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爱发脾气的孩子可能患有抑郁症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mour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彤彤今年12岁,最近6个月常常因琐事发脾气,不听话,情绪暴躁,总是说“我不开心,不想说话,我感觉我想从屋顶跳下去”;学校老师形容她是“麻烦不断和不开心的独行者”。过去她的成绩优异,是名积极进取、上进的学生。而现在的她,则很难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没有动力。渐渐地,彤彤又出现了入睡困难、没有食欲、频繁头痛,大多数情况下,待在自己的房间里什么也不做;如果家长要求她去做什么,她便会感到极度不安,烦躁,发脾气;妈妈形容她“喜怒无常和急躁”。起初,家长认为是青春期的叛逆表现,一直未重视。最近一个月,彤彤隔三差五地拿小刀划自己的胳膊。家长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遂带彤彤就诊,经专科医生诊断彤彤是患有抑郁障碍,同时也伴有焦虑症状。
  很多罹患了抑郁障碍的青少年会出现悲伤情绪、兴趣或快感缺失;但他们很少能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而往往以“激惹”的形式出现。“激惹”一般是指特别容易烦恼或过于敏感,突然暴怒或大发雷霆;他们的生活常常因为小事而麻烦不断。“激惹”是罹患情感障碍的青少年常常合并的症状之一,临床诊断的抑郁障碍病例中有大约4/5伴有“激惹”情况,在社区调查的抑郁障礙患者中,二者合并出现的概率大约30%-40%。几乎绝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有过抑郁的一些症状,尤其是他们面对真实的压力、经历思想冲突、青春期发育和社会生活变迁的时候。患有抑郁障碍的年轻人,有90%的概率会出现日常生活能力的损害;青春期抑郁患者的自杀企图或行为是非常频繁的,值得特别关注。
  最后,如果发现孩子有“暴躁”的表现,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同时又闷闷不乐,消极处事,就请提高警惕,并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对于患病的儿童青少年来说,提早预防、及时发现、规范诊治、尽早康复,是回归正常的坦途。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急剧变化时期,给国人的生存与适应带来机遇和挑战。面对有限的资源,竞争压力的加大,因学习紧张、工作压力、焦虑担忧、家庭负担等原因造成的自主神经紊乱、神经衰弱、慢性疲劳综合征等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据调查,神经衰弱的发病率己从几十年前的1%上升到目前的15%左右;因过度疲劳引起“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興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己达到10%至20%,在办公族中更是接近50
期刊
一群人围成圈坐在一起,经过一次或多次的人际互动,团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产生了积极的改变,更自信、更适应、更健康、更有方向、更充满希望,这就是被称为“神奇圆圈”的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咨询是从英文group counseling翻译而来的,香港地区译成“小组辅导”,台湾地区译成“团体咨商”。团体咨询是一门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专业助人知识、理论与技术,指在团体的情境下,经由人际互动,促使成员通过观察、学习、体
期刊
吸毒者令人扼腕叹息,贩毒者让人深恶痛绝,毒品问题自然意味着违法犯罪。我国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指出,滥用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人员比例下降,滥用新型毒品人员比例上升,吸毒人员覆盖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文化程度、各个职业人群的特点,以青少年为主体的滥用新型毒品问题突出,吸
期刊
二十世纪流传最广的法国经典童话《小王子》里有这样一段话:所有的成年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只是很少有人能记得这一点。曾经,我们是祖国的花骨朵,我们是祖国的小树苗,我们是跨世纪的好少年……但这些话语仿佛已经离开我们视线很久很久。长大后,我们不再唱童歌;长大后,我们不再爱奔跑;长大后,我们不再做长长的、彩色的飞翔梦。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全世界的成年人都在追忆儿时的零食、儿时的玩具、儿时的伙伴、儿时的梦……当
期刊
这两年来,我尝试参加了一些诸如心理剧、一人一故事、曼陀罗等艺术类心理治疗的体验和实践,觉得形式多样,非常有趣;且艺术性的参与方式特别能引发我的内心体验,带来很多对于自我的觉察。于是,尽管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擅长舞蹈,在肢体动作上很放不开的人,我依然抱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参与到舞动治疗的体验当中。在这里,把我的经历和体会分享给大家!  1让来访者以自己本来的样子被看见  活动第一天的暖身让我印象很深刻
期刊
带着幼儿园老师的任务—带孩子认识和了解向日葵,我带着四岁半的儿子去公园玩了半天,带他找到了向日葵,拍了照,并让他仔细看了向日葵,用手摸了花瓣,还闻了味道。回家之后,翻看了一下微信,发现有的家长发了孩子画的向日葵,其实自我觉得画的一般,没什么想象力,也没有儿童画的涂鸦感,像是在家长指挥下画的,但是上面写的那个孩子的名字,我觉得很值得称赞,因为那个名字很复杂,但是能看得出是孩子自己写的。  随后,我要
期刊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曾经帮助许多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但是我忽然发现自己和儿子很少有好好对话的时候。虽然说咨询师不给自己的亲人做咨询,但是如果做不了一位好父亲,又如何成为一名好的咨询师?我决定找个机会跟儿子好好地对对话。  儿子今年已经大二了,远在外地上大学。每年只有寒暑假回家,回家后儿子又忙着去到当地的补习班当代课老师,其实我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真是不多。可是儿子一回家,大多数时间就抱着手机玩游戏
期刊
案例描述:  梦云是一个大三女生,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前来进行咨询。她个子很高,很消瘦,衣服整齐时尚,皮肤皙白,很有礼貌。  梦云自述经常胸闷,在寝室在家都会闷,上不来气,在室外会好些。觉得活着没什么劲头,没有动力。梦云说她刚考完教师资格证,看着班级同学都在忙着考专业英语、考研、考这考那,可她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英语专业不是她喜欢的,也学得不怎么好,但她从没挂过科。以前想过考研,现在不想了,家人说考
期刊
尿频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如果一个人说他经常尿频、起夜,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他是不是得了泌尿系统感染。但是如果反复检查都没有问题,仍旧长期尿频、起夜,甚至严重影响睡眠,痛苦不堪,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王女士是一名老师,年龄不大,生性敏感,自尊心强。但是最近经常烦恼不安、精神欠佳、很多社交活动都不愿意参与、面色较前失去很多光彩。同事问她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什么不舒服,她都说没有。但是
期刊
近些年,我发现很多人对毒品的认知往往过于主观或片面,甚至存在严重误区,导致他们放松对毒品的警惕,不经意间就走向吸毒毁家之路。有鉴于此,本人希望通过分析解读几个常见的吸毒误区,让更多人正确认识毒品,拒绝毒品。  1意志力强大的人吸毒不会上瘾  人们总喜欢高估自己的意志力,低估外界的诱惑力。很多吸毒者跟我讲述自己踏入毒坛的理由,都是认为意志力强大,偶尔吸一两次毒品不会上瘾,却没想到无一例外沦为毒品的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