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中毒之探讨:附大量中毒一例报告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426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地黄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最常用的药物,且因该药的治疗剂量与中毒量甚为接近,故洋地黄中毒,在临床上并非少见。一般我们常见的洋地黄中毒原因不外以下三种:①最常见的使用过量。②极少见的对洋地黄过敏而引起过敏反应。③偶因企图自杀吞服大量洋地黄或错误使用。本文报告之一例即属于后者。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欧州籍,33岁,于1956年5月10日因昏厥十余分钟第一次入院。是日晨早饭后突然头昏、恶心及呕吐,继而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达十余分钟,醒后即被送入院。四年来曾屡次发作短暂的意识丧失,但无抽搐。
期刊
作者提出一种在病原上和治疗方面需要和典型高酸度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区分开来的胃、十二指肠病变。这种病变具有胃、十二指肠的机能障碍和粘膜损害,胃液呈低酸或无酸状态,并同时有隐性肝脏病变(通过肝脏活体组织检查证实,但临床上症状不显著)存在。这种病例要占到作者所见所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20-30%。
期刊
对甲状腺功能的探察,虽已有了新的进展(如放射性碘的追踪检查,血清蛋白结合碘的定量),基础代谢测验在实际应用上仍不失为一最简单通用的方法。由于患者情绪的紧张,可严重地影响测验结果,即重复施行,仍难矫正此一缺点,尤其在某些病例中,难以鉴别其为轻度的巴塞杜氏病或类似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神经官能症,植物神经系不平衡的患者。如利用药物使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则可克服情绪的反应而使测验得以在最适宜的情况下圆满地进行。
期刊
自从Walshe氏介绍麦氨酸治疗肝性昏迷以来,各国学者先后都有应用此药治疗的报告,采用麦氨酸钠23—25克缓缓静脉滴注,但是,这种滴注的方法经常遇见困难,由于病人神志不清,烦躁不安,静脉注射不能持久;另外短时内注入大量的麦氨酸钠,常使病人不能耐受,致有恶心、呕吐的发生。作者于三年来采取腹腔内(intraperitoneal)注射大量麦氨酸钠,治疗肝硬化昏迷的方法,克服了上述的缺点。
期刊
作用于心脏的苷类药物是通过心脏的新陈代谢而发生作用的——增进化学能的利用,提高减低了的醣原含量并减少乳酸的含量。但是中毒的剂量将会引起相反的作用,如较大量的洋地黄所引起的心电图中ST段和T波的改变,将被认为是能量的新陈代谢转变为无氧性(anaerobe)反应的后果(在生理情况下氧化性反应应当是主要的能量供应者)。
期刊
过去的文献多认为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只是尸检时的一个不重要的发现。著者对在Mallory病理学院18,486例连续尸检中的78例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作了临床及病理的分析。认为非细菌性栓塞性心内膜炎是有临床上的重要性的。
期刊
先天性高铁血红蛋白症(Congenital methemoglobinemia)系一种罕见的疾病,以早期发绀,血液在分光镜下检查发现高铁血红蛋白,以及没有杵状指与心肺病变为其主要特征。在文献中,本病又称先天性原发性高铁血红蛋白症(Congenital idiopathic methemoglobinemia);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性紫绀(Hereditary methemoglobinemic cy
期刊
癌瘤的诊断不但在疾病的早期,就是在疾病的晚期,也会遇到很大困难;因此,凡是能帮助医师发现癌瘤的各种实验方法,均应加以利用。根据此点我们认为我们所获得的关于癌瘤患者的血小板形态的材料,在鉴别诊断上可能是有价值的。
期刊
近年来国内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报道,已较前增多,从这些报告或分析中,均说明它不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疾病,因而有加以重视的必要,爰将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自1950年12月1日至1955年12月31日经剖腹肝组织检查及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证实者45例,加以分析。凡临床症状及体征符合、腹水中或左颈淋巴结检查找到肿瘤细胞者均不包括在内。
期刊
近几年来异菸肼应用于临床甚为广泛,其毒性反应和副作用已屡有报告、慢性及亚急性中毒死亡者,国内尚无报道,本院曾遇一例,报道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