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医学》和我的医学之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xing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3年深冬,那年出奇地冷,我和多病的母亲相依为命住在北京。当时,我是北京第五中学的学生,既不懂治病,也不明白如何护理病人。放学回家,看到母亲有病,真是又急又愁。后来,我在书店发现有本杂志叫《大众医学》。这本杂志里有许多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我这名中学生能看懂、能明白,甚至能用这些知识来照顾多病的母亲。从此,我就爱上了这本杂志,每期必读。看懂、理解了以后,便仔细保存。
  之后的几年里,《大众医学》陪伴我从中学步入了大学。1956年9月,我怀着对医学的无限憧憬和热爱,带着几年来保存的厚厚一叠《大众医学》杂志,开始了我的医学人生路。
  在大学五年的日日夜夜里,特别是在临床实习时,我经常翻阅《大众医学》杂志,从中学到了许多别人学不到的知识。《大众医学》的“消化道疾病专号”“循环系疾病专号”“寄生虫病专号”“皮肤性病专号”“眼耳鼻咽喉病专号”里,刊出的都是难得一见的我国一流医学专家撰写的文章,如黄家驷、胡传揆,裘法祖、王光超,朱德生等。这些文章既有很好的科普性,又有很深的理论和科学性。正因为如此,我的临床成绩一直处于上游,且知识面广,《大众医学》可谓功不可没。
  1961年,我毕业留校成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一名青年医生。1963年,在朱德生教授的指导下,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发表。随后,众所周知的“史无前例”的运动开始了。从此,我再没见到过《大众医学》。但是,1953~1956年的《大众医学》杂志,我一直珍藏到现在。掐指算来,这些杂志已经陪伴我走过了50年的医学之路。
  文革结束以后,我陆续撰写了约300万字的医学专著,发表了100多篇医学科普文章。近10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天津广播电台和天津电视台的悄悄话节目(每周一次)宣传医学科普知识。
  如今,我已届古稀之年。近日欣闻曾经停刊的《大众医学》杂志已于1978年复刊。经过多年的历练,如今的《大众医学》已是旧貌换新颜,但向大众传播医学保健知识的宗旨未变。我在激动兴奋之余,得知今年正值《大众医学》60周年庆典,遂写下这点回忆和感想,希望今后能继续与《大众医学》做“好朋友”,为我国的医学发展再做些工作。也希望《大众医学》能像在50多年前引导我们这一代人一样,在今后不断引导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走进医学殿堂,为我国医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免疫系统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    通俗地讲,免疫力就是机体免除疾病及抵抗疾病发生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和稳定,相当于保护机体正常运转的一支军队。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组成,行使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的功能。其中,免疫细胞是这支军队中的士兵,每个免疫细胞正常行使着自己的功能,才能保证免疫系统有条不紊地工作。如果免疫功能失调,会对机体产生有害反
生活实例  李大姐最近老是觉得提不起精神、没力气,抽血化验发现血糖高,知道得了糖尿病,于是就拿着血糖化验单,来到内分泌科找医生开降糖药。可是,医生没有立即给李大姐开药,而是又开出了“一堆”检查单。这让李大姐很是不理解:“血糖高不就已经可以诊断糖尿病了吗?直接开些药不就行了吗?怎么又要安排这么多繁琐的检查,又要抽血、验尿、又要做眼科检查什么的。这些检查究竟有什么作用,可以不做吗?还是赶快用药治疗,别
抑郁症是常见疾病,其病因的复杂性和治疗的多样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中,人们常常忽视饮食和整体营养状态。事实上,营养,尤其是一些人体必需物质,例如微量元素硒,在维持正常的脑部功能,包括酶的活动,细胞氧化过程、脑内信号传递以及神经递质的功能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调节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还可缓解抑郁症状,减轻病痛折磨,提高生活质量。    硒在脑部功能中的独特作用    硒在大脑
有调查发现,每年冬季,尤其是刮风降温时,各医院急诊室中风患者便增多,这一现象在北方地区更明显。显然,冬季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如果懂得预防和救治中风的知识,对于预防治疗这一疾病作用巨大。做做下面的测试题,看自己对中风防治知识知道多少。  1 中风的另一个名称是什么?  A 心脏病  B 卒中  C 心肌梗死  D 以上都不对  2 下面哪一种症状属于发生了中风的表现?  A 突然的思维混乱  B 一只
专家简介  肖和平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主任医师,结核科及结核病研究室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卫生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防痨协会常务理事。在结核病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临床、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    刘志敏山东省胸科医院主任医师、院长,山东省结核病防治中心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常
老李的烦恼  70岁的老李因为自觉口干、口中无味、舌痛,这两年到过很多医院就诊。医生先怀疑他有糖尿病,后来又怀疑他有贫血,最后诊断为萎缩性舌炎。但是,口服复合维生素、叶酸,局部喷洒金因肽,静脉注射水乐维他等药物,一点儿不见效果。现在老李的舌头又干又红,还有裂缝,根本没有舌苔。听人说,这种舌头是有严重疾病的表现,老李怀疑自己得了什么不治之症,担忧不已。    看看萎缩的舌头  萎缩性舌炎患者的舌头萎
医生手记  5年前,有位安徽来沪的年轻癫癎病人,由他的父母带领专程前来就诊。我们根据他的癫癎发作类型,选择了针对性的单药治疗方案。当家长拿到医生的处方时,惊讶地发现只有1种药,立即返到诊室,问道:“医生,怎么就1种药?能管用吗?我家孩子的病可重了,我们那儿的医生一下子给开了3种药都没能控制!”在医生反复强调“癫癎单药治疗”的重要性后,他们才将信将疑地离开。  这位病人遵从医嘱,只用一种药,以后3年
以往谈及大肠癌,人们总以为这是老年人患的病。如今,大肠癌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我国每年约有13万新发病人,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发病年龄也从60岁以上向四五十岁甚至更年轻化趋势发展。有一项统计数据让人触目惊心:在国外,年龄小于30岁的人患大肠癌占大肠癌总数的1.08%,而我国却高达12.1。这意味着,在我国将有更多年轻的生命受到来自大肠癌的威胁。    现状:确诊时间长、误诊率高    一般大肠癌
无论是使用普通干扰素还是长效干扰素,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但是临床上对这些不良反应都是有办法处理的,有的不良反应甚至不需要处理,随着治疗的延续会减轻或消失,或者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不良反应种类及处理原则    普通干扰素与长效干扰素不良反应种类相似,主要区别是普通干扰素感冒样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白细胞和血小板变化不明显;长效干扰素感冒样症状持续时间短,存在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的现象
生活实例  王伯伯已年过6旬,有长期便秘的老毛病,时不时需要用药帮助通便。最近,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中发现血压150/100毫米汞柱,医生建议他服降压药。王伯伯的老伴也有高血压,每天吃硝苯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较好,于是,王伯伯也开始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来控制血压。  服药几天后,王伯伯的血压有所下降,可便秘的老毛病更加厉害。无奈,他来到医院就诊,医生了解他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后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