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的医学创新转化课程探索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对医学创新转化课程的需求,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协和医创课"的63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参与学习的人群构成、获取创新培训及资源对接的需求、创新培训课程的评价。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及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创新需求和课程评价方面的差异。

结果

共有55人完成问卷,学员所参与的创新项目以医护器械类[54.5%(30/55)]和数字医疗类[21.8%(12/55)]居多,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占43.6%(24/55)。"协和医创课"中对学员最有帮助的课程为"北京协和医院创新转化政策",其次为"临床医生如何主导医学创新"(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或"医疗器械成果转化全流程布局和管理"(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撰写商业计划、获得投资的方法"的需求更高,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对于学习"申请专利的方法与流程"需求更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0.0%(12/24)比12.9%(4/31),P=0.001;87.1%(27/31)比45.8%(11/24),P=0.003]。尚无知识产权授权者与已获知识产权授权者在科研团队组建、专利申报服务、转化服务方面的资源对接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7%(10/24)比12.9%(4/31),P=0.015);29.2%(7/24)比3.2%(1/31),P=0.007;8.3%(2/24)比48.4%(15/31),P=0.001]。

结论

医疗机构青年医务人员的医疗创新可考虑从医护器械类和数字医疗类项目转化为抓手。根据有无知识产权授权分类的差异化课程培训设置应在将来的培训中予以重视。

其他文献
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危害母亲和子代的近远期健康。既往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候选基因研究策略识别了若干妊娠期糖尿病的遗传危险因素,这些遗传变异大多也与2型糖尿病、糖代谢相关症状和胰岛素分泌与抵抗存在关联。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遗传流行病学的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质量改进方法对降低多中心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中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irthweightinfant,VLBWI)的入院低体温发生率的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山东省共12家参与单位NICU的VLBWI,根据2018年12月为低体温质量改进预实验阶段,分为改进前组(2018年1月至11月)和改进后组(2019年1月至12月)。主要结局指标是入院低体温发生率;次要结局指标是
目的探讨小头畸形-癫痫-发育迟缓(microcephaly-seizures-developmentdelay,MCSZ)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病因。方法对2018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个MCSZ家系中患儿及其父母行全基因外显子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所得的致病性变异用Sanger测序法验证。明确患儿的分子诊断后,对该家系2020年再妊娠胎儿行产前基因诊断。并通过文献复习,总结和分析国内外已报道的MCSZ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结果(1)本病例:患儿女性,8月龄,因“头围小,反复抽搐”收入院,
本文报告了1例胎儿期反复出现多发脑实质出血合并囊性脑白质软化灶形成,生后脐血基因检测为COL4A1基因新发突变的胎儿。该胎儿胎龄25周时超声发现脑实质内及小脑半球多处新鲜出血灶,定期复查超声及神经系统MRI,可见反复多发脑实质出血伴出血后多发脑白质囊性软化灶形成。羊水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未见异常。该胎儿于胎龄37周 3剖宫产出生,生后1和5minApgar评分均为10分,但生后出现反复呼吸暂停。生后6d神经系统MRI提示新发脑实质出血伴脑白质软化灶形成。生后90d随访时,该患儿四肢肌张力仍
期刊
期刊
目的调查南京市浦口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需求和期望,为基层卫生人员在职培训方案提供优化对策。方法于2020年8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京市浦口区428名基层卫生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其基本情况、培训需求和期望。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基层卫生人员中,68.9%(295/428)的人认为需要培训;在参加过培训的人员中,59.7%(231/387)的人员其首要培训动机是"加强基本功,提高医疗水平";在未参加培训的人员中,97.6%(40/41)的人员认为"培训地点不合适";50.2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某医科大学本科生的国际视野水平,为改进医学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2020年11月,以黑龙江省某医科大学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医学生国际视野自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通过Mann-WhitneyU秩和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1383名医学生参与调查,医学生的国际视野评分为[3.03(0.68)]分。男性在国际视野知识[3.13(1.00)分比3.00(0.63)分]、国际视野能力[3.00(0.94)分比3.00(0.52)分]和国际视野素质[3.25(1.00)分比
当今全球健康面临传染疾病流行和非传染性疾病与心理疾病等诸多复杂问题的挑战,学科交叉在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全球挑战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医学交叉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学科交叉的需求愈发迫切。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交叉人才(硕士)培养项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讨论了培养医工交叉人才的必要性和现状,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初步探索,即创新培养模式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以期为医工交叉乃至其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整合课程能够促进知识的运用,加强课堂学习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全面整合目前已经在医学教育中初步应用。本研究以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的以器官-系统-功能(organ-system-function,OSF)为基础的整合课程为例,阐述了基础医学阶段整合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从学生满意度角度着手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70.0%的模块满意度评分超过3分,学生对于OSF整合课程以及与之相应的系列教学方法总体是认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