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通过创设多种情景即生活情景、游戏情景和创造情景,且在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中注重情感的投入,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鼓励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使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创设情景 情感投入 创新活力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日趋发展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数学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整体上得到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己全面实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但仍有不少落后地区和偏远学校教学条件差,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和“高深”念头,导致教学质量费时低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每位教师的热身话题,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使轻松愉快的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
1.创设多种情景,给学生活动的“舞台”。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新过程。首先,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师、建筑师,应在谍堂教学中大力开展学生的学法指导活动,做学生自信心的“拐杖”和“向导”,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积极、全面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我。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及数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实例,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把原来认为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数学课。
1.1 创设生活情景,增加求知欲。教学大纲提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这说明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认识自然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对数学就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难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知识,使数学更“生活化”。如在教低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介绍数学足源于人类为了计数和计算需要的有关实例,当我列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天安门广场到鸟巢燃放29响“脚印”烟花,却代表着29界奥运会时,学生很感兴趣,感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仿佛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一种我也要学数学的欲望。
1.2 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习兴迎。我固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只有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山“迷”进入“爱学”的境界。小学生天生就好奇、好乐、好胜、好玩,对游戏情有独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的游戏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如教低年级应用题时,我改变r教师讲学生听,教帅演示学生观察,教帅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以游戏活动形式展现给学生。首先,我把课前准备好的五张卡片分别有:①红花20朵:②黄花4朵;③红花比黄花多16朵;④黄花比红花少16朵;⑤红花和黄花共24朵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并粘贴在黑板上,要求小朋友们根据卡片上所列数量之间的关系做找朋友的游戏。这时,课堂上充满了情趣,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谁都想体验一下自我能力。在这个游戏大转盘中,学生自由思索、想象、选择,都能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编出各种不同的应用题,有的求和(24+4=?),有的求差(24-4=?),有的求比多多少或少多少(20-4=?),有的求倍数(20÷4=?)。如此灵活多变的课堂游戏活动,不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对应用题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1.3 创设创造情景,鼓励参与热情。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创新学认为,人人都有创新欲,人人都有创新潜能,小学生也不例外。因而,如果没有敢于创新的教师,就不可能有敢于创新的学生。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施展特长,动手动脑,同时要竭尽全力,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一个个闪耀着光辉人性魅力的情景,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在导入新课前先设计好一些连加的算式2+2+2、3+3+3、4+4+4等,要求学生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乘法知识,只能一步一步相加显得很慢。然后老师让同学说出类似的题目考老师,老师很快说出得数,这时学生感到好奇,渴望学会老师的计算妙法,紧接着老师逐一导入2+2+2是3个2相加便引…乘法口诀“二三得六”即2×3=6。同理4+4+4是3个4相加推出4×3=12。这样学生在好奇的思维中产生疑问,从疑问中寻找到了乘法的一些知识,能把3+3+3+3写成3×4=12。接着我在黑板上呈现4十4+4十3=?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看谁最聪明,准能列出自己的算式及答案,并把鼓励的目光投向大家,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不少学生纷纷举手说“我能——4×3十3=15”,“我行——4×4一I=15”,这时我带着赞许的目光对大家说,“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想出这个算式”。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表扬,个个都露出得意的微笑,感到自己的创新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会学得更好。
2.教师的情感投入,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师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学识,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的活动。教师情感的投入,给学生以爸爸妈妈般的慈爱,哥哥姐姐般的关怀,同学朋友的知心,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感受和谐、欢愉,感受师生合作的喜悦,使师生之情感得到升华。
2.1 教师旺盛的精力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创造者与开发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人和主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全身地投入,用身心滋润着萋萋芳草,发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孺子牛精神和“春蚕”的奉献精神,吃透教材,灵活地驾驭教利,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沟通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让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课堂中得到体现,促使学生在变幻无穷的课堂活动中感到有新意,有成功的体验,在追求真理、获取知识的渴望中尝试到“跳一跳,摘得着”的喜悦。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无时无刻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2.2 教师的关爱给学生无穷的学习信心。教育是一种感动人心、塑造心灵的工作,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可见,教育和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是否对学生倾注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与鼓励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成为一种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诱因,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热爱之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挥动和启迪着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使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愉快地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我班有一位学生课堂很守纪律,但不爱动脑筋,作业不会做就偷抄别人的。有一次我发现他画画很好,就抓住这一“亮点”表扬他:希望你的学习和你的画一样美!并告诉他:有些应用题不好理解,可以画线段帮助理解,然后针对他的一道错题启发他通过画线段分析,他终于开了窍,找出了正确的答案。后来我又有意地让他到黑板上做类似的画线段图题,从此,渐渐地他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成绩也随着上升。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按课改的新理念,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断鼓励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学、想学、会学、乐学”,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焕发出新奇、有趣的光彩。
【关键词】 数学课堂 创设情景 情感投入 创新活力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日趋发展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迅速,数学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尤其是乡村学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从整体上得到优化,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己全面实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但仍有不少落后地区和偏远学校教学条件差,观念落后,课堂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和“高深”念头,导致教学质量费时低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每位教师的热身话题,为此,我在平时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使轻松愉快的课堂成为学生的家园。
1.创设多种情景,给学生活动的“舞台”。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的新过程。首先,教师是这一过程的设计师、建筑师,应在谍堂教学中大力开展学生的学法指导活动,做学生自信心的“拐杖”和“向导”,让每个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主动、积极、全面挖掘自己的潜能,展示自我。另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及数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实例,激励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用数学知识的魅力吸引学生,把原来认为枯燥无味的数学变成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数学课。
1.1 创设生活情景,增加求知欲。教学大纲提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这说明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类认识自然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脱离了生活实际,学生对数学就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难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注意选择贴近生活的知识,使数学更“生活化”。如在教低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介绍数学足源于人类为了计数和计算需要的有关实例,当我列举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天安门广场到鸟巢燃放29响“脚印”烟花,却代表着29界奥运会时,学生很感兴趣,感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仿佛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一种我也要学数学的欲望。
1.2 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习兴迎。我固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说过,只有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山“迷”进入“爱学”的境界。小学生天生就好奇、好乐、好胜、好玩,对游戏情有独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动有趣的游戏结合起来,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如教低年级应用题时,我改变r教师讲学生听,教帅演示学生观察,教帅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方式,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以游戏活动形式展现给学生。首先,我把课前准备好的五张卡片分别有:①红花20朵:②黄花4朵;③红花比黄花多16朵;④黄花比红花少16朵;⑤红花和黄花共24朵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并粘贴在黑板上,要求小朋友们根据卡片上所列数量之间的关系做找朋友的游戏。这时,课堂上充满了情趣,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谁都想体验一下自我能力。在这个游戏大转盘中,学生自由思索、想象、选择,都能运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编出各种不同的应用题,有的求和(24+4=?),有的求差(24-4=?),有的求比多多少或少多少(20-4=?),有的求倍数(20÷4=?)。如此灵活多变的课堂游戏活动,不但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对应用题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课堂教学效果。
1.3 创设创造情景,鼓励参与热情。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创新学认为,人人都有创新欲,人人都有创新潜能,小学生也不例外。因而,如果没有敢于创新的教师,就不可能有敢于创新的学生。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4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施展特长,动手动脑,同时要竭尽全力,以学生发展为本,创造一个个闪耀着光辉人性魅力的情景,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聪明才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教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在导入新课前先设计好一些连加的算式2+2+2、3+3+3、4+4+4等,要求学生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乘法知识,只能一步一步相加显得很慢。然后老师让同学说出类似的题目考老师,老师很快说出得数,这时学生感到好奇,渴望学会老师的计算妙法,紧接着老师逐一导入2+2+2是3个2相加便引…乘法口诀“二三得六”即2×3=6。同理4+4+4是3个4相加推出4×3=12。这样学生在好奇的思维中产生疑问,从疑问中寻找到了乘法的一些知识,能把3+3+3+3写成3×4=12。接着我在黑板上呈现4十4+4十3=?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看谁最聪明,准能列出自己的算式及答案,并把鼓励的目光投向大家,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不少学生纷纷举手说“我能——4×3十3=15”,“我行——4×4一I=15”,这时我带着赞许的目光对大家说,“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想出这个算式”。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表扬,个个都露出得意的微笑,感到自己的创新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会学得更好。
2.教师的情感投入,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师用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学识,通过榜样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学生的活动。教师情感的投入,给学生以爸爸妈妈般的慈爱,哥哥姐姐般的关怀,同学朋友的知心,与学生平等相处,共同感受和谐、欢愉,感受师生合作的喜悦,使师生之情感得到升华。
2.1 教师旺盛的精力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创造者与开发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人和主体。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活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全身地投入,用身心滋润着萋萋芳草,发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的孺子牛精神和“春蚕”的奉献精神,吃透教材,灵活地驾驭教利,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沟通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让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课堂中得到体现,促使学生在变幻无穷的课堂活动中感到有新意,有成功的体验,在追求真理、获取知识的渴望中尝试到“跳一跳,摘得着”的喜悦。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无时无刻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2.2 教师的关爱给学生无穷的学习信心。教育是一种感动人心、塑造心灵的工作,关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可见,教育和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是否对学生倾注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教师的期望与鼓励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成为一种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诱因,唤起学生内心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热爱之情,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挥动和启迪着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使学生在教与学活动中愉快地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我班有一位学生课堂很守纪律,但不爱动脑筋,作业不会做就偷抄别人的。有一次我发现他画画很好,就抓住这一“亮点”表扬他:希望你的学习和你的画一样美!并告诉他:有些应用题不好理解,可以画线段帮助理解,然后针对他的一道错题启发他通过画线段分析,他终于开了窍,找出了正确的答案。后来我又有意地让他到黑板上做类似的画线段图题,从此,渐渐地他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成绩也随着上升。
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按课改的新理念,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不断鼓励和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学、想学、会学、乐学”,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焕发出新奇、有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