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至节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一个传统节日。古人对冬至非常重视,将其当作一个比较重大的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所以人们认为,冬至是二十四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汉书》中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有些地区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在河南,这一习俗被称为“捏冻耳朵”,据说是为纪念张仲景赠药。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爱民如子。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他都会给百姓诊病,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张仲景辞官还乡,一直坚持为乡邻治病。在一个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他的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称作“娇耳”,再放锅里煮熟,称作“驱寒矫耳汤”。每个来求药的人,都会分到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乡亲们食用后感觉浑身暖和,冻伤的耳朵也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效仿张仲景的方法做“娇耳”吃,逐渐形成了“捏冻耳朵”的习俗,以此来纪念医圣张仲景。
周代时,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因此,周代的正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农历十一月。当时的君王要在冬至日举行祭天仪式。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此时才有了冬至节。皇帝会在这一天举行祭天、祀神、拜祖、贺冬等仪式。同时,举国上下进行庆贺——朝廷百官例行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访。魏晋六朝时期,冬至被称为“亚岁”,人们会在这一天向父母长辈拜节。到了唐宋两代,冬至祭礼更加隆重,皇帝与大臣们一起庆贺,并举行歌舞表演。明清时期,皇帝会在冬至举行祭天大典,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
古时,人们要在冬至日拜谒尊长,并献上鞋袜,出嫁的女性在这一天要为公婆献上自制的袜子鞋履。《太平御览》引后魏时期崔浩《女仪》的记述:“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冬至时节正是最寒冷的时候,此时向长辈呈上鞋袜可以表达晚辈的孝心。三国时期的曹植在《冬至献袜履颂表》中曾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记述。
我国农历中有“数九”这一习俗。从冬至这一天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一个单元,共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冬天就过去了。在冬至这一天,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九九消寒图起源于明代的士绅阶层,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希望用它预卜来年丰欠。九九消寒图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日历,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熬冬”游戏,分为画九和写九两种。
画九就是在冬至这天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个花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
写九是清代出现的,首先在宫廷内开始流行。就是选每字九画的九个字,每个笔画代表一天,每个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一天。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用色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当天的天气,如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就出了九。常用的九个字是繁体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写九也可以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为“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为“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还有一种用简单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在一张纸上画出九个方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 上涂陰,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在北方一些地区,冬至这一天有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这一天吃馄饨。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到了现在,馄饨已形成多种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在江南地区,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称为“冬至圆”或“冬至团”。冬至这一天,各家要做汤圆,祀神祭祖,而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民间习俗,冬至这天吃了汤圆,就代表着长了一岁。
冬至圆一般的做法是:先将糯米磨成粉,做成皮,再用黑芝麻、猪油、绵白糖、桂花做成馅(也可用豆沙、白糖等),将馅包入皮中,用手搓成圆形,然后放入沸水中煮熟即可。在制作冬至圆时,通常会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形状,如猫、狗、兔子等。在吃冬至圆之前,要在门、窗、桌、柜等后面分别粘上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吃冬至圆也有讲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个,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 剩下一个,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
有些地区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在河南,这一习俗被称为“捏冻耳朵”,据说是为纪念张仲景赠药。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爱民如子。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天,他都会给百姓诊病,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张仲景辞官还乡,一直坚持为乡邻治病。在一个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他的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称作“娇耳”,再放锅里煮熟,称作“驱寒矫耳汤”。每个来求药的人,都会分到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乡亲们食用后感觉浑身暖和,冻伤的耳朵也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效仿张仲景的方法做“娇耳”吃,逐渐形成了“捏冻耳朵”的习俗,以此来纪念医圣张仲景。
周代时,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因此,周代的正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农历十一月。当时的君王要在冬至日举行祭天仪式。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此时才有了冬至节。皇帝会在这一天举行祭天、祀神、拜祖、贺冬等仪式。同时,举国上下进行庆贺——朝廷百官例行放假,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好友之间互相拜访。魏晋六朝时期,冬至被称为“亚岁”,人们会在这一天向父母长辈拜节。到了唐宋两代,冬至祭礼更加隆重,皇帝与大臣们一起庆贺,并举行歌舞表演。明清时期,皇帝会在冬至举行祭天大典,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
古时,人们要在冬至日拜谒尊长,并献上鞋袜,出嫁的女性在这一天要为公婆献上自制的袜子鞋履。《太平御览》引后魏时期崔浩《女仪》的记述:“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于舅姑,践长至之义也。”冬至时节正是最寒冷的时候,此时向长辈呈上鞋袜可以表达晚辈的孝心。三国时期的曹植在《冬至献袜履颂表》中曾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记述。
我国农历中有“数九”这一习俗。从冬至这一天起进入“数九”,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一个单元,共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冬天就过去了。在冬至这一天,中国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九九消寒图起源于明代的士绅阶层,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希望用它预卜来年丰欠。九九消寒图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日历,同时也是一项非常有趣的“熬冬”游戏,分为画九和写九两种。
画九就是在冬至这天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个花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深。也有不用颜色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
写九是清代出现的,首先在宫廷内开始流行。就是选每字九画的九个字,每个笔画代表一天,每个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一天。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用色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白色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当天的天气,如晴则为红,阴则为蓝,雨则为绿,风则为黄,落雪填白。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就出了九。常用的九个字是繁体的“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写九也可以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为“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为“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
还有一种用简单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在一张纸上画出九个方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方法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 上涂陰,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在北方一些地区,冬至这一天有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这一天吃馄饨。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到了现在,馄饨已形成多种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在江南地区,冬至有吃汤圆的习俗,称为“冬至圆”或“冬至团”。冬至这一天,各家要做汤圆,祀神祭祖,而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民间习俗,冬至这天吃了汤圆,就代表着长了一岁。
冬至圆一般的做法是:先将糯米磨成粉,做成皮,再用黑芝麻、猪油、绵白糖、桂花做成馅(也可用豆沙、白糖等),将馅包入皮中,用手搓成圆形,然后放入沸水中煮熟即可。在制作冬至圆时,通常会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形状,如猫、狗、兔子等。在吃冬至圆之前,要在门、窗、桌、柜等后面分别粘上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吃冬至圆也有讲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个,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 剩下一个,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