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与必修课程相比,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本文试以选修课程为例,探索实施历史学科“超越教育”的具体策略及其制定依据。
一、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一)选修教材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从课标要求看,选修课程具有选择性、探究性、个性化三个突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史实为依托,创设合适的教学生态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二)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学习需求
选修课程的開设是在高二下学期,此时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必修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加上文科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度的提高,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来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并把更多的学习、探究自主权交给学生。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摘录,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①“课堂适度提问。”②“每节课上30至35分钟就足矣,留10至15分钟自习,学生自己消化。” ③“人物:详细介绍生平;学生先自己认识,写小论文。改革:多看纪录片深化印象。”④“上课方式:选取典型事例,突出重点;注意归纳总结一般方法,延伸幅度适当,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史料解读。”⑤“课本知识可以自学,主要讲解题技巧、解题思路、审题方法。”⑥“改革和人物算是我们学历史以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的最细致的课了,这样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在写作文时也可以用到,可以提高同学们对历史课的兴趣。上课时建议尽量丰富课堂内容。至于应付考试,到最后老师也会整理出 ‘一条一条’的知识点,完全足够了。”⑦“复习方式:在特殊性中寻找同一性,结合例题进行讲解,注意各部分之间以及历史与当前时事的联系,复习时配合适当练习。”
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上述这些建议无疑为我们进行超越教育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思路。
(三)练习和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我们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或完善教学策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发现学生在四大能力要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知识的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不扎实,世界史知识尤其薄弱,重要概念理解不清,经常混淆,如宗教改革与宗教,君主立宪制、共和制与民主政治等,影响知识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普遍偏弱,不能全面把握、准确理解材料,难以抓住关键点,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答题时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甚至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弱:不会使用历史专业术语;所写与所想经常不是一回事;碰到要求回答原因和归纳特点、特征类的设问,往往无从下手。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尤其不怕开放性试题。但是因为基础知识的不够扎实,影响了论证、探讨的角度和深度。
抓住这些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商讨对策、逐步加以训练,学生也就一步一步的在提升、在超越。
二、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目录和每一章的导言,创设主题学习的生态环境
相较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学习和考查更侧重能力立意,有一定的深度。因此,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探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教材作为第一课程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本依托,教师应注意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专题体例的教材编写,使得主题学习显得尤其重要,而课本目录和每一章节的导言则可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岳麓版《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为例:
目录: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第15课 戊戌变法
借助目录,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主题是工业文明冲击下各国进行的近代化(现代化)改革,改革的共同背景是“工业文明的冲击”,学习的内容包括四场改革,而这四场改革的学习都应围绕上述主题来展开探究。
导言部分则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欧美国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拉大了与其他地区国家的差距,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对于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来说,它们面临的不仅是武力侵略,还有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境地,富国强兵,振兴民族?显然,出路应该是进行变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这就非常清楚地交代了几场改革的背景和目的。“人类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但改革的许多经验教训至今仍能警示世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昭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有助于学生回答启示类的题目。
掌握主题,抓住时代脉络,一切的历史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统领作用,接下来的具体学习也就有了方向和方法,自主学习、自我超越不再是难事。
(二)以生活化、典型的材料激疑生趣,营造探究学习的生态环境
历史学科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如图、表、诗歌、故事、电影、纪录片、文献史料等,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也都能充分调动这些资源,尤其是文献资料,但为什么天天跟材料打交道,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依然不见太大的提高?说到底,与其整节课大量运用史料进行轰炸,不如选取一两则针对性强而又典型的材料,或是能迅速引发学生争议或共鸣的“身边的历史”来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如学习《先师孔子》时,在从多方面了解和认识孔子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方荣等地“共享”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
材料二 孔夫子一直希望他的仁爱之道行于天下,但他一定万万想不到他还可以给后世的子孙们带来巨大的利。漫步在曲阜街头,几乎是三步一孔,无“孔”不入。小吃摊上卖的是孔门豆腐,食肆酒楼挑出的旗幌“孔府家宴”、“仁义饭庄”,小贩兜售的是尼山出产的朱砂石印章,连普通人家门楹上的对联——“家居鲁国邻君子;地接尼山近圣人”——都充满了文墨翰香。
材料一抛出,立即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于是我趁热打铁,与他们讨论该如何看待祭孔和现在的各种祭典,如何看待孔子文化的“经济效应”和传统文化的“被经济化”等,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学有所思,学有所悟,也就是对自己的一点超越,是今天对昨天的超越。
(三)从共性到个性,在归纳、演绎的生态环境中深化学习和思考
以选修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该课程共精心遴选了22位历史人物,构建了一个新的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但是,古往今来,载于史书上的人物何止千万?为什么选择 “这些”而不是“那些”历史人物?同一类历史人物中,为什么选择 “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这就说明所遴选的历史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而,在学习时,我们可先要求学生进行总体把握,明确人物学习的基本方法,再具体到不同类别的人物,明白不同类别的人物把握是各有侧重的,应抓住同一类别人物的共性特点。
如,学习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时,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我们首先要明确他们的主要功绩就是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或捍卫革命成果,学习、探究、评价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不仅要求掌握人物具体的活动史实,更要求学生通过这些史实,探讨时势与英雄的关系,学会分清历史人物活动的主流与支流,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高度,用历史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避免简单地贴标签。共性先把握到位,再以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如华盛顿或拿破仑为典型进行深入,演绎人物的个性特征,从共性到個性,再由个性归纳回共性,推演这些人物身上具有的共同品质,学生的思维在归纳、演绎中不断激活、深化、拓宽。
每节课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或一场改革,加深对某个历史人物或改革的认识,或掌握一种评价历史人物或改革的方法,或从学习中受到启迪有所感悟,或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对学生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超越?对自身知识经验的超越,对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超越!而这些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都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读.
一、教学策略制定的依据
(一)选修教材的特点和课标要求
从课标要求看,选修课程具有选择性、探究性、个性化三个突出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以史实为依托,创设合适的教学生态环境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
(二)学生的具体学情和学习需求
选修课程的開设是在高二下学期,此时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必修知识和学习历史的方法,加上文科学生对历史学习重视度的提高,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来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灵活制定教学计划和策略,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并把更多的学习、探究自主权交给学生。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和复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摘录,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
①“课堂适度提问。”②“每节课上30至35分钟就足矣,留10至15分钟自习,学生自己消化。” ③“人物:详细介绍生平;学生先自己认识,写小论文。改革:多看纪录片深化印象。”④“上课方式:选取典型事例,突出重点;注意归纳总结一般方法,延伸幅度适当,提高课堂效率;注重史料解读。”⑤“课本知识可以自学,主要讲解题技巧、解题思路、审题方法。”⑥“改革和人物算是我们学历史以来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的最细致的课了,这样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在写作文时也可以用到,可以提高同学们对历史课的兴趣。上课时建议尽量丰富课堂内容。至于应付考试,到最后老师也会整理出 ‘一条一条’的知识点,完全足够了。”⑦“复习方式:在特殊性中寻找同一性,结合例题进行讲解,注意各部分之间以及历史与当前时事的联系,复习时配合适当练习。”
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上述这些建议无疑为我们进行超越教育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思路。
(三)练习和考试反映出的问题
我们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平时练习和考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调整或完善教学策略。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发现学生在四大能力要求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知识的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不扎实,世界史知识尤其薄弱,重要概念理解不清,经常混淆,如宗教改革与宗教,君主立宪制、共和制与民主政治等,影响知识的调动和运用,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2.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普遍偏弱,不能全面把握、准确理解材料,难以抓住关键点,提取有效信息并分析、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答题时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甚至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弱:不会使用历史专业术语;所写与所想经常不是一回事;碰到要求回答原因和归纳特点、特征类的设问,往往无从下手。
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尤其不怕开放性试题。但是因为基础知识的不够扎实,影响了论证、探讨的角度和深度。
抓住这些问题,在平时的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商讨对策、逐步加以训练,学生也就一步一步的在提升、在超越。
二、教学实施的具体策略
(一)充分利用教材目录和每一章的导言,创设主题学习的生态环境
相较于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学习和考查更侧重能力立意,有一定的深度。因此,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探求就显得更为重要。教材作为第一课程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文本依托,教师应注意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专题体例的教材编写,使得主题学习显得尤其重要,而课本目录和每一章节的导言则可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以岳麓版《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为例:
目录: 第四单元《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第12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
第15课 戊戌变法
借助目录,让学生明白本单元的主题是工业文明冲击下各国进行的近代化(现代化)改革,改革的共同背景是“工业文明的冲击”,学习的内容包括四场改革,而这四场改革的学习都应围绕上述主题来展开探究。
导言部分则进一步明确、细化了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欧美国家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拉大了与其他地区国家的差距,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对于尚处于农业文明阶段的大多数亚非拉国家来说,它们面临的不仅是武力侵略,还有工业文明的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境地,富国强兵,振兴民族?显然,出路应该是进行变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这就非常清楚地交代了几场改革的背景和目的。“人类历史已经翻开新的一页,但改革的许多经验教训至今仍能警示世人。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这是历史给我们的昭示。”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体现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也有助于学生回答启示类的题目。
掌握主题,抓住时代脉络,一切的历史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对学生的学习和知识建构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统领作用,接下来的具体学习也就有了方向和方法,自主学习、自我超越不再是难事。
(二)以生活化、典型的材料激疑生趣,营造探究学习的生态环境
历史学科有着非常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如图、表、诗歌、故事、电影、纪录片、文献史料等,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也都能充分调动这些资源,尤其是文献资料,但为什么天天跟材料打交道,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依然不见太大的提高?说到底,与其整节课大量运用史料进行轰炸,不如选取一两则针对性强而又典型的材料,或是能迅速引发学生争议或共鸣的“身边的历史”来激发兴趣、启动思维。如学习《先师孔子》时,在从多方面了解和认识孔子后,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两则材料: 材料一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祭之风盛行:河南周口与甘肃天水“瓜分”了伏羲;湖北竹山、河北邯郸、甘肃天水和山西方荣等地“共享”女娲;陕西黄陵和河南新郑“分食”黄帝;祭祀活动在不同的地方多次上演……出现了“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的热闹局面。
材料二 孔夫子一直希望他的仁爱之道行于天下,但他一定万万想不到他还可以给后世的子孙们带来巨大的利。漫步在曲阜街头,几乎是三步一孔,无“孔”不入。小吃摊上卖的是孔门豆腐,食肆酒楼挑出的旗幌“孔府家宴”、“仁义饭庄”,小贩兜售的是尼山出产的朱砂石印章,连普通人家门楹上的对联——“家居鲁国邻君子;地接尼山近圣人”——都充满了文墨翰香。
材料一抛出,立即引发了学生的热议,于是我趁热打铁,与他们讨论该如何看待祭孔和现在的各种祭典,如何看待孔子文化的“经济效应”和传统文化的“被经济化”等,把历史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以鲜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学有所思,学有所悟,也就是对自己的一点超越,是今天对昨天的超越。
(三)从共性到个性,在归纳、演绎的生态环境中深化学习和思考
以选修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例,该课程共精心遴选了22位历史人物,构建了一个新的中外历史人物的知识体系。但是,古往今来,载于史书上的人物何止千万?为什么选择 “这些”而不是“那些”历史人物?同一类历史人物中,为什么选择 “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这就说明所遴选的历史人物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而,在学习时,我们可先要求学生进行总体把握,明确人物学习的基本方法,再具体到不同类别的人物,明白不同类别的人物把握是各有侧重的,应抓住同一类别人物的共性特点。
如,学习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时,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我们首先要明确他们的主要功绩就是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或捍卫革命成果,学习、探究、评价都应围绕着这条主线展开。不仅要求掌握人物具体的活动史实,更要求学生通过这些史实,探讨时势与英雄的关系,学会分清历史人物活动的主流与支流,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高度,用历史的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避免简单地贴标签。共性先把握到位,再以一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如华盛顿或拿破仑为典型进行深入,演绎人物的个性特征,从共性到個性,再由个性归纳回共性,推演这些人物身上具有的共同品质,学生的思维在归纳、演绎中不断激活、深化、拓宽。
每节课了解一个历史人物或一场改革,加深对某个历史人物或改革的认识,或掌握一种评价历史人物或改革的方法,或从学习中受到启迪有所感悟,或从历史人物身上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经验,对学生来讲又何尝不是一种超越?对自身知识经验的超越,对自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超越!而这些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也都有助于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