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了解我县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和乙肝疫苗接种后抗体产生水平,评价乙肝疫苗接种效果和和儿童免疫状况,为制定相关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5岁以下乙肝抗体检测方案,采取分层整群抽样(PPS)方法,全县随机抽取3个乡镇,9个村级接种点,每个调查点抽4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抽4个儿童,共調查180名儿童,判定结果以≥cutoff 为阳性。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人数为0,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的人数为105人,产生抗体率为58.33。
【关键词】:乙肝;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检测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49-0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之后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慢性病乙肝病毒携带者经常产生预后不良,同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1]。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就将乙肝疫苗的接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尤其是针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所开展的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促进我县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阻断母婴传播,从而科学地采取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控制乙肝防治策略,我们对本县镇辖区内8月龄—5岁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及免疫效果做了一次调查。现将相关情况作如下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抽样方法:根据“麻疹等针对疾病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按照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方案,确定3个调查点,按免疫接种率高低,随机抽取叶枝镇、中路乡、维登乡为指定调查点,又按照村级接种点抽样方法抽取叶枝镇的叶枝村、同乐村、梓里村,中路乡的咱利村、佳禾村、施根登村,维登乡的新农村、小甸村、箐头村和山加村,其中箐头和山加因为人数不足,所有合并为一个调查点。
(2)检测对象:对9个村级接种点,随机抽取8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5人,共360名目标人群,其中8-17月龄45人,18-23月龄45人,2-3岁45人,4-5岁45人,共调查180名儿童。
(3)实验室检测方法:每名监测对象抽取静脉血3ml,当天分离血清,血清在2-8.C储存和运输。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试剂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批号2013115126,生产日期20131128,有效期20141127。检测乙肝表面抗体试剂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表面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批号2014016201,生产日期20140104,有效期20150103。
2.结果 本次共调查180人名,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人数为0,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的人数为105人,产生抗体率为58.33%。
3.各年龄组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率为8-17月龄64.44%,18-23月龄55.56%。2-3岁62.22%,4-5岁组51.11%。
本次共调查180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数为0,产生乙肝表面抗体(HBsAg)阳性人数105人,产生抗体率为58.33%,有免疫史的172人,产生抗体的104人,产生抗体率61.17%,无免疫史的8人,产生抗体的1人,产生抗体率12.5%。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X2=7.54, p<0.05)。乙肝及时接种率从2010年—2013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4年乙肝及时接种率分别为2010年39.20%,2011年为74.30%,2012年92.62%,2013年为94.15%。
4、讨论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我县这四年乙肝及时接种率上升趋势较好,3针接种完成率都在98.83以上,这就说明我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乙肝3针接种完成情况得到全面提高,再加上母婴阻断中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用,有效地预防了乙肝疾病的发生,但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较低58.33%,这就要求采取措施对乙肝疫苗接种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要求做好接种宣传组织和查漏补种工作,来确保乙肝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全面提高,做好这样工作,首要的工作就是就需要领导高度重视,也要让全体工作人员对这一的紧迫感和必要性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把相关咨询及时提供,并开展经常性和制度化的业务知识及接种技术的培训活动,督导检查要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地开展。2003年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乙肝疫苗纳入到儿童计划免疫之中,2010年起我县开始实施谁接生谁接种的接种方案,大大提高了新生儿技术接种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需要进行加强免疫和重种工作,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注射乙肝疫苗为最根本,最有效的预防和阻断乙肝病毒传播的措施。
【关键词】:乙肝;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检测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349-02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之后所引起的一种疾病。由于慢性病乙肝病毒携带者经常产生预后不良,同时转化为肝硬化、肝癌,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1]。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就将乙肝疫苗的接种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尤其是针对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所开展的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为了促进我县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阻断母婴传播,从而科学地采取乙肝疫苗接种率和控制乙肝防治策略,我们对本县镇辖区内8月龄—5岁儿童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及免疫效果做了一次调查。现将相关情况作如下报告。
1、对象与方法
(1)、抽样方法:根据“麻疹等针对疾病人群抗体水平监测实施方案”要求,按照麻疹抗体水平检测方案,确定3个调查点,按免疫接种率高低,随机抽取叶枝镇、中路乡、维登乡为指定调查点,又按照村级接种点抽样方法抽取叶枝镇的叶枝村、同乐村、梓里村,中路乡的咱利村、佳禾村、施根登村,维登乡的新农村、小甸村、箐头村和山加村,其中箐头和山加因为人数不足,所有合并为一个调查点。
(2)检测对象:对9个村级接种点,随机抽取8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5人,共360名目标人群,其中8-17月龄45人,18-23月龄45人,2-3岁45人,4-5岁45人,共调查180名儿童。
(3)实验室检测方法:每名监测对象抽取静脉血3ml,当天分离血清,血清在2-8.C储存和运输。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试剂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批号2013115126,生产日期20131128,有效期20141127。检测乙肝表面抗体试剂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乙肝表面抗体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产品批号2014016201,生产日期20140104,有效期20150103。
2.结果 本次共调查180人名,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人数为0,乙肝表面抗体(HBsAb)阳性的人数为105人,产生抗体率为58.33%。
3.各年龄组乙肝表面抗体产生率为8-17月龄64.44%,18-23月龄55.56%。2-3岁62.22%,4-5岁组51.11%。
本次共调查180人,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数为0,产生乙肝表面抗体(HBsAg)阳性人数105人,产生抗体率为58.33%,有免疫史的172人,产生抗体的104人,产生抗体率61.17%,无免疫史的8人,产生抗体的1人,产生抗体率12.5%。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X2=7.54, p<0.05)。乙肝及时接种率从2010年—2013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这4年乙肝及时接种率分别为2010年39.20%,2011年为74.30%,2012年92.62%,2013年为94.15%。
4、讨论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我县这四年乙肝及时接种率上升趋势较好,3针接种完成率都在98.83以上,这就说明我县乙肝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及乙肝3针接种完成情况得到全面提高,再加上母婴阻断中乙肝免疫球蛋白应用,有效地预防了乙肝疾病的发生,但是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较低58.33%,这就要求采取措施对乙肝疫苗接种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要求做好接种宣传组织和查漏补种工作,来确保乙肝疫苗及时、全程接种率和接种质量的全面提高,做好这样工作,首要的工作就是就需要领导高度重视,也要让全体工作人员对这一的紧迫感和必要性有清楚的了解和认识,把相关咨询及时提供,并开展经常性和制度化的业务知识及接种技术的培训活动,督导检查要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要求,定期不定期的地开展。2003年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乙肝疫苗纳入到儿童计划免疫之中,2010年起我县开始实施谁接生谁接种的接种方案,大大提高了新生儿技术接种率,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抗体水平逐渐下降,需要进行加强免疫和重种工作,有效控制乙肝的传播。注射乙肝疫苗为最根本,最有效的预防和阻断乙肝病毒传播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