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壮丽奢华”化了淡妆
“看”还是“听”,在“歌剧”之前究竟加上哪个动词,更接近这一艺术形式的内在属性,更贴近不同时代人们的欣赏心理?这或许不是个问题。沉浸于歌剧的世界里,演员的歌唱和乐队的演奏可以听;舞台上的表演、舞美、道具等等可以看,两者相得益彰。
转念,这确乎是一个问题。走进歌剧院,欣赏者更多是把眼睛还是耳朵献给一场演出,关乎“歌”与“剧”怎样配合的根本性问题,这涉及到歌剧的起源、本质与发展理念。因此,张国勇对这一话题的阐释,正是由歌剧的概念开始的。“歌剧是一门有400多年历史的艺术,集音乐、戏剧、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态为一体,被称为舞台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歌剧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力。英国作家约翰·伊夫林在《歌剧手记》里将其概括为“人类发明的一种最为壮丽奢华的娱乐”。在此意义上,人们走进剧院欣赏一部大制作歌剧,往往意味着一场视听盛宴。
而以简约为特征的音乐会版歌剧的流行,则如同为歌剧的“壮丽奢华”化了淡妆。张国勇介绍说:“歌剧演出有三种版本,舞台版歌剧一般有华丽的舞台和精美的制作,反映了歌剧高度的艺术综合性,但制作费用高昂。音乐会版歌剧在保留剧情和音乐的基础上,对繁复的舞美布景和道具进行删减,歌唱家也不穿戏服进行演唱,降低了歌剧的制作成本。还有一种半舞台版歌剧是介于两者之间。上海歌剧院此次推出的歌剧《乡村骑士》与《丑角》,采用的就是音乐会版歌剧形式。”
音乐会版歌剧作为一种低成本、低票价的歌剧传播与推介形式,已让今天的歌剧艺术家们洞悉了个中妙处:“剥离了歌剧中戏剧性的表演与繁华的舞美,让观众回到音乐本身。”而站在观众的立场,则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它的作用:假如说歌剧是欧洲艺术的古堡,那么,音乐会版歌剧称得上是为观众精心绘制的艺术古堡地图。如此按图索骥,观众欣赏歌剧时不至于“迷失在戏剧性的表演、激烈的矛盾冲突、华美的舞台里”,而是“对音乐保有完整而全面的把握和品味”。
先听后看,循序渐进
歌剧的三种舞台形式各具特色,对其如何选择也有学问。一般而言,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视觉印象的歌剧,适合用舞台版来全面呈现;主要人物关系简单、剧情故事耳熟能详的歌剧,适合用音乐会版或半舞台版来纯粹演绎。张国勇进一步解读说,《乡村骑士》和《丑角》通常被喻为“歌剧双胞胎”,常相伴相行于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其中,《乡村骑士》是歌剧史上非常经典的独幕歌剧,对这部传世经典歌剧,上海观众或许不甚熟悉,却可能对这部歌剧中的旋律不乏记忆。它在各种音乐会和名曲集锦中郑重亮相,也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动人流转,比如电影《教父》《阳光灿烂的日子》,电视剧《和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等,都选用过《乡村骑士》的间奏曲。人们说,“它似乎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神奇感染力,总是能将你轻而易举地击倒”。所以,不曾步入剧院,并不意味着不曾邂逅歌剧。
当然,端坐于剧院里欣赏到的歌剧更为多元而丰富,能让人们在同一个时空中领略到多种艺术形态。那么,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一般认为,西方古典歌剧原本以音乐为主,观众走进剧场后,主要的欣赏形式是“听歌剧”。演出时歌剧演员通常不用扩音设备,音色是原汁原味的。而中国古语早就为我们揭示了关于声音的秘密:“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的声音才是最动听的,足以超越所有的乐器。这也道出了歌剧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歌剧发展历史上,歌剧曾经一度成为演员炫耀嗓子的工具——有的作曲家根据演员的特点写歌,有的演员在演唱中随机加花腔以博得观众喝彩。在一些意大利歌剧的演出中存在这样的情形:一段美妙的咏叹调之后,观众鼓掌喝彩,演员鞠躬致意,兴起时干脆再唱一遍,将剧情的发展置于一旁。随着时代的发展,歌剧演出中的戏剧表演和舞台美术营造逐渐“壮大”,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与观众“联袂”,以自己的审美与理念造就并欣赏着歌剧的各个组成部分。
比如众所周知的,普契尼歌剧《阿依达》在现代演绎中,发展出一种斑斓而震撼的形式,被誉为最具实景效果的西方经典歌剧,有时还被别出心裁地搬至河岸、岛屿和体育場等室外场所进行演出。而张国勇提到的一个细节却令人感慨:“《阿依达》当年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演出时,大为轰动。但演《阿依达》的演员和我说,当她唱完一段咏叹调,全场没什么掌声。当狮子出场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
形式上重彩浓墨的歌剧,具备了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美,自然不同凡响。但对缺乏欣赏经验的观众来说,恰恰容易演变为一种善意的“误导”。在亲身体验过“指挥亮相,台下没什么反应;大幕拉开,掌声响起”的指挥家张国勇看来,有时候一部歌剧抛开复杂华丽的形式,倒是可以“让人真正静下心来聆听音乐,感受到别样的美”。
张国勇建议听众可以先多听听音乐会版歌剧,当自己的耳朵能真正接受歌剧之后,再循序渐进。即对歌剧要“先听后看”。因为,音乐才是重要的,其余的是锦上添花。“对歌剧来说,听比看更重要。”张国勇如是说。
“看”还是“听”,在“歌剧”之前究竟加上哪个动词,更接近这一艺术形式的内在属性,更贴近不同时代人们的欣赏心理?这或许不是个问题。沉浸于歌剧的世界里,演员的歌唱和乐队的演奏可以听;舞台上的表演、舞美、道具等等可以看,两者相得益彰。
转念,这确乎是一个问题。走进歌剧院,欣赏者更多是把眼睛还是耳朵献给一场演出,关乎“歌”与“剧”怎样配合的根本性问题,这涉及到歌剧的起源、本质与发展理念。因此,张国勇对这一话题的阐释,正是由歌剧的概念开始的。“歌剧是一门有400多年历史的艺术,集音乐、戏剧、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形态为一体,被称为舞台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对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歌剧获得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力。英国作家约翰·伊夫林在《歌剧手记》里将其概括为“人类发明的一种最为壮丽奢华的娱乐”。在此意义上,人们走进剧院欣赏一部大制作歌剧,往往意味着一场视听盛宴。
而以简约为特征的音乐会版歌剧的流行,则如同为歌剧的“壮丽奢华”化了淡妆。张国勇介绍说:“歌剧演出有三种版本,舞台版歌剧一般有华丽的舞台和精美的制作,反映了歌剧高度的艺术综合性,但制作费用高昂。音乐会版歌剧在保留剧情和音乐的基础上,对繁复的舞美布景和道具进行删减,歌唱家也不穿戏服进行演唱,降低了歌剧的制作成本。还有一种半舞台版歌剧是介于两者之间。上海歌剧院此次推出的歌剧《乡村骑士》与《丑角》,采用的就是音乐会版歌剧形式。”
音乐会版歌剧作为一种低成本、低票价的歌剧传播与推介形式,已让今天的歌剧艺术家们洞悉了个中妙处:“剥离了歌剧中戏剧性的表演与繁华的舞美,让观众回到音乐本身。”而站在观众的立场,则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它的作用:假如说歌剧是欧洲艺术的古堡,那么,音乐会版歌剧称得上是为观众精心绘制的艺术古堡地图。如此按图索骥,观众欣赏歌剧时不至于“迷失在戏剧性的表演、激烈的矛盾冲突、华美的舞台里”,而是“对音乐保有完整而全面的把握和品味”。
先听后看,循序渐进
歌剧的三种舞台形式各具特色,对其如何选择也有学问。一般而言,人物关系错综复杂、需要视觉印象的歌剧,适合用舞台版来全面呈现;主要人物关系简单、剧情故事耳熟能详的歌剧,适合用音乐会版或半舞台版来纯粹演绎。张国勇进一步解读说,《乡村骑士》和《丑角》通常被喻为“歌剧双胞胎”,常相伴相行于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其中,《乡村骑士》是歌剧史上非常经典的独幕歌剧,对这部传世经典歌剧,上海观众或许不甚熟悉,却可能对这部歌剧中的旋律不乏记忆。它在各种音乐会和名曲集锦中郑重亮相,也在众多影视作品中动人流转,比如电影《教父》《阳光灿烂的日子》,电视剧《和青春有关的日子》等等,都选用过《乡村骑士》的间奏曲。人们说,“它似乎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神奇感染力,总是能将你轻而易举地击倒”。所以,不曾步入剧院,并不意味着不曾邂逅歌剧。
当然,端坐于剧院里欣赏到的歌剧更为多元而丰富,能让人们在同一个时空中领略到多种艺术形态。那么,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什么?一般认为,西方古典歌剧原本以音乐为主,观众走进剧场后,主要的欣赏形式是“听歌剧”。演出时歌剧演员通常不用扩音设备,音色是原汁原味的。而中国古语早就为我们揭示了关于声音的秘密:“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人的声音才是最动听的,足以超越所有的乐器。这也道出了歌剧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歌剧发展历史上,歌剧曾经一度成为演员炫耀嗓子的工具——有的作曲家根据演员的特点写歌,有的演员在演唱中随机加花腔以博得观众喝彩。在一些意大利歌剧的演出中存在这样的情形:一段美妙的咏叹调之后,观众鼓掌喝彩,演员鞠躬致意,兴起时干脆再唱一遍,将剧情的发展置于一旁。随着时代的发展,歌剧演出中的戏剧表演和舞台美术营造逐渐“壮大”,各个时代的艺术家与观众“联袂”,以自己的审美与理念造就并欣赏着歌剧的各个组成部分。
比如众所周知的,普契尼歌剧《阿依达》在现代演绎中,发展出一种斑斓而震撼的形式,被誉为最具实景效果的西方经典歌剧,有时还被别出心裁地搬至河岸、岛屿和体育場等室外场所进行演出。而张国勇提到的一个细节却令人感慨:“《阿依达》当年在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演出时,大为轰动。但演《阿依达》的演员和我说,当她唱完一段咏叹调,全场没什么掌声。当狮子出场的时候,全场掌声雷动。”
形式上重彩浓墨的歌剧,具备了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美,自然不同凡响。但对缺乏欣赏经验的观众来说,恰恰容易演变为一种善意的“误导”。在亲身体验过“指挥亮相,台下没什么反应;大幕拉开,掌声响起”的指挥家张国勇看来,有时候一部歌剧抛开复杂华丽的形式,倒是可以“让人真正静下心来聆听音乐,感受到别样的美”。
张国勇建议听众可以先多听听音乐会版歌剧,当自己的耳朵能真正接受歌剧之后,再循序渐进。即对歌剧要“先听后看”。因为,音乐才是重要的,其余的是锦上添花。“对歌剧来说,听比看更重要。”张国勇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