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文学地图里的伦敦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45249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伦敦,有许多建筑物或者街道与狄更斯一起长生不老,例如,老古董店。它的肉身依然存在。前“哈利·波特”的魔法迷倒全世界的年轻人,进入伦敦火车站时,身处第九与第十站台之间,英国人是否会对自己民族的伟大魔法油然而生一种自豪?
  爱书人的乐园
  由于英国文学的伟大,这样的文学固定资产在伦敦不计其数,《查令十字街》就是其中之一。
  查令十字街,伦敦著名的书店街,位于毗邻的莱斯特广场地区以及以北路段,查令十字得名于古时立于此的一座埃莉诺十字。埃莉诺十字是13世纪末,英王爱德华一世为纪念死去的埃莉诺王后所建的12座顶端为十字架的纪念碑。其中这座纪念碑当时坐落于伦敦城西郊的查令村内,因而被称作“查令十字”。
  查令十字街上有各种专业书店及二手书店,其中最为闻名的是蜉蝣肆书店。西敏市政府所办的查宁阁图书馆位于查令十字街上,包含伦敦最大的公共中文图书馆,位置靠近查令十字并以此得名。
  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条街上聚集了很多旧书店,是伦敦旧书业的主要集散地之一。70年代以后,查令十字街随着《查令十字街84号》通信集的出版和热销,成为英国旧书业的代名词。随后,查令十字街上的旧书店不断减少,酒吧、餐馆日益增多,以至成为美食一条街。
  文化“觅母”
  《查令十字街84号》,一本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书信集,因其热销而最终被改编成经典电影。我们也因此领略到伦敦条古老书店街的魅力。更甚,文学与现实的世界里,一个地址从此永不消失。它不仅留下一个真实的纪念铭牌,而且,正如道金斯所言,它成了一个“觅母”基因,从过去到未来不断复制并进化自身。
  海伦,一个写作者,资深文学爱好者,查令十字街84号的主人翁,正是这条基因链里其中一环。她承传着一个伟大的文学传统,也制造了一个毫不逊色的传奇地址。
  海伦是一个美国人,但她热爱大西洋彼岸的英国文学,看英国电影,为了能通过镜头看一眼那些伦敦街道。由于经济拮据,她在纽约总买不到自己想拥有的书,要不就是太贵,要不没书。她愤愤不平,理怨道,难道纽约人都不读英国文学?后来,在一份报纸的副刊处,她看见来自伦敦的“马克与科恩书店”售卖二手书的广告,于是就给书店写了第一封信订购旧书。
  那是1949年10月5日。很快,海倫就收到书店精美的旧书,随书还附有书店负责人弗兰克的回信。这个回信开始了一段历时20年的通信。这既是一家私人书店与它顾客的交往,也是两个同样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志同道合者生命里的相互陪伴。
  海伦的丈夫死于战争,她没有再婚,经济也拮据。作为一个女人,她几乎从不花心思在塑造女性魅力上,衣服陈旧,发型老套,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走出来像一个中学女教师,因而自嘲“有着纽约大道上乞丐的时尚气质”。虽然如此,海伦却是一个自得其乐且充满幽默感的女性,她的生活简约、文艺,有热爱的写作与阅读,有亲密的朋友相伴。
  如今,结缘于文学与旧书,她的生命里又多了一个具有精神交流能力的对话者。她和弗兰克之间因为通信而日渐生情,而这个“情”并非俗世男女之情,更多是汉人所熟悉的“高山流水,伯牙子期”之间的默契与理解。两个人的知识背景、阅读经历与审美倾向相互接近,因此,弗兰克常主动给海伦准备她虽未提及却甘之如饴的书,而海伦善解人意的回报是逢节日给书店同仁寄去慷慨的礼物。上世纪50年代初,英国百废待兴,物资实行配给制度,以致伦敦人久不知肉味,能想象当他们收到各种新鲜鸡蛋、火腿、香肠等越洋礼物时的快乐吗?
  海伦就是在经年累月的通信里,对伦敦产生更强烈的渴望。她给弗兰克的信里写道:“写信跟我谈谈伦敦吧,我期待有一天能走下火车,体验走在伦敦肮脏人行道上的感觉……同样的,弗兰克也无比期待海伦的到来。他们计划过两次旅行,譬如,计划来亲眼见证英女皇伊丽莎白登基。然而,结果都因为某些事故而导致计划破产。直到1969年1月8日,海伦接到书店新任的女秘书回邮,信内告知弗兰克三个月之前因手术感染腹膜炎而仓促离世。
  电影看到此处,伤感之情突然涌起如潮。海伦读罢来信,也陷人伤心痛哭里。二十年时光里,通过书信方式,相互分享彼此的生命,分享彼此的快乐点滴,却直至一方离世双方都未普会晤。人与人的故事,你设想得了开头,却无法预料到结尾。而一旦错过,便是千古遗憾。
  往昔不再
  查令十字街84号的“马克与科恩书店”后来很快就被拆除。在它当年的遗址,上只留下一块嵌于地上的铭牌,说明这段历史的来龙去脉。而那个门牌号,据说也是消失了的。如今,若为了历史悠久的旧书店街而拜访伦敦,阁下除非是王子猷般豁达风流人物,趁兴而来尽兴而返何必见戴,否则只怕要生失落之情。
  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纸质书与独立书店的衰落,曾以鳞次栉比的独立书店引人人胜的查令十字街已不复书店街繁荣光景。即使如此,也并不意味它就魅力不再。如今的查令十字街,据说“依然是别具伦敦风情的地方,距离大英博物馆很近。白天是脚步匆匆的金融业白领们,而到了夜晚则是喧闹的小酒馆文化集中地,旧书店消失大半,不过仍存几间,包括英国著名的学术书店blackwell,狄更斯在他的《双城记》里开篇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对于一个心存文学理想的人来说,也许是漫游伦敦时内心戏剧最为吻合的画外音。
  现实里的海伦在书中写道:“If you happen to pass by 84 Charing Cross Road,kiss it for me!I owe it so much.”(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它太多。)
  在这个伟大的世纪里,上半场又乱哄哄忙于世界大战,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到下半场,方搁得下一张安静书桌,好让普通人仔细生活,悠闲读书。也只有岁月静好,一家独立旧书店才能与一个文人共谱一曲雅韵,而终成绝唱。
其他文献
如果,时光可以向前流动三千年,我一定要看着你的眸,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我爱你。    壹.  汽车在偏僻的郊外小道上飞快地行驶。  小蓝右手握着方向盘,左手不时拈着薯片丢进嘴里,窗外急速倒退的树木高大而浓密,仿佛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妖魔。此刻她有种错觉,仿佛自己骑着快马像斗士一样冲锋陷阵,有种畅快淋漓的刺激感。  可是,她知道自己哪里是斗士哦,连向喜欢的男生告白的勇气都没有。  想到这里,她的眼泪说来就
期刊
有人曾说,最需要生活体验的演员,往往是最缺乏生活气息的。然而,90后新生代演員邓伦竟是个例外。他从十来岁独闯北京到现在频繁出镜、在各种影视剧里有着不乏表现,所有的经历都在无形之中成就了他。甚至在戏里,邓伦能够驾驭的,往往比他表现的还要多。而能做到如此,这不光是他对角色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挖掘,也和他的个人阅历、为人处世以及性格鲜明等因素分不开。于是,在许多人心里,邓伦便是一个“危险又有趣”的男人——他
期刊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不自律的人生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其中一个回答是:“被命运反复羞辱,却毫无还手之力。”不自律的生活,就像温水煮青蛙,会让人如困兽般在挣扎中消磨意志。等到稍有觉悟想要跳出舒适区时,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向上生长的弹跳力。最终的结果就是:一边羡慕别人,一边悔恨自己。  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关于#对自己最失望的瞬间#的话题,排名靠前的几条评论十分扎心:“想好好努力,但控制不住爱玩的心
期刊
最近有个学生来找我谈心,他说他自己平时都在拼命努力、认真上课,但成绩没有太大进步。而班上有的同学,平时表现懒懒散散,成绩却遥遥领先。  这个问题,大多人在学生时代可能都遇到过。当然,这里面不排除一小部分人,是因为天资聪明。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每个人的“勤奋效率”的高低。  付出时间的量并不等于获得知识的质,所以起得早不是重点,重点是早读有没有效率;培訓班上得多少也不是重点,重点是上的课有没有消化
期刊
欧·亨利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麦琪的礼物》中,写下这样一句话:贫穷的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但以抽噎为主。  小说的大意是,圣诞节前夕,女主人公德拉为了给丈夫买礼物,忍痛卖掉了自己的一头秀发,而丈夫吉姆为了给妻子买礼物,忍痛卖掉了祖传的金表。结果,德拉买回来的是一条表链,而吉姆买回来的是梳子。  所有的悲怆就在于,它不笑着成全你也就罢了,还要让你哭着毁灭。  贫穷,会让一个人不自觉地远避喧嚣
期刊
有一次,我跟同学在一列开往南方的火车上,当停靠到一个新鲜的南方小城时,我们鬼使神差不约而同地跳車。迈下去的一瞬间,我突然得到了一阵如赏赐的温暖。这算是路途上的意外收获,不做计划,有点刺激,跟我之前那些旅行时刻相悖。  我后来人生,有了越来越多相似的跳车经历,去反抗一成不变,去抵挡被这个社会同化。人生本来就不会尽在掌握,这样的经历让人更主动地认清了这点。  我身边也渐渐多了许多“跳车”的人,很多传统
期刊
晨曦时分,河岸氤氲着乳白色的雾气。大片大片青绿的蒹葭随着微风拂动摇摆,带来湿漉漉的水汽和草木特有的森然气息。  一位荆钗布裙的姑娘正弓着身子采摘水中的荇菜,流水滑过她白皙的指间……读到《蒹葭》这篇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出这样一幅画面,连那泛黄的纸页里似乎都透出了白露那清冷的气息。诗中的男子苦苦追寻那在水一方的佳人,却每每在靠近的时候,一切都成了镜花水月,皆是。其实无论最终结果是繁花满枝,抑或是秋叶飘
期刊
高考英语丢分往往是以下两种情况:1.看不懂文章,整篇文章不知所云;2.看懂了文章,却不会做题,左右摇摆,万分纠结之下做出选择正确率却不高。针对这两种情况我在后面,将会分别给我出我的建议。  阅读理解文章来源:某媒体对2018年可查的38篇阅读理解进行分析,发现高考阅读理解文章来源中只有一个是国内媒体《北京周刊》。其余都来源于各大外报外刊《科学美国人》《读者文摘》《每日邮报》《基督教箴言报》。可见高
期刊
在我开始记事的时候,一场车祸却带走了我的父亲。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失去了父亲,家里只能靠母亲一个人来支撑,日子变得越来越艰难。终于有一天,这个已经不完整的家又一次受到了重击——母亲走了。对母亲而言,她无法忍受这紧衣缩食的生活,无法忍受贫困带来的苦痛,她于是抛下我,一个人消失在城市喧闹的人海中。  我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看着熟悉的摆设,一切都仿佛昨日,只是梦也总有醒来的那一刻,每当眼前浮现出母
期刊
这怕不是一个恋爱大学  在南开读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套用张艺兴的一句口头禅来回答:Balance。  最直观的体验就是,南开的男女比例已经连续几年保持在1:1了。在这种“阴阳平衡”的氛围里,明里暗里,都给你提供了不少脱单的机会。连老师都会伸出他们的大手来,狠狠地推大家一把。  一节公共课上,刚回国的老师就对大家“义正言辞”地说:“在我课上,脱单的期末可以加分!”话音刚落,我的朋友圈马上就被“征婚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