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与急性炎症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用高频彩超对双侧阴囊急症疑似急性附睾炎或睾丸扭转的患者进行双侧睾丸及其附属物检查。结果:30例患者中21例急性附睾炎,9例睾丸扭转,均经临床抗炎治疗或手术病理证实。结论:高频彩超能显示急性附睾炎和睾丸扭转声像图和血供特点,通过对30例患者临床资料及CDFI表现的分析和总结,认为凡属睾丸肿大患者。不管是缓慢肿大。还是迅速肿大。首选的检查方法应是CDFI,这一检查方法既无创、方便。又可动态观察,反复使用,对睾丸扭转和睾丸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更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急性炎症;睾丸扭转
【中图分类号】R6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89-01
睾丸扭转是一种外科急症,需要早期确诊急诊手术复位,否则睾丸坏死,失去复位机会。最近研究表明睾丸扭转可导致生精细胞凋亡,同时可引起对侧睾丸生发上皮细胞广泛凋亡,提示睾丸扭转有可能导致不育症。睾丸扭转往往有外伤史,阴囊进行性肿大,明显压痛发红、发亮。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应用于睾丸疾病诊断之前,睾丸扭转与急性睾丸炎在临床上难以鉴别[1]。睾丸扭转的早期患侧睾丸轻度肿大。但几小时之后,睾丸明显肿大。内呈中等回声或高回声分布不均匀的光点,可出现无回声区。睾丸内血流信号减少。其程度和速度与睾丸扭转的程度有关。而急性睾丸炎者患侧睾丸肿大的动态变化没有睾丸扭转明显。内呈中等回声的密集光点,且分布均匀或不均匀。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研究对象:本组搜集2008年以来临30例患者年龄5~45岁,平均年龄25岁,全部患者均有一侧阴囊明显肿痛。其中,7例有外伤史,8例曾在2个月前患急性腮腺炎,8例有轻度不同的感冒症状,其余7例均无任何症状,否认有外伤史。外科查体:全部患者一侧阴囊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睾丸大小:4.2cm×3.6cm×4.4cm。患侧睾丸质地坚硬,触之无弹性,且体积增大,而健侧睾丸质地及大小正常。血常规检查除2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外,其余均正常。全部患者疑诊为“睾丸扭转”进行手术准备的同时也进行急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方法使用仪器是美国GE-VIVID-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线阵,频率5~10MHz,使用小器官软件设置,患者仰卧位,嘱患者充分暴露阴囊,将阴囊牵拉固定于下腹壁,采用直接检测法,首先用二维超声检查睾丸及附睾位置、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有无鞘膜积液,然后用CDFI观察睾丸、附睾内血流情况,同时观测同侧精索静脉内径及血流。
2结果
30例患者患侧睾丸均有不同程度肿大,边界多清晰,切面回声不均匀,中心呈不均匀斑片状低回声。占位效应不明显。8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在睾丸周围环绕一层无回声暗区;14例患侧幸丸内血流信号异常富,呈五彩镶嵌的湍流信号,CDFI示:为动静脉血流频谱,以动脉为著。超声诊断为急性睾丸炎。经临床对症消炎治疗一用后复查,患侧睾丸较前缩小,液体暗区消失,但切面回声仍欠均匀。血流信号较前稀疏;2例切面回声尚均匀,CDFI示:睾丸内未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经手术复位因时间及时,均恢复正常。健侧睾丸大小正常,切面回声均质,形态规则。周边无液体暗区,睾丸内血流信号分布正常。
3讨论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30例患者行急诊超声检查,发现9例患者患侧睾丸内确实无血流信号显示。即血流中断,诊断为睾丸扭转,由于及时手术复位。未造成不良后果。另外21例患者患侧睾丸内血流丰富以动脉血流为著。并伴有睾丸周围渗液。部分急性睾丸炎患者可累及同侧附睾及精索,临床对患者进行了抗炎治疗,一周后复查。血流信号较前减小,通过动态观察,证实了患侧睾丸炎的诊断[3]。排除了扭转,避免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阴囊是目前最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及时而准确的超声检查使临床医师能够了解病情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评价预后。
综上所述,急性睾丸炎与睾丸扭转临床症状极为相似,难以明确诊断,只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通过CDFI显示睾丸内部血流情况才能明确诊断。结合睾丸周边及内部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可初步诊断睾丸症状的原因,具有很离的敏感性积准确性。患侧睾丸较前明显缩小,液性暗区消失,但切面回声仍欠均匀。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睾丸炎中斑供是增多丰富的,在睾丸扭转中血供是较健侧明显减少或无血流信号的,其诊断敏感性为80%~100%。特异性为90%~100%。这一检查方法方便、迅速、无痛苦。又可动态观察反复使用.是目前鉴别急性睾丸炎和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且高度灵敏,准确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曹铁生,段云友.多普勒超声诊断学[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3-524.
[2]韩振藩,师其智.男性生殖系外科[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38-145.
[3]薛恩生,林礼务,俞丽云,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坏死的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lO(8):483-485
[4]恩生,林礼务.俞丽云,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坏死的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8):483-485.
(收稿日期:2009.03.10)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急性炎症;睾丸扭转
【中图分类号】R69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89-01
睾丸扭转是一种外科急症,需要早期确诊急诊手术复位,否则睾丸坏死,失去复位机会。最近研究表明睾丸扭转可导致生精细胞凋亡,同时可引起对侧睾丸生发上皮细胞广泛凋亡,提示睾丸扭转有可能导致不育症。睾丸扭转往往有外伤史,阴囊进行性肿大,明显压痛发红、发亮。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应用于睾丸疾病诊断之前,睾丸扭转与急性睾丸炎在临床上难以鉴别[1]。睾丸扭转的早期患侧睾丸轻度肿大。但几小时之后,睾丸明显肿大。内呈中等回声或高回声分布不均匀的光点,可出现无回声区。睾丸内血流信号减少。其程度和速度与睾丸扭转的程度有关。而急性睾丸炎者患侧睾丸肿大的动态变化没有睾丸扭转明显。内呈中等回声的密集光点,且分布均匀或不均匀。
1材料和方法
1.1资料研究对象:本组搜集2008年以来临30例患者年龄5~45岁,平均年龄25岁,全部患者均有一侧阴囊明显肿痛。其中,7例有外伤史,8例曾在2个月前患急性腮腺炎,8例有轻度不同的感冒症状,其余7例均无任何症状,否认有外伤史。外科查体:全部患者一侧阴囊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睾丸大小:4.2cm×3.6cm×4.4cm。患侧睾丸质地坚硬,触之无弹性,且体积增大,而健侧睾丸质地及大小正常。血常规检查除2例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外,其余均正常。全部患者疑诊为“睾丸扭转”进行手术准备的同时也进行急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1.2方法使用仪器是美国GE-VIVID-4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为线阵,频率5~10MHz,使用小器官软件设置,患者仰卧位,嘱患者充分暴露阴囊,将阴囊牵拉固定于下腹壁,采用直接检测法,首先用二维超声检查睾丸及附睾位置、大小、形态及内部回声,有无鞘膜积液,然后用CDFI观察睾丸、附睾内血流情况,同时观测同侧精索静脉内径及血流。
2结果
30例患者患侧睾丸均有不同程度肿大,边界多清晰,切面回声不均匀,中心呈不均匀斑片状低回声。占位效应不明显。8例伴有睾丸鞘膜积液。在睾丸周围环绕一层无回声暗区;14例患侧幸丸内血流信号异常富,呈五彩镶嵌的湍流信号,CDFI示:为动静脉血流频谱,以动脉为著。超声诊断为急性睾丸炎。经临床对症消炎治疗一用后复查,患侧睾丸较前缩小,液体暗区消失,但切面回声仍欠均匀。血流信号较前稀疏;2例切面回声尚均匀,CDFI示:睾丸内未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诊断为睾丸扭转,经手术复位因时间及时,均恢复正常。健侧睾丸大小正常,切面回声均质,形态规则。周边无液体暗区,睾丸内血流信号分布正常。
3讨论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30例患者行急诊超声检查,发现9例患者患侧睾丸内确实无血流信号显示。即血流中断,诊断为睾丸扭转,由于及时手术复位。未造成不良后果。另外21例患者患侧睾丸内血流丰富以动脉血流为著。并伴有睾丸周围渗液。部分急性睾丸炎患者可累及同侧附睾及精索,临床对患者进行了抗炎治疗,一周后复查。血流信号较前减小,通过动态观察,证实了患侧睾丸炎的诊断[3]。排除了扭转,避免了手术创伤,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阴囊是目前最方便快捷安全有效的方法,及时而准确的超声检查使临床医师能够了解病情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评价预后。
综上所述,急性睾丸炎与睾丸扭转临床症状极为相似,难以明确诊断,只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通过CDFI显示睾丸内部血流情况才能明确诊断。结合睾丸周边及内部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可初步诊断睾丸症状的原因,具有很离的敏感性积准确性。患侧睾丸较前明显缩小,液性暗区消失,但切面回声仍欠均匀。多普勒超声在急性睾丸炎中斑供是增多丰富的,在睾丸扭转中血供是较健侧明显减少或无血流信号的,其诊断敏感性为80%~100%。特异性为90%~100%。这一检查方法方便、迅速、无痛苦。又可动态观察反复使用.是目前鉴别急性睾丸炎和睾丸扭转的首选方法,且高度灵敏,准确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曹铁生,段云友.多普勒超声诊断学[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3-524.
[2]韩振藩,师其智.男性生殖系外科[J].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38-145.
[3]薛恩生,林礼务,俞丽云,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坏死的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lO(8):483-485
[4]恩生,林礼务.俞丽云,等.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坏死的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8):483-485.
(收稿日期:200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