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课程中的“超越教育”实施策略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ao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与必修课程相比,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本文试以选修课程为例,探索实施历史学科“超越教育”的具体策略及其制定依据。
  一、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一)选修教材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从课标要求看,选修课程具有选择性、探究性、个性化三个突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史实为依托,创设合适的教学生态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二)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学习需求
  选修课程的開设是在高二下学期,此时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必修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加上文科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度的提高,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来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并把更多的学习、探究自主权交给学生。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摘录,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①“课堂适度提问。”②“每节课上30至35分钟就足矣,留10至15分钟自习,学生自己消化。” ③“人物:详细介绍生平;学生先自己认识,写小论文。改革:多看纪录片深化印象。”④“上课方式:选取典型事例,突出重点;注意归纳总结一般方法,延伸幅度适当,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史料解读。”⑤“课本知识可以自学,主要讲解题技巧、解题思路、审题方法。”⑥“改革和人物算是我们学历史以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的最细致的课了,这样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在写作文时也可以用到,可以提高同学们对历史课的兴趣。上课时建议尽量丰富课堂内容。至于应付考试,到最后老师也会整理出 ‘一条一条’的知识点,完全足够了。”⑦“复习方式:在特殊性中寻找同一性,结合例题进行讲解,注意各部分之间以及历史与当前时事的联系,复习时配合适当练习。”
  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上述这些建议无疑为我们进行超越教育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思路。
  (三)练习和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我们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或完善教学策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发现学生在四大能力要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知识的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不扎实,世界史知识尤其薄弱,重要概念理解不清,经常混淆,如宗教改革与宗教,君主立宪制、共和制与民主政治等,影响知识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普遍偏弱,不能全面把握、准确理解材料,难以抓住关键点,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答题时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甚至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弱:不会使用历史专业术语;所写与所想经常不是一回事;碰到要求回答原因和归纳特点、特征类的设问,往往无从下手。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尤其不怕开放性试题。但是因为基础知识的不够扎实,影响了论证、探讨的角度和深度。
  抓住这些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商讨对策、逐步加以训练,学生也就一步一步的在提升、在超越。
  二、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目录和每一章的导言,创设主题学习的生态环境
  相较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学习和考查更侧重能力立意,有一定的深度。因此,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探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教材作为第一课程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本依托,教师应注意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专题体例的教材编写,使得主题学习显得尤其重要,而课本目录和每一章节的导言则可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岳麓版《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为例:
  目录: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第15课 戊戌变法
  借助目录,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主题是工业文明冲击下各国进行的近代化(现代化)改革,改革的共同背景是“工业文明的冲击”,学习的内容包括四场改革,而这四场改革的学习都应围绕上述主题来展开探究。
  导言部分则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欧美国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拉大了与其他地区国家的差距,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对于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来说,它们面临的不仅是武力侵略,还有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境地,富国强兵,振兴民族?显然,出路应该是进行变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这就非常清楚地交代了几场改革的背景和目的。“人类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但改革的许多经验教训至今仍能警示世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昭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有助于学生回答启示类的题目。
  掌握主题,抓住时代脉络,一切的历史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统领作用,接下来的具体学习也就有了方向和方法,自主学习、自我超越不再是难事。
  (二)以生活化、典型的材料激疑生趣,营造探究学习的生态环境
  历史学科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如图、表、诗歌、故事、电影、纪录片、文献史料等,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也都能充分调动这些资源,尤其是文献资料,但为什么天天跟材料打交道,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依然不见太大的提高?说到底,与其整节课大量运用史料进行轰炸,不如选取一两则针对性强而又典型的材料,或是能迅速引发学生争议或共鸣的“身边的历史”来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如学习《先师孔子》时,在从多方面了解和认识孔子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方荣等地“共享”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
  材料二 孔夫子一直希望他的仁爱之道行于天下,但他一定万万想不到他还可以给后世的子孙们带来巨大的利。漫步在曲阜街头,几乎是三步一孔,无“孔”不入。小吃摊上卖的是孔门豆腐,食肆酒楼挑出的旗幌“孔府家宴”、“仁义饭庄”,小贩兜售的是尼山出产的朱砂石印章,连普通人家门楹上的对联——“家居鲁国邻君子;地接尼山近圣人”——都充满了文墨翰香。
  材料一抛出,立即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于是我趁热打铁,与他们讨论该如何看待祭孔和现在的各种祭典,如何看待孔子文化的“经济效应”和传统文化的“被经济化”等,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学有所思,学有所悟,也就是对自己的一点超越,是今天对昨天的超越。
  (三)从共性到个性,在归纳、演绎的生态环境中深化学习和思考
  以选修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该课程共精心遴选了22位历史人物,构建了一个新的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但是,古往今来,载于史书上的人物何止千万?为什么选择 “这些”而不是“那些”历史人物?同一类历史人物中,为什么选择 “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这就说明所遴选的历史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而,在学习时,我们可先要求学生进行总体把握,明确人物学习的基本方法,再具体到不同类别的人物,明白不同类别的人物把握是各有侧重的,应抓住同一类别人物的共性特点。
  如,学习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时,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我们首先要明确他们的主要功绩就是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或捍卫革命成果,学习、探究、评价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不仅要求掌握人物具体的活动史实,更要求学生通过这些史实,探讨时势与英雄的关系,学会分清历史人物活动的主流与支流,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高度,用历史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避免简单地贴标签。共性先把握到位,再以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如华盛顿或拿破仑为典型进行深入,演绎人物的个性特征,从共性到個性,再由个性归纳回共性,推演这些人物身上具有的共同品质,学生的思维在归纳、演绎中不断激活、深化、拓宽。
  每节课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或一场改革,加深对某个历史人物或改革的认识,或掌握一种评价历史人物或改革的方法,或从学习中受到启迪有所感悟,或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对学生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超越?对自身知识经验的超越,对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超越!而这些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都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读.
其他文献
基于网络环境的物理教学是当代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它因其自身的优势,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断地提高,得到众多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本文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抽象向具体
一、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分清审美情感和生活情感  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我知道,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作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把握、艺术创造的。读者与作家的审美认识过程恰好成反方向,作家是从生活到作品,读者是从作品到生活。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现文者披文以入情”。  许多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把文学等同于生活,混淆了审美情感和生活情感。文学来源于生活,
期刊
【摘 要】古诗文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如何让孩子会学古诗文,爱上古诗文,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文章阐述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搞好古诗文的课堂教学。一是以诵读贯穿始终;二是抓意象与诗人对话;三是于回味无穷出拓展。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策略艺术 以读为本 抓意象 悟诗情 拓展诗情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千百年来,它
前言: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正处于一个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上,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加全面的高素质人才,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积极的引进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也随之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限制因素,笔者通过平时工作经验的积累,在查阅了大量资料之后,针对大学生心理咨询发展的问题,从高校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偏差、管理者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偏差、心理咨询工作者自身素质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发展的因素,以期能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咨询 认识偏差 影响因素分析  心理咨询于20个世纪8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跨文化阅读能力作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明显。本文就大学生跨文化阅读中的文化障碍及外语学习中的存在问题对跨文化阅读的影响做出分析,提出对策。  【关键词】有效阅读 文化障碍 功利性阅读  国际科技、贸易、教育、能源、经济、公共事业、商业、环境保护、宇宙开发甚至战争等等众多方面的问题都牵连着世界上所有国家。低效率的交流和沟通,相互
【摘 要】本文主要从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实证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实证研究对行为主义学派的影响,同时阐述了实证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意义和教训以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实证研究 实证主义 行为主义  纵观心理学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可以发现,实证研究对心理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心理学实证研究的方法,是随着哲学方法论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要探析实证研究的方法与行为主义学派的关系,就可以从分析实证主义方法论与
中石化河南油田采油一厂下二门采油管理区实施扁平化管理,深入开展 “创新型党支部建设年”活动,全方位打造“争先型、学习型、和谐型”新型采油团队,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和职工
要使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需要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对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依旧达不到
【摘 要】本文阐述了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提出了“本科教育 职业技能素养,3.5 0.5”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由通识教育、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三大模块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 汽车服务工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将学校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