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3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新高考方案的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此前在江苏实施了两年多的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亦正式开始将课程的教学评价与新高考方案接轨。本文谨就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新高考方案接轨问题提几点看法。
一
根据江苏08年高考方案,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最终将由两次水平测试完成:一次是每年4月8-9日高二下学期和高三下学期的必修科目水平测试(每科75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一次是每年6月9日高三统考期间的选修科目水平测试(每科100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可报考一次)。第一次水平测试面向所有理科考生,第二次水平测试面向所有文科考生。
由此,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面向报考理科的学生,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三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以及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的主要线索及重要内容,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教学目标,以顺利通过基础性水平测试。第二层次主要面向报考文科的学生,不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三册教科书(必修)的基本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两册选修教科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将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形成比较全面扎实的知识结构,以应对统考性的选修科目水平测试。
就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一层次而言,教师须在明确三个必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学期的课程教学逐步将学生引入“学而时习之”式的成熟应试境界。在此,首先要紧扣三个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即政治模块(必修1)的“了解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模块(必修2)的“关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感受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联系”;思想文化模块(必修3)的“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和相关人物,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在每一模块的各个专题教学环节中严格贯彻课程目标。其次要在课程教学中“吃透”每一模块的内容标准,明确学习要求,通过逐层贯彻相关专题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达到培养、启发和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效果。第三要在复习阶段树立三个模块课程目标一体化意识,及时从人类社会生活历史演变的整体角度,阐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活动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帮助学生把二十五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整合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就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二层次而言,教师须在整合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五个学期的教学逐步将学生调整到“温故而知新”式的最佳迎考状态。在此,教师首先要准确掌握两个选修模块与三个必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内在关联度。如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目标的政治层面,就是对必修模块1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的具体化;九个有代表性改革的经济层面,则是对必修模块2课程目标中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演变历程的深化与细化;而改革家们的改革思想,则丰富了必修模块3课程目标的内涵。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程目标的政治人物层面,也是对必修模块1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具体化,该模块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层面,则是对必修模块3课程目标内涵的深化与细化。
其次要在教学中分别将两个选修模块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三个必修模块的相应目标联系起来。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具有主从复合性:必修模块1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大多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而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古今中外九个有代表性的改革,以及《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22位重要历史人物,则是对必修模块l主体知识的补充与拓展。必修模块2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史实,两个选修模块中重大改革的经济内涵与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经济层面,也是对该模块主体知识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充实与个案展示。必修模块3反映的是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和相关人物,两个选修模块中重大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文化层面,同样是对该模块主体知识的个案说明。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具有逐步升华性:三个必修模块都要求“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思想文化进程中的相关资料”,通过“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或认识“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现象”、“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及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两个选修模块则分别要求“完整把握”“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过程与结果”(或“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初步理解历史的纵横架构”(或“逐渐加深对历史人物及其历史贡献的理解”),“将改革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价值判断”(或“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评价”),“初步形成较系统的历史思维”(或“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并且善于独立地多角度地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这里,三个必修模块的要求体现了学习历史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而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则是在必修模块基础上的升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具有兼容互补性:必修模块1要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必修模块2要求“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基本国情”、“增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开放意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模块3要求“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三个模块的要求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宏观角度彼此兼容,形成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干体系,而两个选修模块则从历史人物具体活动的微观角度,充实了三个必修模块目标的内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要求“学习改革家坚强 不屈的意志和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和人类的利益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要求“确立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感”,二者均从历史人物及其相关活动的细节上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
第三要在复习阶段有机整合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条理清楚、内容充实、比较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结构。与改革前的课程体系相比,新课程是按照“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构成的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每个模块相关专题的知识内涵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覆盖面,教师在教学中当然要严格按照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备课、授课以贯彻相关模块各专题的教学目标。但在复习迎考阶段,为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必修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内容,亦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特点,对五个模块四十个专题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一个线索清晰、条理清楚、内容简捷、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和运用的知识体系。这种整合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无疑也是一种挑战。
二
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层次的教学设计,都涉及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运用既有的历史知识体系,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加以解决。所谓宏观历史定位,是指课程教学中确定相关专题内容在世界历史或中国历史的时序(古代、近代或现当代)、领域(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以及相关的知识链接(背景),以揭示特定的历史专题内容与整体历史知识的多样性关系。所谓微观现实分析,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对相关专题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以达到新课程陶冶情操、增强历史使命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效果。
在第一层次的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注意到对三个必修模块二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必要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如必修模块l第七单元(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分别由“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三课构成,该单元的宏观历史定位在时序上纵贯17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在领域方面属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构建,相关的知识链接涉及四个不同的背景:一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问题,它与后来的1688年“光荣革命”直接相关,是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次不流血宫廷政变的关键,而这个问题又与必修模块3第六单元第2课中的宗教改革相关;二是18世纪欧洲大陆启蒙运动的兴起与扩展,以“分权与制衡”原则为核心的美国1787年宪法,被公认为欧洲启蒙运动政治思想成功实践的典范,而这一背景也与必修模块3第六单元第3课“启蒙运动的兴起”相关;三是19世纪中叶完成的工业革命,法国自大革命后历经几十年的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最终以1875年宪法建立了共和政体,就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力量在工业革命中不断壮大,而这个问题又与必修模块2第五单元第3课“工业革命”的内容相关;四是伴随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在欧洲蓬勃发展的近代民族主义浪潮,它直接构成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意志的统一正是这股浪潮中的巨大涌流,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更凝聚了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政治共识。这一历史背景虽然在其他两个必修模块中没有专门表述,但教师应该以启蒙运动的扩展和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作为知识链接的契入点,适当补充介绍《德意志帝国宪法》诞生的历史背景。上述四个不同的历史背景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欧美四国构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体模式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讲述每一种类型的代议制之前,都应在宏观上适当联系相应模块的知识点作必要的背景陈述,以便学生准确理解这一知识点的宏观历史定位。
在微观现实分析方面,要理解课本设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元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已成为历史潮流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处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前列的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本单元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因此,本单元的时代性就体现在四种代议制历时20()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以及该历程与美、英、德、法获得并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内在联系;本单元的现实意义则体现在四种相对成熟的代议制度,在共性与个性层面对中国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作用和历史启示。在贯彻本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本单元宏观历史定位的相关知识链接,联系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现实,分析四种代议制度内容的共性与个性,启发学生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从而达到本单元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在第二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但要在课程教学中对三个必修模块二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必要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而且要对两个选修模块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同样的定位和分析,并在复习阶段从整体角度对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的四十个专题作归纳性定位与分析。如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六单元(专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宏观历史定位的时序上,阿里改革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政治革命和近代民族主义浪潮汹涌澎湃的高涨阶段;在领域方面阿里改革既类似于18世纪下半期中、东欧国家实行的“开明专制”改革;也类似于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上半叶奥斯曼帝国苏丹塞里姆三世和马赫穆德二世进行的近代化改革;其知识链接在宏观上涉及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商贸圈对中、东欧地区的辐射性影响,在微观上则涉及国际商路中心转移后奥斯曼帝国本身的社会变化。这一知识链接的契入点可从必修模块2第五单元第1课“开辟新航路”的后果:“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入手,“可采用课件或图示等简捷方式,概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发生在中、东欧国家的“开明专制”改革和奥斯曼帝国的近代化改革,以便学生理解这一专题知识的宏观历史定位。 在微观现实分析方面,要理解课本设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单元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受外部力量(工业世界中心地区)的推动,其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变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以政治革命或改革运动为先导,进而推动经济改革与技术更新的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作为一种传导性的社会巨变,既不能在保存原有传统基础上进行,又不能完全割断或抛弃传统。”这不但是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历程同步存在的历史现象,而且是当今世界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单元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要使学生了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在沦为殖民地之前所处的复杂形势,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艰巨性”。本单元的时代性恰恰表现在阿里改革所蕴含的保持传统的一元专制型前现代社会结构,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文化实现经济、军事近代化的“开明专制”性质,与当代一些威权政治体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通过自觉强制的定向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非常类似。本单元的现实意义则反映在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内在原因(改革旨在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所带给人们的历史启示,以及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世界历史大背景下,阿里改革对埃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十九世纪的埃及是穆罕默德·阿里所创造的,他必须被承认为他那个时代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教师可在贯彻本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中,适当联系当代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模式的现实状况,以适应本单元的“寻求历史进步的智慧,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复习阶段的从整体角度对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的四十个专题作归纳性定位与分析,需要教师综合运用两门通史的知识体系,按照“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将所有专题的知识点归纳成线索清晰、重点明确、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迎考纲要。这是一项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需在课程教学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运用知识的创新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成熟的方案。
随着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的付诸实施,要求教师在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相应地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复习迎考方法。本文对这个问题的初步思考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有所启发,亦恳请有关专家批评指正。
一
根据江苏08年高考方案,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评价最终将由两次水平测试完成:一次是每年4月8-9日高二下学期和高三下学期的必修科目水平测试(每科75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报考两次),一次是每年6月9日高三统考期间的选修科目水平测试(每科100分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只可报考一次)。第一次水平测试面向所有理科考生,第二次水平测试面向所有文科考生。
由此,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可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面向报考理科的学生,旨在使学生系统掌握三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以及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的主要线索及重要内容,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教学目标,以顺利通过基础性水平测试。第二层次主要面向报考文科的学生,不但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三册教科书(必修)的基本内容,而且要求学生进一步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两册选修教科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将必修与选修有机结合,形成比较全面扎实的知识结构,以应对统考性的选修科目水平测试。
就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一层次而言,教师须在明确三个必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三个学期的课程教学逐步将学生引入“学而时习之”式的成熟应试境界。在此,首先要紧扣三个必修模块的课程目标:即政治模块(必修1)的“了解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经济模块(必修2)的“关注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以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感受人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联系”;思想文化模块(必修3)的“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和相关人物,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在每一模块的各个专题教学环节中严格贯彻课程目标。其次要在课程教学中“吃透”每一模块的内容标准,明确学习要求,通过逐层贯彻相关专题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达到培养、启发和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效果。第三要在复习阶段树立三个模块课程目标一体化意识,及时从人类社会生活历史演变的整体角度,阐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活动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帮助学生把二十五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专题整合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就课程教学设计的第二层次而言,教师须在整合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基础上,通过五个学期的教学逐步将学生调整到“温故而知新”式的最佳迎考状态。在此,教师首先要准确掌握两个选修模块与三个必修模块课程目标的内在关联度。如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目标的政治层面,就是对必修模块1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政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的具体化;九个有代表性改革的经济层面,则是对必修模块2课程目标中经济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演变历程的深化与细化;而改革家们的改革思想,则丰富了必修模块3课程目标的内涵。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课程目标的政治人物层面,也是对必修模块1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具体化,该模块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层面,则是对必修模块3课程目标内涵的深化与细化。
其次要在教学中分别将两个选修模块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同三个必修模块的相应目标联系起来。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具有主从复合性:必修模块1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大多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而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古今中外九个有代表性的改革,以及《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22位重要历史人物,则是对必修模块l主体知识的补充与拓展。必修模块2反映了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史实,两个选修模块中重大改革的经济内涵与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经济层面,也是对该模块主体知识的三个基本要素的充实与个案展示。必修模块3反映的是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和相关人物,两个选修模块中重大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文化层面,同样是对该模块主体知识的个案说明。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具有逐步升华性:三个必修模块都要求“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经济活动”和“思想文化进程中的相关资料”,通过“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或认识“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现象”、“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及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而两个选修模块则分别要求“完整把握”“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过程与结果”(或“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初步理解历史的纵横架构”(或“逐渐加深对历史人物及其历史贡献的理解”),“将改革置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做出价值判断”(或“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历史人物作出科学的评价”),“初步形成较系统的历史思维”(或“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并且善于独立地多角度地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看法”)。这里,三个必修模块的要求体现了学习历史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而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则是在必修模块基础上的升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要求具有兼容互补性:必修模块1要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必修模块2要求“从经济的角度认识基本国情”、“增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形成开放意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必修模块3要求“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三个模块的要求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宏观角度彼此兼容,形成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干体系,而两个选修模块则从历史人物具体活动的微观角度,充实了三个必修模块目标的内涵:《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要求“学习改革家坚强 不屈的意志和高度的社会历史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和人类的利益而奋斗的决心和勇气”;《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要求“确立求真求实、积极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感”,二者均从历史人物及其相关活动的细节上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
第三要在复习阶段有机整合三个必修模块与两个选修模块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条理清楚、内容充实、比较系统全面的历史知识结构。与改革前的课程体系相比,新课程是按照“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构成的学习模块和学习专题,每个模块相关专题的知识内涵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覆盖面,教师在教学中当然要严格按照这个新的知识体系备课、授课以贯彻相关模块各专题的教学目标。但在复习迎考阶段,为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必修和选修模块的知识内容,亦有必要从宏观角度,根据历史学科的时序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特点,对五个模块四十个专题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一个线索清晰、条理清楚、内容简捷、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和运用的知识体系。这种整合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无疑也是一种挑战。
二
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层次的教学设计,都涉及对高中历史新课程相关内容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教师运用既有的历史知识体系,根据课程标准的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加以解决。所谓宏观历史定位,是指课程教学中确定相关专题内容在世界历史或中国历史的时序(古代、近代或现当代)、领域(政治、经济或思想文化)以及相关的知识链接(背景),以揭示特定的历史专题内容与整体历史知识的多样性关系。所谓微观现实分析,是指在课程教学中根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要求,对相关专题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分析,以达到新课程陶冶情操、增强历史使命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效果。
在第一层次的教学设计中,要尽可能注意到对三个必修模块二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必要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如必修模块l第七单元(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分别由“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发展”三课构成,该单元的宏观历史定位在时序上纵贯17世纪8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在领域方面属欧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构建,相关的知识链接涉及四个不同的背景:一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的“清教”问题,它与后来的1688年“光荣革命”直接相关,是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次不流血宫廷政变的关键,而这个问题又与必修模块3第六单元第2课中的宗教改革相关;二是18世纪欧洲大陆启蒙运动的兴起与扩展,以“分权与制衡”原则为核心的美国1787年宪法,被公认为欧洲启蒙运动政治思想成功实践的典范,而这一背景也与必修模块3第六单元第3课“启蒙运动的兴起”相关;三是19世纪中叶完成的工业革命,法国自大革命后历经几十年的共和与帝制的斗争,最终以1875年宪法建立了共和政体,就是因为资产阶级的力量在工业革命中不断壮大,而这个问题又与必修模块2第五单元第3课“工业革命”的内容相关;四是伴随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在欧洲蓬勃发展的近代民族主义浪潮,它直接构成了1848年欧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意志的统一正是这股浪潮中的巨大涌流,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更凝聚了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政治共识。这一历史背景虽然在其他两个必修模块中没有专门表述,但教师应该以启蒙运动的扩展和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作为知识链接的契入点,适当补充介绍《德意志帝国宪法》诞生的历史背景。上述四个不同的历史背景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推动欧美四国构建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体模式的重要因素,教师在讲述每一种类型的代议制之前,都应在宏观上适当联系相应模块的知识点作必要的背景陈述,以便学生准确理解这一知识点的宏观历史定位。
在微观现实分析方面,要理解课本设立“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单元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治化已成为历史潮流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处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前列的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顺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本单元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就是要使学生“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通过“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因此,本单元的时代性就体现在四种代议制历时20()多年的曲折发展历程,以及该历程与美、英、德、法获得并保持世界强国地位的内在联系;本单元的现实意义则体现在四种相对成熟的代议制度,在共性与个性层面对中国构建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借鉴作用和历史启示。在贯彻本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本单元宏观历史定位的相关知识链接,联系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现实,分析四种代议制度内容的共性与个性,启发学生从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从而达到本单元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在第二层次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不但要在课程教学中对三个必修模块二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必要的宏观历史定位和微观现实分析,而且要对两个选修模块十五个专题的相关内容作同样的定位和分析,并在复习阶段从整体角度对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的四十个专题作归纳性定位与分析。如选修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六单元(专题)“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宏观历史定位的时序上,阿里改革发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政治革命和近代民族主义浪潮汹涌澎湃的高涨阶段;在领域方面阿里改革既类似于18世纪下半期中、东欧国家实行的“开明专制”改革;也类似于18世纪末叶至19世纪上半叶奥斯曼帝国苏丹塞里姆三世和马赫穆德二世进行的近代化改革;其知识链接在宏观上涉及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商贸圈对中、东欧地区的辐射性影响,在微观上则涉及国际商路中心转移后奥斯曼帝国本身的社会变化。这一知识链接的契入点可从必修模块2第五单元第1课“开辟新航路”的后果:“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推动了欧洲商业的发展,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入手,“可采用课件或图示等简捷方式,概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前发生在中、东欧国家的“开明专制”改革和奥斯曼帝国的近代化改革,以便学生理解这一专题知识的宏观历史定位。 在微观现实分析方面,要理解课本设立“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单元的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受外部力量(工业世界中心地区)的推动,其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变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以政治革命或改革运动为先导,进而推动经济改革与技术更新的发展战略。在此过程中,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作为一种传导性的社会巨变,既不能在保存原有传统基础上进行,又不能完全割断或抛弃传统。”这不但是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历程同步存在的历史现象,而且是当今世界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单元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要使学生了解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在沦为殖民地之前所处的复杂形势,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艰巨性”。本单元的时代性恰恰表现在阿里改革所蕴含的保持传统的一元专制型前现代社会结构,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文化实现经济、军事近代化的“开明专制”性质,与当代一些威权政治体制下的第三世界国家通过自觉强制的定向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的道路非常类似。本单元的现实意义则反映在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内在原因(改革旨在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所带给人们的历史启示,以及在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世界历史大背景下,阿里改革对埃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意义:“十九世纪的埃及是穆罕默德·阿里所创造的,他必须被承认为他那个时代的伟大统治者之一。”教师可在贯彻本单元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中,适当联系当代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模式的现实状况,以适应本单元的“寻求历史进步的智慧,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
复习阶段的从整体角度对必修与选修两个模块的四十个专题作归纳性定位与分析,需要教师综合运用两门通史的知识体系,按照“贯通古今,中外关联”原则将所有专题的知识点归纳成线索清晰、重点明确、内容充实、情感丰富的迎考纲要。这是一项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需在课程教学师生互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师运用知识的创新性,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成熟的方案。
随着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的付诸实施,要求教师在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相应地调整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思路和复习迎考方法。本文对这个问题的初步思考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对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设计有所启发,亦恳请有关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