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处境下线上教育的缺陷审视与重建构想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疫情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经历,引发我们对教育的深度检视。面对这次公共危机,我们的教育存在传播平台不够完备、教学过程尚欠周全、学习管理难以到位等缺陷。重建能够从容应对公共危机的教育,须从升格平台档次,确保课程推送顺畅迅速;改造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听课积极主动;完善管理机制,确保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几方面去努力。
  关键词:线上教育;公共危机;传播平台;教学模式;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A-0057-04
  一场凶猛的新冠疫情,突如其来闯入我们的生活,嵌入我们的人生,成为人类历史旋律中的一段痛楚插曲。疫情在直接伤害人类生命机体之外,还严重困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挑战了人类的总体生存能力,更是影响了人的精神状态。这些,都值得我们用很长时间去反思、探索、寻求应对策略,去构建能够成功化解公共危机、保护人类生命安宁的社会机制和生活形态。
  公共危机处境下,如何让学生在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继续不间断地享受教育权利,拥有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甚至化危机为契机,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是教育以及教育者应该思考和研究的。
  一、适应公共危机处境:教育机能的题中之义
  适应,是生命体对外部环境感到适合其生存、能够正常展开其生存活动的现象;从另一角度讲,适应就是生存环境对生命体没有产生不匹配不舒适的不良影响,生命体能够以其原有的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应对所处的生存环境,或者能够自然、迅速地调整自身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顺利、流畅地融入所处的生存环境。教育,作为人类“集体”在其发展历程中应运而生的兼有改造自身生态与自然生态双重价值的实践活动,是凝聚智慧精华的“类生命”现象,应该具有适应公共危机处境的机能。从构成教育活动包含教与学两大主體这一特点看,我们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理由来确认教育必备适应公共危机机能:
  1.公共危机处境下,确保教育正常运转,是“教主体”应有的社会担当
  我们知道,教育自从从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总体实践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目的,并拥有愈来愈规范的实施机构和愈来愈完备的运行体系的特殊实践活动以来,就相应地代表社会、代表国家承担了一份责无旁贷的社会担当。“肩扛”这份担当的,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中的公职人员、学校里的校长和直接面对受教育者展开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线教师。在这个运行秩序相当规范的教育体制中,尽管每个人的角色定位不同,职责分工不同,与受教育者的“距离”不同,但是,他们都有着同样的身份,他们都是“教主体”,即都是站在教育者位置上的主体。从理论上说,他们是“志同道合”的群体主体,有着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以国家为后盾的政治经济支持,以现代科技成果为优势的教育技术支持,以自身阶层特有学术高度为背景的智力支持。这样一个强大的群体主体,其社会担当不应该仅仅体现在常态环境下在培养人、发展人方面作出应有努力和应有贡献,还应该体现在公共危机处境下娴熟地运行“第二套”教育预案,践行初心,不辱使命,让受教育者生存、发展。
  2.公共危机处境下,确保学业正常推进,是“学主体”应有的个人品质
  学生,是学校存在的理由;学生的道德进步、知识增进、能力提升、智力发展,是教育追求的终极价值。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展,构成了成人社会与儿童社会的共同期待,构成了社会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共同诉求。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成长”与“发展”,相对于成人社会而言,是“你的”(别人的)事情,而相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则是“我的”(自己的)事情。换言之,学生是成长与发展的实质主体,是成长与发展的承载者、实践者、表现者和确证者,成长与发展的真正实现,有赖于学习“这件事”在学生自己“这个人”身上和心中真正发生,即作为“学主体”的学生须具备乐于学习(爱学)和善于学习(会学)的个人品质。有了这种品质,任何情况下,学业都能正常地推进。由此可见,教育不仅要关注“教主体”自身阵容强大、功能完备、实践举措精密,更要关注“学主体”,让优越的外部条件能够促成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要帮助、引导学生能够将良好学习品质迁移至居家学习、独立学习之中。
  二、公共危机中教育的缺陷审视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教育以线上学习方式展开时,它的两大要义都体现得不如人意。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时间还是空间,“教主体”还是“学主体”,身体还是心理,都准备不充分,表现不从容,适应不自然。在这种态势下仓促推进的线上教学,其过程和效果自然不佳,其主要缺陷为:
  1.传播平台不够完备
  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之下,各地纷纷推出诸如“名师空中课堂”“课程直通车”等网上课程。此外,诸如“学而思网校”“简单学习网”等网上培训机构也纷纷推出免费课程。但是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相关教育行政、业务部门或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在规定系统进行线上学习的。由于“平台承载力有限,无法应对大规模并发访问,网络卡顿、频繁掉线、农村网络信号不稳定现象时有发生”[1]。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有:服务器容量有限,性能不佳,加之数据暴增空间拥挤,进而造成运转缓慢;网络带宽不大,流量激增,导致数据传输不畅。而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由于在常态处境下,缺乏“居安思危”的长远战略考虑,没有按照学生全员线上学习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规模来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建设相应的网络传输系统。除了这些公共传播平台之外,学生个人学习的终端设备及其所属网络流量配置也存在问题。就终端设备看,有手机、平板、笔记本、台式电脑、数据电视等,就流量因素看,有电信的、联通的、移动的、网通的,包月或包年,流量还有大小之异。这诸多因素催生了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的线上学习环境,影响了学习效果。
  2.教学过程尚欠周全   疫情期间,教育部门官方平台推出的各种课程,大都是事先录制的;有少数课程,虽然以直播方式上线,但基本上也是以“预录”模式呈现的。这些“网课”存在一个“先天缺陷”:教学过程完全按照预设展开,完全以教师意志推进,没有教师与学生即时互动。除此之外,“网课”还存在不少其他缺陷:如板书不精,即未将课程要点进行精心提炼,使学生在随堂笔记上耗时耗神;以读代讲,即将口头讲解内容全部做了投影,把讲解变成了枯燥的照本宣科,误导学生埋头抄板书,使学生错误认为视频课可听可不听,事后下载PPT记下笔记就行;投影虚设,即原本投影手段是为学生记录要点提供方便的,但在操作中却变成“一闪而过”的走过场,或者忘了屏幕最大化,或者在该教者隐退身影、切入投影时忘记切换,导致学生无法看清投影或者完全错过投影而不能记下该记的内容。至于提问不留等待时间等问题更是比比皆是。
  3.学习管理难以到位
  线下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共处一室,浓厚的学习氛围使置身其中的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现场感召力和当下感染力,因而学习时往往比较认真。教师在场组织学习,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听取发言,或在讲台前站立,或在座位间行走,与学生构成面对面、身擦身的“零距离”空间关系,并且学生对教师始终心存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心理,因而上课效果较好。然而线上学习,因为缺少了“集体学习”的氛围,没有了教师的管理、约束,多数家长又不懂教学和学习管理,学生的学习状态大打折扣。有边上课边备着零食不时塞进口中的,有边听讲边以夸张语调模仿教师说话的,有边看视频边信手涂写与上课无关内容的,有听一会感觉乏味站起来踱步的,更有跳过某些“不重要”的课程干脆不听的。听完课,需要完成相应巩固练习,也因为“不在老师视野之中”的缘故,不少学生也明显出现解题时磨蹭拖沓、缺乏速度观念,翻手机搜答案、缺乏独立思考意识,书写随便、卷面模糊缺乏规范态度等多种不良现象。
  三、从容化解公共危机:教育重建的实践构想
  在教育语境中,“化解”公共危机,即是在公共危机处境下,当无法组织学生在校学习时,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及时组织学生利用网络授课平台,严密有序、自觉自主地进行在线学习,进行知识巩固与运用、技能操练与熟习、能力拓展与提升等延续学习,使“停课不停学”的收获接近于或相当于在校学习的效果,甚至在某些方面优于在校学习。从容化解,是指在公共危机处境下,由线下教育到线上教育的转换已有充分的物质准备、精神准备、课程准备、时间准备,一旦启动线上教育,便能立即上课,毫不忙乱。这种要求,必须在安全时期就全力以赴、精心筹划、反复探索、严格训练,从而在危机来临之际,能从容化解。
  1.提升、完善线上教学平台的功能,确保线上学习顺畅
  记得朱永新先生20多年前主持“新教育”实验时,就将“建设数码社区”作为现代教育的必备条件。很明显,建设“数码社区”的重要宗旨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上海量信息资源,进行线上自主学习。20多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教育、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发展速度飞快,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学校,从微机教室到网络教室,又从网络教室到智慧教室,现代教育装备水平短时间内就“连升三级”。但遗憾的是,依托这些设施设备推出的网络学习系统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学生个体居家学习。根据2020年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暴露的问题,我们提出迅速提升平台档次,一是要充分扩大容量,确保服务器有充足的空间,确保大批学生线上学习时信息传输流畅,不出现卡顿、掉线等现象。二是要尽快增加功能,听网课时让学生可以跟老师同步信息交流,讲解时可以实时穿插小检测,让教者可以随时指定单个学生回答问题。三是要改善听课终端设备,尽量建议有条件的家庭配备屏幕较大的电子产品,或者指导家长使用数字电视让孩子远距离观课,为的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学生眼睛的伤害。
  2.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疫情期间线上授课明显存在机制不活、互动不力、学生听课不够专注而在完成网课作业时却又心中无底、过度依赖二次讲授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是由于非疫情期间,我们的教学存在知识本位和灌输为主的弊端,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要真正从容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突发对教育产生的困扰,在无疫情的安全期中,学校应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深化教学研究,以学生自主能力培养为主旨,积极改进教学。研究须从两个方面同时推进,一是常态处境下课堂教学改进研究,二是公共危机处境下线上教学改进研究。为了确保学生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的难度把握、方法运用、节奏控制、气氛调节,须最大限度贴近学生,适应学生,同时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问答时间、即时巩固时间。此外,线上教学也要做到讲解生动、方法灵活、点拨精当、操作娴熟,营造出不在眼前,胜在对面的现场感,使学生被课堂深深吸引。
  3.家校同力,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学习效果全面提高
  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公共危机处境下确保各种知识学习与技能掌握不受影响。这里,“不受影响”的衡量标准,不仅包含质量检测的成绩(分数),更有达成这种质量水平的时间边界。如果线上学习期过后,回校又从零开始进入“重复性”学习,使质量水平的达成时间大幅度推延的话,这就不能说“没受影响”。如何确保危机处境下的线上教学效果得以全面提高?一方面要让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能够与在校学习一样,甚至比在校学习更自觉、更专注、更勤奋;另一方面,需要家校同力、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对学生的线上学习实时管理、有效监控。
  学校可努力争取推行“师班对应”的线上教学,可使用带有“点点对话”功能的群课堂教学方式,可在“名师空中课堂”直播课之后跟进回授补漏环节,可制定线上学习评价办法实行奖优罚劣。家庭方面,应该充分认识孩子的个性特点和学习状况,根据需要采取现场陪听、定时巡看等做法,督促孩子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孩子主动向自己的老师求教未曾掌握的内容,与老师保持联系。当然,学校应该从疫情期的线上教育中汲取经验教训,彻底改变學校久积成习的单纯知识教学倾向,在日常的线下教育中,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并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带动和指导学生家长,同心协力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雷万鹏,黄旭中.重大疫情与在线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2):13.
  责任编辑:颜莹
  On the Defects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Scheme
  under the Situation of Public Crisis
  Shen Yanan
  (Yixing C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Park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Wuxi 214205,China)
   Abstract: The COVID-19 epidemic raging around the world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human life. During the epidemic, the experience of students studying at home triggered an in-depth review of education. In the face of this public crisis, reviewing education, our education has defects such as in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platform, insufficient teaching process, and difficulty in learning management. To rebuild education that can calmly respond to public crises, it is necessary to upgrade the platform to ensure smooth and rapid course delivery; reform the teaching mode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are proactive in cla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ensure that the teaching effect is comprehensively improved.
   Key words: COVID-19; public crisis; communication platform; teaching model; management mechanism
  收稿日期:2020-07-18
  作者簡介:沈亚南,宜兴市环科园实验小学(江苏无锡,214205)校长,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孟加拉国一般栽种高种、自然授粉的椰子品种。这些椰子品种被当地种植者冠以有趣而独特的名字,甚至一个品种在不同地区被冠以不同的名字。这些品种名本身就显示了椰子不同品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报纸
一直以来,幸福问题始终是伦理学的中心问题。科学技术是实现幸福的基础,人类幸福是科学技术的终极目标。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幸福度。然而从古到今在看待
以数字内容为标志、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在传播人类文明的同时,对青少年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从网络文化安全的视角,分析了在
摘要:教科研训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诉求和发展愿景。在“学科微课题”的区域化管理和推进过程中,贯通立体多维的融合方式,创新科学高效的融合机制,拓宽互联互通的融合路径,可以促进教科研訓在“据于现场”的实践中得以一体化深度融合。  关键词:“教科研训”融合;微课题研究;区域推进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A-0049-04  201
摘要:为探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方法,考察以丰富词汇量训练对英语写作过程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研究发现:以丰富词汇量训练作为写作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探索性尝试,得到了大部分师生的认可。同时,这一模式促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能够有效地使用各种词汇,有助于写作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丰富词汇量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中华典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指导下,典籍英译已经成为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典籍英译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转换过程,而且是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是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探究学习中,主要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地呈现学习内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考虑选择适宜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这就
在学校管理人、财、物、时空、信息诸要素中,人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中的人,人与人,人的发展是必须认真严肃对待的问题。这里的人主要指教师群体,包括领导班子。
据FAO报道,每年全球所产的椰果仅有10%的椰衣用于纤维的提取(提取的纤维量达50万吨),而这50万吨中只有21%进入国际市场。主产国将纤维出口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