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检测在关节炎患者中的意义研究

来源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ojianpku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在各类关节炎患者中的差别及对类风湿关节炎(RA)软骨破坏放射学改变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并对比分析154例各类关节炎患者血清COMP水平的差异,RA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及2年后关节放射学改良SHARP(vdH-Sharp)指数评分与COMP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仅有滑膜损害的其他关节炎患者及正常人群比较,RA患者血清COMP显著升高(P<0.05).骨关节炎(OA)、银屑病关节炎(PSA)患者与正常人群比较血清COMP亦有差异,而与其他滑膜关节炎患者比较差异不大.RA、OA、PSA患者间血清COMP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患者2年随访发现COMP与患者关节X线的改良SHARP评分前后差值呈正相关(P<0.01,r=0.848).但与初诊时的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关节功能、改良SHARP评分均无相关性,与初诊时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晨僵时间、关节肿胀、压痛指数相关(P<0.05).结论 COMP在各类软骨受侵犯关节炎尤其是RA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提示其可为RA软骨病变早期诊断及判断软骨病变进展、预后和治疗效果的一项理想指标。

其他文献
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在发生最初的动静脉血栓之后,还将持续增加复发性血栓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1],因此成为临床上颇受关注的获得性血栓性疾病之一.APS患者体内致病性的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虽不是唯一的生物学标记,但却是患者症状发展的主要病理因素,尤其是抗β2糖蛋白Ⅰ(抗β2-GP Ⅰ)抗体.近
期刊
摘要:课程是本科教育的基本元素,“课程思政”是本科教学的大趋势。本文阐述了在新冠疫情这一特殊背景下,课程组充分挖掘疫情相关“课程思政”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并进一步完善已有思想政治素材,有效地开展数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学。并对“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进行总结。  关键词:高等数学;课程思政;  一、“课程思政”的背景及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目的 进一步研究青藤碱(SIN)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从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HUVECs.用TNF-α诱导HUVECs表达VCAM-1,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SIN(0.25、0.0和1.0 mol/L)或地塞米松(1.0×106mol/L)分别进行或联合进行干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VCAM-1表达.结果
目的 探讨神经相关性自身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患者血清或脑脊液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在NP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以成神经瘤细胞株(SK-N-SH)、神经胶质瘤细胞株(U251)以及C57BL/10小鼠的大脑及脊髓切片为底物检测121例SLE患者、34例疾病对照组和34名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及24例NPSLE患者和22例疾病对照组的脑脊
患者男,63岁,于1997年6月25日突发乳头平面以下麻木及大小便障碍.当时患者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未见病灶,脊髓MRI可见胸髓肿胀及T6-9节段散在强化病灶.血白细胞计数2.3× 103/μl.脑脊液除了微量总蛋白(511 mg/L)轻度升高外,其他指标正常.根据以上情况,当时诊断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ATM),予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后患者症状部分
期刊
目的 了解我国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羟氯喹使用的现状及特点.方法 现场调查全国20家大型医院风湿科就诊的858例RA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临床病情活动度、羟氯喹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采用SPSS 20.0软件根据不同数据特点进行Mann-Whitney U检验、x2检验及回归分析等.结果 ①羟氯喹在我国RA患者中使用方案较规范,使用率为19.5%(167/858),64.7%(108
摘要:現在为能够满足学生们全方位教育的需要,中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在一些初中学校开始逐渐引入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的课程无疑也成为了学生们文化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纽带,既让学生们暂时从忙碌的文化课学习中释放,同时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所以,初中学校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时应该尽可能兼顾到所有学生,让信息课程的开设有一定的作用,能够起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作用,但这
目的 分析血浆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1(MCP-1)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脏器受累及病情严重性的关系,探讨检测血浆MCP-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95例SLE患者血浆MCP-1水平,并与21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结果 血浆MCP-1水平在SLE患者为(849±289)p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426±266)pg/ml(P<0.01);在SLE患
以往对中性粒细胞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其在先天免疫系统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内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主要效应细胞,它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对适应性免疫起重要的辅助和调节作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性粒细胞依靠强大的趋化及吞噬作用来清除病原微生物.2004年,Brinkmann等[1]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激活后可释放出一种由DNA和组蛋白等构成的网状结
期刊
目的 采用增强型血流显像(eFlow)及频谱多普勒研究高尿酸血症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眼动脉内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选择经确诊为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者30名为健康对照,eFlow观察眼动脉、CRA在眶内的走形并在所规定位置测其内径,频谱多普勒检测眼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血流阻力指数(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