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麦哲伦”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客文化表现出知识共享、交流与互动、平民化与个性化等特点。现象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博客辅助教学的文化基础。博客运用于教育中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进行自我知识的管理、记录学习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释放博客在教学中的潜力,体现了当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必将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博客文化 文化基础 教育教学应用
  
  历史的发展总是催生它的文化形态随之变化。同时为这种存在形态的嬗变提供机遇。随着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兴起,一个陌生而又诱人的网络文化概念——“博客”(Blog)进入了人们的视野。Blog是继E-mail、BBS、ICQ之后的第四种网络交互方式,是一种“零进入门槛”的网上个人出版方式。在技术层面,博客满足了“五零”条件:“零编辑、零技术、零体制、零成本、零形式。”“快捷易用的知识管理系统”、“网络时代的‘麦哲伦”’、“网络中的信息雷达系统”等有关博客的形象比喻比比皆是。
  
  博客文化的特点
  
  博客文化冲破了文化只重视人类长期积累的历时性观念,打断了文化为知识人所垄断的知识权力话语,并作为一种新型书写工具,正在改变公共话语的属性。博客是传统文化与新文化的分界线。从文化层面看,(以博客为代表的)网络文化的崛起主要表现为一系列新的价值取向与社会精神的形成。这一过程集中体现于’社会权利分散、心灵沟通、文化共享、个性化精神与群体精神相砺相长等方面。具体而言,博客文化大致表现出如下特点:
  知识共享。博客的出现,标志着互联网从传统的“信息共享”开始向“思想共享”和“知识共享”转变。知识共享是博客内在的精神与存在的依据。“Blog是一种对于知识的自由生产方式,一种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反的知识生产方式。”博客们往往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或者萃取并链接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义的信息与资源,发布在博客页面上。博客使知识生产平民化、直观化、公开化。让各种见解、多元文化、丰富思想、深睿知识真正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交流与互动。学习者通过博客把自己的知识和见解公布出来,其他有相同兴趣或同样学习范畴的人可以参考。也可以发表评论。学习者与周围的群体交流结合,在分享和交流中引发更多的思考,可以进一步地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交流与互动使博客成为一个巨大的知识群或信息知识共同体,信息的吸收、传播与反哺都对这一群体的发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平民化与个性化。博客文化是一种平民化文化。博客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方式,实现了“精英群体”与“草根群体”的文化对接,使得一部分本来属于“草根”群体的人,也通过博客写作与思考。进而跃进“精英”群体之列。在博客网络中。信息传播和交流所确立的信息公开和公平原则,打破了昔日信息垄断的中心话语模式,促成了个体话语、小众话语对主流传媒话语权力的消解,形成了开放、透明。民主、平等、宽容的大众话语新格局。
  博客文化是一种个性化文化。在博客网络中,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自由地表达其观点,无论这种观点多么奇异,都不必受到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或一致。在这种自由的氛围中,个人的创造性被高度激发。人的个性得到尽情发挥和他人普遍的认可。
  
  博客辅助教学的文化基础
  
  现象学理论。现象学是现代西方哲学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对20世纪的教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博客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看出,它与现象学的研究与实践非常相符。①回到事实本身,注重对生活、对世界的直接体验。“现象即体验”是现象学的基本观点。教育即为对生活、对世界的体验。学生体验到的真实世界是学生重要的知识来源,这种来源真实、可靠,而且具有情感的渗透。博客的应用鼓励人们对日常教育生活中琐碎的细节进行关注,把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周围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理智地从非逻辑中找到逻辑,从理当然中找到理所当然。②指向内在意义结构,注重实践和反思。现象学研究的目的是培养一种批判的教育能力,即知道在教育情境中,在仔细的启发性思考的基础上如何采取机敏的行为。现象学提倡对生活的体验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行为进行文本的反思。以期提升思想,增加实际经验或机智。写博客的过程就是对那些最普通、最熟悉、最不证自明的东西实施不自觉的结构化分析。通过记录与阅读博客日志,回顾、品味、修正过去所写内容,不断进行反思。这样的过程反复,可以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通过“写—录、思—享、品—学—Blog接近了我们的学习愿景”。
  建构主义理论。当前信息化教育领域正在完成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换。博客的出现,迎合了当前信息化教育新范式的诉求;学习范式的基础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诸多新生代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并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双向的作用主动建构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博客易于创设学习情境,从而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博客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学习,实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的自由学习;博客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实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博客的交流与讨论功能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加强和展开,实现并强化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合作学习的观点;博客上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了解更为全面的知识,培养思考的习惯,体现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学习的本质。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利用博客进行学习。符合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采用博客方式补充学习资源直观全面,有利于直观、全面地展示学习内容;利用博客进行学习有利于学习者的知识从隐性向显性的相互转化。由简到繁地形成知识的持久性和迁移性;相比其他的学习方式,博客更有利于对知识进行梳理,更符合认知学习理论所要求的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博客有利于形成知识的反馈,辅助学习者完成博学、审问、明辨、笃行的学习循环过程,获得正确的知识。
  
  博客辅助教学的应用探索
  
  博客不单单是一种网络技术手段,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制作网页的行为,博客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重要的文化现象,对教育的影响与日俱增。国外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博客,做教学计划,开展课程与专业发展方面的同行合作,利用博客指导新教师和学生;还将博客作为课堂和课程的 补充。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博客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有为数不少的人在从事博客教育的应用与探索。具体而言,博客辅助教学有如下表现:
  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网络信息泛滥。博客萃取并链接自己认为最有价值、最相关、最有意思的信息与资源,使更多人能零距离、零壁垒地汲取这些知识和思想,提供所学的更广泛的背景资料。通过对信息的过滤,信息可以转化成有用的知识。
  进行自我知识的管理。写博客的过程也是构建、整理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著名的知识管理专家托马斯·H·达文波特和劳伦斯·普鲁萨克认为,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用组织或个人本来已经拥有,但可能不被察觉甚至彻底遗忘的知识。博客,通过搜索引擎、超文本链接和信息聚合器等技术手段,实现知识收集。对于大量零散的隐形知识,能通过这种全面而系统的知识收集,使之显性化,从而变得更容易为人理解和接受。
  记录学习过程。学生的电子档案袋里记录着学生所完成的学习任务的全过程,包括学习者本身的学习内容、他人的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学生对于教学的反馈、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协作等。利用博客来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袋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博客的共享性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学习群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学生通过建立、参与博客,可以对其他学习者的博客发表个人意见。这必然要与不同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的学习者打交道,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的能力。学生们通过参与讨论,可锻炼批判性思维,能更好地阅读、批判性思考和积极主动地写作。基于博客的学习能够成为一种自主性学习、开放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协作性学习、互动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博客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很多相契合的特征和关系。博客以其技术上近乎“零障碍”、使用上的便利性和突出的教育功能等优势引入教师专业发展领域,为教师自我完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工真。首先,博客满足了一部分教师的“理解、尊重、认同、欣赏”的需求,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动力需求;其次,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再次,博客特有的“平等、开放、共享”的发布机制,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孤岛状态,有助于教师之间营造反思的氛围。
  
  博客辅助教学的冷思考
  
  博客毕竟是一种辅助工具,我们不能指望它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的表达仍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放在首位考虑的。
  博客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但更适合作为课后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工具。另外,博客的使用者应当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信息进行提炼和筛选,而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更高,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既尊重自主性,又不要放任自流。
  博客的撰写贵在坚持。重视思想和内涵。很多博客记载的信息太少,或者仅仅是搜集网络上的资料,无新意,最终沦为网络上的信息垃圾。
  目前。博客辅助教学的影响还相当小。博客的特点决定了它相对当前文化有一定的超前性,应用于教学的路子还很长,但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天空。释放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潜力,体现了当代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对于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为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课题批准号:TER2008-013)、四川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信息技术与中学历史教学”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真人秀”又叫“真实电视”,泛指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由普通人参加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技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以“平民化”的姿态出现的。观众不仅是节目的接收者,而且是节目的参与者,甚至观众在一些节目中还拥有淘汰参赛者的权利。  我们当代电视节目中有太多的“真人秀”。而每个“真人秀”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亮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节目观众都买账,收视率都高。今天我们就拿以戏曲为中心内容的河南卫视的《梨园春》和以选秀
期刊
专题的定义:集中某个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将一系列的事件编辑起来,用一点带多面的方式来全景展现专题的主旨内涵即为专题。  中原油田作为大型国有石化企业,拥有职工、家属23万人。其中女职工的比例占职工总数的29%。是油田稳定发展中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在中原油田30年的发展进程中。女职工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于当今中国从业女性群体,她们付出的艰辛是超出女性性别范畴的。  众所周知,石油企业是“游走
期刊
当买方市场、注意力经济、供过于求等名词频繁出现时,我们不得不承认媒体的经营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杂志媒体都在争夺着为数不多的市场份额。仅有的受众和广告客户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    时尚、生活类杂志竞争环境简析    追求高额广告利润,大量创刊,种类繁多。2008年,杂志广告收入TOP20中,有11家属于时尚生活类杂志(慧聪邓白氏研究),2006年,中国报业广告增幅仍然低于同期GDP增长率,而杂志广
期刊
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第三届“纪录中国”评析表彰会,于2009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北京举行。笔者参与制作的《从流浪汉到篆刻家》喜获银奖。这部片子能够从280部413集参评节目中获得奖项,笔者作为主要创作人员之一,有深深的感触:一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要故事化、故事化,再故事化。  目前。在人物纪录片创作和理论上存在这样的误区:为了提高收视率,传说、野史、假说甚至戏说这些能
期刊
报纸编辑角色是指在报纸生产流程中。分布在各个环节负责报纸产品整体和产品细节的策划、把关、信息资源组合开发的行为主体。具有确定报纸风格和规模设计、进行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选择使用新闻稿件、配置版面内容等权利,并为报纸的受众接受程度负责。  报纸编辑角色和其他社会角色一样。在报纸生产系统工程中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负责采访写作的记者、负责广告发行的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组成报纸生产主体,可以说报纸编辑的角
期刊
摘要:《梨园春》自改版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成了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成功模式。但从深层次审视,则可以发现,传统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中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的双重变异,使得以《梨园春》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发展模式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深层危机。  关键词:《梨园春》 内在危机 传统戏曲 电视戏曲    《梨园春》栏目1994年在河南卫视开设。1999年改版,一路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演绎了一则收视神话,至
期刊
新闻追求真实、客观、准确,这不仅对采访过程有严格的要求,对新闻写作的措辞用语也有较大的限制,强调使用客观写实性的词汇。另外,新闻媒介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也强调新闻报道的形象性,运用了较多的隐喻表述,例如仍带有较强隐喻色彩的惯常表达方式“金融风暴”,还有新义正在凝固状态中的“回炉”,它们的新颖与凝固程度各异,但实际使用含有某种隐蔽程度各异的主观性倾向,却来源于相似的生成机制。  正常情况下,一个隐喻
期刊
涉外英语广告创作及品牌命名    所谓涉外英语广告主要是指通过传播媒体,对进口国或地区所进行的有关产品、服务的信息传播活动。要将中国产品打出自己的品牌,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英语广告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品牌是一类特殊的专有名词,它代表了商品和服务,是商标中可以发出声来的文字部分。在今天激烈的竞争领域给品牌合适地命名,有时比技术都重要,因为科技可以模仿,而已经确立的品牌名称却不容易模仿。    涉外
期刊
国庆60周年是中国的盛典,是2009年中国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从跨入2009年开始,按照“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主基调。各媒体精心策划,陆续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报道,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辉煌成就,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尤为重要的是:新闻报道随着网络、数字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多层面的变化,如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等网络
期刊
中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在此阶段。诗人们着力于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以及诗歌理论的阐发,创作出大量极富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在这极富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中,以《宫词》为题的诗歌成了当时的一道独特风景。宫词的代表作家当首推王建。王建为中唐人,据说他曾创作《宫词》百首,虽然后人如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赵与时《宾退录》、明杨慎《升庵诗话》、朱承爵《存馀堂诗话》均提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