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师权亦风范:纪念我国当代皮肤科先驱者之—董国权教授百年诞辰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agou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4月11日是我国当代皮肤科先驱者之一,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皮肤科主任董国权教授百年诞辰.由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医科大学承办的"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从病毒到肿瘤,从病因到防治"4月16-18日在沈阳召开,同仁们以一场高水平的学术活动纪念董国权先生百年诞辰.论坛名誉主席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医科大学陈洪铎教授,论坛主席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高兴华教授。

其他文献
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德国阿司克莱激光公司的铒点阵激光MCL30治疗痤疮瘢痕6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对临床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65例面部痤疮瘢痕患者均来自我科美容中心患者,其中男36例,女29例;年龄19~ 37岁,平均22.5岁;病程4个月至15年.将痤疮瘢痕分为四型[1],Ⅰ型:深度<0.1 mm,并发红色或褐色色素沉着,伴散在囊肿痤疮,共17例;Ⅱ型:深度0.1
期刊
长期慢性的日光照射可导致皮肤光损伤,如皮肤光老化甚至皮肤癌.可达地表的日光紫外线(UV)主要包括UVA(320~400 nm)和UVB(280~320 nm).UV照射强度随纬度、季节、日间不同时段、气象状态和臭氧层情况而有所不同.正午时日光照射的生物学效应(例如在晴天中午的海滩上)具有明显特征,如晒伤性红斑,主要由UVB所致。
期刊
患者男,76岁,因右足拇趾内侧皮疹10年余来我科就诊.10年前患者感觉右足拇趾内侧皮肤肥厚,逐渐向内侧缓慢生长,无痛痒等不适,近半年来行走时感觉疼痛.既往健康,家族中无遗传病及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可,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右足拇趾内侧结节,约2.7 cm×1.5 cm × 0.9 cm,肤色,表面光滑,质地较硬(图1).予以外科手术切除.结节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
期刊
皮肤光老化是指皮肤长期慢性暴露于日光后出现的变化,可与自然老化相叠加。虽然皮肤光老化和自然老化在临床特征上有所不同,但两个老化形成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皮肤自然老化的研究可以在皮肤非曝光或低曝光部位(例如臀部或前臂内侧)进行;然而对于皮肤曝光部位,由于受两种老化因素的共同作用,有时很难单独判断光老化的特征。
期刊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最初的概念是指将基础医学实验室研究的成果转变成能为临床应用的诊断或治疗的技术方法或药物的过程,对于临床医学则是将临床遇到的难题带到实验室,通过研究发现解决难题的方法(如发现病因、找到发病机理的关键因素、研发对抗病因的方法或药物),再回到临床指导治疗,此过程被概括为从床旁到实验室再从实验室到床旁(Bedside to Bench and Ben
期刊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在Q开关激光术后皮肤创面修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面部色素性疾病患者66例,用Q开关脉冲激光治疗后,将患者分为试验组(22例)、对照组A(22例)和对照组B(22例).试验组使用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对照组A用活泉水面膜,对照组B用蒸馏水面膜.激光术后即刻外敷受试品或对照品15 min,以后每晚外敷15 min,连续14 d;分别于激光术后首日、第3、7、14天对受试
期刊
蛋白聚糖(proteoglycans)及其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链是皮肤生长和发育的必要因素,在创伤修复的过程中能影响生长因子的功能.硫酸皮肤素(dermatan sulfate,DS)是皮肤中最常见的GAG,占创伤液中硫酸化GAG 的36% ~ 78%.GAG(如DS)及其蛋白聚糖核心蛋白在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参与多种功能,包括结合多个生长因子及增强其活性.成纤维细
期刊
目的 探讨NOD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彝族人群麻风病的关系.方法 单碱基延伸法(SNaP shot)检测300例彝族麻风病患者和300例彝族健康对照NOD2基因的4个SNP位点:rs9302752、rs7194886、rs8057341、rs3135499的基因型.结果 4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 平衡(P>0.05),rs3135499位点的基因型频
目的 探讨神经肽Y和活化的嗜碱性粒细胞在人工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人工荨麻疹患者24例来自2011年8-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门诊,16例对照为除外过敏性疾病、躯体慢性疾病、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的同期健康志愿者.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神经肽Y的表达;用CD45-PERCP(多甲藻黄素-叶绿素-蛋白质复合物)、CD203c-藻红蛋白、CD63-异硫氰酸荧光素三联抗体标记嗜碱性粒细胞
期刊
目的 探讨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血清学转归和治疗对未感染梅毒婴儿血清阴转时间的影响.方法 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15例,出生时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rPPA)、19S IgM-TPPA检测.在1、3、6、9、12、18、24月龄时进行TRUST和TPPA血清学监测和随访.当TRUST和TPPA均阴性时,终止随访.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Kapla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