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的稻米是什么样?它从何而来?中国人的稻米情结为何如此深切?稻米的种子是如何传遍世界的?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等拍摄的大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稻米之路》,将以各种确凿的实地考察、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全面展示稻米这种传统食物所走过的文化之旅。12月1日,大型历史文化类纪录片《稻米之路》开机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据了解,《稻米之路》共六集,预计2016年春节前制作完成两集,2017年春节前完成全套六集的制作和播出。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在开机仪式上指出,中国是最早食用和培养稻米的国家,不论是一年三熟的海南还是一年一季的东北,种植面积广阔。提起稻米就给人一种绵长感和历史的纵深感,这也是《稻米之路》能够给人想象空间的根本原因。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介绍,以中国为起点的稻米文化,是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在我们食用稻米的方式中,可追溯到多种文明交融的历史。稻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早在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前,就有一种东西将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稻米。今天,除了南极,稻米种植区遍及整个地球。在这个约有70亿居民的地球上,近50%的人口以此为主食。中国,稻米的故乡,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流传到四面八方,它与这些国家关系紧密相连、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化圈,甚至有人把这种独特的景观称为“稻米文化圈”。
据介绍,《稻米之路》就是一部关于稻米的历史,讲述这种平常食物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习以为常的现象下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该片系中央电视台重点纪录片,2016年中宣部外宣重点项目。该片主创团队全部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总导演由董浩珉担当,他曾创作了纪录片《瓷路》。
《稻米之路》摄制组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前期调研,并在10月秋收时节在辽宁省盘锦市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点拍摄。盘锦市作为我国水稻的一大主产区,其出产的大米拥有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蔚蓝的大海、辽阔的红海滩和宏大的金黄稻田共同构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画面。不仅如此,在盘锦,调研组也看到陆地农业和海洋渔业相互渗透和交融的故事,成为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关系的现实注脚。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在开机仪式上指出,中国是最早食用和培养稻米的国家,不论是一年三熟的海南还是一年一季的东北,种植面积广阔。提起稻米就给人一种绵长感和历史的纵深感,这也是《稻米之路》能够给人想象空间的根本原因。
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万建民介绍,以中国为起点的稻米文化,是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在我们食用稻米的方式中,可追溯到多种文明交融的历史。稻米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早在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以前,就有一种东西将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稻米。今天,除了南极,稻米种植区遍及整个地球。在这个约有70亿居民的地球上,近50%的人口以此为主食。中国,稻米的故乡,在过去的几千年里稻米流传到四面八方,它与这些国家关系紧密相连、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化圈,甚至有人把这种独特的景观称为“稻米文化圈”。
据介绍,《稻米之路》就是一部关于稻米的历史,讲述这种平常食物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在习以为常的现象下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该片系中央电视台重点纪录片,2016年中宣部外宣重点项目。该片主创团队全部来自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总导演由董浩珉担当,他曾创作了纪录片《瓷路》。
《稻米之路》摄制组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前期调研,并在10月秋收时节在辽宁省盘锦市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点拍摄。盘锦市作为我国水稻的一大主产区,其出产的大米拥有国家质检总局认定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蔚蓝的大海、辽阔的红海滩和宏大的金黄稻田共同构成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画面。不仅如此,在盘锦,调研组也看到陆地农业和海洋渔业相互渗透和交融的故事,成为农业文明与海洋文明相互关系的现实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