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结构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下幼儿教师对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本文针对发现的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结构游戏;问题;指导策略
前言: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建构材料以便让幼儿有条件开展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小班幼儿最为喜爱的游戏种类之一,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多方位的价值。然而,由于教师对结构游戏的指导不当,经常使得结构游戏的价值大为“贬值”,本文针对教师在幼儿园小班工作过程中,归纳了小班幼儿结构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力求为幼儿教师指导小班结构游戏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教师在小班结构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了解幼儿结构游戏的水平
在“家具”的主题活动中,一名幼儿在用雪花片拼插“电视机”的时候,只是把长方形拼插出来,不能把一个较简单的长方体框架拼插出来,所以后面立体拼插几乎很难完成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不了解幼儿已有的建构知识经验,认为经过平面图形的建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就能模仿着教师的范例拼搭出立体图形的建构,在拼插立体建构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困难。平面图形例如长方形,拼出来的长方形两边没有对齐,结果拼成了不规则图形,之后要搭建起来的长方体就显得不够稳固了。
(二)未能提供充足数量和种类的游戏材料
在“叠杯乐”建构游戏中,幼儿刚开始对所谓的叠杯概念视乎有些迷茫,没做什么叠杯的举动,只是好奇的把玩杯子。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灵感,叠得很快,而且专心致志,越叠越有兴致。他还想继续叠的时候,发现杯子已经没有了,虽然有些失落,但是还是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高兴。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提供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结构材料,确保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下阶段准备增加杯子的投放量,同时,种类多样化,包括大小、颜色等的不同,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拼搭选择,进行不同的杯子组合。
(三)教师主导幼儿的自主游戏,介入不适时会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①
在拼插花的时候,幼儿一直没有把两个花片相应的缺口对好,就使劲的用力“拼插”,教师指导幼儿要口对口插入,但幼儿还是没对好,拼插起来不是那么顺利。教师意识到时间快到了,要放学了,也显得不耐烦了,就直接把幼儿手上的花片拿过来,自己拼插了起来,拿到幼儿手中,于是“小花”完成了。 教师有时出于某种教学目的,而只是一昧让幼儿完成任务,而没有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结构游戏的真正价值。
(四)以教師为主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且评价不具体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并且指出了哪位幼儿作品好看,好看在哪里进行了讲述。教师只是借助了幼儿的作品来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没有让幼儿对自由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幼儿的下次游戏,教师对于幼儿的作品评价不能仅限于“很棒、不错,你的作品真漂亮,这样拼插不牢固应该这样拼插,”等类似空泛、笼统的评价,而是应该具体,并且能引导幼儿自己指出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游戏的开展。
二、提升教师指导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策略
(一)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适宜的学习建构技能
结构材料对材料认知和动作技能有一定要求。缺失了相应的建构技能,幼儿就不知如何建构,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建构技能,如拼插时要口对口,往中间插。此时教师可以用些形象的语言来指导幼儿学习建构技能,如编成首朗朗上口的儿歌:“眼睛对眼睛,小手拉小手,去找一个好朋友”。这样小班幼儿也易能掌握好拼插技能,然后再引导幼儿如何叠高,同时启发幼儿想象下结构形成以后像什么,让幼儿喜欢上建构游戏。
(二)丰富幼儿结构游戏经验、提供多样的结构材料
教师首先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丰富有关建构的生活经验。小班幼儿因受年龄限制,往往不懂怎样玩。因受结构知识和技能的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动性往往不能自如得以表现和发挥。为此,小班应更多的采取情景式方法进行游戏。可通过组织参观、散步等活动,指导幼儿直接观察感知建构形象。例如公共汽车,车身是长方形,有6个大轮子等;椅子和凳子都有四条腿,一个有靠背、一个没有靠背。小班需要色彩亮丽、体积稍大、形状简单的材料,以及收集些自然物和无毒无害的废旧品以来辅助建构游戏的开展。根据幼儿实际建构能力水平及时更换补充材料,并能有所启发,有所创造。例如:可以提供半成品的纸盒、泡沫供幼儿造房子,就不仅仅花片可以来拼成房子了,提供矿泉水瓶、易拉罐、薯片筒供幼儿垒高成围墙,由此可见,利用这些废旧物品来进行建构的话,幼儿兴趣高涨,有助于启发他们创作能力,发散他们的建构思维。
(三)适时、适当的介入游戏
《指南》中指出:教师介入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时应有目标意识。为了通过游戏的指导推进幼儿游戏发展,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就应该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意识,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为什么要在这时候介入游戏”或者“通过我的介入和指导,将帮助幼儿获得怎样的经验和发展。例如,小班幼儿刚开始只会简单把玩游戏材料,玩了一会,就因为没有更好的玩法而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兴趣,有时候遇到困难,他们就停止游戏,此时教师以平行式介入法,同幼儿一起游戏,一是吸引幼儿兴趣,同时也教给幼儿操作的技能。
(四)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对待幼儿的游戏作品,应持欣赏的态度,不管幼儿的作品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要鼓励幼儿。评价时应直接,明确地点出幼儿作品:“哪里漂亮”?以“为什么这样搭配颜色”来代替“不能这样搭配”,转以幼儿为主进行评价,教师结合在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作品不牢固,颜色的搭配,作品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幼儿共同讨论怎样使作品保持牢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乐趣及在建构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总结:游戏是幼儿离不开的伙伴,幼儿的发展需要游戏,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结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经验,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增进幼儿间的交往。小班结构游戏的发展需要幼儿教师的不断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牛章叶.结构游戏的意义及其指导[J].读与写,2010(12).
[3]董旭花.幼儿园游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赵丽君.幼儿自主游戏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幼儿教育.2004(5).
[6]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注释:
① 赵丽君.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幼儿教育.2004(5).
关键词:结构游戏;问题;指导策略
前言: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建构材料以便让幼儿有条件开展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小班幼儿最为喜爱的游戏种类之一,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多方位的价值。然而,由于教师对结构游戏的指导不当,经常使得结构游戏的价值大为“贬值”,本文针对教师在幼儿园小班工作过程中,归纳了小班幼儿结构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策略,力求为幼儿教师指导小班结构游戏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教师在小班结构游戏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了解幼儿结构游戏的水平
在“家具”的主题活动中,一名幼儿在用雪花片拼插“电视机”的时候,只是把长方形拼插出来,不能把一个较简单的长方体框架拼插出来,所以后面立体拼插几乎很难完成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师不了解幼儿已有的建构知识经验,认为经过平面图形的建构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就能模仿着教师的范例拼搭出立体图形的建构,在拼插立体建构的时候,就显得有些困难。平面图形例如长方形,拼出来的长方形两边没有对齐,结果拼成了不规则图形,之后要搭建起来的长方体就显得不够稳固了。
(二)未能提供充足数量和种类的游戏材料
在“叠杯乐”建构游戏中,幼儿刚开始对所谓的叠杯概念视乎有些迷茫,没做什么叠杯的举动,只是好奇的把玩杯子。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灵感,叠得很快,而且专心致志,越叠越有兴致。他还想继续叠的时候,发现杯子已经没有了,虽然有些失落,但是还是为自己的成果感到高兴。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提供丰富多样、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结构材料,确保幼儿游戏的顺利开展,下阶段准备增加杯子的投放量,同时,种类多样化,包括大小、颜色等的不同,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拼搭选择,进行不同的杯子组合。
(三)教师主导幼儿的自主游戏,介入不适时会中断幼儿的自主游戏①
在拼插花的时候,幼儿一直没有把两个花片相应的缺口对好,就使劲的用力“拼插”,教师指导幼儿要口对口插入,但幼儿还是没对好,拼插起来不是那么顺利。教师意识到时间快到了,要放学了,也显得不耐烦了,就直接把幼儿手上的花片拿过来,自己拼插了起来,拿到幼儿手中,于是“小花”完成了。 教师有时出于某种教学目的,而只是一昧让幼儿完成任务,而没有让幼儿真正体验到结构游戏的真正价值。
(四)以教師为主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且评价不具体
游戏结束后教师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并且指出了哪位幼儿作品好看,好看在哪里进行了讲述。教师只是借助了幼儿的作品来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没有让幼儿对自由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评价有利于幼儿的下次游戏,教师对于幼儿的作品评价不能仅限于“很棒、不错,你的作品真漂亮,这样拼插不牢固应该这样拼插,”等类似空泛、笼统的评价,而是应该具体,并且能引导幼儿自己指出不足之处,以便下次游戏的开展。
二、提升教师指导小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策略
(一)引导幼儿认识结构材料,适宜的学习建构技能
结构材料对材料认知和动作技能有一定要求。缺失了相应的建构技能,幼儿就不知如何建构,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习建构技能,如拼插时要口对口,往中间插。此时教师可以用些形象的语言来指导幼儿学习建构技能,如编成首朗朗上口的儿歌:“眼睛对眼睛,小手拉小手,去找一个好朋友”。这样小班幼儿也易能掌握好拼插技能,然后再引导幼儿如何叠高,同时启发幼儿想象下结构形成以后像什么,让幼儿喜欢上建构游戏。
(二)丰富幼儿结构游戏经验、提供多样的结构材料
教师首先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丰富有关建构的生活经验。小班幼儿因受年龄限制,往往不懂怎样玩。因受结构知识和技能的限制,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主动性往往不能自如得以表现和发挥。为此,小班应更多的采取情景式方法进行游戏。可通过组织参观、散步等活动,指导幼儿直接观察感知建构形象。例如公共汽车,车身是长方形,有6个大轮子等;椅子和凳子都有四条腿,一个有靠背、一个没有靠背。小班需要色彩亮丽、体积稍大、形状简单的材料,以及收集些自然物和无毒无害的废旧品以来辅助建构游戏的开展。根据幼儿实际建构能力水平及时更换补充材料,并能有所启发,有所创造。例如:可以提供半成品的纸盒、泡沫供幼儿造房子,就不仅仅花片可以来拼成房子了,提供矿泉水瓶、易拉罐、薯片筒供幼儿垒高成围墙,由此可见,利用这些废旧物品来进行建构的话,幼儿兴趣高涨,有助于启发他们创作能力,发散他们的建构思维。
(三)适时、适当的介入游戏
《指南》中指出:教师介入与指导幼儿的游戏时应有目标意识。为了通过游戏的指导推进幼儿游戏发展,教师在指导游戏时就应该有比较清晰的目标意识,要清楚地意识到“我为什么要在这时候介入游戏”或者“通过我的介入和指导,将帮助幼儿获得怎样的经验和发展。例如,小班幼儿刚开始只会简单把玩游戏材料,玩了一会,就因为没有更好的玩法而失去了进一步操作的兴趣,有时候遇到困难,他们就停止游戏,此时教师以平行式介入法,同幼儿一起游戏,一是吸引幼儿兴趣,同时也教给幼儿操作的技能。
(四)转变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对待幼儿的游戏作品,应持欣赏的态度,不管幼儿的作品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要鼓励幼儿。评价时应直接,明确地点出幼儿作品:“哪里漂亮”?以“为什么这样搭配颜色”来代替“不能这样搭配”,转以幼儿为主进行评价,教师结合在游戏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作品不牢固,颜色的搭配,作品的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幼儿共同讨论怎样使作品保持牢固,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乐趣及在建构中遇到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总结:游戏是幼儿离不开的伙伴,幼儿的发展需要游戏,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结构游戏可以培养幼儿动作的准确性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丰富了他们的知识经验,促进了他们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美的创造力,增进幼儿间的交往。小班结构游戏的发展需要幼儿教师的不断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牛章叶.结构游戏的意义及其指导[J].读与写,2010(12).
[3]董旭花.幼儿园游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赵丽君.幼儿自主游戏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幼儿教育.2004(5).
[6]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注释:
① 赵丽君.幼儿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幼儿教育.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