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提炼”--评姚志松的《李白为何写“猿声”?》

来源 :小学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anan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一篇稿子,有两件事是极为重要的:一是能够敏锐地发现有意义的写作材料;二是善于根据主旨对写作材料进行提炼、加工.这情形好比艺术家做根雕,不是随便什么根都可以拿来做根雕的,必须要以艺术家的慧眼,敏锐地发现可雕之材.比如,根雕艺术家在野外看到了一个树根,他对着这树根反复地端详,揣摩,觉得可以用它雕成一条蟠曲的苍龙.这就是“发现”材料.然而“可雕之材”并不就是根雕艺术品,还要经过艺术家的砍削打磨,“因势赋形”.比如,削掉一些于造型无用的枝杈、结疤,龙头部分要细加雕琢,再嵌上两只闪闪发光的眼晴,等等.这就是对材料的“提炼”.
其他文献
一、创设情境,勇于猜想.rn师:自然数1、2、4、5、9、11、8、29、35、12、17、22、37、87可以怎样分类?rn生:1、5、9、11、29、35、17、37、87是奇数,2、4、8、12、22是偶数.r
小学自然常识课堂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重操作、重结论而轻思维过程的缺陷.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优化课堂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
的课后“思考·练习”,有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写一篇读后感.由于学生平日接触的大多是一些记叙文,对写感想这一类文体不熟悉,写作时很容易无病呻吟或草草收场.
童声合唱是一种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儿童集体演唱形式.目前,这种艺术形式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喜爱,越来越多地被中小学校用来作为进行美育和丰富儿童文化生活的一种活动.但一些
教学一课,可抓住“顺从”一词,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从而认识王二小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在“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大潮中,我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手段来优化自然常识考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对考查不再有畏惧思想,且能比较主动地要求使用计算机检查自己掌握知识的
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还亲口品尝了许多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对于“品尝”一词,我是这样教学的: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些年来,我发表了一些小语教研文章,备尝甘苦,同时也获得一点体会,这就是:初学写作要力求点子新、角度小、开掘深,能给人以启迪.现在我把它写出来,奉
电子技术迅猛发展,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进入儿童的游乐世界.现在,除非是能够发声、发光或具有人机对话等功能的数字化电子玩具(即电子游戏),已经没有什么玩具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兴
从前有人讽刺语言重复啰唆现象,作过这样一首打油诗:rn一个孤僧独自归,rn关门闭户掩柴扉.rn半夜三更子时分,rn杜鹃谢豹子规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