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探究式学习, 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小学科学课堂倡导探究式学习对于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至关重要。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创设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积累经验,树立学习自信心,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倡导探究式学习,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点滴做法。
  一、问题——学生发现提出
  教育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并由此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达到“课未始,趣已生”的良好效果。
  如在教学《磁力大小会变化吗》这节课时,我面带微笑说:“同学们,你们平常去钓过鱼吗?今天我们就现场体验一次。请看水盆里有条鱼,你能用这根鱼竿把这条鱼钓上来吗?”学生们跃跃欲试。“钓起来了!”学生们齐呼。我惊奇地问:“这条鱼为什么能被你轻而易举地钓上来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发现鱼竿上有一块环形磁铁,小鱼的嘴巴里有铁,因为磁铁能吸铁,所以鱼钓上来了。我又放上1条大鱼,不能钓上来,我皱着眉头问:“这次为什么不能钓上来?”有的学生猜测大鱼比较重钓不上来,有的学生说鱼竿的磁铁太小,磁力不够……我趁热打铁追问:“你觉得用什么办法能钓起这条大鱼呢?”学生们想出“几个环形磁铁吸在一起”的方法……这样教学,通过创设“钓鱼”的问题情境,学生们头脑中产生了无数个“?”号,产生了探究“几块环形磁铁吸在一起,磁力是否增大”的强烈欲望,课堂学习氛围异常浓烈,为探究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方案——学生交流生成
  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导引学生学会“思”,通过“思”导引学生学会更好地“做”。没有内隐的思的探究,外显的动的探究就成了没有灵魂的空壳。动与思互生互动,探究才是真正的科学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设计方案的平台,引导学生在交流方案的过程中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从而使实验活而有序,提高实验实效。
  如在教学《100毫升水溶解多少克食盐》这节课时,各小组准备了以下材料:玻璃棒,烧杯,水,精盐,不同大小的勺子,天平,台秤。各小组根据实验材料先独立思考实验方案,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方案时,学生踊跃发言。如:生1: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水,然后倒入烧杯中。(师:这个环节得注意什么呢?)生2:水不能倒出外面来。生3:看刻度和水平面要平视。生4:我们小组打算先放20克,然后放5克,再放5克,最后1克1克放……生5:我们小组打算先放15克,然后放7克,再放5克,最后1克1克放……(师:老师发现了你们最后几次都是1克1克放,谁来说说你们的理由?)生6:因为最后溶解会比较困难,为了减少误差,最后那一次不能完全溶解的食盐也能更准确地估计。(师:这位同学想得真周到,真细心。)生7:我们打算用台秤先称量100毫升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再放盐直到不能溶解,再称量盐水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两次的质量差,就是能溶解盐的质量……(师:说得真棒,这个方法很创新。)生8:放一次盐记录一次,然后把每一次记录的累加起来,就是100毫升溶解盐的总质量。……这样教学,学生自主设计、小组讨论方案,实验方案在学生交流中明晰,由于方案来自于学生,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学生的科学能力得到提升,科学思维得到发展。
  三、實验——学生合作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小学生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因此,在科学课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学生实验的平台,让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在亲历合作实验过程中,“做”与“思”互动融合,科学素养将发生质的变化。
  如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这节课时,学生在做“冷和热是否会改变岩石的模样”实验时,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们分工,有序地动手实验。有的学生往瓶中装水;有的学生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有的学生用夹子夹石头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然后放入水中;有的学生观察记录,……这样教学,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每位同学都积极参与,亲历提升“冷和热会改变岩石的模样”的科学概念的过程,课堂呈现智慧共享、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动态生成场面,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结论 —学生分析提升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时要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方法后,收集、整理了大量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交流自己的发现,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在思维碰撞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在教学《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这节课时,学生做完“观察比较生、熟鸡肉”的实验后,分析记录单,发现:1、生的鸡肉有腥味,熟的鸡肉有香味;2、生的鸡肉有点红色,熟的鸡肉白色;3、生的鸡肉不容易撕开,熟的鸡肉容易撕开;……学生们通过讨论,提升了“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科学概念……这样教学,让学生在有层次的观察活动中,分析实验现象,不断寻找实验过程中的证据验证原先的猜想,从而形成新的认识,水到渠成地理解并掌握科学概念。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程的宗旨,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堂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作者单位:南安市柳城中心小学 福建】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或价值观等方
其他文献
低碳意识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认识,也是小学科学学科教育的重要思想。培养小学生低碳意识,要融入学生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要让学生能够从节约、降耗、环保、碳汇等活动中,渗透低碳意识,践行低碳行为。  节能降耗,制止浪费,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推进可持续发展,这是当前低碳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小学科学具有知识性、实践性特点,从课堂教学中渗透低碳意识,让更多的学生从节约、环保等知识学
手部深度烧伤后,愈合后常常引起瘢痕挛缩增生,造成手关节部位功能障碍,同时影响外观,不仅给病人带来肉体的痛苦,还会给病人带来精神压力 [1].手烧伤后功能障碍产生的原因是:烧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小学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根据科学实验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中取材,合理地将科学学科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接触实际生活。本文立足于小实验、大智慧、巧应用的原则,探索尽量将生活中所选取的材料应用于小学科学实验探究中,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科学的教学实效性,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方法。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启蒙教育的阶段中,所以在小学科学
精准观察离不开精密仪器,但如何使精密仪器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改善操作方法,以期在最短的教学实践之内取得更大的教學效果,同时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本文着重从改善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方面改善课堂效率来进行讨论。  一、确定观察主题,明确观察目的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知活动。在没有明确的感知任务时,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明确了目的任务去知觉某一事物,知觉的对象就比较完整清晰。因此,必须
在基层群众自治的法律范围真正明晰之前,赋予其特别法人这一法律身份虽然能够解决民事主体资格问题,但对于更为核心的自治目标的实现而言,《民法总则》的出台和特别法人身份证的颁发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制度上的“叠床架屋”。一系列根本问题和次生困境尚需找寻提纲挈领的抓手,期待其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能得到持续、深入、及时、有效的关注和回应  中国基层社会历来有“民自为谋”与“民自为理”的传统。皇权时代的国家机构往
水果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量在2003年首次突破7 000万t,达7 551.52万t,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水果产业在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
目前机动车被盗情况不容乐观,各种盗车案例不胜枚举。那么机动车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盗的呢?一是车主疏于防范,其次大部分被盗车辆都是停放在居民楼区和非指定停车场,再是没有采取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