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休谟和康德在不同论著中以不同方式同时对宗教的理性之基和人性之源分别进行了探究。本文认为这些探究在休谟和康德的宗教哲学体系中既相互关联,又有着各自独立的意义。一方面他们秉承证据主义的认识论路线,质疑宗教的理性基础,将古典自然神学的哲学批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则超越传统批判和辩护的二元格局,尝试从人性和道德中揭示宗教的起源,体现出了现代宗教学的学理意涵。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宗教信念的认识论地位与合理性意义问题研究”(13BZX059)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休谟和康德在不同论著中以不同方式同时对宗教的理性之基和人性之源分别进行了探究。本文认为这些探究在休谟和康德的宗教哲学体系中既相互关联,又有着各自独立的意义。一方面他们秉承证据主义的认识论路线,质疑宗教的理性基础,将古典自然神学的哲学批判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另一方面则超越传统批判和辩护的二元格局,尝试从人性和道德中揭示宗教的起源,体现出了现代宗教学的学理意涵。
其他文献
民国时期,重庆地区道教的发展表现为宫观数量较多,著名道士不孤,弘道之事斐然。作为其中较著者之一,道士谭遁九复建合川二仙观,并创办《道教季刊》,在道教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此,本文先探讨了谭遁九的弘道事迹,而后从创刊缘由、创刊时间、刊物栏目及刊载内容等几个方面对其创办《道教季刊》作了论述,指出此举背后彰显出来的办刊远见、宽广胸怀以及辛苦付出非常值得肯定。
《三官经》的篇名大同小异,流通较广的全称为《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三官经》是其简称。现存《三官经》版本较多,最早留存版本是景泰四年的刻本。姜守诚对现存明清的13种(15个本子)《三官经》做了详细比较,得出以正德年间为界限,《三官经》有所谓"繁本"与"净本"的区别,后世流传基本为"净本"系统。通过文献稽考,《三官经》所出年代的下限为宣德前后。而对于《三官经》的作者,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虽然未能确定《三官经》出世的确切年代,至迟在正德以后,《三官经》应该在社会上已经有了广泛的传播
回族“恰依”是回族借用维吾尔族“恰依”运行方式,“再造”社会关系的一种文化模式。根据不同的标准,“恰依”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反映在社会实际运行中,不同的“恰依”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恰依”在解决成员内部困难、情感慰藉等方面发挥着“亲兄弟”“亲姐妹”的社会功能。对于单门独户的家庭和个人来说,“恰依”在移民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慧经》是一部重要的佛教典籍,被18种大藏经及多种经录所收录。《三慧经》最早收录于道安所编经录《凉土异经》中,到唐代时,智升在《开元释教录》中将其附在北凉录,此后元明大藏经皆沿袭之。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的比对发现,《三慧经》并非翻译佛经,而是抄录、改撰众经而成,并且成书年代大致在西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至前秦建元二十一年(公元385年)之间。
玄奘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僧人,近20年来,对玄奘的考古学研究逐渐成为新的研究视野,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玄奘取经路线及沿路遗址和文物;2.与玄奘相关的寺院;3.与玄奘有关的图像;4.玄奘遗骨及舍利的流转;5.与玄奘有关的出土及石刻文献。那些更加能够说明玄奘日常生活的文物还没有完全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对于《大唐西域记》的史料分析也需要进一步展开。
"垛"(gto)仪式隶属于苯教"恰幸乘"和"黑水斯巴苯"的内容,是苯教九乘之四因乘(rgyu bon bzhi)和四门五库之黑水斯巴苯(chab nag srid pa rgyud kyi bon)方面的重要理论分类之一。本文以苯教文献中对"垛"仪式的记载为切入点,探讨苯教"垛"仪式的历史渊源、涵义、分类及其社会功能,并运用宗教学、人类学理论,解读苯教"垛"仪式文化符号之象征意义。
明代汉人假冒为番僧的现象比较普遍,不仅广泛存在于进贡番僧中,也出现于驻京的高阶品番僧中。从内在动因看,这是在进贡的丰厚回赐及贡僧商业活动的丰厚利润双层刺激下出现的现象。从外部条件看,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明朝中后期对西藏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以及沿边官员与假冒者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有密切关系。明代汉人假冒番僧的直接后果是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汉喇嘛,他们成为民间佛事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同时,他们还在明末参与到明朝和蒙古贵族、后金统治者之间的斗争中,成为明末值得注意的政治力量。
藏传佛教觉囊教派寺院"藏洼寺"坐落于川西高原。觉囊派"藏洼寺"以藏族传统文化为立足点,大力发展唐卡绘画、梵音古乐、藏香藏药、裁缝服饰等传统文化艺术。吸收藏区青少年学习藏族传统文化,培养了一大批技艺出众的民间艺术人才,有力推动新时代新农村文化建设和藏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传承。从艺术人类学视角来阐释这一当代社会中的宗教文化现象,有助于更好理解宗教信仰、艺术和地方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文章依据《国内藏学期刊论文目录》(藏文版)数据资料,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藏文期刊中有关藏传佛教历史、人物、哲学、文献、教育、艺术等方面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文章认为藏传佛教研究需引进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关注现实问题及"一带一路"倡议、关注藏传佛教文化的转型与变迁、深入研究藏传佛教各类文献的注释和翻译、聚焦藏传佛教中国化及其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问题、加强汉藏佛教文化的比较研究等。
《南诏图传》"西洱河图"是反映南诏大理国洱海神信仰的图像,图中主要描绘了蛇、鱼、螺三种动物。图中的双蛇与西南地区原有的蛇崇拜有关,至南诏大理国时期,蛇逐渐变为可以依靠本主和佛教信仰来克制的对象。图中的洱海神主神为鱼、螺二神,鱼神的白头、顶轮特征显示了其与白氐、白蛮的尚白传统和月亮崇拜的密切联系;螺神的白海螺外型则是受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影响的结果。洱海神信仰在南诏大理国的持续兴盛与白蛮群体的影响力,以及洱海周边地区的重要地位等有关。杨干贞补续西洱河图的目的正在于利用洱海神信仰来凝聚白蛮大姓,增强政权核心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