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月众生相:你家是哪种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dly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种不同社交类型,你的孩子属于哪种?
   最近很多妈妈私信我孩子在幼兒园的状态:
   “开学一个月,我被老师留下谈话5次,娃总是招惹其他孩子,真是丢脸又头大……”
   “我家娃每天的状态就是不积极不反抗,不挨批评也不被夸奖,感觉变成了小透明……”
   “孩子太胆小,老师指东不敢往西,太听话感觉完全被老师忽视了啊……”
   你家是哪一种呢?我们都希望孩子成为人群中最受欢迎的崽,老师眼中最受重视的娃。但在一个小小的团体里,有领队的“小队长”,也有服从的“小跟班”,还有后面跟着凑热闹的“小透明”,当然还有被排挤的“观望者”。杜克大学的约翰·科伊教授针对校园社交中不同类别的孩子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孩子可以被分为6种基本的类型:
   第一种:大概有15%的孩子,会幸运地成为“受欢迎的孩子”。受欢迎的孩子总会出现在所有“喜欢的人”的名单上,每个人都想和他们交朋友。这样的孩子在小团体中,是最被信任和拥护的,而且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会更加优秀。
   第二种:大概45%的孩子,会被归为“被接纳的孩子”。除了最受欢迎的,大多数孩子都能得到同伴的喜欢和接纳,45%的孩子可以归到“被接纳”或者“普通人”的类型。和受欢迎的孩子一样,被接纳的孩子在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方面表现得都很不错。同时,他们没有很强的攻击性,很少做出破坏性的行为,喜欢与人交往。简而言之,他们都是正常的、健康的孩子。
   第三种:大概10%-12%的孩子,被归纳为“被排挤的孩子”。这种类型的孩子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被研究人员称为“被排挤-顺从型”,另一类被称为“被排挤-好斗型”。这些孩子的社交风险是最高的,他们不被群体所接纳,甚至班级里有跟这些孩子走得近的,也会被群体视为异类。
   第四种:大概4%左右的孩子,被归为“被忽视的孩子”。大约有4%的孩子在班里没有任何社会影响力,完全被同学们忽视。他们既不被喜欢,也不被讨厌,也不是很突出,不会受到关注。这些孩子通常性格温顺,在班级中,他们就像被遗漏了一样。
   第五种:还有4%的孩子,被归为“受争议的孩子”。这类孩子可能是班里的“丑角”,有些人喜欢,觉得他们很搞笑;也可能是小团体里的“小领队”,有些人把他们当作偶像;另外一些人则厌恶他们。
   第六种:20%是定位模糊的孩子。也存在一些孩子定位比较模糊,不能被单纯地归类到以上任何一种类型。
   爸爸妈妈们可以了解和评估一下娃在群体中所处的类型,在日常的养育中,给孩子提供相应的帮助。
   孩子从3、4岁开始,就有了“小团体意识”,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小区玩伴,他们都会成群结队地一起玩,这是他们专属的“小团体”。而对于这种自发形成的小团体,父母、老师都是无法直接介入的,因为朋友不可能像买玩具一样买一个回来,也没办法代替孩子交朋友。
   但,作为家长的我们,也不是全然无能为力,我们依然可以做的是,引导孩子如何去交到真正的朋友,开展属于自己的社交。
   如何为孩子交朋友助力呢?
   帮孩子寻找“低门槛”的社交机会。如果孩子没有合适的朋友,不敢主动结交,不敢主动融入,爸爸妈妈可以帮忙,筛选一些孩子作为宝宝的结交首选。我常听大人不分青红皂白地“逼”孩子主动社交。一个3岁多的小女孩见两个4、5岁的女孩拿个娃娃玩过家家,也很想加入,妈妈鼓励道:“你就加入她们就行了啊,就说姐姐我也想一起玩……”
   结果呢?孩子鼓足巨大勇气,大姐姐们一人一个白眼:“我们不跟你玩。” 3岁的孩子“哇”一声就哭了!人家两个孩子玩得正上瘾,跟你又不熟,你没有任何值得被吸纳进去的价值,还偏想插一脚,人家不接受再正常不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交中“结交”的门槛太高了。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属于低门槛呢?带CC社交的过程里,我发现这几种,对于社交小白宝宝是首选。
   年龄差不多的、在独立玩耍的“某一个”孩子。道理很简单,你需要朋友,他可能也正需要,年龄相仿,心智和乐趣都更相似。
   “一群孩子中”那个“受欢迎的孩子”,也就是带头的。这类孩子更热情,对生人的接纳度也更高,而且一群孩子的游戏模式更为开放,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有时候跟着疯跑几圈,滑上几圈滑板车就熟了。
   如果是加入2-3个孩子,最好有年龄差或自带新鲜玩具/玩法。上面那2个女孩亲密玩过家家的类型,突然来的陌生人是较难融入的,但也不是不可以,后来CC也多次成功打入内部。
   交给孩子一些搭讪的方式。大部分孩子之间的友情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需要父母刻意干预,但如果孩子不是主动热情的“自来熟”类型,爸爸妈妈也可以示范、甚至教给孩子一些“搭讪”的技巧,与对方互动。
   有一次CC在室内游乐园里对一个小姐姐莫名有好感,但是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说话。我就告诉CC:你可以和她一起去玩蹦床啊,或者荡秋千。接近海洋球的时候,可以邀请她一起去玩海洋球捉迷藏。如果你喜欢这个小姐姐,你可以告诉她,你长得真好看,你的发卡真好看。这些都可以主动去沟通的哦!这次CC用的是“接近”技巧外加卖萌,她看小姐姐在玩荡秋千,她也去玩,并释放了一个超级阳光的笑容,俘获了小姐姐的心,成了很好的玩伴。友情开始就是这么简单!
   做一些深入社交,帮助孩子巩固友情。这一届孩子,很缺朋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足够的社交互动。想想咱们小时候,每天放学之后就一起玩,有足够的时间深度互动。但现在的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也就罢了,好不容易交到的几个朋友今儿这个有课,明天那个出门,下楼只能“碰上谁算谁”,友情得不到巩固,孩子们觉得不熟,自然就平添了很多障碍。所以父母多创造条件帮孩子巩固友谊也是义不容辞。
   有些妈妈可能会觉得,交朋友这种事父母干预得太多真的好吗?C妈想说的是,看孩子的年龄段。如果是处于3-4岁这个社交敏感期,孩子真的很在意自己有没有朋友,固定的玩伴就很重要。这个时候,父母就可以“推一把”。CC 3岁左右的时候我们搬过一次家,当时她便处于这个阶段,不敢主动交新朋友,总觉得没人跟她玩,但我跟C爸主动“推”过她几次,如愿交到好朋友之后,便再没说过这样的话,也再没自我怀疑过了。
   如今CC下楼,我已经不常跟下去了,只是不时在楼上观察看看,如果有相熟的朋友自然不用操心,就算没有相熟的,她也能迅速找到玩伴。作为父母,我们没有办法替孩子策马奔腾于人生之路,但是扶他上马、帮他坐稳这一步,是可以,也是应当的。
其他文献
会议
可能我天生爱幻想又有些多愁善感,所以格外喜欢看几米的漫画,总觉得像个小孩在说着天真的童话,而那些话却可以触及人的心底,让你想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但他的画中却又传
期刊
会议
贵州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种、产茶历史源远而流长。现代,茶叶的经济地位在我省经济作物中仅次于烤烟、油菜而名列第三。到1989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到43.2万亩,投产约31万亩,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