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珠沙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dezuz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抹嫣红,在校园图书馆门前不远的小径旁招摇,许多次匆匆而过,轻瞟一眼,只觉惊艳,却因我不知它们的名字,而未能驻足观赏。
  这天中午下课,不经意间听见几位学姐开心地惊叹:“今年的曼珠沙华开了好久啊!”我猛地刹住脚,带着惊喜与好奇打量着这簇曼珠沙华。
  只能在书中看见的我最爱的花,此刻出现在我面前,怎能不令我惊喜异常!只是关注得太晚,那一簇的繁茂已不复存在,但所幸的是仍能看见几朵。
  它的绿色的高挺的茎竖起,顶着红红的花瓣,如一群围成一圈的舞者,一起奋力向外抛出宽长的红丝带;花蕊在花瓣的内侧伸出,蕊丝从底部的红向上渐变为棕色,在蕊丝的末端突然又变成黄点而打住,与茎和花蒂相连处的黄色上下呼应,只有造物主才能如此匠心独运地打造她的美。整朵花在风中摇曳着,那么细,那么软,仿佛下一刻就会像蒲公英一样飞散;此刻却又那么张扬那么固执的舞蹈着。
  它们还有另一个名字,彼岸花。因为花开之时不见叶,叶茂之日不见花,花与叶生生相错,永不相见,彼此作隔岸之望,永不相逢,故名彼岸花。在东方神话以及一些北欧神话、歌特式童话中,这种花被视作死亡的象征,由此也为许多人所厌弃。
  我却不以为然,因为这恰如人生中的许多遗憾,我们总期望有美好的遇见,但遗憾的是,总有许多更好地遇見未能遇见,而是错过。
  花的寓意不过是人所赋予,人又何知花本身如何呢?在我而言,花草盛放之美在于生命的顽强、灵魂的自由,生而绚烂,死而静美,如是而已。即使生于墙角无人相伴,即使众人厌弃无人欣赏,那又如何?殷红洒满一地,仅存茎顶的点点枯黄,但她依然可以无悔地告诉世人——我曾盛放。
  接下来数日,我总是不自觉地从它身旁的幽径缓步走过,直至最后一抹嫣红落地。
  导师:佚 名
其他文献
该文以华北平原作为全球变化的区域研究典型样区,分析了史前时期、人类历史时期以及现代的土地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其中的重点在于,借助NOAA AVHRR的遥感多光谱数据,利用
历史实践证明,在多种发展途径的模式中,可持续发展是最佳的途径和模式,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和评估的最高境界.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各国、各地区间相互协调基
该文是一部关于区域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理论研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创新性,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辅相成.
该文选择福建省闽西山地丘陵区-沙县东溪流域为以水蚀为主的土地退化研究案例,采用Cs测试技术、土壤磁学以及分析土壤结构水稳性、阳离子交换性能等部分土壤理化性状等多种方
该文以旅游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一体化理论为指导,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吉林省旅游一体化开发为研究对象,从其发展的机遇、存在的问题及旅游业开发条件出发,探讨旅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掠夺严重,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尖锐.集中供热作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一项举措施,十多年来在中国一度蓬勃发展.但近年来由于经济制
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网络研究和合理规划提出迫切需求;而旅游网络研究既少儿且定量化的局面,给这方面研究带来难度.该文以大杭州旅游网络为样本,在GIS空间分析方法与
该文在对塔里木盆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自然地理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水资源信息管理进行了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完成了塔里木盆地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