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与温室大棚环境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为温室大棚工作女性提供健康保健及细菌性阴道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温室大棚工作6个月以上的妇女503人,及正常人群503人在行TCT检查时,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共测出BV患者285例,对285例进行病因分析,记录被研究人群的临床资料。结果:温室大棚工作女性BV发病率33%,正常人群发病率24%,患者年龄平均为(32.03±9.15)岁,白带增多或有异味的188例,无明显阴道炎症状51例,其中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VVC)8例,滴虫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温室大棚环境、文化程度、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冲洗、阴道炎病史、放置宫内节育器、使用避孕套与BV有相关性,多因素分析显示,温室大棚环境(P=0.003), 非月经期使用护垫(p=0.016), 阴道炎病史(p=0.001),可增加BV的发生危险,采用避孕套可降低BV的发生危险(P=0.000)。结论:BV主要发生于性活跃期育龄妇女,温室大棚环境增加患病率但不是唯一高危因素,非月经期使用护垫,有阴道炎病史,是BV发生的高危因素,而避孕套是其保护性因素。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高危因素;温室大棚环境
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是以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为加德纳菌、厌氧菌等,为主要微生物特点的临床症候群[1]。近年来发现BV除可导致阴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疾病、不孕、妇科手术后感染及早产胎膜早破等产科并发症,还可增加宫颈癌风险,加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国内外文献报告BV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吸烟、性生活开始年龄早、文化程度、贫穷、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放置宫内节育器、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冲洗及个人不良的卫生习惯等[2],正确认识BV的临床特征,尤其是混合感染的特征,发现其高危因素,对正确诊治及预防BV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TCT检查时温室大棚工作6个月以上的妇女503人,正常人群503人,共1006人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共测出BV患者285人,对285人 进行病因分析,采用统一病例调查表填写有关内容包括温室大棚工作时间、患者年龄、月经周期、性病史、孕产史、避孕方法、性生活史及阴道炎史等情况。
1.2方法
1.2.1 体格检查
检查并记录外阴阴道壁有无充血水肿、阴道分泌物颜色、性状和量、宫颈有无充血水肿及脓性分泌物。
1.2.2具体操作
用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苷酶法检测试剂盒检测
用棉拭子取阴道侧壁上1/3段的分泌物,将棉拭子头部浸入BV检测管,轻轻旋转,37℃温浴10分钟,加两滴显色液到反应管中轻轻旋转摇晃后立即看结果。
1.2.3临床诊断标准
阳性结果为蓝色或绿色,阴性结果为黄色。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E13.0统计软件包。应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所有检验均为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v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
患者发病年龄20~56岁,平均为(32.03±9.15)岁,初潮前无发病者,绝经后18例。
2.1.1温室大棚环境工作妇女503例,BV患者165例,发病率33%,正常人群503例,BV患者120例,发病率24%。
2.1.2文化程度
小学文化程度13人,中学文化程度106人,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16人。
2.1.3避孕方式
使用避孕套89例,放置IUD62例,口服避孕药者19例,未避孕者110例,行绝育术者37例。
2.1.4既往流产史及其他行为
无流产史者64例,流产1次者80例,流产》2次者42例,行阴道冲洗者77例,经常在非月经期使用护垫者159例。
2.1.5既往阴道炎病史及混合感染情况
有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VVC )病史45例,滴虫病史11例,混合感染23例。
2.2 285例Bv患者临床表现
白带异常103人合并VVC16例,主要表现为黄色豆渣稀水样白带并伴有异味,合并滴虫6例,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匀质,稀薄但色黄伴有异味。
外阴搔痒92例合并VVC15例们主要表现为白带匀质,稀薄、色微黄,但搔痒程度较单纯性BV重,合并滴虫4例,主要表现为白带稀薄、脓性、色黄、阴道壁充血。
无明显阴道炎症状者52例
2.3Bv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2.3.1单因素分析结果 见表1。
表1 BV患者发病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应用Spearman秩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冲洗、阴道炎病史、放置IUD、温室大棚环境与BV成正相关,使用避孕套与BV呈负相关。
2.3.2多因素分析结果 见表2。
表2BV患者发病Logist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与BV相关的7种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温室大棚环境、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炎病史及使用避孕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BV的临床特点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BV是最常见的阴道感染,其发病率在不同的人群和地区变化较大,约为10%~40%,其中约50%的妇女无明显症状。国内对50个城市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BV患病率为5.3%,其中育龄妇女为6.0%。
分泌物增多和(或)有异味是BV的主要症状,BV患者可不伴有外阴瘙痒或瘙痒程度较轻,若患者主诉外阴瘙痒,且程度较重时不排除BV合并VVC的可能。
3.2BV的相关危险因素
国外研究表明,某些个人生活习惯如穿紧身牛仔、化纤类衣物、非月经期使用护垫,使会阴局部透气性差,湿度温度及PH值升高,可能使会阴部菌群发生改变,增加BV 的发生率,由此提示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环境在BV的发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表明,温室大棚环境一般相对温度在20°~30°之间,湿度在65%~90%之间,高温潮湿环境使BV发病率增高。非月经期使用护垫使会阴部温度湿度增高,局部透气性差,改变了会阴部的菌群,使BV 的发病率增高。年龄与BV发病有关发病年龄平均(32.05±9.15),发病高峰21~39岁,均有性生活。研究表明放置节环与BV发病有关,IUD增加 BV患病率,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避孕套的使用是BV的保护性因素。有阴道炎患者是BV的高风险因素。
本研究表明,BV主要发生于性生活活跃期育龄妇女,积极治疗阴道炎避免非月经期使用护垫,合理使用避孕套能减少BV的发病率。温室大棚环境不是唯一高危因素,只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减少发病率。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 第七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1.
[2]范爱萍,薛凤霞. 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8)616-619.
[3] Allsworth JE,Ppeipert JF. Prevala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2001-2004 national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data[J].Obstetrics & Cynecology,2007,109(1):114-120.
作者简介:吴英杰,女,1965年5月出生,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人民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2000年北京朝阳医院进修一年。2000年至今历任秦皇岛市抚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高危因素;温室大棚环境
细菌性阴道病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但临床及病理特征无炎症改变,是以阴道内产生过氧化氢的乳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量繁殖,主要为加德纳菌、厌氧菌等,为主要微生物特点的临床症候群[1]。近年来发现BV除可导致阴道感染外,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疾病、不孕、妇科手术后感染及早产胎膜早破等产科并发症,还可增加宫颈癌风险,加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播。国内外文献报告BV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种族、吸烟、性生活开始年龄早、文化程度、贫穷、性生活频繁、多个性伴、放置宫内节育器、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冲洗及个人不良的卫生习惯等[2],正确认识BV的临床特征,尤其是混合感染的特征,发现其高危因素,对正确诊治及预防BV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行TCT检查时温室大棚工作6个月以上的妇女503人,正常人群503人,共1006人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共测出BV患者285人,对285人 进行病因分析,采用统一病例调查表填写有关内容包括温室大棚工作时间、患者年龄、月经周期、性病史、孕产史、避孕方法、性生活史及阴道炎史等情况。
1.2方法
1.2.1 体格检查
检查并记录外阴阴道壁有无充血水肿、阴道分泌物颜色、性状和量、宫颈有无充血水肿及脓性分泌物。
1.2.2具体操作
用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苷酶法检测试剂盒检测
用棉拭子取阴道侧壁上1/3段的分泌物,将棉拭子头部浸入BV检测管,轻轻旋转,37℃温浴10分钟,加两滴显色液到反应管中轻轻旋转摇晃后立即看结果。
1.2.3临床诊断标准
阳性结果为蓝色或绿色,阴性结果为黄色。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E13.0统计软件包。应用Spearman秩相关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所有检验均为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Bv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
患者发病年龄20~56岁,平均为(32.03±9.15)岁,初潮前无发病者,绝经后18例。
2.1.1温室大棚环境工作妇女503例,BV患者165例,发病率33%,正常人群503例,BV患者120例,发病率24%。
2.1.2文化程度
小学文化程度13人,中学文化程度106人,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16人。
2.1.3避孕方式
使用避孕套89例,放置IUD62例,口服避孕药者19例,未避孕者110例,行绝育术者37例。
2.1.4既往流产史及其他行为
无流产史者64例,流产1次者80例,流产》2次者42例,行阴道冲洗者77例,经常在非月经期使用护垫者159例。
2.1.5既往阴道炎病史及混合感染情况
有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病(VVC )病史45例,滴虫病史11例,混合感染23例。
2.2 285例Bv患者临床表现
白带异常103人合并VVC16例,主要表现为黄色豆渣稀水样白带并伴有异味,合并滴虫6例,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匀质,稀薄但色黄伴有异味。
外阴搔痒92例合并VVC15例们主要表现为白带匀质,稀薄、色微黄,但搔痒程度较单纯性BV重,合并滴虫4例,主要表现为白带稀薄、脓性、色黄、阴道壁充血。
无明显阴道炎症状者52例
2.3Bv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2.3.1单因素分析结果 见表1。
表1 BV患者发病相关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应用Spearman秩相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冲洗、阴道炎病史、放置IUD、温室大棚环境与BV成正相关,使用避孕套与BV呈负相关。
2.3.2多因素分析结果 见表2。
表2BV患者发病Logist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单因素分析与BV相关的7种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显示温室大棚环境、非月经期使用护垫、阴道炎病史及使用避孕套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3.1BV的临床特点
国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BV是最常见的阴道感染,其发病率在不同的人群和地区变化较大,约为10%~40%,其中约50%的妇女无明显症状。国内对50个城市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BV患病率为5.3%,其中育龄妇女为6.0%。
分泌物增多和(或)有异味是BV的主要症状,BV患者可不伴有外阴瘙痒或瘙痒程度较轻,若患者主诉外阴瘙痒,且程度较重时不排除BV合并VVC的可能。
3.2BV的相关危险因素
国外研究表明,某些个人生活习惯如穿紧身牛仔、化纤类衣物、非月经期使用护垫,使会阴局部透气性差,湿度温度及PH值升高,可能使会阴部菌群发生改变,增加BV 的发生率,由此提示个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环境在BV的发生中起很重要的作用[3]。本研究表明,温室大棚环境一般相对温度在20°~30°之间,湿度在65%~90%之间,高温潮湿环境使BV发病率增高。非月经期使用护垫使会阴部温度湿度增高,局部透气性差,改变了会阴部的菌群,使BV 的发病率增高。年龄与BV发病有关发病年龄平均(32.05±9.15),发病高峰21~39岁,均有性生活。研究表明放置节环与BV发病有关,IUD增加 BV患病率,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避孕套的使用是BV的保护性因素。有阴道炎患者是BV的高风险因素。
本研究表明,BV主要发生于性生活活跃期育龄妇女,积极治疗阴道炎避免非月经期使用护垫,合理使用避孕套能减少BV的发病率。温室大棚环境不是唯一高危因素,只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能减少发病率。
参考文献
[1]乐杰 妇产科学[M] 第七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1.
[2]范爱萍,薛凤霞. 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8)616-619.
[3] Allsworth JE,Ppeipert JF. Prevala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2001-2004 national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data[J].Obstetrics & Cynecology,2007,109(1):114-120.
作者简介:吴英杰,女,1965年5月出生,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人民医院从事妇产科工作,2000年北京朝阳医院进修一年。2000年至今历任秦皇岛市抚宁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