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坐在这间破旧的乡村小学教室里,可以看清窗外黛绿的远山,视线如此清晰,是因为窗户没有玻璃。清凉的山风从左边的窗户吹进来,又从右边的窗户荡出去,了无障碍。
来山村小学,是为搞一次教育调研。教室里的孩子,对我们的到来,感到新鲜又好奇。
上课铃响了,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一群孩子响亮地吸着鼻涕,喊老师好。
年轻的女教师,说话的声音像云雀一样清脆。这堂课,她要教学生加减法。
她招呼学生聚拢到讲台,学生呼啦围成了一圈。老师说:“同学们注意,老师要取出教具啦。”手势和表情,犹如稔熟魔法的魔术师。她取出两只盒子,然后用粉笔在讲台上画出大大的一个圆圈。
其中一只盒盖打开了,是一群大而黑的蚂蚁。顿时,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像涂上重重的油彩,虚张声势地喊:“蚂蚁!蚂蚁!”年轻的老师脸上漾着神秘的笑,“不对,这是教具,下面我们看蚂蚁如何算算术。”
先做减法。两只蚂蚁被放置到圆圈的中间。一只蚂蚁受惊了,迅速地向圈外爬去,讲台巨大的裂缝挡住了去路,嘘声、尖叫声、拍打座椅之声,给蚂蚁提了个醒,蚂蚁改变了行进的方向,爬出圈外。圈中只剩下一只,这只蚂蚁误食了老师滴下的一滴蜂蜜,陷入了甜蜜的陷阱,不能自拔。老师微笑着指着它问:“现在还剩几只?”“一只!”“二减一等于几?”“一!”这瞬间爆发出来的童音,响彻了整个山村。
于是,三只、五只、七只,被放置圈中,一只只地逃逸,正是为学生演示减法的运算。
加法开始了。另一只盒子被打开,几只瓢虫在盒子里仰面朝天,努力地向空中划着细腿。它们在老师的教棍下,一一走进圈中,为这群孩子演示加法。绚丽的色彩,憨态可掬的样子,短暂的旅程,脚下不平坦的路,行程中的波折,都成为孩子趣味与快乐之源。
这有多么神奇!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像一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几十分钟前,我还在为这群孩子没有电脑感到遗憾,现在却为他们拥有如此生动的教具感到幸运。上帝给每个孩子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窗棂上停着两只蝴蝶,老师挥舞教棍,飞走了一只,这是减法,再飞走一只,还是减法;黄鹂的叫声,一声接着一声,这是加法,另一只鸟参与进来,还是加法。甚至,风,也一阵一阵赶来凑个热闹。
几只蚂蚁、几只蝴蝶,甚至几声鸟叫,都可以作为教具。这大自然迷人的教具,教会了乡村孩子天真烂漫。乡村是贫瘠的,低矮破旧的教室,窗户上没有玻璃,然而,贫瘠中又蕴含无限博大的丰富。
这些迷人的蚂蚁,仿佛秉承某种旨意,爬进教室,成为教具。是对匮乏的一点小小补偿吗?
来山村小学,是为搞一次教育调研。教室里的孩子,对我们的到来,感到新鲜又好奇。
上课铃响了,这是一堂一年级的数学课。一群孩子响亮地吸着鼻涕,喊老师好。
年轻的女教师,说话的声音像云雀一样清脆。这堂课,她要教学生加减法。
她招呼学生聚拢到讲台,学生呼啦围成了一圈。老师说:“同学们注意,老师要取出教具啦。”手势和表情,犹如稔熟魔法的魔术师。她取出两只盒子,然后用粉笔在讲台上画出大大的一个圆圈。
其中一只盒盖打开了,是一群大而黑的蚂蚁。顿时,孩子们黝黑的脸上像涂上重重的油彩,虚张声势地喊:“蚂蚁!蚂蚁!”年轻的老师脸上漾着神秘的笑,“不对,这是教具,下面我们看蚂蚁如何算算术。”
先做减法。两只蚂蚁被放置到圆圈的中间。一只蚂蚁受惊了,迅速地向圈外爬去,讲台巨大的裂缝挡住了去路,嘘声、尖叫声、拍打座椅之声,给蚂蚁提了个醒,蚂蚁改变了行进的方向,爬出圈外。圈中只剩下一只,这只蚂蚁误食了老师滴下的一滴蜂蜜,陷入了甜蜜的陷阱,不能自拔。老师微笑着指着它问:“现在还剩几只?”“一只!”“二减一等于几?”“一!”这瞬间爆发出来的童音,响彻了整个山村。
于是,三只、五只、七只,被放置圈中,一只只地逃逸,正是为学生演示减法的运算。
加法开始了。另一只盒子被打开,几只瓢虫在盒子里仰面朝天,努力地向空中划着细腿。它们在老师的教棍下,一一走进圈中,为这群孩子演示加法。绚丽的色彩,憨态可掬的样子,短暂的旅程,脚下不平坦的路,行程中的波折,都成为孩子趣味与快乐之源。
这有多么神奇!孩子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像一条条在快乐时光中游弋的鱼。几十分钟前,我还在为这群孩子没有电脑感到遗憾,现在却为他们拥有如此生动的教具感到幸运。上帝给每个孩子都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
窗棂上停着两只蝴蝶,老师挥舞教棍,飞走了一只,这是减法,再飞走一只,还是减法;黄鹂的叫声,一声接着一声,这是加法,另一只鸟参与进来,还是加法。甚至,风,也一阵一阵赶来凑个热闹。
几只蚂蚁、几只蝴蝶,甚至几声鸟叫,都可以作为教具。这大自然迷人的教具,教会了乡村孩子天真烂漫。乡村是贫瘠的,低矮破旧的教室,窗户上没有玻璃,然而,贫瘠中又蕴含无限博大的丰富。
这些迷人的蚂蚁,仿佛秉承某种旨意,爬进教室,成为教具。是对匮乏的一点小小补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