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华回忆录(八)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说我是陈伯华的“陈派”香港的好景不长。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寇得寸进尺,步步南侵。武汉、长沙、桂林相继失守,又逼近广州。大炮的轰鸣在港九一带隐约可闻。社会上盛传日机要轰炸香港。港英当局亦为之惶恐不安。为安全计,刘骥带着我乘船躲过日寇数次轰炸,到了上海,住进租界内的马斯南路,那儿有我们的一幢房子。
其他文献
20世纪初.黄炎培等人出国考察教育,发现欧美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搞得生机勃勃。他们受到很大启发,回国后致力于提倡职业教育。1917年5月,上海成立了全国性教育机构——
焚烧吗啡1937年春天,北平依旧是寒风料峭,冰封大地,尤其是那漫天的黄沙,裹在狂风里铺天盖地而来,没完没了的,使行人睁不开眼。有的只好龟缩在家里.关紧门窗,任凭风沙在街上、院里狂啸
南下武汉 有幸相识1948年秋。我从洛阳慕名考入由陈毅任校委会主任的中原大学,校址设在豫西根据地的宝丰城。随着淮海战役的全面胜利和河南省首府开封的二次解放,中原大学东迁
辛亥年时,我正在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已读完二年级。正在准备毕业考试。这一届同学分别来自鄂、湘、滇、黔、桂、陇六省。其中,云、贵两省同学组织了同乡会,我被选为会长,常于星期日
我是台湾省云林县斗六市古坑乡人。1924年出生在一个农家.由于家中兄弟姐妹众多,家道贫寒,我从小就很自立自强,1940年在台湾台南市专修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后,进入台湾制铁所机械工
2008年,惊闻圣均罹患癌症,姐妹们数次结伴探望。希望用我们的情谊,给病重的她以温暖与慰藉。20多年来,感谢武汉市政协把我们这些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人聚集在一起。我们认真履行
为什么要开一个规模如此巨大的会议1962年1月11日~2月7日,在北京召开的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有中央、各中央局、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地委、县委、重要厂矿党委及军队的负责干部参
1956~1959年的三年间,我奉派在国外工作,所以,鸣放、反右、“大跃进”都躲过了。只是1959年回国后赶上承受“大跃进”的后果,通常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如今回忆起来,最突出的竟是
1970年初,我是中共武汉市委机关的一名干部,同数以近万计的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干部一起,带着行李和户口迁移证,下放到远在市外鄂南山区的武汉市“五七”干校,整整生活了两年零三个
央视纪录片《达赖喇嘛》中记述,1959年3月16日.达赖为是否逃走求问于“神”,“神”断,指示说:“快走、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