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独秀江津晚歌:一个人和一家人》
钟法权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定价:32.00元
当前,我国的报告文学呈发展的态势,出现了一批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但总体上说,能传世的精品还不多,与国外相比,与日新月异的其他文体相比,与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特质,也是经过了许多年的争论,不断地明晰起来的。记实性是它的生命——绝不允许虚构与编造,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学手段给这种文体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它能在大众中广泛传播。但是,它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探寻。
2012年的 2月,我在海南参加一场文学研讨会,得以结识钟法权。这是一位很朴实、很真诚的军旅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在全军获过奖。他告诉我写了一部关于陈独秀的报告文学,希望我提些意见。6月,我就收到了这部30万字的作品。读后,收益颇丰!
凡从事科研与文学创造的人都深有体会,题材有时会决定成败!法权写陈独秀,是把自己推向了一条艰难的小路上。
首先,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一棵独立的大树,是知识分子效法的榜样;有人认为他是不值一提的小草,党史赫然在目写着他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解读。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许多史实不断披露出来,人们衡量对错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陈独秀是一个动态!此时写他,怕难有更多的认同!
其次,写陈独秀的各种作品汗牛充栋,要想写出新意,也须颇费心思!
然而,作家知难而上,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不仅写出了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同时,也写活了另一个人们并不熟知的邓燮康,可谓一石双鸟!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比如,在结构上,采用了类似电影“分镜头”的写法,使“陈”与“邓”的事迹交错展现,避免了行文的沉闷而显得潇洒自如;其次,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绘,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在叙述的过程中,配以精彩的画龙点睛的议论,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内涵……这些都是值得进行专题研究的。
我以为,作品最成功之处,是选择了独特的视角。
第一,作家对陈独秀采用了平视。既不是仰视(盲目地吹捧与夸大其词)也不是俯瞰(任意贬斥人物),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事件的真实情境,让我们面对面地看清了一个并非经过化装的人。
作品给我们展现的陈独秀,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这正是作家创作的成功之处。一方面他有自己的理想,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有民主、人人享受自由的国度,另一方面,他又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因此他无法找到实现理想世界的正确道路;一方面,他坚持操守,对共产党不检查,对国民党不妥协,对托派不支持,对胡适不回应。作品中写他给刘海粟的题字“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实在是“夫子自道”,是他个性的真实写照。作家放开笔墨写他的倔强:如他宁愿放弃救济,也不改杨鲁丞的稿子;宁可不出书,也不同意陈立夫改书名;已经到了断顿的情况下,也决不接受三千元的捐款。中国知识分子那种传统的傲骨,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在陈独秀的身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作品所表现的这种志向,对今天的知识分子乃至普通的百姓,都是极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他在现实的重压下也不能不低头,也不得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出席各种各样人的宴席,而解馋是唯一的目的。他表面上喜欢安静,内心里因寂寞而苦闷;他嘴上说不谈政治,心中常想当年叱咤风云的情景。陶渊明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情怀在他身上又重复出现了 !
陈独秀有独立的人格,有着孤傲的个性,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他有如此丰厚的学识,如果他去进行文学研究,一定能成为一代杰出的国学大师,但他却选择了他并非强项的政治斗争,从而落得悲惨的境地。换言之,作品给我们昭示的,陈独秀不过是秀才造反,难成正果。他的结局,是时代的悲剧?命运的悲剧?还是个性的悲剧?需后人深思!
由于这篇报告文学采用了平视,使人物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也使我们得以近距离地看清楚一个现代史上真实的风云人物。
第二,作品对史实进行了巧妙的节选,即把关注的目标放在了人物在江津度过的最后岁月。这个审视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也是极有成效的。因为:一,如果全面地写人物一生的经历,势必拉长篇幅,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并一一进行考证,写作势必耗费更大的精力。二,陈独秀的许多事情都写入了很多作品,再写只能有重复之嫌。三,此时的陈独秀已不是当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猛烈的攻击文字时的意气风发了,也不是当总书记时的风光无限,此时的他风烛残年,身陷重重困境。人在艰难时刻,最能显示真实的自我。因此作家的视点落在这一时段,是十分巧妙的。
第三 ,作品用了许多篇幅写邓燮康一家的情景。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个人和一家人》,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有些奇怪,似有脱离主题之嫌,实际上,写邓意在写陈。清代著名文论家刘熙载曾提出“反面敷粉法”的主张。他明确提出,不写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并形象地称之为“睹影知竿”之法。这部书写了邓对陈的救济和帮助,写了邓后来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甚至他的后人都为建设祖国尽心尽力。这一切都旨在写陈独秀革命志向与人格魅力对他和他家人的重大影响!因此,视点在邓,实际褒陈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书中有一段话可以做有力的佐证:邓燮康说“实话对您说吧!我是从内心里崇敬您,您为了天下的老百姓,不怕吃苦受罪,不怕坐牢,不怕砍头。如今客居江津,我作为一个当地人,一个小有家产的富户,理应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这既是做人的良知,也是我年轻时对您崇尚的主要原因。我帮您什么好处也不想得,只是想让为中国富强奋斗了一生的人在江津还能得到人的尊重。”
钟法权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6月版
定价:32.00元
当前,我国的报告文学呈发展的态势,出现了一批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但总体上说,能传世的精品还不多,与国外相比,与日新月异的其他文体相比,与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对报告文学这种文体的特质,也是经过了许多年的争论,不断地明晰起来的。记实性是它的生命——绝不允许虚构与编造,同时,丰富多彩的文学手段给这种文体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它能在大众中广泛传播。但是,它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辛勤探寻。
2012年的 2月,我在海南参加一场文学研讨会,得以结识钟法权。这是一位很朴实、很真诚的军旅作家。他的许多作品在全军获过奖。他告诉我写了一部关于陈独秀的报告文学,希望我提些意见。6月,我就收到了这部30万字的作品。读后,收益颇丰!
凡从事科研与文学创造的人都深有体会,题材有时会决定成败!法权写陈独秀,是把自己推向了一条艰难的小路上。
首先,陈独秀是中国现代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一棵独立的大树,是知识分子效法的榜样;有人认为他是不值一提的小草,党史赫然在目写着他给中国革命带来的危害。不同的人对他有不同的解读。况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有许多史实不断披露出来,人们衡量对错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陈独秀是一个动态!此时写他,怕难有更多的认同!
其次,写陈独秀的各种作品汗牛充栋,要想写出新意,也须颇费心思!
然而,作家知难而上,选择了一个新的角度,不仅写出了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同时,也写活了另一个人们并不熟知的邓燮康,可谓一石双鸟!
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比如,在结构上,采用了类似电影“分镜头”的写法,使“陈”与“邓”的事迹交错展现,避免了行文的沉闷而显得潇洒自如;其次,有许多生动的细节描绘,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再如,在叙述的过程中,配以精彩的画龙点睛的议论,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内涵……这些都是值得进行专题研究的。
我以为,作品最成功之处,是选择了独特的视角。
第一,作家对陈独秀采用了平视。既不是仰视(盲目地吹捧与夸大其词)也不是俯瞰(任意贬斥人物),而是实事求是地反映了事件的真实情境,让我们面对面地看清了一个并非经过化装的人。
作品给我们展现的陈独秀,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是一个很矛盾的人物,这正是作家创作的成功之处。一方面他有自己的理想,希望中国成为一个有民主、人人享受自由的国度,另一方面,他又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因此他无法找到实现理想世界的正确道路;一方面,他坚持操守,对共产党不检查,对国民党不妥协,对托派不支持,对胡适不回应。作品中写他给刘海粟的题字“行无愧怍心常坦”“身处艰难气若虹”实在是“夫子自道”,是他个性的真实写照。作家放开笔墨写他的倔强:如他宁愿放弃救济,也不改杨鲁丞的稿子;宁可不出书,也不同意陈立夫改书名;已经到了断顿的情况下,也决不接受三千元的捐款。中国知识分子那种传统的傲骨,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在陈独秀的身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作品所表现的这种志向,对今天的知识分子乃至普通的百姓,都是极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他在现实的重压下也不能不低头,也不得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出席各种各样人的宴席,而解馋是唯一的目的。他表面上喜欢安静,内心里因寂寞而苦闷;他嘴上说不谈政治,心中常想当年叱咤风云的情景。陶渊明的“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情怀在他身上又重复出现了 !
陈独秀有独立的人格,有着孤傲的个性,有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美德。他有如此丰厚的学识,如果他去进行文学研究,一定能成为一代杰出的国学大师,但他却选择了他并非强项的政治斗争,从而落得悲惨的境地。换言之,作品给我们昭示的,陈独秀不过是秀才造反,难成正果。他的结局,是时代的悲剧?命运的悲剧?还是个性的悲剧?需后人深思!
由于这篇报告文学采用了平视,使人物恢复了原来的面貌,也使我们得以近距离地看清楚一个现代史上真实的风云人物。
第二,作品对史实进行了巧妙的节选,即把关注的目标放在了人物在江津度过的最后岁月。这个审视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也是极有成效的。因为:一,如果全面地写人物一生的经历,势必拉长篇幅,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并一一进行考证,写作势必耗费更大的精力。二,陈独秀的许多事情都写入了很多作品,再写只能有重复之嫌。三,此时的陈独秀已不是当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猛烈的攻击文字时的意气风发了,也不是当总书记时的风光无限,此时的他风烛残年,身陷重重困境。人在艰难时刻,最能显示真实的自我。因此作家的视点落在这一时段,是十分巧妙的。
第三 ,作品用了许多篇幅写邓燮康一家的情景。本书的副标题是《一个人和一家人》,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有些奇怪,似有脱离主题之嫌,实际上,写邓意在写陈。清代著名文论家刘熙载曾提出“反面敷粉法”的主张。他明确提出,不写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并形象地称之为“睹影知竿”之法。这部书写了邓对陈的救济和帮助,写了邓后来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甚至他的后人都为建设祖国尽心尽力。这一切都旨在写陈独秀革命志向与人格魅力对他和他家人的重大影响!因此,视点在邓,实际褒陈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书中有一段话可以做有力的佐证:邓燮康说“实话对您说吧!我是从内心里崇敬您,您为了天下的老百姓,不怕吃苦受罪,不怕坐牢,不怕砍头。如今客居江津,我作为一个当地人,一个小有家产的富户,理应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这既是做人的良知,也是我年轻时对您崇尚的主要原因。我帮您什么好处也不想得,只是想让为中国富强奋斗了一生的人在江津还能得到人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