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寡妇”扭曲的亲情让她们走上不归路

来源 :人物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pl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们一身黑衣,冷艳逼人,俄媒体称其为“黑寡妇”。她们何以从文弱女子变成了视人命如草芥的冷血女杀手?
  
  当地时间2010年3月29日早晨7点50分左右,莫斯科地铁发生连环爆炸,造成数十人死亡。爆炸被定性为恐怖主义行为,为两名女“人弹”所为,车臣分裂组织宣称对此负责。俄国家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地铁站内的乘客们表情惊恐,绝望地抱着头,地上尸体横七竖八,地铁通道内满是烟尘,人们在浓烟中慌乱地四处逃生。
  记在“黑寡妇”名下的恐怖血债,又重重添上了一笔: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宣称,在发生爆炸的两个地铁站找到了两具女性残肢,其中一人年纪稍大,另一人大约18~20岁。令莫斯科人不寒而栗的是,恐怖的“黑寡妇”重出江湖了。
  在车臣反政府武装中,这些女人被称为“自我献身的神圣斗士”,而俄罗斯媒体却称之为“黑寡妇”,在以往多次恐怖袭击中,这些女人都身穿黑长袍、腰绑炸药现身,她们手段残忍,往往选择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引爆身上的炸弹。“随时准备牺牲自己,为在战争中死去的父亲、丈夫、兄弟复仇”成了“黑寡妇”们生活的全部意义。遗孀们组成的“黑寡妇”
  “黑寡妇”震惊世界的第一击,就发生在莫斯科人眼皮底下。8年前,全世界观众通过俄罗斯NTV电视台拍摄的画面,第一次看到了作为恐怖分子出现的女性形象:在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大楼内,她们穿着传统的黑色长袍,从头罩到脚,有些人蒙着脸,只露出阴郁、仇恨的双眼,身上绑着炸药,态度凶狠决绝。俄罗斯《生意人报》记录了这一震撼人心的细节:在对峙数日后,俄安全部队放完催眠气体实施强攻行动解救人质时,女绑匪共有19人被毙,其中一人引爆身上的炸药后并未即时毙命。当军警围上前询问其名字时,这个奄奄一息的女人弹毫无求救之意,怒视对方直至自己气绝身亡。
  此后,在莫斯科和俄罗斯其他地区接连发生“女人弹”自杀袭击事件,其手段凶残至极——专选人群密集处下手,事先将炸弹藏在衣服里,挤进人堆将自己点燃引爆。2004年,“黑寡妇”竟接连炸毁了两架由莫斯科飞出的客机,血腥恐怖的最高潮则是对别斯兰第一中学的劫持。“黑寡妇”由此成为车臣女恐怖分子的代名词,俄罗斯人提起无不毛骨悚然。
  “黑寡妇”成员多为已死车臣分裂分子的妻子或姐妹,其中,大部分成员的丈夫在与俄罗斯政府军的战斗中死亡,她们发誓为死难的亲人报仇。车臣战争后,很多妇女失去了自己的父亲、丈夫和儿子,车臣叛军利用这些遗孀的悲情和复仇心理,从她们中间招募和训练“女人弹”,多次发动恐怖袭击。车臣共和国内政部官员介绍说,这些“视死如归”的车臣妇女在当地分裂主义势力的蛊惑下,都深信这样的话:自己应该踏上丈夫和兄弟走过的道路,并将发动自杀性袭击活动当做其既定使命。
  
  “黑寡妇”是这样炼成的
  
  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记者尤里娅·尤季科曾通过一年多的实地走访和调查,掌握了恐怖组织招募和培训“黑寡妇”的鲜为人知的内幕。
  恐怖组织嗅觉非常灵敏,能敏锐地发现可以培养成为“黑寡妇”的妇女。最有可能成为“黑寡妇”的妇女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30岁~40岁的寡妇或生活不幸的妇女。她们因战争失去父亲、丈夫和儿子,生活困苦,饱受心灵创伤后,对社会产生愤恨,因而成为恐怖组织招募“黑寡妇”的首选。二是17岁~25岁的女子,她们大部分生于比较穷的人家或单亲家庭。她们一般曾被恐怖组织抢去充当性工具或拍淫秽录像赚钱,为乡邻所不耻,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只能继续受制于恐怖组织。
  招募者一般是由一个“慈眉善目”的中年妇女和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做搭档。他们确定目标后,就找到女子家,先是中年妇女花言巧语劝女子加入恐怖组织,如果她同意了,招募者就扔给她的家属点钱,最多28美元,然后把人带走。如果不行,小伙子就动手抢人,家属怕报复,一般不敢反抗。
  被招募来的女子会被送到偏远的小村子,村口有人放哨,外人根本无法进入,甚至俄安全部门人员也不敢擅自闯入。放哨的一般是个小男孩,他一旦发现可疑的陌生车辆接近村子,就发出报警信号,很快这辆车就会被尾随,甚至遭到枪击。
  这些女子被安置到一些看上去很普通的民宅里。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她们在训导者的监视下摒弃世俗生活,接受洗脑。在煽动性极强的音乐中,训导者向她们灌输这样的思想:她们的苦难都缘于俄军发动的战争,要想为亲人报仇,制止战争,就得牺牲自己,充当人体炸弹,否则苦难永无尽头。牺牲自己的同时,她们也就成了“安拉的新娘”。这些女子时刻在训导者的监视下,而且村子封锁严密,她们根本没机会逃出去。
  如果洗脑不成功,恐怖组织就使出最肮脏和最可怕的一招——诱逼她们吸食毒品,以此来达到完全控制其行动的目的。经调查,近年车臣各地以及北奥塞梯共和国莫兹多克市、莫斯科图什诺机场、特维尔大街等处发生的多起恐怖爆炸事件中,爆炸执行者“黑寡妇”的血液里都发现有毒品成分。据目击者称,有不少“黑寡妇”在作案时神志是不清楚的。
  人都是热爱生命的,“黑寡妇”也不例外。记者调查发现,平均10个“黑寡妇”中,只有1个是真正甘愿去死的,其他人在作案时都想临阵逃跑。但当腰缠炸药包的“黑寡妇”被运到目的地并接近目标时,她们身上的炸药包还有一个控制按钮掌握在躲在不远处的恐怖分子手中。他们注视着“黑寡妇”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她们胆怯想后退时,就会按动按钮,引爆她们身上的炸药。
  不过,“黑寡妇”仅是“人肉炸弹”中的一个类别。最令人心酸、最无奈的是同恐怖分子毫不相关的两类“人肉炸弹”。一类是被车臣恐怖分子劫为人质并惨遭凌辱的无辜少女。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高加索山区少女一旦失去贞操,不仅亲人拒不接受,也无人愿娶其为妻,她就只有死路一条。在恐怖分子灌输宗教极端思想或强制吸毒后,这些可怜的女孩只能求“一死遮百丑”。另一类“人肉炸弹”是穷人家的女儿,她们用生命为亲人换点生活费。根据车臣恐怖分子定下的“价目”,打下一架俄军直升机“奖励”5万美元,对造成重大伤亡的“人肉炸弹”家属起码提供2,5万美元的赏金。
  
  亲情煽动她们复仇的激情
  
  其實,“黑寡妇”的命运都十分悲惨,但其中两名“黑寡妇”的苦难命运尤其让人震惊。一个名叫鲁依扎,死时怀有4个月身孕。她2003年6月身藏炸药被派遣闯入一俄军军营,受伤后被送往医院,但她曾长期服食毒品,最终因肌体功能衰竭,不治而亡。
  另一个叫阿依扎,年仅20岁。其夫在俄军清除车臣小镇乌鲁斯一马尔丹的恐怖分子时被误抓,主事的俄军军官作风粗暴,当着阿依扎的面把她的丈夫毒打致死。阿依扎大受刺激,回家后变得沉默寡言,嘴里常念叨天堂。她的样子引起了恐怖组织的注意,并很快派来了招募人。招募人经常带她出去,鼓动她为夫报仇并向她灌输圣战思想。最后,阿依扎身缠炸药包来到俄军军营,炸死了害死她丈夫的俄军军官,而自己也被炸得仅剩下脑袋和几根手指。
  分析人士指出,恐怖分子利用妇女进行自杀式袭击可谓用心险恶。首先,妇女爱动感情,比较容易受心理训练和极端思想摆布;其次,弱女子不容易招人耳目,便于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守卫严密的要害目标;其三,车臣的穆斯林妇女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绝对服从男人的旨意;其四,车臣恐怖分子把男子看做可“多次使用”的武器,而妇女无非是“一次性”工具,只能充当“自杀式炸弹”;最重要的也许是第五条,在这些女“肉弹”中,绝大多数是已经在同联邦军队战斗中丧命的车臣非法武装分子的妻子或姐妹,车臣恐怖分子头目利用人类固有的亲情,煽动她们为亲人复仇的狂热激情,把她们变成不惜屠戮老弱妇孺的冷血杀手。
  4月2日,俄罗斯地铁爆炸的最新消息称,制造这次莫斯科地铁惨案的一名“女人弹”经鉴定为是达吉斯坦一名武装头目的遗孀。这名“女人弹”仅有17岁,名叫詹奈特·阿卜杜拉赫马诺娃,是达吉斯坦一武装组织头目乌马拉特-穆罕默多夫的遗孀。阿卜杜拉赫马诺娃事发当天在“卢比扬卡”站引爆自己,同时炸死近20名乘客。阿卜杜拉赫马诺娃出生在达吉斯坦的哈萨维尤尔特区,通过网络与乌马拉特相识,当时年仅16岁。俄警方在阿卜杜拉赫马诺娃身上找到一封烧焦的情书,上面用阿拉伯文写着几个字:“在天堂相见”。
其他文献
有人说他好:豪爽仗义,为人诚信;有人说他坏:贪得无厌,罪该万死;  有人说他到哪个单位,哪个单位的职工就有福利;  有人说他现在落入法网,只是运气不好。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这是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官场故事。办案人员最初不过是想寻找樊中黔受贿的5根金条,结果却大出人们意料:光是保险柜就搜出了5个,房产则多达9处,人民币现金超过千万,此外,还有大量的美元、欧元、港币、金条、古玩字画、珍贵礼
期刊
人质被绑架事件近年以来逐步增多,每年被绑架人数至少达到12000人。绑架目的也由政治目的为主向商业化发展。作为21世纪一个不受欢迎的成功故事之_,绑架人质已经形成一个产业,年产值超过10亿英镑。    “闪电绑架”,人人自危    今年全球出现了多起绑架事件。8月份,3名俄罗斯飞行员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被绑架;7月份,4名记者在墨西哥被绑架;6月份,一名俄罗斯商人的孙女被绑架,成为人质……类似的事件
期刊
毕业后演了好多年硬汉的黄海波,终于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重回喜剧,这让他演起来格外快乐。如今,黄海波感触颇多,他说自己身上有许多和余味相似的地方,比如都充满戏剧性,都相过三次亲,还没结婚的他,完全是把《媳妇》当成了婚前练习和教科书来对待。    眼下《媳妇的美好时代》正在荧屏上热播,不苦情不矫情不煽情,却把一对小儿女的生活刻画得栩栩如生,在公众中引起了很大的共鸣。纵然有“国民媳妇”海清饰演的毛豆豆
期刊
从酒吧歌手到金马影帝,这中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黄渤却说:“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强的人,我的幸福与成功来自于我的软坚持,当一条路走不通时,我就再换一条路。”    2009年11月28日,台湾金马奖揭晓,演员黄渤凭借在《斗牛》中的精彩表现,获得金马影帝的殊荣,这是继刘烨之后的第二个内地金马影帝。从酒吧歌手到金马影帝,这中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然而黄渤却说:“其实我并不是一个特别强的人,我的
期刊
《蜗居》后,海清再次火遍中国,她凭借这部《媳妇的美好时代》变身巧媳妇,一人“挑战”婆婆、老公、小姑,充满笑料的故事,温馨的节奏透露着浓浓的人情味。正是这种颇符合中国国情的作品,给了老百姓一次发现自我的良机,似乎每个人都能在剧中寻到相似的经历,这,成为《媳妇》大热荧屏的不二法宝。    从《双面胶》里的刁蛮媳妇胡丽娟,到《王贵与安娜》里的爆脾气媳妇安娜、《蜗居》里为了买房斤斤计较的唠叨媳妇海萍,曾经
期刊
如今是一个自大狂的时代,从普通人到明星,从娱乐界到政坛,随处可见自大狂的身影。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有时荒涎不经,有时滑稽可笑,有时又才华横溢。这些自大狂们在很多人眼里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    “我是不是个野心勃勃的人?8岁就通读并热爱莫里哀作品的人算不算野心勃勃?我会骑马,且无师自通。我擅长写作和摄影:同样是自学成才。”弗朗索瓦·马利·巴尼尔这位善于讨女性欢心的艺术家极少表现出自己谦逊的
期刊
宋佳的身上有非常明显的东北女孩特质,比如直爽、直接、直白,这种个性延续到她所扮演的角色当中,于是就有了《闯关东》中的鲜儿、《雾里看花》中的黄忆江和现在《大女当嫁》中的姜大雁。这些角色身份和经历看似不同,但其实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她们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进入2010年,荧屏变得越来越务实了。有谁觉得自己不幸福,可以去看《老大的幸福》;有谁处理不好婆媳关系,可以去看《媳妇的美好时代》;男人们
期刊
一部热播电视剧《老大的幸福》,让男女老少把幸福作为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作为普通百姓,傅老大身上有我们太多的影子:我们幸福吗?幸福在哪里?如何寻找幸福?    我们都在幸福中纠结    《老大的幸福》之所以风靡,就在于它使人们都普遍陷入了一种对幸福的纠结中,尤其是“杯具”的结尾,更让人颠覆了长久以来对幸福的定义。不少网友郁闷,片名应改为《老大的不幸》,因为所描述的“幸福细节”与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太不
期刊
今日商界,群豪并起,生存还是毁灭,是摆在每个英雄面前的难题。商海沉浮,难道只有不择手段才能生存?为争夺同一块蛋糕,广告战、价格战、口水战、圈地战、媒体战层出不穷。为了攫取利益的最大化,挖人与反挖人,侵权与反侵权,并购与反并购,抹黑与反抹黑,纷繁芜杂,最后大家刺刀见红,鱼死网破,每一场战役都不会是终点。  伊利与蒙牛的竞争,恰如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在彼此前进的路上战斗不休。2010年10月,伊利、蒙
期刊
不同年代的人经历着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各自对幸福的体验也迥然相异。在这些梳理中,我们发现,幸福远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张画在纸上的大饼,它总是由一些具体的人、事、物交织而成。而无论你出生在哪个年代,你自然要接受这个时代赋予你的压力,当然也能在这个时代的重负中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60后  最幸福的一代人  我们6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幸运最幸福的一代人。我们纯洁天真的童年时代,正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