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豐:台湾高级定制人像摄影师的焦虑与挣扎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v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两岸摄影界交流愈发频繁的当下,蔡榮豐是很少被提及的台湾摄影师,这印证了他一贯低调、内敛的性格。如果稍加打探,便知道,他算得上是“台湾摄影界的安妮·莱博维茨(Annie Leibovitz)”,无论政商权贵,还是轮番红上来的巨星,都在他的镜头前来来往往。按快门近40年来,他手里捏着一部台湾名利场断代史。
  在没见到蔡榮豐之前,就常听他在台湾媒体圈的大学同学提起,在他们的认知里,蔡榮豐大概是台湾摄影界里,唯一可以靠摄影过得衣食无虞,并且活得很好的摄影师。
  在频繁的间接介绍中,我已隐约觉知蔡榮豐的强大气场。想象中,他应如金庸笔下的高人,一身绝世武艺,避世于山林之中。
  第一次见蔡榮豐,是在台北敦化南路的一家西餐厅内。他头发略长及肩,提着一个深色布包走下楼梯,穿着在日本买的三宅一生的休闲西装外套,艺术气浓厚,这是我在台湾很少见到的摄影师打扮。
  他面带笑容,轻声拖动椅子坐下。在餐厅的柔和灯光下,他看起来很放松,但眼神流露出些许谨慎,即便如此,能量不小,似乎环顾一周,便能人事洞明。
  一口红酒后,他更放松了些,说:“这是近一年来我第一次喝红酒。”红酒一直是蔡榮豐的生活必需品,每天晚餐,他一定会来一杯。但近两年,他患上胃食道逆流,暂时停掉了红酒,此外,还有咖啡。工作强度和密度是直接原因,而更契合蔡榮豐状态的根本原因,是焦虑。
  焦虑,在于转身之困
  一直以来,蔡榮豐都在自我艺术追求和诸多的现实责任之间,辛苦地拔河、拉锯。
  身上肩负的家庭、公司、社会等责任,驱动他永不懈怠、持续向前,这的确成就了蔡榮豐的事业。除去事业的辉煌亮丽,人们对他内心的挣扎,却一无所知。
  蔡榮豐几次三番被焦虑笼罩,一心想要转身的职业生涯,他很少在人前提起。但回顾他的职业过往,我们哪怕只掀开冰山一角,便可一窥他的显赫江湖。
  1980年代,台湾的演艺圈曾流传一句话——“一个明星红不红,看看他有没有被蔡榮豐拍过。”从1980年代到现在,所有在大众媒体上叫得出名号的港台明星,从钟楚红、邓丽君、林青霞、张曼玉、周润发、刘德华,到周杰伦、林志玲等,几乎都在蔡榮豐的镜头前被量身打造过。
  到1995年,全球六大唱片公司都进驻台湾,伴随着台湾经济的持续增长,台湾的音像出版市场竞争激烈。在那个台湾唱片业的繁荣时代,蔡榮豐给明星、歌手拍过的卡带封面,就有两百多张。当正惊讶于这个数字的背后,他的工作强度有多大时,蔡榮豐很平淡地说:“背负那样的期待,怎么能懈怠。”他的回答,成了台湾人在经济起飞年代形成的勤勉努力性格的一个印证。
  蔡榮豐绝对是“台湾的安妮·莱博维茨”,不仅最当红的演艺明星、体育明星要找他拍,政商权贵也都纷纷找他。安妮·莱博维茨受邀拍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蔡榮豐所拍摄的名人中,不乏台湾的商界精英:如台塑总裁王永庆、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忠谋、长荣集团总裁张荣发等。此外,他还曾受邀专门给马英九等政界人士拍摄正式肖像。
  即便事业顺风顺水,但每隔几年,强烈的焦虑感,就会袭击蔡榮豐一次。就像孙悟空永远也飞不过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本事再大,成就再高,他心心念念的,还是纯粹的摄影创作。在蔡榮豐看来,无论是给媒体,还是公司、个人拍摄,他都只是在做着一单单的“委任”工作,都是在激励别人、引渡别人,唯独,忽略了他自己的初心。
  1955年,蔡榮豐出生在台湾南部的台南市。童年时,他在老家隔壁的庙里,看着老艺师们做剪贴、雕龙凤,培养了他最初的美学萌芽。高中考入台湾南部最好的男子高中——台南一中,当时,有个高他两届的校友叫李安(华人电影导演),校长是李安的父亲。
  升学时,蔡榮豐考入了台北的东吴大学,专业是电子计算机。也许,从念大一开始,蔡榮豐就开始意识到内心的呼唤,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沉浸在计算机的冰冷语言中,当他加入学校摄影社时,可能连自己也没想到,那将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
  “那时,我拍的老教授,拍的小孩,大家看了都很感动,便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一些天份。但是把美女拍美,我倒是没有成就感。所以,我一开始就想进报社做报道摄影。”
  蔡榮豐的选择,跟台湾社会上一辈人的期望不同,他跟李安一样,代表了那个经济开放政治动摇时代的躁动与叛逆,台湾的年轻人开始追求内心的梦想。
  大学毕业时,蔡榮豐原本想进报社当摄影记者,但服完兵役后,台湾各报社已无摄影记者的空缺,他进了一家杂志社,开始了同样以摄影为生的另一条职业之路。
  这一条路,蔡榮豐走得很拼,很卖命,也很成功,几乎成了台湾人像摄影的一个招牌。一路上,他成了家、立了业,但是,他一直没忘记要转身。
  在台北一家约好的咖啡厅里,我见到了蔡榮豐的太太蔡青桦。她一头利落的短发,穿着一件精致的黑色夏姿·陈(SHIATZY CHEN)长外套,搭配一串简单的珍珠项链,散发出成功职业女性的好品味。但在讲到先生蔡榮豐时,蔡太太脸上仍流露出40年前少女般的婉约 :“从40年前认识我先生,直到现在,我最欣赏他的地方,就是他可以一直为摄影着迷下去,不改初衷。他只要拿起相机,就会忘了自己。”
  蔡榮豐几次三番想逃离工作,好潜心创作,但家庭、公司、社会的责任,一次次地把他逼回工作中。他说,每隔两三年,就会抽离一次。东京是他最常去躲清净的地方,他去过不下50次。
  “有次,我在餐厅吃饭,完全不想说话,服务员以为我是哑巴,我也轻松,就跟他在菜单上指来指去。”
  此刻,我们坐在一幢大楼大堂的活动室里,坐在对面的蔡榮豐低头看着桌面,我心想,对一个内心有所渴望却一直服从于现实责任的人来讲,短暂的出逃是多么有效的精神疗养。
  多年来,蔡榮豐在东京、佛罗伦萨、巴黎、纽约、伦敦等地的美术馆间流转,与其说他是在吸收美学养份,在我看来,那更像在为流亡的灵魂寻找归属之地。   “麻疹”,无关金钱名利
  即便这样,平均15年,蔡榮豐会被强烈的焦虑感袭击一次,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出麻疹”。
  第一次出“麻疹”,蔡榮豐去纽约呆了一个月。“1996年,我去纽约呆了一个月,在那里接触了大学学弟乾琦。”
  “乾琦”是蔡榮豐对张乾琦的称呼。在台湾出生长大的张乾琦,被外界贴上的标签是“唯一一个加入马格南图片社的华人摄影师”。这个在世人眼里报道摄影师的荣耀和光环,在蔡榮豐眼里却有着另一面解读,带着朋友之间的欣赏与疼惜,“那时候,台湾的报道摄影语言渐渐没了,乾琦在美国,他有他的文化宽度,我鼓励他,但他太卖命了,付出的代价太大,包括健康、精神,甚至连生命都有可能。即便如此,他还是很坚定地走这条路。”
  1996年的张乾琦,已经结束了在美国《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 Sun)的摄影记者工作,刚刚被推荐为马格南图片社的预备成员不久,还在持续拍摄他3年后得到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摄影奖的项目:纽约唐人街的非法移民。
  张乾琦的卖命坚持,或多或少对有报道摄影情结的蔡榮豐,发出了有力的召唤。
  之后的几天,我在台北的一家咖啡厅里,见到了张乾琦。谈起蔡榮豐,他说:“蔡榮豐比我早进入大学7年,我还在念大学的时候,他就已经是台湾很有名气的摄影师了。那年在纽约,他一直在思考,要不要转型。”
  在全球艺术大本营的纽约,蔡榮豐身上的“麻疹”病毒被渐渐冲刷干净,他释放掉工作上的焦虑和压力,像一根拉到极限的橡皮筋,突然间恢复弹性。
  然而,积累满满能量后回到台湾,等待蔡榮豐的,是目不暇接的拍摄工作,“那都是二三十年来工作结下的缘,每个case都很难推掉”。 工作的好处,是让他财务自由,“我并没有在生活上被追得很辛苦”。所以,他三番五次的焦虑,跟金钱和名利没关系。蔡榮豐在台湾名利场打滚了三四十年,在镜头前后看尽了人的功名利禄,浮浮沉沉,如果名利可以让他内心平静下来,他大概10年前就可以歇着了。
  定制,把自己逼到极致
  近四十年来,作为一个平面媒体的资深工作者,蔡榮豐的拍摄虽然是在一次次的“委任”下进行,但是,用“高级定制”来形容他的工作,一点都不为过。
  受委托给客户拍摄,意味着拍摄要在委托方的要求下进行。但是,蔡榮豐交出的作品,总会超过委托方的预期。
  每一次拍摄,他都不断尝试更多的可能性,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对于商业委托工作来说,蔡榮豐的做法,似乎有点不计成本,但他的性格决定了他要这样努力:“我是那种会把自己榨干,把自己逼到极致的人,常会耗到自己能源耗尽了之后,才会喊停。”
  1998年,台湾著名歌仔戏团(台湾传统戏曲)“明华园”到巴黎演出,蔡榮豐随团拍摄海报和宣传照。他没有将重点放在舞台拍摄上,而是精心策划,拍出了轰动一时的照片。散场时,他请男女主角站在门口送观众离开,刚被戏曲感动过的观众,为之疯狂。蔡榮豐不仅拍出了歌仔戏的国际化层面,而且拍到了歌仔戏在巴黎受欢迎的热烈氛围,给了委托方一个惊喜,“我做case,基本上会掌握关键的时刻,善尽所有的题材”。
  时间回溯到1984年,蔡榮豐为钟楚红拍电影宣传照,“那时的钟楚红在香港刚刚红,在台湾算是新人,我善于挑战新人,要给她不同的面向和可能性。两个小时内,我做出了春、夏、秋、冬四组照片,钟楚红很惊讶台湾居然有这样的摄影师”。
  听蔡榮豐的朋友说,钟楚红的照片让他在业界一炮而红。“刘德华在台湾出头两张唱片时,也委托我给他拍。王祖贤一出道,也来找我拍。”
  蔡榮豐有自己的解释,“跟新人共同成长,我们会变成很好的工作伙伴和朋友。我用他们自己的条件,给他们做延伸的可能,这也是我的成就,而我也因此继续往前走,这是我的能量来源。如果不这样做,我就觉得对不起我自己。”
  可能,正是因为他给你的,永远会超过你的预期。从那时起,蔡榮豐开始在台湾的名流场竖起了一块名牌。
  拍人,更是在探讨人性
  蔡榮豐对拍人物有着天生的直觉。看到石头雕像,他会产生莫名的感动,那份感动可以让他把雕像拍出人的情感,他也有本事把人拍成雕像,一气呵成,无需加一笔,也无需减一笔。
  过硬的技术,是拍人像最基本的内功。早期台湾的几个主要塑身广告,都请蔡榮豐操刀,胶片时代的拍摄,绝不可能像今天可以在电脑上随意进行后期处理。
  1973年进入大学后,蔡榮豐才开始接触摄影,他的摄影技术,全靠自学。初入职场的两年,蔡榮豐白天在杂志社上班,晚上回家学习色彩学、空间设计等,常常在摄影台睡着。他自学拍汽车、珠宝等,整整磨了两年基本功。“我要赶快超越我自己!”他的焦虑和不安于现状,一直拉着他向前走。
  技术外的其他内功,要靠个人的长期修为。蔡榮豐洞悉人性,三十多年的人像拍摄经历,他不仅是在拍人,更是在探讨人性。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很厉害,看她的文章我很惊讶,她没拍过照,怎么会跟我这么多年拍下来,对人物的观察与感受一样?比如,我发现很多人到我工作室来,他们在照镜子时看到的自己,跟他原本的自己不一样,他们都只是看到想象中的自己,忽略掉很多。”
  常年的实践与观察,蔡榮豐有着他拍人物肖像的基本准则,“拍出来的人像首先要像他自己,但是还要把他的境界向上、向善提升,这是人性。”但是,他也懂得如何让人在他的镜头面前坦诚,“还原他是一个人,尊重他是一个人,你不需要改变他,他就还原给你他的本真。”
  已在实践中千锤百炼的蔡榮豐,仍旧会很谦卑地去赞扬身边为摄影做出努力的朋友,“摄影我不敢讲太伟大,但是有人性的见证。我很喜欢阮义忠写的书,以及他引进来的关于西方人性摄影大师的书。”在名人面前,他也懂得拿捏自己的位置:“作为一个人物摄影师,跟拍大自然一样,不能高估自己,也不能贬低,但回应要温柔。”   洞悉人性外,蔡榮豐有一些自己的拍摄技巧。
  “‘任真’很重要,‘任’就是不设防,任其自然,‘认真’的不见得好,其实摄影是可以模糊的,情绪是可以飘的。我不喜欢‘驾驭’这两个字,那违背我的原则,就让他自然散发。我只要刹那,‘不设防’的笑容很淳朴。”
  常常,蔡榮豐只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要让对方马上“任真”。这并不容易,而他有自己的一套“破冰”方法。
  对明星来讲,即使面对镜头老练,但是,要在经历混乱的交通后马上放松下来,也非易事。对此,蔡榮豐也有自己的办法,比如倒杯茶,坐下来,在聊天中带入情景。
  “有次,舒淇中午赶过来我这边,接着要赶去香港拍戏,没吃午饭,时间很紧张。我请人买来意大利面,边吃边聊。瞬间,她就变成邻家小女孩,吃东西一样可以拍,出来的照片很棒。”
  “我接的case常常如此,重点是前置作业要做得很好”。
  对于“前置作业”,蔡榮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拍摄对象的个性、习惯。打个比方,如果打听到对方喜欢某种类型的音乐,他拍照时,会提前准备好十几张CD。
  在数码摄影还未普及的年代,早期艺人虽然希望宣传自己,但也不是随便哪个场合都可以拍,他们希望每张图片都完美,就会专门找摄影师拍照以备用。比如,林青霞有新片要发的时候,她都会跟媒体说,你们去找蔡榮豐拿照片。
  对女神一般的林青霞来讲,外表已不是重点,摄影师要拍出让她满意的照片,实属不易,要拼内功。十几年间,林青霞的宣传照几乎都会找蔡榮豐拍。
  “我喜欢把一个人的成长、转折拍下来,我拍(林)青霞十几年,从1980年拍到她结婚息影,她的灵性之美,每个阶段都有改变。激励她漂亮,她不会笑得出来。我了解她的生活,懂得哪一句话能跟她拉近距离,因为我知道她当时在哪里。人是情绪的,讲太多不行,太少也不行。1990年,她的电影《滚滚红尘》拿金马女主角,之后马上进我的棚,我早给她准备好了很多红布挂在棚里。”
  蔡榮豐不仅会激励美女,也会激励各种状态下的拍摄对象。“我曾拍过一个歌星,那时他刚不幸入狱后出来,准备复出,状态不振。我当下用拍立得照片激励他,让他看见自己的状态很好。”
  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蔡榮豐都有自己的应对之道。
  “政治人物强势,我想拍到他们柔性的一面。而商界人物,都很低调。我跟吴念真拍王永庆先生时,是在他的办公室,吴念真录影,我拍照。他讲完一个约20分钟的发言,我们的时间就到了。20分钟不好拍,还只有一个面向,这是一种挑战。”
  在跟政治人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蔡榮豐也有自己的观察与总结。“拍政治人物时,千万不能跟他讲‘不要紧张’。”
  “有一次,我不小心跟萧万长说了‘不要紧张’,他立马不悦,回应‘我怎么会紧张’。但说完,眼神就来了。”蔡榮豐认为,眼神最能精确表现政治人物的个性和特质。
  在蔡榮豐那里,总能听到一些有趣的秘闻,但是,他很谨慎,懂得把握分寸,绝不会讲任何一个人的不是。
  即使拍过那么多的风云人物,但坐在我对面的蔡榮豐,跟他嘴里讲的那个世界,似乎离得很远,我们好像在聊别人的故事。这大概能从他温和、内敛含蓄的性格中得到解释。“我并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如果有了相机,我就会马上进入职业状态。拍人物,按快门时我就像是在把对方的脉搏。”
  摄影,一种孤单的天职
  蔡榮豐40年的摄影之路,盘点起来,灿烂辉煌。但是,在他自己看来,却是一条孤单之路。“工作是天职,是我应尽的责任,但是我会忽略自己,对自己不好。”
  “1998年,我在巴黎蒙马特吵闹的画家村里,听到了大提琴的声音,沿着声音,我走到了旁边的一条巷子里,看到一个流浪艺术家正在独奏大提琴,当时,我的眼泪就跟着掉下来。14年后的2012年,我最小的女儿在巴黎读书,竟然还拍到他。她把照片传给我时,我哭到不行。”
  这眼泪,是蔡榮豐为自己流的。
  “我的心境跟大提琴一样,它能安抚我。平常都给人伴奏,但其实,我想独奏。”
  “我想独奏”四个字,他说得很慢,很轻,却很长,声音略带颤抖,眼神充满了迫不及待与渴求。这四个字,如闪电扯过我的心,当下,于无声处听惊雷。
  “40年了,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摄影。”这话说得有些沉重,“但我不会很严肃地看待它,只是把它当做一种生活。它是我的事业、心灵的延伸。相机拿起来,我就平静下来。”
  一直在拍委任的案子,一直在“引渡”别人的蔡榮豐,在近40年的内心角力之后,终于决定要舍弃一切,开始做自己。“去年,我女儿跟我说,巴黎蒙马特拉大提琴的人不在了。他的消失,是给我的警告。”
  其实,从2000年开始,在纯粹的艺术创作道路上,蔡榮豐的作品已经得到了国际性的关注。
  2003年9月,巴西圣保罗国际当代美术馆为庆馆40周年,特邀世界优秀艺术家参展,蔡榮豐就在受邀请的3位摄影师之列。他带去了个人纪实摄影项目《善念的黄河,流向世界吧!》,主题是异国僧侣为台湾9·21大地震劫后余生的台湾行脚祈福。这组作品,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媒体纷纷报道,台北市美术馆也收藏了部分作品。
  跟蔡榮豐多次接触下来,他的焦虑和挣扎告诉我,梦想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当我们成家立业,一日日老去,甘愿让生活磨砺了最初的梦想,抱怨现状时却不愿改变,越来越不敢跟自己坦诚相待时,蔡榮豐的挣扎显得多么珍贵,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不安于现状,都可以追随自己的信念。
  我跟蔡榮豐多次谈起过张乾琦,他心疼张乾琦的玩命和不管不顾。但我想,其实,报道摄影对他有着同样的召唤。终有一天,蔡榮豐会拉响他的大提琴,在台上独放异彩。彼时,他得到的最大宽慰,应该是内心的平静。
其他文献
时间欺骗你, 它看似始终轮回  我们的经历好像一次次的重演  在其中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去感受观看,去挑战和相信那些曾经的诺言。  ——尼基塔·皮罗戈夫  我相信,很多优秀的诗人如果举起相机,同样会是优秀的摄影师。  诗和摄影似乎有着同源的创作思路。如果将影像、语言这层不同的媒介“薄纱”掀开,在作品深处,皆是一些精妙筛选出的意象,经过深思熟虑地排列,让各个元素在互动中,产生一种富有个性的张
期刊
埃斯特班在《命题一》中,对已过时的技术产品进行拆解、涂白、重装,并拍下重装时的各阶段,所拍摄的各部件最后经数字化处理重新构成整体,成为一幅幅透视图像。他想要表达的是,陈旧机器所隐含的旧技术观念与数字技术带来的新观念产生的一种内在冲突。《命题三》呈现的依然是机器内部结构的图像,但埃斯特班把不同机器的元件进行数字化叠加,最后并置在一张图像上,意在质疑传统摄影的透明性和单眼视角。《命题四》则是挪用现成的
期刊
自1912年毕加索率先尝试“拼贴”这一现代艺术手段,现实的概念就开始被艺术家们通过各种拼贴、拼接、合成等形式反复挑战。而现当代艺术中,总是充满“构成”“结构”“解构”等概念,这一方面表现了艺术对突破传统、谋求新生命的诉求,另一方面大概也与社会和人的经验愈加复杂而难以厘清有关。艺术家们对形象、形式、影像片段的截取与整合中,构建超越经验世界和现实图景的作品,以期表达自己的理解、困惑或想象。  摄影也早
期刊
于筱的三组系列作品《未央》《最初》《童谣》通过造像创造“真实的虚拟场景”,以谋求自我观念的表达。不过,与本期专题其他三位摄影师不同的是,于筱的影像在数字拼接与合成处理之后,仍然希望它们看上去从画面布局到透视关系,每一个细节都尽量真实,而主旨和情绪直接由画面表现出来。  再造一个我  《未央》是于筱的第一部作品,她希望通过照片发出自己强烈的内心声音:“我其实不想长大!”她在作品中为自己创造一个虚拟的
期刊
意大利曼富图是影友家喻户晓的专业摄影配件品牌。近年来,曼富图开始涉足摄影包和iPhone手机拍照配件市场。  2015 P&E展会上,曼富图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曹柏森在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在2014年首次推出针对iPhone 4、5和5S等型号的手机摄影配件套装KLYP后,市场和用户反响都不错。因此今年带来了最新发布的iPhone 6配件套装,使用功能与上代基本一样,但增加了偏光镜和广角/
期刊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童年时期被压抑的欲望。这种观点早已在许多艺术家作品中得到证明,美国著名摄影家格雷戈里·克鲁森(Gregory Crewdson,1962~)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同样印证了这种观点。克鲁森的父亲是一位心理学家,在自家的地下室开诊所。据克鲁森回忆,他从小就对父亲利用弗洛伊德精
期刊
相信读者们都熟悉思锐是一家国内知名的三脚架生产厂商,不过今年思锐在2015 P&E展上首度推出了多款时尚摄影包。为什么思锐有这样的计划,带着这些疑问本刊对公司董事长李杰进行了专访。  李杰告诉本刊:“关注思锐品牌的人可能会知道,思锐每推出一系列新产品都要准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想法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精品!”  其实,思锐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进行摄影包产品的研发工作了,选择在今年向市场推出,主
期刊
2015 P&E展会上,适马为我们奉上新鲜出炉的“黑科技”产品24mm F1.4 DG HSM Art镜头和dp Quattro。围绕这两款新品,本刊专访了适马社长山木和人与中国区总经理王昊。  今年佳能独树一帜地推出了5000万像素全画幅单反,那么作为最大的副厂镜头制造商,适马的新镜头产品准备好迎接高像素时代了吗?山木和人表示:“早在5年前上市的适马SD1就有4600万像素,因此适马镜头是按照这
期刊
在济南市公安局七贤派出所内,有个“民警接待室”。每一天,这里都热热闹闹地上演着一幕幕生活剧。它的演员是充满情绪的市民,它的剧情是最“接地气”的生活,而这些你推我搡的情节背后,是最自然真实的人生故事。日复一日,警察摄影师潘永强琢磨着这些“生活剧目”,觉得这些人生百态值得被记录下来,于是他用小半年时间拍摄完成了组照《民警接待室》。正是因为他曾经是这些民警中的一员,亲身参与过一次又一次调解,所以他对镜头
期刊
1910 年11月,第一张真正手工上色的照片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发,随即激发了人们对于世界的兴趣和探索欲。而正是杂志中的摄影作品,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创造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新叙事方式,成了这本杂志的灵魂,并带来了持久的生命力。  《美国〈国家地理〉125年》一书把《国家地理》杂志的醇厚风味和当代特色融在一起,见证了我们世界的宏大与复杂,同时也让照片生动地讲出了这个星球演变的故事——从它曾经的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