平衡发展与整体优化相结合;普遍提高与重点培养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理念。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基础,以职称、学历提高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中心,打造了一支能扎根于西部IT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团队。
对专职教师培养,注重实现能力与素质的双复合。即教师与工程师相复合,职业技能培训师与职业素质导师相复合。专职教师首先必须通过培训或学习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
(二)实施高质量课程建设带动工程,不断完善知识技能型lT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按照IT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引用企业标准,将企业人才标准融入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并结合高职课程的知识性、实用性、技能性和职业性,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特征,以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自2005年开始,实行了“2+3”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即按行业岗位设置课程群,按岗位职责设计任务情境;做到理论课程、实训课程、实习课程同步互动。实行了“2+3”教学内容构成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相结合;做到课程精品化、教材职业化、内容案例化。这些改革工作为知识技能型IT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高标准教学模式促进工程,大力优化知识技能型IT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
强化企业机制,突出专业特色,将企业运作机制消化吸收到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信息化。将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程度,开展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推行基于网络的远程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
借助重庆教育学院地处重庆市中心,IT产业在西部地区相对领先的优势背景,依托行业、企业的参与,进行了以企业的制作任务、设计方案、产品服务等真实项目为载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全真性”、技能训练的“职业性”、运行管理的“企业性”的改革要求。初步形成了“课程设计项目化”、“课程组织现场化”、“课程实施生产化”、“课程成果产品化”和“课程评价立体化”的“五位一体”的产学结合项目课程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施高层次产学合作互动工程,着力优化知识技能型IT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
推行“学校服务企业,企业支持学校”的产学互动机制。搞好一个共建(校企一体共建实训基地);畅通两条渠道(企业开展学生实训实习教学和协助培训双师型教师、教师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员工培训);充实一个内涵(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实现基地三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科研资源共享化、社会服务高效化)。形成了一批推动专业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科研成果和产学合作成果,为知识技能型IT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平台。
与企业合作,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构建了四大人才培养机制。一是生产实训共时:企业提供核心技术与必要设备,学校提供教学场地、实训项目与生产流程,初步形成了实训与生产同步进行的实训、实习模式。二是课程体系共构:企业提供行业规范、技术标准与生产资源,学校按计算机软硬件产品设计、制作、服务流程设置教学环节,开发相应的教学资源。三是专业队伍共建:学校聘请合作企业的主管、技术骨干参与课程教学,学校则定期为合作企业培训员工。四是学校企业共赢:学校为企业培养需要的人才,提供人力资源库,而企业则为学校教学提供了行业技术规范和学生实习实训条件。
(五)实施高素质人才培养强化工程,有力提高知识技能型lT人才培养的培养效果
活用企业精神,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专业课程和实训实习的全过程。按照“活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育人要求,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做到使学生“毕业与上岗零过渡”。
依据IT产业价值链中产品设计、开发、服务等领域对人才的不同要求设置职业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
二 成果特色
(一)创新师资建设体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西部高职院校引进人才困难的现实背景下,建立了“新进优秀硕士,培养合格博士,用好博士人才”的师资队伍自主培养的有效体制,建设了一支职称高、学历高、双师比例高的本土化的优秀师资团队。图1和图2为教改前后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专职教师职称和学历结构对比图。可以看出,课题组的师资建设体制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二)创新产学合作机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产学合作成果
基于西部IT产业整体水平滞后、高职院校科研实力整体水平不高的现实情况,建立了“坚持科教结合,实施产学互动,促进成果转化”的产学合作机制,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产学合作成果。图3为2005年前后三年计算机与现代教育技术系主持科研项目及其获奖情况对比图,图4为2005年前后三年发表高水平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情况的对比图,图5为2005年前后建设精品课程和编写教材情况的对比图。从图3至图5可以看出,课题组的产学合作改革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针对西部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的现实条件,建立了“夯实知识技能基础,提升职业综合素质,强化可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以国家精品课程为龙头的精品课程群建设、以4A开放模式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四级两线”的素质拓展平台建设,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知识技能型IT人才。图6为2005年前后三年我系学生获奖情况对比图。从中可以看出,课题组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知识技能型人才。
三 成果应用情况
(一)高职专业建设
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进行了教改试点,效果良好。该专业于2006年5月被确定为“重庆市高职高专教育改革试点专业”,同年8月被列入“中澳职教项目成果推广学校教改试点专业”,为全市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了试验样本。
(二)师资队伍建设
主要通过本土化自主培养,建设了一支职称高、 学历高、双师比例高的师资队伍,在重庆市乃至西部地区的高职院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有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多所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系到我系调研,探讨师资建设经验。
(三)高职课程建设
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课程进行了课改试点,该课程于2005年6月被确定为“重庆市精品课程(高职高专类)”,同年11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高职高专类)”,其课改经验已在全国高职院校推广。
(四)教学内容改革
进行了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和《网络设备技术》两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近4年,课题组主编并正式出版IT类教材10部,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五)教学过程改革
加强以4A开放模式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深化《加速教育信息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该成果于2004年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进行了高校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研究探索,《远程合作学习项目设计的有效性探索》获2006年重庆市第五届优秀电教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推进教育信息化经验已经在重庆市高校推广。
(六)教学科研结合
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14项,其中科研课题《时滞神经网络与混沌同步》获2005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发表论文157篇,其中SCI收录11篇,EI收录17篇,ISTP收录4篇,部分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七)校企产学合作
与本地区相关IT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31人次,为企业培训员工152人次;完成学生实训、实习累计587人次。合作完成横向课题6项,其中《教育信息资源优化中聚类分析与关联规则集成系统研究及应用》获2005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为企业完成技术革新项目2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软件1套。
(八)人才培养效果
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培养进行了探索实践,育人效果显著。近4年共有7人次在全国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奖、30人次在各类市级竞赛中获奖。
(九)技术普及推广
通过每年学生定期举行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面向西部基层普及与推广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先后3次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团队。
责任编辑:王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