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训练营:新文科背景下图书馆数据素养培训新模式

来源 :图书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ong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对数据素养和服务的新要求,图书馆开展了以学术训练营为主要模式的新探索.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开展的围绕数据素养和数据服务为主题的学术训练营在目标、内容、形式、成效等方面各有优势、各具特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定问题.在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加强馆际合作协同、创设跨学科现实应用场景、促成产学研一体化、打造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完善学员数据素养的效果评价等优化建议.
其他文献
信息源是著录数据的来源,是著录时数据选取的依据.与原RDA相比,新RDA信息源的相关规则在概念、形式和内容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原RDA信息源的相关规则是针对著录数据的来源,新RDA信息源的相关规则包含在数据出处的规则中,数据出处的规则是针对元数据作品的描述,可以说是原RDA信息源规则的升级版,体现出新RDA面向关联数据应用的定位和国际化开放包容的理念.
微媒体在高校用户中的普及为学科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研究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化学学科馆员对学科用户的微媒体使用现状及习惯调查,将微博、微信、QQ、微视频等多种微媒体作为用户需求的发现渠道和学科服务的实施渠道,依靠用户深度参与学科服务内容的生成过程,构建基于用户时间和用户身份的化学学科微媒体服务体系,为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实践提供参考.
湖北农民工留言东莞图书馆事件引爆舆情热点,作为事件参与者官方微博小编从舆情事件中单馆的应对、图书馆行业行为等角度进行了反思,并采用国家行业标准《WH/T 84-2019信息与文献公共图书馆影响力评估流程与方法》对此事件进行了评估:一是微博是公共舆情发生的产地.二是站在舆情风暴中心,应对凭据是图书馆的专业价值.三是可以利用行业标准来评估公共事件,明晰展示出公共图书馆影响力,其中经济价值评估约为6378.95万元.
文章在简要回顾基层公共图书馆红色文献收藏与服务的基础上,介绍东莞市大岭山图书馆东纵文献收藏的历程与成果,并从数字化与知识图谱建设、“大岭山之歌”红色文化展示中心、文献挖掘与服务创新三个方面重点阐述大岭山图书馆的创新探索,得出基层公共图书馆要立足地方特色,以服务为导向,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坚持读者立场讲好红色故事,才能更好发挥弘扬红色文化排头兵作用的结论.
新媒体时代,国家图书馆音像电子资源编目工作尚未与国际标准接轨,没有形成联合编目和套编体系,缺乏国际化、规范化、集约化,RDA的引入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满足数字环境下读者检索的新要求.文章对比分析了应用RDA标准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编制音像电子资源的异同,分析了使用内容类型、媒介类型、载体类型替代一般资料标识(GMD)的可行性,提出了配合RDA标准,CNMARC数据格式需做出的调整,列举了按不同规则制作的音像电子资源数据样例,展望了未来音像电子资源编目工作的发展方向,以期更好发挥图书馆传播文化、服务读
高校图书馆作为内容存储、获取和传播的重要机构,突破传统的知识服务体系,全面支撑新文科对跨语言、跨学科交流的需求,势必需要图书馆借助信息技术赋能,加强学科协作融合,拓展学科服务内涵,构建以科研数据管理、开发和服务为主导的数据服务模式.图书馆服务模式离不开资源、空间、馆员、服务和平台5个要素的支撑,本文紧密对接新文科背景下5个要素的变化,将数据中台理念引入到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重新构建未来高校图书馆“五位一体”的数据服务模式,并通过具体建设与服务实践案例进行论证.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紧密围绕“资源+”“空间
数字人文项目是开展数字人文服务最重要的实现途径之一,数字人文项目已成为人文学科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环境的发展,早期数字人文项目的 研究数据、工具及平台正在退化,甚至消失,如何保持数字人文研究数据及工具平台的开放性、可用性非常重要,有必要认真思考数字人文项目的 可持续性发展,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可靠、可持续的数字人文基础设施.本文从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概念与内涵出发,分析了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研究现状,并从资金与人员、用户的可使用性、工具及平台、数据访问和引用等对数字人文项目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
理学读书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通过对程颐、程颢、朱熹、王应麟、程端礼、陆世仪等人的读书思想进行分析,研究理学读书思想的演变过程;针对当前经典阅读推广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借鉴理学读书思想的宗旨和《小学》处理五种社会关系的重要意义,认为在中华传统文化阅读推广中,利用《小学》在大学新生中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帮助目前在应试教育下的大学生解决“失小学之序”的缺憾,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并提出理学思想的阅读推广书目.
本文以上海大学生为例,实证调研新时代上海大学生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状况,重点考察阅读动机问题.研究表明:性别、年龄是阅读动机的影响因素;阅读动机具有多维性特征,涉及外部动机中社会交往、个人发展、他人认同和内部动机中兴趣爱好、数字媒介、情感抒发,社会交往是最为主要的阅读动机维度;性别、年龄、专业和年级对阅读动机的不同维度有所影响.课题组据此提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策略:一是注重对低年龄段青少年读者的阅读推广,培养青少年读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习惯,使其在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国家软实力
当前,在移动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的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也在不断探索新模式.短视频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后起之秀,以燎原之势占领了市场,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抖音作为当前中国最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之一,是阅读推广值得借助的平台,本文以浙江图书馆官方抖音号“大咖来了”为例,探讨运用抖音短视频进行阅读推广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