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的体验性节目《准备好了吗》深深吸引了我:为了测试大家的文明程度,装扮成体验者的记者故意失手将一大堆东西散落在地,看看谁能主动帮助捡起。身旁,行人匆匆,有的绕道而过,有的驻足观望……终于,一位老大爷弯腰帮着捡起一瓶矿泉水。老大爷的举动消除了大家的戒备心理,于是,小伙子、大姐们都相继伸手帮忙。而此时就在不远处,一架“摄像机”正悄悄地拍摄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看着电视屏幕上路人的不同表现,我心中暗想: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我也应该帮忙,说不定,我的身后也有一架摄像机正“注视”着我呢!来到办公室讲起此事,老师们也纷纷表示:今后真得注意,路见有难,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被摄像机拍下,那多不好意思……听着大家的议论,我不禁为这个独具匠心的栏目叫绝:一架有形的摄像机不仅把文明的形象记录下来,更把一架无形的“摄像机”装在了每个人的身后,让人们时时警觉,时时提醒。想到这一点,我欣喜若狂,因为我想到了自己那群可爱调皮的学生——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真的希望每个孩子不要“只管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晨会、班会、品德课一齐上阵,多种形式的说教让孩子们看似“知情晓理”,但是,“知”与“行”统一到一起实在不容易,离开老师的视线,一些“不漂亮”的镜头还是会频繁出现:看见碎纸,视若无睹;碰倒椅子,绕道走开;同桌课本掉了,不帮忙捡起,反而一个劲地推脱——不是我……看着这些,我是又气又急。但是我清楚,孩子们本质并不坏,只是我的教育方法或许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
联想到电视节目,联想到大家的议论,我心生一计——
星期一,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打开门后,故意把一把小笤帚横放在门口,然后拿着准备好的摄像机开始悄悄地等待……不一会,一个小家伙走进了门,他瞅瞅笤帚,然后轻盈地从笤帚上跨过。第二个小姑娘见势,也照例迈过,似乎没有注意到那把可怜的笤帚。接着,第三个,第四个……20分钟的时间来了近30个孩子,可是没有一个“走进”我的镜头。我耐心的地等着,等着。瞧,刘雯来了,她背着小书包快乐地迈过笤帚,刚想往前走,似乎又觉得不妥,接着她转过身,弯下腰,双手把笤帚扶起放到门后。“引子”终于找到了!“咔嚓”,我欣喜地捕捉到了这宝贵的一瞬。
下午,小家伙们一进教室就发现了贴在墙上的那张醒目的照片。照片上,刘雯弯着腰,双手扶起笤帚……看着照片,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老师您不早说,知道笤帚是您故意放的,我也去扶。”“是啊,要是知道您在考验我们,我也去扶,说不定,照片上的人就会是我呢!”……我因势利导,把刘雯在班上夸张地表扬了一番,并把一个“文明标兵”的小奖牌挂在她的身上。看着其他孩子羡慕的眼神,我故作神秘地说:“从现在开始,遇到类似的事情,一定要想想该怎么做,说不定啊,我的摄像机正藏在你的身后!”
没想到,这一招挺有效。第二天,一个个小家伙就开始变了样:地上脏了,抢着扫;黑板满了,抢着擦;伙伴东西掉了,抢着拣。当然,我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所以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们的“文明举止”都被我及时拍下来。一周下来,墙上贴了20多张文明照片,20多个小家伙光荣地戴上了“文明标兵”小奖牌。
第二周,第三周,我仔仔细细地捕捉着每一个文明镜头。刚开始,每个孩子在做某件“好事”时,总是下意识地向四周瞅瞅,看看老师的镜头此刻是否正瞄准自己。慢慢地,“找镜头”的动作越来越少,“弯弯腰捡一捡,伸伸手帮一帮”开始成为他们不由自主的举动。孩子们的改变,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良好的文明习惯正在他们身上慢慢形成……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几位值勤的老师告诉我:“你们班的孩子真懂事,见到垃圾总是主动捡起,伙伴有难,总愿伸手帮助,这不,昨天下雨,有个孩子没拿雨伞,正好碰上你们班的一个小姑娘,她竟把不同路的小男孩送回了家。真难得!”
听着其他教师的反映,我感到由衷地高兴。我想,从明天开始,我的那架摄像机已经用不着了,因为,一架无形的“摄像机”已经装进了每个孩子的心里。
反思
如何實现德育的内化,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探索——
曾经也让孩子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曾经也和孩子一起到居民区清扫卫生,到孤寡老人家里洗衣做饭……但是,当看到孩子离开老师的视线仍然随地吐痰、纸屑乱扔时,当听说孩子回到家里仍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我知道,之前付出的努力收效甚微。
为什么一架摄像机能收到德育实效?想来也不足为奇。俗话说:走常了腿就顺了,说多了嘴就溜了。对于习惯的养成也是一样。作为班主任,我以一架摄像机来引领,在每个孩子的身边安装了一双“眼睛”。为了成为这双“眼睛”中最美的风景,为了不让这双“眼睛”失望,孩子们时时都在“小心”,时时都会提醒自己。一个月虽然不长,但是,对于可塑性极强的低年级孩子来说,足以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量的积累方能实现质的飞跃,德育亦是如此!
(作者单位: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小学
山东烟台264100)
责任编辑谢光灵
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的体验性节目《准备好了吗》深深吸引了我:为了测试大家的文明程度,装扮成体验者的记者故意失手将一大堆东西散落在地,看看谁能主动帮助捡起。身旁,行人匆匆,有的绕道而过,有的驻足观望……终于,一位老大爷弯腰帮着捡起一瓶矿泉水。老大爷的举动消除了大家的戒备心理,于是,小伙子、大姐们都相继伸手帮忙。而此时就在不远处,一架“摄像机”正悄悄地拍摄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看着电视屏幕上路人的不同表现,我心中暗想:今后,遇到这样的事,我也应该帮忙,说不定,我的身后也有一架摄像机正“注视”着我呢!来到办公室讲起此事,老师们也纷纷表示:今后真得注意,路见有难,该出手时就出手,否则,被摄像机拍下,那多不好意思……听着大家的议论,我不禁为这个独具匠心的栏目叫绝:一架有形的摄像机不仅把文明的形象记录下来,更把一架无形的“摄像机”装在了每个人的身后,让人们时时警觉,时时提醒。想到这一点,我欣喜若狂,因为我想到了自己那群可爱调皮的学生——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真的希望每个孩子不要“只管自己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晨会、班会、品德课一齐上阵,多种形式的说教让孩子们看似“知情晓理”,但是,“知”与“行”统一到一起实在不容易,离开老师的视线,一些“不漂亮”的镜头还是会频繁出现:看见碎纸,视若无睹;碰倒椅子,绕道走开;同桌课本掉了,不帮忙捡起,反而一个劲地推脱——不是我……看着这些,我是又气又急。但是我清楚,孩子们本质并不坏,只是我的教育方法或许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
联想到电视节目,联想到大家的议论,我心生一计——
星期一,我早早地来到教室,打开门后,故意把一把小笤帚横放在门口,然后拿着准备好的摄像机开始悄悄地等待……不一会,一个小家伙走进了门,他瞅瞅笤帚,然后轻盈地从笤帚上跨过。第二个小姑娘见势,也照例迈过,似乎没有注意到那把可怜的笤帚。接着,第三个,第四个……20分钟的时间来了近30个孩子,可是没有一个“走进”我的镜头。我耐心的地等着,等着。瞧,刘雯来了,她背着小书包快乐地迈过笤帚,刚想往前走,似乎又觉得不妥,接着她转过身,弯下腰,双手把笤帚扶起放到门后。“引子”终于找到了!“咔嚓”,我欣喜地捕捉到了这宝贵的一瞬。
下午,小家伙们一进教室就发现了贴在墙上的那张醒目的照片。照片上,刘雯弯着腰,双手扶起笤帚……看着照片,孩子们开始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有的说:“老师您不早说,知道笤帚是您故意放的,我也去扶。”“是啊,要是知道您在考验我们,我也去扶,说不定,照片上的人就会是我呢!”……我因势利导,把刘雯在班上夸张地表扬了一番,并把一个“文明标兵”的小奖牌挂在她的身上。看着其他孩子羡慕的眼神,我故作神秘地说:“从现在开始,遇到类似的事情,一定要想想该怎么做,说不定啊,我的摄像机正藏在你的身后!”
没想到,这一招挺有效。第二天,一个个小家伙就开始变了样:地上脏了,抢着扫;黑板满了,抢着擦;伙伴东西掉了,抢着拣。当然,我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所以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们的“文明举止”都被我及时拍下来。一周下来,墙上贴了20多张文明照片,20多个小家伙光荣地戴上了“文明标兵”小奖牌。
第二周,第三周,我仔仔细细地捕捉着每一个文明镜头。刚开始,每个孩子在做某件“好事”时,总是下意识地向四周瞅瞅,看看老师的镜头此刻是否正瞄准自己。慢慢地,“找镜头”的动作越来越少,“弯弯腰捡一捡,伸伸手帮一帮”开始成为他们不由自主的举动。孩子们的改变,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良好的文明习惯正在他们身上慢慢形成……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几位值勤的老师告诉我:“你们班的孩子真懂事,见到垃圾总是主动捡起,伙伴有难,总愿伸手帮助,这不,昨天下雨,有个孩子没拿雨伞,正好碰上你们班的一个小姑娘,她竟把不同路的小男孩送回了家。真难得!”
听着其他教师的反映,我感到由衷地高兴。我想,从明天开始,我的那架摄像机已经用不着了,因为,一架无形的“摄像机”已经装进了每个孩子的心里。
反思
如何實现德育的内化,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探索——
曾经也让孩子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曾经也和孩子一起到居民区清扫卫生,到孤寡老人家里洗衣做饭……但是,当看到孩子离开老师的视线仍然随地吐痰、纸屑乱扔时,当听说孩子回到家里仍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我知道,之前付出的努力收效甚微。
为什么一架摄像机能收到德育实效?想来也不足为奇。俗话说:走常了腿就顺了,说多了嘴就溜了。对于习惯的养成也是一样。作为班主任,我以一架摄像机来引领,在每个孩子的身边安装了一双“眼睛”。为了成为这双“眼睛”中最美的风景,为了不让这双“眼睛”失望,孩子们时时都在“小心”,时时都会提醒自己。一个月虽然不长,但是,对于可塑性极强的低年级孩子来说,足以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量的积累方能实现质的飞跃,德育亦是如此!
(作者单位: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小学
山东烟台264100)
责任编辑谢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