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推动中国的力量

来源 :管理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马云成为中国首富和全球最富有的人士之一。按照彭博的报导,马云、马化腾、李彦宏分别位于中国富豪名单的第一二三位。这三位人士都是在大概15年前开始创业,赤手空拳,成就了中国最为领先的互联网企业,创造了巨大财富和社会影响力。而且,他们都是平民出身,没有显赫的背景。
  在经济领域上,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经济被国有企业支配,甚至是垄断的。当然,数十年的计划经济惯性下,存在强大的国有经济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最大的银行、保险、能源、石油、电信、航空等公司,领先的钢铁和汽车生产商大多都是由政府拥有或控制。在过去几年,不少人提到了“国进民退”,说国有经济的力量在推进,压迫了民营经济的份额与位置。
  但根据我的观察,中国发展得最快,最有活力的并不是国有经济,而是民营经济。真正推动中国的中坚力量,就是一大批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我觉得中国经济的未来是民营经济,而中国民营企业家将会处于越来越明显的主导地位。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出现了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家。这些人来自于不同的年龄层、教育背景和区域,经营着不同规模的企业,涉及互联网、房地产、零售、消费品、汽车等多个行业。他们之中有一部分拥有政治资源,与政府关系密切,但更多的只是赤手空拳,凭自己的努力做成事。这些企业家的涌现大致可以分为四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在1980年代,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在福建,农夫出身的许连捷及他的伙伴施文博发现了新机会,生产卫生巾以帮助改善妇女的生活方式,开始恒安集团的生意。在武汉,工程师任正非离开军队,搬迁往深圳,创立了华为公司,开始经营二手办公室电信器材业务。在北京,柳传志带领一组中国科学院的工程师创业,做进口电视机业务。浙江台州23岁的李书福亦建立摩托车及汽车生产企业,牌子命名为吉利。
  第二次浪潮是受1992年邓小平南方考察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已建立起来的企业进一步发展,新创企业蓬勃发展。在此期间,许多政府官员决定“下海”创业,出现所谓“官员下海潮”。后来这批人被统称为“92派”。其中有现任泰康人寿保险董事长陈东升,还有曾在中央宣传部工作后下海经商的中坤投资董事长黄怒波,后者因在2011年尝试用800万美元在冰岛购买一片300平方公里的地块而得到国际媒体关注。复旦大学毕业生郭广昌与其他三位复旦毕业生建立市场调查公司,而该公司就是现在以投资为主业的复星集团的前身。现今,复星集团被称为中国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神巴菲特的公司)。
  第三次浪潮是在1990年代中后期由互联网企业家兴起,其间诞生了如今大名鼎鼎的企业,例如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和腾讯(Tencent),即目前外界所称的BAT。
  现在处在第四次浪潮中,弄潮儿不仅有60后、70后企业家,比如顺丰快递的王卫、海底捞的张勇、神州租车的陆正耀,还有一大批新兴的80后、90后创业者。1980年代之后出生的创业者享受到中国经济改革的红利,比早期的一代接受更多教育,许多还有国外教育或跨国公司工作经验。此外,由于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即使没有这些经验或学历的其他企业家,他们的思维和眼界也比先前的企业家活跃和开阔。许多创业公司都与互联网有关,使用电子商务公司的服务或产品。他们尝试效仿的公司并不只是美国的谷歌或脸书,还有中国自产的阿里巴巴、腾讯及百度。王兴在2009年建立的美团网, 即类似Groupon的团购折扣公司。该网站在2013年总交易额多达25亿美元,估计在2014年会增长超过一倍,达64亿美元。像王兴这样的年轻创业者很多,成就可能不一样,但他们以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作为榜样,激情澎湃,希望有一天亦能实现同样的成功。这样的企业家我在中国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们之中或许大多数会失败,但是一定会有比较优秀的年轻人最后能够胜出。
  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家都很有韧性,即使在早期遇到失败,普遍依旧意志坚定。他们共同的特征是:愿意冒险,且不怕失败。他们的理念及心态比前辈们更加开放,在世界各地寻找商业灵感,愿意利用国外的资源,尤其是有专长的人才。头两批站在中国经济改革浪潮之上的企业家,他们显著的特征就是其企业的适应能力。他们在政府主导的时期经营个体生意,并且历经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风暴,亦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抵挡住外国大公司的强大竞争挑战,并且避开了国际金融风暴后的经济衰退。
  在我看来,未来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核心有三个要素:自信,坚信中国将发展成世界先进的国家;志向,坚信心愿是能够达到的;以及中国的儒家传统,不只达到心愿,并且超越商业,追求中国梦,这是中国企业家讨论他们的愿景时经常喜欢提及的。
  中国正在发生巨大转变,并为商业带来大量的机会及挑战。在这期间,我相信,中国的企业家们将继续成长?并改变中国的商业格局,建立一个多元化的商业社会,铸就一个先进的经济体。成功的企业家,必须利用中国独一无二的市场规模及多元性帮助企业创建拥有快速增长潜力、高适应能力的企业DNA,不断地去创新自己,从而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相比微信,我还是喜欢微博,因为微信是在一个熟人圈中交流,比较封闭,而微博更加开放。但一位名人在电视上谈为什么放弃了微博而热衷于微信时说:在微博上无论说什么,总会招来一片谩骂,包括很多没有过脑子的言论;而在微信上,无论说什么,总迎来一片叫好或赞扬。  现实社会中,客观和公正是稀缺的,除了信息不对等或不完善外,人是主观的、有偏好的、容易偏听偏信的、甚至会无意间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更不用说有意制造谣言、
期刊
今年2月印度人纳德拉(Satya Nadella)担任微软CEO之后,媒体纷纷发表类似“人人都爱印度CEO”的头条新闻。针对标准普尔500强企业的一次调查发现,除了美国人,这些企业的CEO中,印度人最多。谷歌董事会13位高层领导中,4位是印度人。  近些年“印度式管理”日益受到全球关注,有学者总结出以下特征:世界观方面,属于外控型管理,具有强烈的宗教信仰;人性看法方面,强调友谊,包容温和;人际关系
期刊
互联网思维下的中国制造将何去何从?创造之路要迈向何方?制造业的专注与极致如何实现?平台、整合、重构、颠覆、迭代、价值共创、跨界思维、粉丝经济……一系列新概念将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第十一届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与全球制造企业一样都关注、关心、关切着这一系列具有产业革命特质的命题。致力于实业报国的企业家们将于2014年11月13-15日再度汇聚津城滨海,共同为制造业企业点亮一盏领航之灯。
期刊
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与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主办的第五届清华国际华商论坛9月17日在清华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华商家族企业:传承与发展”,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和国内知名学府的多位教授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士到会并作了精彩演讲,现场气氛活跃,讲学互动不断。清华大学华商研究中心主任龙登高教授指出,最近几年,家族企业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业界关注与学界研究的热点。海内外华商家族企业既有共性,也有
期刊
我们应当庆幸天生拥有多任务处理的能力。但是,多任务处理很容易就会成为一种病态。在如今这个时代,科技发明似乎总是在分散人们的注意力,完美分散人们注意力的神器就是智能手机。但是,努力逃离信息旋风仍是必要的,一个沉着冷静的大脑才是富有成效的大脑。当我们过多期望心智能量从一件事情跳跃到下一件事情时,我们也将大脑可以形成的最高思维扼杀了。只有在我们驱逐分散力、专注思考时,概念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洞察力和独创
期刊
即便是在“万通六君子”分手将近20年的今天,这个故事也还闪耀着“我们既有钱,又有理想”的奢侈光芒。留守万通的冯仑更是善于将这种光芒发挥到极致,万通的成功使他成为崇尚创业和财富的年轻人们的偶像,而关注阿拉善沙漠和可持续发展又使他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得以彰显。他善于使用创造性语言传播思想,将商人和公众人物两种身份融合得恰到好处。  “十二五”绿色建筑发展目标要求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期刊
工商业可持续发展新趋势  贝德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英文简称WBCSD)会长兼首席执行官  毋庸置疑,现在全球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环境形势。大家知道,中国的PM2.5问题引起了全国上下乃至全世界的关注,我有限的生涯中第一次看到一个问题吸引了这么多群众和高层领导的注意。现实中,中国能源消耗的
期刊
市场失灵更多表现在资源聚合,而非资源配置上,国企改革应发挥“举国体制”在资源聚合上的优势,新加坡的“淡马锡模式”就是一个成功范例  淡马锡控股(私人)有限公司是新加坡财政部100%控股的专业化国有投资机构。目前,淡马锡投资组合总值约一万亿人民币,自1974年以来的年复合股东回报率为17%,创造了国企效率的奇迹,被人们称之为“淡马锡模式”。  “举国体制”联姻“市场机制”  新加坡建国之初,国内经济
期刊
瑞士的天梭(Tissot)表,自1853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制表工艺与创新技术的先驱,始终秉承“创新,源于传统”的品牌理念。无独有偶,拥有百年历史的劳力士(Rolex),其品牌哲学也无法回避“传统”与“创新”的思辨——“不是‘传统’,虽然我们的工艺永存”,“‘创新’,只能触及其皮毛”,“以‘传统’描述我们的创新,则过于拘泥常规”。这两个著名品牌都试图以自己独到的理念阐释对“传统”与“创新”以及两者关系
期刊
管理者不只在于用正确的方式做事,还要确保你和公司正在做正确的事。  ——艾伦 · 默里  进入21世纪之后,管理学领域的理论创新似乎陷入停滞,振聋发聩的开创性洞见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连篇累牍的总结发言和老生常谈。无论德鲁克门徒联袂出版的《德鲁克的管理智慧》,还是艾伦·默里汇总管理学120年精要的《管理的常识》,都无法振奋人心。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管理依托组织而存在。管理学的长足进步势必建立在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