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团队建设为突破口提升大学教风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icff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团队是少数围绕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而相互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教学工作者的群体。教风是一个群体概念,“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教学团队是提升大学教风的有效途径。
  
  教学团队是培育优良教风的沃土
  
  教风是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教师精神风貌、行为风尚、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水平、教学方法和技能等各种要素的综合表现。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教学团队就是一个集体,它相对独立于行政,实行民主管理、自我管理,逐渐形成统一的团队精神和心理契约,使师德教育和教风建设从“他律”走向“自律”。教学团队对每个成员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约束作用。正如2005年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者王玉凤说,“十年磨一剑,(成果)是几代人长期工作,付出辛勤劳动换来的。虽然人员在变动,但是团队精神却是贯穿始终的。”空气流动形成风,优良的教风是教师个体高尚的师德和教学技艺,在群体中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渗透中形成,并在团体前传后教中继承和发扬,具有全局、整体的特征和效应,具有整体的牵引力、凝聚力和惯性力,因此,良好的教风是良好师德形成的沃土。
  加强高校教师团队建设,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去影响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强化教师的团队精神,优化新教师成长环境,提高业务水平,实现师资队伍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协力攻关,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人才;有助于把教育教学作为一门科学和艺术进行研究,推动教育教学科学与艺术的进步与发展,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教风萎靡与教学团队建设缺失
  
  在中小学,以教研室、年级组为依托的教学团队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在高校,只闻科研团队建设,没听说教学团队建设。“中国知网”中未能搜索到一篇以教学团队为关键词的文章。伴随着高校社会服务和科技创新功能的增强,加之不成熟市场经济的不良因素干扰,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忠诚度降低,相对投入越来越少,集体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日渐淡薄,师德教风堪忧。其一,教学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对教学事业忠诚不够。其二,敬业意识淡漠,教学不积极进取,但求完成工作量,以“维持”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不愿意投入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甚至抵制本科教学任务。其三,工作各自为政,“狮子”思想多于“蜜蜂”思想。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合作与帮扶,教研室活动走形式,交流活动成为流水席,交流发言蜻蜓点水,对同行善意的批评和建议恶意相向,课程组老师“老死不相往来”等。其四,集体观念淡薄,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关心学校、同事和学生不够,动辄埋怨学校或与其他教师闹矛盾,甚至以消极上课进行报复等。
  在埋怨教风日下的同时,高校加强教师思想道德教育等措施收效甚微。高校尚未充分认识团队建设于提升教风的重要意义,师资队伍建设重个体塑造和标榜,轻群体培育和宣扬,缺乏团队的意识;教师考核重结果轻养成,教学报奖总结多于建设,教师成长缺乏沃土;教师管理重制度规范,轻情感缄默,师德师风建设主要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其行为进行规范和惩戒,忽视环境氛围的感化,以及教师之间潜移默化的影响等都不利于教师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不利于高尚师德教风培育。
  
  加强团队建设,育优良教风
  
  华中农业大学一贯高度重视教学的中心地位,针对当前师德教风中存在的问题,2003年提出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风,以教学名师张献龙为负责人的教学团队经过几年建设,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荣获了2007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我们的经验是:
  第一,重塑脸面,兴敬业爱岗之风。季羡林先生指出,“中国知识分子感情特别细腻,敏锐,脆弱,隐晦”,“是中国国粹‘面子’‘骨气’的主要卫道士”。“面子”,需在与人交往中体现,但在缺乏交流与了解,甚至叫不出同教研室教师名字的情况下,是否敬业,是否教书育人,教学水平高低,无人知晓,也无人关注,自然无所谓面子。优秀教学团队是长期合作、共同学习工作的教师共同体,团队成员之间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相互信赖,有助于形成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的先进文化;能激发“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职业感和历史责任感。
  第二,积极接纳,兴乐于奉献、前传后教之风。一位新教师在教师节座谈会上说“来到华农,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尤其是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关心我的生活,不厌其烦地指导我改进教案和课件;积极吸收我参与科研项目”。的确,优秀团队以宽阔的胸怀积极接纳每一个新成员,让新教师宾至如归,在集体中感受到关怀,在关怀中成长,其爱岗荣校之情自然油然而生,是所谓管理以“情”动人,以“情”留人。优秀教学团队通过导师制、助教制、教学观摩制、研讨座谈等,相互切磋,相互学习,为每个教师提供了成长土壤,使先进教育思想、优良教风、教学技艺在前传后教中继承,发扬光大,实现高校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第三,以项目为驱动力,兴研究、创新之风。在日常教学之外,团队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各级各类立项,不断研究产生新任务,让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个人才智和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使团队保持旺盛的士气,不至于被日常教学事务所吞噬,不会随波逐流。而把教育教学当作一门科学和艺术来研究的过程,能使教师多一份“象牙塔”精神,少一些“铜臭”的气息,促进团队成员科学严谨治教。张教授的团队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兼容并包地对待各种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以及风格迥异的教学技艺,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科学与艺术百花齐放,促进教育教学创新。
  第四,团结合作,携手共进,育和谐之风。和谐是教风建设的最高境界,包括教师与教师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管理人员的和谐。优秀团队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共同愿望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团队成员间通畅的沟通渠道,遇到问题时及时沟通,解决问题时及时沟通,有矛盾时及时沟通。团队成员在持续不断地沟通中相互了解、磨合,最终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现优势集成,资源共享,相互帮助,团结合作,共同进步,营造和谐的教风、校风。
其他文献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通过知识和环境的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和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重点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加强素质教育中特别要注意加强的是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思想是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以能力为重点,以实用为导向
期刊
前言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个概念。提出素质教育的直接原因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但是,实施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对应试教育的简单否定,而是有其深刻的背景和意义。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
期刊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主要是管理职能发挥作用,但管理工作人员在行使管理职能的同时,也要面向广大师生提供服务。我认为看待二者的关系应统一于高等教育育人这一主要功能中,育人是二者关系的交叉点,是其共同目标。    1.管理是育人的手段  管理是教育的手段,是教育的延续和巩固。管理育人,就是说我们的管理渗透着思想教育,管理原则包含着极强的思想性和目的性。管理规
期刊
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亚文化,是成功的教育管理不可忽视的因素。有鉴于此,本文针对长期存在于教师文化中的非正式群体进行研究,以期找到学校教师管理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非正式群体:概念的提出与分类    学校中存在着一些由于成员生活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投、利害一致等未经人为的设计而自然产生的交互行为和共同意识,进而形成一定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人际关系既无法定地位,也缺
期刊
博客是继E-mail、BBS、ICQ(IM)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它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使用新技术为人类交流所提供的便利性,同时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书写载体。这种网络工具以其开放、共享、自主管理的特点,为不同思想的交流活动提供了广阔空间。    博客行为的定义    博客是英文Blog(Weblog的缩写)的中文译名,即“网络日志”。目前网络上流行的一则关于博客的简洁定义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
期刊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同时也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状态诉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以及社会生活的有关方面所要达到的一种未来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角度出发,“和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追求。    塑造“和谐”的青年    和谐社会的“和谐”总的来说包括人与自然
期刊
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原因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似乎正印证着国外的一项研究:改革方案被采纳后,教师的行为只有16%符合方案所要求的模式。也逃脱不了一个现实,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上绝大多数课程编制的计划,实际上并没有在实践中得以实施。这诚然与课程计划、实施策略、课程评价、实施主体以及实施理论研究有关,但教师的职业倦怠必定无法与之脱离关系。为此,笔者于2007年初在湖南长沙市、
期刊
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逐渐被引入到各学科教学工作中来,尤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这种全新的教学工具将原来的“死”教材转化成了生动、直观、具体的全新形式。从而也就形成了当前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比较流行的“视、听、说”教学模式,同时,网络教学也在越来越多地与大学英语听说课程实现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入学时一般都已经过了7年左右的英
期刊
沟通,是指沟通主体将信息传递给沟通客体,并获得预期反馈的整个过程。沟通存在于人与人之间,对于信息交流、感情传递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是信息传播的重要场所,教师与学生能否有效沟通,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整个人生,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属于学生的特殊群体,大学时代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因此,大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沟通。   
期刊
前言    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突破15%,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标志。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高达21%,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完全实现由精英教育模式向大众化教育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如何实行个性化教育的问题就更加突出。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育模式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全班同时步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