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目的是在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资源,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我国高校的教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教改成果本身不能推广、研究者不愿推广、教学管理部门不知推广等问题,严重降低了项目的应用价值。为此,笔者在分析高校教改项目推广应用现状、制约成果推广应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
【关键词】教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
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研究是针对教育教学的各类问题进行探索,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普遍问题是,教改项目在建设阶段有一定的调研和教学实践,项目结题后却束之高阁,未进行充分地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因此,如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教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宣传,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教学,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高校教改项目推广应用现状、制约成果推广应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
一、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现状
高校教改立项制度是高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一。自教改立项制度实施以来,各大高校积极推进教改项目建设,探索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等热点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不少项目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相比于逐年递增的申报数量、立项数量以及建设经费,教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极为有限。教改研究项目不同于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效果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飞跃。再加上教师职称评定一般是以课题的数量、论文的数量为依据,与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没有关联,所以大部分研究者思想上重研究、轻应用,导致了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难的局面。
二、制约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原因
1.研究成果不能推广
教改研究成果本身不能推广一般存在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部分教改项目的选题偏重理论,脱离教学实际。研究者没有深刻理解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仍然习惯于“资料堆”中搞研究,从理论到理论,没有结合教学的实际进行选题研究,最终使得教改成果的实践价值不高,不能进行推广。另一方面,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专业性较强,较难推广应用到其他课程或专业。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立项评选时,教学管理部门会考虑专业的均衡性,兼顾文科、理科及其他学科,这样虽然有利于各专业根据自身特色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但是某些成果受专业特性所限,只能应用于本课程或本专业,在推广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
2.研究者不愿推广
教改研究成果难以推广与应用,与研究者的推广意识息息相关。研究者不愿意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配套政策不足,比如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经费保障等。大部分的高校仅仅将教改项目是否立项、是否结题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升迁挂钩,而不是将教改成效作为评价依据。学校普遍未制定测量教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指标体系,没有相应的奖惩规定。推广经费的不足也是研究者不愿意推广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教改项目管理办法一般只对项目开展阶段的经费报销作了规定,未明确项目结题后成果推广应用的相应经费配套及保障措施。有些研究项目在建设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者想后期继续实践,却苦于经费不足而不得不终止。因此,研究者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较差,再加上教改效果短期内难以体现,研究者普遍认为与其花时间、花精力、花经费做推广,不如申请新的课题研究。
3.教学管理部门不知推广
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教学管理部门针对教改项目管理的职责主要是组织申报、牵头评审、项目管理以及结题验收,未明确教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职责。教改项目的结题验收一般以论文、结题报告为依据,项目成果水平的认定也主要以论文所发表的刊物级别和评审专家的意见为主,研究成果是否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无人问津。多数高校没有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机构,未组建相应的成果推广队伍,没有针对成果推广应用深入研究。因此,教学管理部门普遍缺乏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经验,间接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建设成效与应用价值。
三、提高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研究
1. 严格把好“立项关”和“结题关”
把好“立项关”和“结题关”,提高选题的科学性,有助于避免项目研究成果本身不能推广的问题。教改项目立项时,对申报者的选题严格把关,加强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可行性的考察。评审专家应要求申报者着重陈述申报课题的研究成果是否推广、如何推广以及推广考核等具体问题。对于推广难度较大、推广价值较低的项目不予以立项,从源头上控制成果推广应用难的局面。项目结题验收时,应综合考虑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学术价值指是否发现了新的理论或新的认识,应用价值指是是否发现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或考核方法等。评审专家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进行量化考核,对于只研究不实践、只出论文不应用的项目不予以结题。
2.搭建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为研究者搭建教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加大教改成果的宣传力度,促进广大教师意识到教改的意义,了解教改的理念,学习教改的方法,吸取教改的经验,进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通过建设专门的教改成果推广应用网站、召开教改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及时的宣传教改的成效,推进成果的推广。此外,学校可组织专门人员针对全校的教改项目进行总结和凝练,归纳和总结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改所具有的共性教改思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帮助。
3.建立成果推广应用专项资金
目前高校教改项目经费主要是支持项目从立项至结题间的建设,很少有经费支持项目建设完成后的成果推广。因此,有些研究者虽有心推广研究成果,却因经费不足而不得不终止教学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重新统筹分配经费,将项目经费分为项目启动经费、项目完成经费、成果推广经费。通过经费的控制,有效地推进和监督项目的建设,及时停止建设难度大、不能按时完成的项目,减少经济损失。通过成果推广专项经费的设立,解决研究者的后顾之忧,鼓励和支持实践价值高的项目的成果推广,形成良性的循环,引导教学研究走向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国内教学改革的发展深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63-164.
[2]代晶晶.“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2):46-49.
[3]叶乐,谢翼.关于落实与保障高校教研教改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改研究,2013(18):7-8.
[4]刘慧.对提高地方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水平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3(12):62-64.
[5]车艳,陈麦玲.高校教改立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科学版),2011(6):11-13.
[6]邱镔,黄祥军. 高校教改立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5):24-25.
[7]周鹏,杜侦.高校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现状的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 [J].上饶师范学报,2008(4):104-107.
[8]张文.教改立项课题成果转化的微观动力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42-344.
作者简介:
贾佳丽(1987-),女,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实习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
【关键词】教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
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以下简称“教改”)研究是针对教育教学的各类问题进行探索,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普遍问题是,教改项目在建设阶段有一定的调研和教学实践,项目结题后却束之高阁,未进行充分地推广应用研究成果。因此,如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教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宣传,如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教学,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高校教改项目推广应用现状、制约成果推广应用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
一、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现状
高校教改立项制度是高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一。自教改立项制度实施以来,各大高校积极推进教改项目建设,探索人才培养理念优化、学科与专业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等热点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不少项目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但是相比于逐年递增的申报数量、立项数量以及建设经费,教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极为有限。教改研究项目不同于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效果需要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飞跃。再加上教师职称评定一般是以课题的数量、论文的数量为依据,与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没有关联,所以大部分研究者思想上重研究、轻应用,导致了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难的局面。
二、制约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原因
1.研究成果不能推广
教改研究成果本身不能推广一般存在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部分教改项目的选题偏重理论,脱离教学实际。研究者没有深刻理解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仍然习惯于“资料堆”中搞研究,从理论到理论,没有结合教学的实际进行选题研究,最终使得教改成果的实践价值不高,不能进行推广。另一方面,教改项目研究成果专业性较强,较难推广应用到其他课程或专业。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在立项评选时,教学管理部门会考虑专业的均衡性,兼顾文科、理科及其他学科,这样虽然有利于各专业根据自身特色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但是某些成果受专业特性所限,只能应用于本课程或本专业,在推广方面受到较大的限制。
2.研究者不愿推广
教改研究成果难以推广与应用,与研究者的推广意识息息相关。研究者不愿意推广,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的配套政策不足,比如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和经费保障等。大部分的高校仅仅将教改项目是否立项、是否结题与教师的职称评定、职务升迁挂钩,而不是将教改成效作为评价依据。学校普遍未制定测量教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指标体系,没有相应的奖惩规定。推广经费的不足也是研究者不愿意推广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教改项目管理办法一般只对项目开展阶段的经费报销作了规定,未明确项目结题后成果推广应用的相应经费配套及保障措施。有些研究项目在建设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研究者想后期继续实践,却苦于经费不足而不得不终止。因此,研究者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较差,再加上教改效果短期内难以体现,研究者普遍认为与其花时间、花精力、花经费做推广,不如申请新的课题研究。
3.教学管理部门不知推广
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教学管理部门针对教改项目管理的职责主要是组织申报、牵头评审、项目管理以及结题验收,未明确教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职责。教改项目的结题验收一般以论文、结题报告为依据,项目成果水平的认定也主要以论文所发表的刊物级别和评审专家的意见为主,研究成果是否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无人问津。多数高校没有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推广应用机构,未组建相应的成果推广队伍,没有针对成果推广应用深入研究。因此,教学管理部门普遍缺乏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经验,间接影响了研究成果的建设成效与应用价值。
三、提高教改项目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研究
1. 严格把好“立项关”和“结题关”
把好“立项关”和“结题关”,提高选题的科学性,有助于避免项目研究成果本身不能推广的问题。教改项目立项时,对申报者的选题严格把关,加强对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可行性的考察。评审专家应要求申报者着重陈述申报课题的研究成果是否推广、如何推广以及推广考核等具体问题。对于推广难度较大、推广价值较低的项目不予以立项,从源头上控制成果推广应用难的局面。项目结题验收时,应综合考虑其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学术价值指是否发现了新的理论或新的认识,应用价值指是是否发现了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或考核方法等。评审专家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进行量化考核,对于只研究不实践、只出论文不应用的项目不予以结题。
2.搭建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加大宣传力度
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为研究者搭建教改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平台,加大教改成果的宣传力度,促进广大教师意识到教改的意义,了解教改的理念,学习教改的方法,吸取教改的经验,进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通过建设专门的教改成果推广应用网站、召开教改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及时的宣传教改的成效,推进成果的推广。此外,学校可组织专门人员针对全校的教改项目进行总结和凝练,归纳和总结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教改所具有的共性教改思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帮助。
3.建立成果推广应用专项资金
目前高校教改项目经费主要是支持项目从立项至结题间的建设,很少有经费支持项目建设完成后的成果推广。因此,有些研究者虽有心推广研究成果,却因经费不足而不得不终止教学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可以重新统筹分配经费,将项目经费分为项目启动经费、项目完成经费、成果推广经费。通过经费的控制,有效地推进和监督项目的建设,及时停止建设难度大、不能按时完成的项目,减少经济损失。通过成果推广专项经费的设立,解决研究者的后顾之忧,鼓励和支持实践价值高的项目的成果推广,形成良性的循环,引导教学研究走向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冬梅.国内教学改革的发展深思[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163-164.
[2]代晶晶.“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建设[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2):46-49.
[3]叶乐,谢翼.关于落实与保障高校教研教改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改研究,2013(18):7-8.
[4]刘慧.对提高地方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水平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3(12):62-64.
[5]车艳,陈麦玲.高校教改立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对策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科学版),2011(6):11-13.
[6]邱镔,黄祥军. 高校教改立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5):24-25.
[7]周鹏,杜侦.高校教改课题成果推广应用现状的调查及管理对策研究——以上饶师范学院为例 [J].上饶师范学报,2008(4):104-107.
[8]张文.教改立项课题成果转化的微观动力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342-344.
作者简介:
贾佳丽(1987-),女,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实习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务处教学研究科,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