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探究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j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非常讲究,意义非凡,具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文章分析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特征,探究了其在人物画中的具体应用,并加以例证。
  关键词:工笔人物;中国画;用线造型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用线与造型方面特点突出,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工笔人物画在用线与造型方面体现了相当强的技术性。
  一、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特征
  中国工笔人物画特别讲究用线与造型,其特征可以简单分为以下三点。
  首先,它追求“以形写神”。正如南朝齐梁时期谢赫所言的“气韵生动、以形写神”,这一说法追求形神兼备、气韵生动,为中国工笔人物画提出了具体的审美标准,希望通过线条勾勒来描绘对象,这在中国画艺术中是具有较高难度的。即在把握人物造型的形象特征方面追求“应物象形”“离披点画”,让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凸显其明显的艺术特征,这也是中国画吸引人的原因之一。正如唐朝著名的《宫乐图》(佚名),其作品中所描绘的后宫嫔妃有十人之多,她们共同围坐在巨型方桌之前,品茗、行酒令、吹乐、敲打牙板,脸上清晰显现着陶醉的表情,看上去悠闲自得。在此画作中,创作者追求一种线条与造型上的“以形写神”,将对象人物的外表和所传达出的精神状态描绘得十分真实[1]。
  其次,它追求“以线立骨”。这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重要核心,强调以线作为创作手段,保证工笔人物画在毛笔等绘画材料方面的选择有效到位,能够体现毛笔线条的弹性挺拔,同时要求在虚实方面的处理恰到好处,这也就造就了中国工笔人物画对于线条的独特认知与运用。
  最后,它追求“形神兼备”。这一点表明了中国工笔人物画在形象描绘方面注重气韵、神态。例如在战国时期的帛画《驭龙图》中,其所描绘的侧身男子表情泰然自若、神采奕奕,就相当生动。这幅图的用线与造型将人物所蕴含的气质全部表现出来,特别注重对人物神韵的描绘。同理,在《女史箴图》(顾恺之)中,作者对人物面部的刻画出神入化,完全将人物置身于画面情境之中,将“传神”的理念全部体现出来,惟妙惟肖、入木三分[2]。
  二、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的运用与作用
  (一)中国工笔画用线与造型的运用
  线条造型在中国工笔画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且历史久远的,见证了中国工笔画的发展变化与传承过程,在线描种类方面非常丰富。例如比较经典的就包括了战国时期的《帛画龙凤仕女图》,其画中工笔人物造型非常大气,例如仕女穿着裙裾,衣袖宽大,腰部在上半身突然收紧,黑白对比明显。其中还有大量云纹勾勒得洒脱随意,凤爪凤尾的造型飘逸、用线潇洒,宛如篆书一样复杂但灵动。又如《五马图》(李公麟)对于光的把握非常到位,其用线造型存在一定难度,在临摹时需要了解其工笔线条的巧妙之处。例如马背的线条较难把握,因为其线条相对较长,在绘画过程中需要进行调峰处理。在绘制时,作画者要保证呼吸均匀、墨色温和,把握好手的力度,掌握好線条的虚实,对马的一举一动进行细致生动的刻画,处处体现骏马在运动过程中的姿态与性情变化特征。在作品中,李公麟专门运用到了白描技巧,以创造出一种清墨绘画风格。这幅作品中更运用到了18种以上的工笔绘画线条来表现骏马,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这一思路可运用于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方面,基于不同用线与造型描绘方法来表现人物的体态、神情以及服饰的质感。除此之外,还需要做到不断创新线描技法,结合绘画风格推陈出新,这也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用线与造型所追求的内容[3]。
  (二)中国工笔人物画用线与造型的运用作用
  中国工笔人物画用线与造型的运用作用主要是,在不断强化线条的表现能力的过程中,结合古代传承的18种工笔用线描绘方法,运用线条对所描绘对象的基本形体、神态以及服饰质感进行概括。比如说,战笔水纹描在用笔过程中就追求微微颤抖,如果运笔太过流畅则会导致工笔人物画的线条不够顺滑,所以它追求的是一种飞白且不停滞的效果。就以《午后》这一现代中国画工笔作品为例,其就运用了战笔水纹描,整体用线非常轻盈且具有流动感。画面中呈现的是两名年轻女性,她们在温暖的午后看书喝茶,神态悠然自得。这里工笔画的用线对于女性造型的刻画相当到位,将纤细婀娜、如水般细腻轻柔的女性形象表现出来,同时对于女性气质的呈现也是相当到位的[4]。
  同样,古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在用线与造型方面,对于女性人物线条造型的刻画也非常细致入微。例如张僧繇直接采用具有曲线变化的线来进行描绘,线条依结构变化而回旋波折,其回旋波折的线形张力点比较分散,形成了圆形线所不具有的柔和性。而且不同线条所表现的人物性格与年龄也有所不同,线条变化相当丰富,其中最能表现女人气质的线条是战笔水纹描和曹衣描。另外,曹衣描可以用来表现儿童人物天真、稚嫩的一面。儿童人物的皮肤细腻且富有弹性,在描绘时用线一定要要圆润饱满,同时非常轻柔飘逸,墨色运用要淡,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皮肤质感。就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女史箴图》为例,这些中国工笔人物画作品中使用的塑造人物的技法为后人提供了借鉴和参照。例如,这两幅工笔人物画作品在人物描绘方面采用了简单的线条进行勾勒,线条连绵不绝,自然洒脱,均匀柔和且富有节奏感。除了墨线勾勒以外,作品中还大量运用了淡彩与淡墨进行晕染处理,增强了工笔人物画的质感。
  这里再以《韩熙载夜宴图》(顾闳中)举例,该作品的创新之处就在于运用了淡墨勾勒人物的轮廓与五官,然后注入了墨骨,用清淡的墨色和淡淡的赭石颜色进行层层渲染。尤其是对人物面部的处理,用层层晕染来表现五官的局部线条,相比于其他人物画在立体感的表现方面更强。再者,它采用了局部墨骨画法,配合墨色、粉彩直接描绘画面。除此之外,画家还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其中,使得画面中流露出个性化的光彩,表达了画家的主观艺术创作感受,这也是对作者自身敏感心性的体现[5]。
  三、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用线与造型运用的案例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用线与造型运用方面追求线条、质感的传承,其以线条为基本骨架,以人物造型的写生创作为血肉。在创作中,作者融入更多的是某些写意性的格调,其目的也是强化绘画作品内容的丰富性与空间感,让作品更加贴近于生活,以及寄托作者所希望表达的情感内涵。下文以两部作品为例,探讨了中国画人物工笔绘画用线与造型的具体应用[6]。
  (一)《梦生活》中的工笔人物线条与造型应用
  《梦生活》中所展现的人物是年轻的女性,其更多的是处于一个生活化的情景当中,所表达的人物意象也体现了更多作者的个人化感觉。画面整体而言相对简单,幽静淡雅,清气十足。整个绘画风格却又是非常模糊的,让鉴赏者感觉总好像有一缕在女性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淡淡存在。它像是骤雨初晴的西湖,也像是薄雾四起的青山。整个画面通过线条抑扬顿挫、干湿浓淡、粗细薄厚的变化描绘得非常细致到位,在表现人物形象特征方面极富质感,情感表达非常突出。
  《梦生活》整体而言的人物形象表达是非常隐晦的,所以作者也用相对多变的线条造型来表现这一点,虽然将人物描绘得相当细致,也设计了大量的“留白”,给予了鉴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但并不给出具体形象,给人十足的不确定感觉,就像水中月一般朦胧[7]。
  (二)《午后》中的工笔人物线条与造型应用
  工笔人物画作品《午后》中的线条与造型则描绘得更加细腻,其画面中的主体人物同样为现代女性,营造的也是具有现代女性生活气息的意境。在《午后》中,有女性在午后小憩,有女性在午后遐想,她们在看书喝茶间十分悠然自得。她们的形象非常清新淡雅,显得午后的时光十分惬意美好。该作品的用线特点是十分纤弱,此技法还要追溯到明代的曾鲸,他的人物肖像画作品在线条与造型運用方面用淡墨勾勒人物的轮廓和五官,再用粉彩进行渲染,最后结合墨骨工笔技法,以淡墨和淡淡的赭石按人物的面部结构层层渲染出阴影凹凸,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这部作品的用线与造型十分巧妙,将少女的那种淡雅、清幽和闲散飘逸都表现了出来。
  四、结语
  中国工笔人物画在线条与造型运用方面,所遵循的是人物画的重要特质,通过作品传达意境之美,在绘画形式上则追求对人物真实表情、内心情感的再现。在这里,就运用到了传统中国画独有的审美样式,特别注重把握人物的造型动态结构,这是对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中用线与造型的突破,也是更进一步真实认知人物的做法。
  参考文献:
  [1]李蕾.中国工笔人物画白描的研究与分析[J].神州(上旬刊),2020(6):34.
  [2]王承润.浅析中国工笔人物画中具象与抽象之间的关系[J].美术教育研究, 2020(8):18-19.
  [3]田远锋.谈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形式构成[J].山海经,2020(3):6.
  [4]孙海平.工笔人物画教学造型中关于线条的几点思考[J].美术文献,2019(1):62-63.
  [5]陆炜邦.关于线性及明暗素描在工笔画教学中结合应用的思考[J].艺术家,2019(12):85.
  [6]周小菲.中国工笔画视觉元素写意性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139-141.
  [7]严梦乔.蒋兆和的人物画与西方素描人物造型的联系[J].音乐时空,2020(9):35-36.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以漓江流域传统民居为例,从艺术创作视角挖掘传统民居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分析艺术创作对传统民居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使漓江流域传统民居得到更多的关注和了解,推动传统民居的保护以及民居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传统民居;艺术创作;文化传承   课题项目:本文系漓江文化研究院协同创新团队“漓江流域传统民居文化资源及其艺术表现研究团队”、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漓
牛克诚先生作为当代青绿山水画家的重要代表,其色彩山水景色绮丽,气象峥嵘,高华堂正.他以古典青绿山水画的创作实践和色彩理论为生长根基,生发出工笔设色山水、小写意青绿山
近些年来,城市公共艺术在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快速发展,有效改善了城市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影响力,逐渐上升为城市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山西省大同市经济的发展,促
元代文人画影响着古村落题材山水画创作,独特的地质地貌和丰富多样的生态景观成为古村落题材山水画丰富的创作素材,而古村落题材山水画中形成的景观意象则很好地延续和传承了
摘 要: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真正能留给人们静下来的环境不多。景观装置艺术不仅可以使人们停下脚步细心观赏,其互动性还可以增加人们对景观的体验,引导他们的审美意趣。“慢城市”作为一种生活理念逐步映入人们的眼帘,在“慢城市”的情感体验下应该如何对景观装置艺术进行塑造,或是如何通过装置艺术来营造“慢”的氛围,是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慢城市”情感体验以及景观装置艺术中
认为中国传统人物画没有写生或不重视写生的观点由来已久,然而从画论及作品都可以窥见中国传统不但有写生人物,而且有颇为重要的写生人物秘诀,又有经典的写生论述,王绎《写像
姜丹书先生是美术专业领域的学者型艺术家,是我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演进过程的见证者和前驱者之一.美术史学是近代中国学术现代性转型中出现的新学科,姜丹书于1917年出版的五年
摘 要:视错觉是一种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视错觉原理所设计的艺术作品常常具有一定的可观性和趣味性。文章拓展了视错觉研究的对象,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对平面视错觉原理在空间艺术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阐述,进而概括空间视错觉艺术的创新设计原则,从创作手段数字化、创作视角多维化、组织方式多元化三个方面为空间视错觉艺术创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数字化;视错觉;空间艺术  早在古代,人们便发现了视错觉现象
摘 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景观设计的需求日渐增大,但是有些景观设计逐渐失去本身的特色,设计的作品枯燥乏味,缺乏文化内涵。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应该在设计中加入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这样不但能发扬并继承传统文化,还可以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陶瓷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把陶瓷元素加入景观设计中能够为我国景观设计注入新的活力。文章以陶瓷元素为切入点,探讨陶瓷元素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
摘 要:當前,具象油画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形式美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彰显,而在具象油画的创作中,画家也可以通过对线条、笔触、光影以及色彩的有效运用来提高具象油画的艺术价值以及审美趣味。文章针对具象油画中形式美的表现途径及方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具象油画;形式美;色彩语言  具象油画是画家对于自然事物的情感体悟的表达,融合了画家独特的审美经验,而其本身所具有的形式美也让油画具有更为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