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音乐课中融入肢体律动教学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提高幼儿音乐教育质量,如何增强幼儿音乐素养,丰富其美学体验和艺术情趣,这是教师不断思考的重点,同时对于幼兒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此次论文工作,教师将重点分析如何在音乐课中合理融入肢体律动机制,以此增强幼儿音乐艺术体验。
  关键词:幼儿音乐;肢体律动;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30-0075-02
  How to integrate body rhythm teaching into children's music class
  WU Chenchen  (kindergarten,Zhejiang Province,China)
  【Abstrac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hildren's music education,how to enhance children's music literacy,enrich their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rtistic taste,which is the focus of teachers' continuous thinking,and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hildren's futur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the teacher will focus on how to integrate the body rhythm mechanism into the music class,so as to enhance children's music art experience.
  【Keywords】Infant music;Body rhythm;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strategies
  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对于音乐概念的认知和理解还停留在启蒙阶段。在这期间,许多音乐知识对于他们而言比较陌生。通常来讲,培养幼儿对节拍、节奏的掌握能力,是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但是传统教学陌生局限性强,难以取得理想教学效果。所以,将肢体律动和音乐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增强幼儿对音乐节拍、节奏的感知能力,无疑是取得高效教学成效的关键。而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着手引入肢体律动。比如,构建丰富有趣的情境活动,让幼儿在体验中感受肢体律动的乐趣。实施师生互动活动,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音乐节奏、节拍的魅力。又或者开展舞蹈编排活动,鼓励幼儿在课堂中根据音乐节奏节拍、歌词等特点,编撰出别具一格的舞蹈动作,以此加强幼儿的律动体验,促进其创造力的提升。
  1.建立趣味情境,点燃幼儿律动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牵引下,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会变得更加热情、高涨。肢体律动动态感十足、丰富有趣、画面充实,可以有效增强幼儿的学习情趣。将肢体律动融入到音乐学习之中,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为课堂教学的开展铺垫良好的前提基础。期间,遵循幼儿兴趣喜好特点,合理构建趣味情境,以此点燃幼儿律动意识,能让他们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音乐的节奏与节拍。
  以儿歌《嘀哩嘀哩》为例,作为一首二拍子的歌曲,其教学重点自然是让幼儿在律动中掌握二拍子的特征。所以,教师首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则有趣的flash动画视频。屏幕上的小朋友正在快乐的舞动,而他们脚部和手部的动作恰好与二拍子相一致。这时,教师告诉幼儿“小朋友们快看,视频中的这帮小家伙好快乐呀。大家知道吗,当他们拍手的时候就是第一个拍子,当他们拍腿的时候就是第二个拍子。”随后,教师鼓励幼儿和视频中的小朋友一起舞动,并在律动的同时感受一下二拍子的特点。这个活动不但瞬间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也让他们在欢快和雀跃中踊跃融入活动,让课堂变得精彩纷呈。
  当然,趣味情境的塑造并不是固定的,它也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课堂环境进行灵活改动。譬如《嘀哩嘀哩》这首歌,教师还可以将网上相关的音乐情景剧展示给学生观看,以此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通过此类活动的推进与开展,一方面丰富了课堂内容,另一方面打破了一成不变的教学氛围,由此让音乐教学变得格外精彩。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年纪较小,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都存在局限,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对他们而言如同天书。所以教师应该在展示趣味情境的同时对部分知识概念进行详细讲解,搭配趣味的语言,以此促进学生对音乐概念的认知与理解,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2.践行师幼互动,帮助幼儿感知节奏
  师生互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教育课题,同时也是提高幼儿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在落实肢体律动教学期间,因为幼儿个体能力有限,对于部分技巧的掌握不够娴熟,所以利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加强幼儿律动成效,让幼儿在直观的体验中感受知识特征,恰恰是达成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手把手指导,并针对幼儿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针性的教育。
  比如,教师曾在一次律动指导中给幼儿提供了有趣的口令—“遇到高音手上扬,遇到低音手放下,遇到强音拍拍手,遇到低音跺跺脚,遇到长音张开手,遇到短音手抱抱。”但是,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对口令中的部分意思不太了解。所以教师进行了现场示范,帮助幼儿形成直观、形象的体验和记忆。以儿歌《劳动最光荣》为例,当演绎到长音桥段的时候,教师立即将双手摊开,然后朝着两个方向伸开手臂,这样幼儿自然明白了这段话的意思,并能够有样学样。当然,教师也要适当地询问幼儿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比如,有的幼儿询问“为什么在高音段落中要将手臂上扬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比喻的方式让幼儿形成直观的形象,如高音是指音高的逐渐递增,呈现的是上升趋势,这一点与手臂上扬是一个意思,所以“遇到高音手上扬”。   另外,因为师生互动是相互的,所以不能单纯地由教师表演,也要适当地給幼儿提供一些机会。在幼儿初步体验歌曲的节奏节拍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想和意见。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些动作小朋友们喜欢吗?大家还有什么更合理的动作吗?”这时,幼儿自然会带着激情去表现自己,并争先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就这样,课堂在教师和幼儿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到高潮阶段,情境格外精彩。需要注意的是:在幼儿表现环节,教师要时刻把控课堂的气氛,绝不可以让幼儿过度沉浸在愉悦中忘记了知识重点。并且,科学合理的课堂应该建立在秩序之上,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幼儿的要求而忽略秩序,否则反而会影响课堂的整体质量。
  3.舞蹈编排创造,巩固幼儿音乐素养
  每一个幼儿都是一名出色的幻想家,他们的脑海中总是充斥着五花八门的想法和天马行空的创意。在引入肢体律动教学期间,教师不妨鼓励幼儿开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音乐节拍节奏的特点,编排独具一格的舞蹈。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还能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以儿歌《快乐的小熊》为例,这首曲子的副歌部分以长短音的变化为主,如何在律动中将其表现出来呢?针对这个问题,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譬如有的幼儿模仿出小熊的形态,在长短音的变化中融入了第二大点中提到的口令,让整个模仿过程显得憨态可掬;有的幼儿喜欢利用手臂挥动幅度的变化展现长短音。在幼儿模仿与创作期间,教师还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如“肢体的动作与节奏节拍的变化形成了哪些共鸣?”、“在编撰舞蹈动作的时候,如何确保动作与节奏节拍的统一?”,“除了这几种动作外,是否还有一些其它的动作可以完美地诠释节拍的特点呢?”,通过不断地创造、体验,幼儿对节拍的感知能力会逐渐增强。当他们以后再学习音乐的时候,便可以更好地把握节拍、节奏的相关知识。
  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编撰舞蹈剧。比如,在《快乐的小熊》这首歌曲中,教师可以要求一部分幼儿扮演小熊,一部分幼儿扮演附近的花花草草。然后,扮演小熊的幼儿随着音乐一起舞动,而扮演花花草草的幼儿则跟随摇摆,形成一种他们正在被风吹动的效果。这样一来,既能让画面显得无比活泼,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整体体验。而且,由于所有的动作和内容都是幼儿自主编撰的,所以他们在表演的时候会显得无比积极,这便改变了传统音乐课幼儿情绪不高的尴尬问题。
  总而言之,肢体律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于促进幼儿音乐学习质量有着不可获取的意义。而且,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幼儿在肢体律动的牵引下感受到了音乐学习的乐趣,这样幼儿对音乐概念的理解和认知变得更加透彻与全面。所以,教师有必要深度挖掘肢体律动在音乐课中的可行性,制定出更完善的教育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帅.节奏与体态律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交互运用[J].戏剧丛刊,2014(09):15
  [2]马楠.5-6岁幼儿音乐节奏感培养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地区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3.5
  [3]张晶晶.律动教学与舞蹈启蒙教育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5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幼儿音乐教育中,音乐游戏是教师喜爱的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而游戏是幼儿现阶段最感兴趣的,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接触音乐,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这对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音乐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关键词:幼儿教学;音乐游戏;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 要:自主角色游戏是一条很好的实施路径,不仅吻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还能够将多种资源融合打通,全面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从而增强育人的效果。只有着眼于幼儿关键能力的发展运用好自主角色游戏,我们才能真正释放幼儿的“玩性”与“潜质”,让学前教育回归快乐,回归幼儿。  关键词:关键能力;发展;大班幼儿;自主;角色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
期刊
摘 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当中,对于游戏精神进行倡导和应用,其能够促使整个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游戏课程化的方式,其本身能够更好的对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进行适应,并且促使幼儿能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当中更好的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帮助幼儿实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这是现阶段幼儿教育工作当中的一个研究重点。  关键词:游戏精神;幼儿课程;游戏化;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0
期刊
摘 要: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索、观察等学习能力,引导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为促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幼儿教师应当将科学教育生活化,将生活实际带入到科学教育活动之中,引导幼儿通过生活实际感知与发现科学,提升幼儿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  关键词:小班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
期刊
摘 要:在我国教育发展新形势下,幼儿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美术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性,在教学中加强引导,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促使幼儿获得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创造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因此,利用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式幼儿园课程的理念,实现园本特色,是建园以来我们教师探索和实践的目标。本文从园所环境、区域游戏、家园共育三方面入手,探讨了生态材料在幼儿园课程建设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建设;生态材料;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废旧的生活材料源于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物品。利用安全、可反复使用、可塑性强的废旧生活材料,通过观察、发现、制作,可变废为宝,发挥其剩余价值,变成简单、可玩性、安全性、多样性的器械。自制幼儿体育活动器械,不仅解决了幼儿园体育活动开展中出现的活动形式单一、人多器械少、长时间等待一系列问题,而且在一物多玩、趣味性强、可灵活变换活动方式的基础上,激起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成为幼
期刊
摘 要:在幼儿音乐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游戏活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幼儿难以长时间对某一事物保持注意力,教师需要在游戏的帮助下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游戏融入到音乐教育中,在两者的结合下发挥出教育上的优势,进而提高教学的主动性。此外,音乐游戏的形式也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更快进入活动状态,整体上的气氛也比较轻松愉悦,对陶冶幼儿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在对小班幼儿的教育教学时积极展开实践尝
期刊
摘 要:世界衛生组织曾对“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而且是还要具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强调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体能,增强体质和培养幼儿独立自信、大胆果断、不怕挫折等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因此,对幼儿实施抗挫能力的教育,不仅是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环境创设;挫折能
期刊
摘 要:在当前教育改革环境下,也给幼儿园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冲击,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教学水平,就必须要转变以往教学策略,并结合幼儿发展的特点,优化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此来确保幼儿能够在幼儿园实现稳定发展的目标。因此在幼儿园小班绘本课程教学中,应将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游戏化教学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课程教育中,以此突显趣味绘本教学特性,也希望运用绘本游戏教学形式来为幼儿创设良好成长氛围,促进幼儿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