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以海派文化为背景,服务都市居民、引导时尚潮流,其内容广泛、形态多样,充分显示出时代性、地域性、实用性、娱乐性等特质,某些栏目还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然而。风光背后,依旧危机四伏。本文将结合笔者对200位观众所作的《上海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收视调查》,对该类节目进行全面梳理。以期提高节目的传播质量。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总体特征
服务性强烈
电视的四大社会功能之一是提供服务,而生活服务类节目更应以实用的服务理念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通过提供实用有效的信息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在强化节目的服务性上比较到位,能够始终关注百姓生活,从实际出发,倡导科学、先进的生活理念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节目选择了观众想知而未知的关于日常生活的实用信息,进行组织、加工、搭配、包装后传播给观众,这种服务既有物质生活层面的,更有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的。比如目前在上海具有极高人气的《新老娘舅》节目,每天邀请一对有矛盾的当事人步入演播厅。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现场为他们排忧解难,以法律为手段、以道德为评判去解决赡养老人、婆媳争吵、房产纠纷等家庭矛盾。节目点评有力到位,调解公正仔细,大力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将真实事件和综艺手段完美交融。收看节目后,人们得到的不是简单说教,而是从道德操守到法的精神的提倡,看到了面对纠纷的智慧和解决矛盾的艺术。
多元化突出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已经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化服务。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翻新,人们已把注意力扩展到旅游、美容、汽车等产业,因此特别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并享受知识带来的便捷与安全感。在这一背景下。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时尚、越来越丰富。比如星尚传媒已经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品牌节目群。包括资讯栏目,谈话、专题类节目。真人秀节目。中国节庆系列等。覆盖到时尚、购物、美食、婚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满足了一部分观众对品质和时髦的高要求。同时,综观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其他频道,生活服务类节目也穿插其中,成为不可取代的亮点。如第一财经的《第一房产》在第一时间提供房地产的全方位资讯,以新闻观察的眼光分析房地产风云变幻,以地产专家的头脑评析房地产投资价值,以权威的数据展示楼市涨跌行情,为业界及置业者提供权威、详尽的资讯服务。
时尚化浓郁
目前,时尚已成为更多观众的选择,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力受众是中青年,为了迎合受众群的审美需求。节目在内容选择、外在包装上都向着现代化、时尚化方向发展。以星尚传媒为例,其目标观众为20~45岁、白领、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节目内容主要为展现、解读、引导全球时尚文化的流行趋势,记录、捕捉、发现都市生活形态的细节变迁,像《左右时尚》、《时尚制造者》、《魔法天裁》等栏目名称的设计就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尚气息。在“创新、创优、创高”的主导思想下,星尚电视还承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旅游节、莱卡风尚颁奖大典、世界男模大赛等来打造自身的时尚形象,成为时尚人群获得时尚资讯的首选媒体。“成为中国时尚领域的一个品牌、一个标志、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趣味性显著
生活服务类节目甚少涉及重大题材,基本上都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展开,因此缺乏“眼球效应”。如何改变该类节目枯燥乏味、僵化刻板的印象,提升收视效果呢?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给出了明确答案,呈现出趣味传播的特点。比如制作者对整期节目进行拆解、重构,在现场解说、音效、字幕、蒙太奇剪辑、旁白、主持人表演等环节增加了娱乐化包装,使节目的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人气美食》是一档以探访上海人气小店,搜寻民间美食,讲述开店故事为特色的风格独特的栏目,分为“食神来了”、“民星爱厨房”、“厨房好管家”、“快乐餐桌”等内容。同时又增添了暗访小店、人气店不定期回访测试、市民访吃团等街头小型真人秀板块,并适当引入小品、情景剧或影视资料,在叙事上经常采用悬念、铺垫、揭秘的手法,使节目形态更趋完整,内容更轻松好玩。易于接受。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瓶颈
服务领域有局限
当前,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涉及的领域还比较有限,无法完全满足观众日新月异的信息需求变化。上海是整个中国大陆范围内,经济活动最密集、生活水平最高、老百姓思维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而也对节目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问卷中,在“您会比较关注哪些方面的选题”一栏里(多选题),观众的选择人数如下:饮食类68%、旅游类53.5%、美容时尚类32.5%、理财类26%、房产家居类25.5%、情感调解类24.5%、汽车类18.5%、心理咨询类17%。可以发现,观众对节目内容的渴求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的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已经扩展到对奢侈品、对自身财务安全、对完善自我等方面的兴趣,人们希望在荧屏中看到与汽车、理财、心理咨询、职场发展等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已在中央台或其他省市电视台中有所反映。但综观目前上海的该类型节目,或者缺乏类似产品,或者内容形态不够丰富,节目的发展并没有跟上观众需求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实现节目的服务功能。
服务内容欠缺实用性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不仅在传播内容的选择面上略显狭窄,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实用性的把握上也有所欠缺。生活服务类节目应以实用信息为核心内容,要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问卷中,“您觉得节目的哪种特性最突出”一栏里,观众选择的结果是:娱乐性42.5%、知识性29.3%、实用性21.5%、时效性6.7%。也就是说,观众对节目的娱乐性、知识性等特质的评价要高于实用性,节目在传递信息时更依赖于娱乐化的包装或知识的简单传授,并没有完全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观众也未透过节目直接吸收到相关内容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如某些美食类节目侧重于介绍怎样做出可口的饭菜。却常常忽略这道菜的原料是否容易买到。步骤是否简单易记。因此,即便看了该期节目,老百姓依然做不出可口的佳肴。服务类节目中信息的实用性是其存在的先决条件,只有帮助观众补充日常生活中的盲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观众才会对节目一直追随下去。
商业气息偏浓
电视业的发展很多时候都带有商业印记,生活服务类节目也不例外。但广告商的过度干预、电视台的商业化操作和对收视率的盲目追求,使某些节目呈现出较 浓的商业气息。问卷中,笔者罗列了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诸多问题,根据观众选择的结果,“插播广告太多”是最突出的矛盾,其他依次如下:“同类节目有重复、抄袭痕迹”、“节目单调”、“与观众互动不够”、“主持人水平不高”等。生活服务类节目因其性质使然,会在无形中刺激观众的消费需求,会触及更广泛的产业,也就拥有了更多广告植入的可能性。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节目制作过程中,传播者究竟为谁说话,是切实为观众着想,还是为商家考虑,有没有丧失公正的立场和独立的品格,否则就会变成金钱的傀儡,对商品极尽吹捧赞扬之能事了。“一旦电视生活节目沦为商品的附庸,人文内涵也将被稀释消解,甚至产生畸变”。
对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发展的建议与期望
实用与娱乐兼容
实用性与服务性是生活服务类节目需要完成的第一要务。然而,现在的电视荧屏精彩纷呈,观众的眼界早已变得十分广阔,生活服务类节目仅仅有饱满的内容、丰富的实用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娱乐元素,要轻松好玩。著名资深节目评论员肖建兵说,未来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有用的资讯+综艺的表现手法。这是中国电视发展的轨迹,也是国际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从某些在上海地区已经赢得广泛声誉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来看,传播者能够坚持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以基本实用的生活窍门服务观众。以亲切随和的家庭式主持群吸引观众,把综艺节目的一些手段移植进来,设置或有趣搞笑或疑窦丛生的环节,并在画面、场景设计、造型处理、舞台搭建等方面强化电视特征,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当然,赋予生活服务类节目娱乐化的表现手法应该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关键仍是强调节目内容本身的实用性,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过程,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分众与大众并举
从上世纪末开始,大众媒体逐渐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各地纷纷组建专业化频道。然而实践证明。一些专业频道存在着不专业的情况,变相成为综合频道,节目形态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其实,大众化与分众化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在大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众传播获得最大化的市场?星尚传媒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本,它并不苛求分众化的收视群体,而是通过差异化手段开拓出新市场,通过创造需求来突围,频道对目标收视群没有按照一般社会学层面进行划分,如年龄、收入、学历等;而是从文化层面进行了新的界定——凡是愿意接受频道传达的“过更优质的生活”理念的人,都是目标收视群体。即便是非大众化的选题,也一定要向着大众化的思路去操作。对其他上海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而言。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要想赢得高收视率,形成品牌栏目,就必须向大众化靠拢。
强化主持人品牌
在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中,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牌战略内容。对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而言,同样需要让主持人成为王牌。使节目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最大化。问卷中。在“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一栏里,观众选择比例如下:平民化51%、具有专业知识39%、轻松幽默29.5%、知性大气23%、细腻婉约21%、稳重儒雅17.5%。根据这一结果,大致可以勾画出观众喜爱的主持人的轮廓:他(她)应该是一个亲切随和、能够妙趣横生的传递知识信息的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持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要最符合节目风格。因为节目面对的是普通家庭成员,要给人真诚热情、居家随意的感觉,所以主持人的谈吐、衣着打扮、主持方式要更加生活化、平民化,不宜过多地自我表现,或居高临下的高谈阔论,不能让观众产生距离感。外表的包装可以在一天中速成,但内在的文化素养、职业形象离不开主持人日积月累的努力。节目要求主持人既有明星化的表演技巧,又是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才能,可以深入生活、熟悉生活、了解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帮观众之所需”。
坚持本土特色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不仅要立足于上海本地。还要具有宽广的世界意识与国际心态,视野开阔的同时也坚持自身的本土特色,发挥地域化优势。就节目而言,地域性有其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地域性的局限会导致节目题材缺少广泛性,限制了节目影响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节目又会因地域性而拥有无可比拟的接近性,为亲和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电视台寻求更大发展的机遇或塑造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就在于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专业品牌节目,为观众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l从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空间来看,最大的优势是接近性,要关注本埠,内容新鲜,用对象性、专业性、服务性强的信息动态反映城市变迁和市民生活,传达一种具有海派韵味的生活方式,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本研究受到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
编校:杨彩霞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总体特征
服务性强烈
电视的四大社会功能之一是提供服务,而生活服务类节目更应以实用的服务理念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通过提供实用有效的信息来满足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在强化节目的服务性上比较到位,能够始终关注百姓生活,从实际出发,倡导科学、先进的生活理念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节目选择了观众想知而未知的关于日常生活的实用信息,进行组织、加工、搭配、包装后传播给观众,这种服务既有物质生活层面的,更有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的。比如目前在上海具有极高人气的《新老娘舅》节目,每天邀请一对有矛盾的当事人步入演播厅。主持人和人民调解员现场为他们排忧解难,以法律为手段、以道德为评判去解决赡养老人、婆媳争吵、房产纠纷等家庭矛盾。节目点评有力到位,调解公正仔细,大力体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将真实事件和综艺手段完美交融。收看节目后,人们得到的不是简单说教,而是从道德操守到法的精神的提倡,看到了面对纠纷的智慧和解决矛盾的艺术。
多元化突出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已经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多元化服务。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翻新,人们已把注意力扩展到旅游、美容、汽车等产业,因此特别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并享受知识带来的便捷与安全感。在这一背景下。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时尚、越来越丰富。比如星尚传媒已经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了品牌节目群。包括资讯栏目,谈话、专题类节目。真人秀节目。中国节庆系列等。覆盖到时尚、购物、美食、婚庆等方方面面的内容。给人们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满足了一部分观众对品质和时髦的高要求。同时,综观上海文广集团旗下的其他频道,生活服务类节目也穿插其中,成为不可取代的亮点。如第一财经的《第一房产》在第一时间提供房地产的全方位资讯,以新闻观察的眼光分析房地产风云变幻,以地产专家的头脑评析房地产投资价值,以权威的数据展示楼市涨跌行情,为业界及置业者提供权威、详尽的资讯服务。
时尚化浓郁
目前,时尚已成为更多观众的选择,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力受众是中青年,为了迎合受众群的审美需求。节目在内容选择、外在包装上都向着现代化、时尚化方向发展。以星尚传媒为例,其目标观众为20~45岁、白领、高学历和高收入人群。节目内容主要为展现、解读、引导全球时尚文化的流行趋势,记录、捕捉、发现都市生活形态的细节变迁,像《左右时尚》、《时尚制造者》、《魔法天裁》等栏目名称的设计就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时尚气息。在“创新、创优、创高”的主导思想下,星尚电视还承办了一系列大型活动,如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上海旅游节、莱卡风尚颁奖大典、世界男模大赛等来打造自身的时尚形象,成为时尚人群获得时尚资讯的首选媒体。“成为中国时尚领域的一个品牌、一个标志、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趣味性显著
生活服务类节目甚少涉及重大题材,基本上都围绕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展开,因此缺乏“眼球效应”。如何改变该类节目枯燥乏味、僵化刻板的印象,提升收视效果呢?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给出了明确答案,呈现出趣味传播的特点。比如制作者对整期节目进行拆解、重构,在现场解说、音效、字幕、蒙太奇剪辑、旁白、主持人表演等环节增加了娱乐化包装,使节目的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人气美食》是一档以探访上海人气小店,搜寻民间美食,讲述开店故事为特色的风格独特的栏目,分为“食神来了”、“民星爱厨房”、“厨房好管家”、“快乐餐桌”等内容。同时又增添了暗访小店、人气店不定期回访测试、市民访吃团等街头小型真人秀板块,并适当引入小品、情景剧或影视资料,在叙事上经常采用悬念、铺垫、揭秘的手法,使节目形态更趋完整,内容更轻松好玩。易于接受。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瓶颈
服务领域有局限
当前,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涉及的领域还比较有限,无法完全满足观众日新月异的信息需求变化。上海是整个中国大陆范围内,经济活动最密集、生活水平最高、老百姓思维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因而也对节目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问卷中,在“您会比较关注哪些方面的选题”一栏里(多选题),观众的选择人数如下:饮食类68%、旅游类53.5%、美容时尚类32.5%、理财类26%、房产家居类25.5%、情感调解类24.5%、汽车类18.5%、心理咨询类17%。可以发现,观众对节目内容的渴求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的趋势。随着物质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生活的关注已经扩展到对奢侈品、对自身财务安全、对完善自我等方面的兴趣,人们希望在荧屏中看到与汽车、理财、心理咨询、职场发展等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已在中央台或其他省市电视台中有所反映。但综观目前上海的该类型节目,或者缺乏类似产品,或者内容形态不够丰富,节目的发展并没有跟上观众需求的发展,并没有真正实现节目的服务功能。
服务内容欠缺实用性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不仅在传播内容的选择面上略显狭窄,在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实用性的把握上也有所欠缺。生活服务类节目应以实用信息为核心内容,要对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在问卷中,“您觉得节目的哪种特性最突出”一栏里,观众选择的结果是:娱乐性42.5%、知识性29.3%、实用性21.5%、时效性6.7%。也就是说,观众对节目的娱乐性、知识性等特质的评价要高于实用性,节目在传递信息时更依赖于娱乐化的包装或知识的简单传授,并没有完全贴近观众,贴近生活;观众也未透过节目直接吸收到相关内容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如某些美食类节目侧重于介绍怎样做出可口的饭菜。却常常忽略这道菜的原料是否容易买到。步骤是否简单易记。因此,即便看了该期节目,老百姓依然做不出可口的佳肴。服务类节目中信息的实用性是其存在的先决条件,只有帮助观众补充日常生活中的盲点,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观众才会对节目一直追随下去。
商业气息偏浓
电视业的发展很多时候都带有商业印记,生活服务类节目也不例外。但广告商的过度干预、电视台的商业化操作和对收视率的盲目追求,使某些节目呈现出较 浓的商业气息。问卷中,笔者罗列了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诸多问题,根据观众选择的结果,“插播广告太多”是最突出的矛盾,其他依次如下:“同类节目有重复、抄袭痕迹”、“节目单调”、“与观众互动不够”、“主持人水平不高”等。生活服务类节目因其性质使然,会在无形中刺激观众的消费需求,会触及更广泛的产业,也就拥有了更多广告植入的可能性。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关键要看节目制作过程中,传播者究竟为谁说话,是切实为观众着想,还是为商家考虑,有没有丧失公正的立场和独立的品格,否则就会变成金钱的傀儡,对商品极尽吹捧赞扬之能事了。“一旦电视生活节目沦为商品的附庸,人文内涵也将被稀释消解,甚至产生畸变”。
对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发展的建议与期望
实用与娱乐兼容
实用性与服务性是生活服务类节目需要完成的第一要务。然而,现在的电视荧屏精彩纷呈,观众的眼界早已变得十分广阔,生活服务类节目仅仅有饱满的内容、丰富的实用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娱乐元素,要轻松好玩。著名资深节目评论员肖建兵说,未来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有用的资讯+综艺的表现手法。这是中国电视发展的轨迹,也是国际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从某些在上海地区已经赢得广泛声誉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来看,传播者能够坚持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以基本实用的生活窍门服务观众。以亲切随和的家庭式主持群吸引观众,把综艺节目的一些手段移植进来,设置或有趣搞笑或疑窦丛生的环节,并在画面、场景设计、造型处理、舞台搭建等方面强化电视特征,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当然,赋予生活服务类节目娱乐化的表现手法应该是一种手段。并非目的,关键仍是强调节目内容本身的实用性,应该通过寓教于乐的过程,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积累。
分众与大众并举
从上世纪末开始,大众媒体逐渐呈现出分众化的趋势,各地纷纷组建专业化频道。然而实践证明。一些专业频道存在着不专业的情况,变相成为综合频道,节目形态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其实,大众化与分众化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在大众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众传播获得最大化的市场?星尚传媒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本,它并不苛求分众化的收视群体,而是通过差异化手段开拓出新市场,通过创造需求来突围,频道对目标收视群没有按照一般社会学层面进行划分,如年龄、收入、学历等;而是从文化层面进行了新的界定——凡是愿意接受频道传达的“过更优质的生活”理念的人,都是目标收视群体。即便是非大众化的选题,也一定要向着大众化的思路去操作。对其他上海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而言。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要想赢得高收视率,形成品牌栏目,就必须向大众化靠拢。
强化主持人品牌
在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中,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牌战略内容。对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而言,同样需要让主持人成为王牌。使节目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最大化。问卷中。在“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哪些特征”一栏里,观众选择比例如下:平民化51%、具有专业知识39%、轻松幽默29.5%、知性大气23%、细腻婉约21%、稳重儒雅17.5%。根据这一结果,大致可以勾画出观众喜爱的主持人的轮廓:他(她)应该是一个亲切随和、能够妙趣横生的传递知识信息的人。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主持人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一定要最符合节目风格。因为节目面对的是普通家庭成员,要给人真诚热情、居家随意的感觉,所以主持人的谈吐、衣着打扮、主持方式要更加生活化、平民化,不宜过多地自我表现,或居高临下的高谈阔论,不能让观众产生距离感。外表的包装可以在一天中速成,但内在的文化素养、职业形象离不开主持人日积月累的努力。节目要求主持人既有明星化的表演技巧,又是某一领域的行家里手,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才能,可以深入生活、熟悉生活、了解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想观众之所想、急观众之所急、帮观众之所需”。
坚持本土特色
上海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不仅要立足于上海本地。还要具有宽广的世界意识与国际心态,视野开阔的同时也坚持自身的本土特色,发挥地域化优势。就节目而言,地域性有其深刻的两面性,一方面,地域性的局限会导致节目题材缺少广泛性,限制了节目影响范围的扩大;另一方面,节目又会因地域性而拥有无可比拟的接近性,为亲和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电视台寻求更大发展的机遇或塑造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就在于打造独具区域特色的专业品牌节目,为观众提供更好的专业服务”。@l从上海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空间来看,最大的优势是接近性,要关注本埠,内容新鲜,用对象性、专业性、服务性强的信息动态反映城市变迁和市民生活,传达一种具有海派韵味的生活方式,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气度。(本研究受到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