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界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是教育的两重境界——知识境界与方法境界,就像扶贫中的资金物资扶贫与智力扶贫,智力扶贫明显优于资金、物资扶贫,由此人们创造了“金子与点金术”之类的寓言,也由此而产生了另一句名言:“要把金针度与人。”可是,禅宗却反对这种“授之以渔”的智力扶贫,《五灯会元》中提出了一句与“要把金针度与人”针锋相对的名言:“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既不给你“鱼”,也不给你“渔”,你想要点金术?免谈!那禅师究竟教给弟子什么呢?
看禅师们怎么教学:
学佛者都喜欢追问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佛,另一个是怎样才叫得了道。那也是,学了半天还不知佛是什么,又不知得道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典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这样糊里糊涂学一通,教人如何安心向佛?照理,师傅应该明确回答,可是他们偏不,任你怎么问,他就是不明明白白地告诉你。
且看宋代僧人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记载的两则公案。
一则是五代时清平令遵禅师教学片断:
一个和尚问:“如何是大乘佛法?”清平令遵禅师回答说:“麻索。”和尚问:“如何是小乘佛法?”禅师答道:“钱贯。”和尚问:“如何是清平家风?”禅师说:“一斗面作三个蒸饼。”和尚问:“如何是禅?”禅师曰:“胡孙上树尾连颠。”
另一则是唐代善会禅师的教学情景:
一次一个和尚问善会禅师:“如何是道?”禅师答曰:“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和尚追问:“如何得会?”禅师又道:“清清之水,游鱼自迷。”
这是禅宗独特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讲究的是师傅从不教给你现成的结论,也不教给你现成的方法,而是让你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感悟。无论是“麻索”“钱贯”还是“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无非是告诉你两点,一是道在自然,佛在一切的生活情景之中,生活之外,别无他佛。二是,得道成佛,要靠你自己的领悟,从平常琐事、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领悟,舍此殊无他途。即所谓“清清之水,游鱼自迷”,“迷”是你自己迷,“悟”也靠你自己悟。也许对于“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这句话,我们只注意了“不把金针度与人”。其实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是“鸳鸯绣出从君看”,关键在“从君看”,师傅展现自己的思悟过程,或者将你带入某一思悟情境之中,你要自己去看。所以在禅宗、在道家,不是学佛、学道,而是“参禅”,是“悟道”。参禅悟道,看似神秘,其实简单,关键在“参”与“悟”,悟是自悟,参是自参。我们常常开玩笑说,你亲自吃饭呀,亲自睡觉呀,大道至简,这玩笑中恰有真意在。所谓得道,就是自己参得、悟得,绝非师傅教给你。所谓即心是佛,见性成佛,无非是强调自我参悟。所谓“直觉意会”,也是强调自己去“觉”去“会”。这是禅宗的高明之处。即使是儒家,也是强调自参自悟的,传统的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让你憋一憋,逼着你去自参自悟,不过禅家更彻底,更决绝,他们是“愤也不启,悱也不发”,而且如果你冥顽不灵,不去自我参悟,那就只有“当头棒喝”了。
这不恰是当代教育的基本思潮吗?当代教育强调知识的情境性、语脉性,强调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强调学习主体主动参与与自我体验。当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蕴含着语境性、历史性和具身性的鲜活的文化实践,是主体积极参与和行动并自主构建的结果;学生是知识智能的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建构者。法国当代课堂教学研究专家焦尔当认为“教”和“学”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教,绝不只是“告诉”,当“教”被当作“告诉”时,它便不能引发学习,甚至还会阻碍学习。因此,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和机会中,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禅宗的教育方式,不正是典型的实践教育、生活教育、体验式教育吗?
更深入的追问是,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去体验、去参与?当我们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时,也许我们正在沾沾自喜,认为是我们把金针度与人了,我们让学生学会了点金术,自以为从教育的“知识境界”上升到了教育的“方法境界”,也许我们自以为高明,殊不知,教育还有更高的境界。因为,“鱼”也罢,“渔”也罢,死知识也罢,活方法的“金针”也得,无非还是由你来“授”,学习者得到一个方法,也无非就是一个方法而已,得到一个点金术,也无非是能多获得一些金子而已,一旦金子一钱不值,你的点金术还有什么价值?比点金术更高明的是怎么创造更多的“点×术”!如此,你授给的“渔”也还是死的,只有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参悟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才具有永恒的价值。只有这样,学习才算真正發生了。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尤其如此!
引导学生自我参悟,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参悟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这应该是教育超越“知识境界”“方法境界”的第三境界,这也许是目前所知的教育的最高境界。
看禅师们怎么教学:
学佛者都喜欢追问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佛,另一个是怎样才叫得了道。那也是,学了半天还不知佛是什么,又不知得道的标准是什么,这是典型的教学目标不明确,这样糊里糊涂学一通,教人如何安心向佛?照理,师傅应该明确回答,可是他们偏不,任你怎么问,他就是不明明白白地告诉你。
且看宋代僧人道原所编《景德传灯录》记载的两则公案。
一则是五代时清平令遵禅师教学片断:
一个和尚问:“如何是大乘佛法?”清平令遵禅师回答说:“麻索。”和尚问:“如何是小乘佛法?”禅师答道:“钱贯。”和尚问:“如何是清平家风?”禅师说:“一斗面作三个蒸饼。”和尚问:“如何是禅?”禅师曰:“胡孙上树尾连颠。”
另一则是唐代善会禅师的教学情景:
一次一个和尚问善会禅师:“如何是道?”禅师答曰:“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和尚追问:“如何得会?”禅师又道:“清清之水,游鱼自迷。”
这是禅宗独特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讲究的是师傅从不教给你现成的结论,也不教给你现成的方法,而是让你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感悟。无论是“麻索”“钱贯”还是“太阳溢目,万里不挂片云”,无非是告诉你两点,一是道在自然,佛在一切的生活情景之中,生活之外,别无他佛。二是,得道成佛,要靠你自己的领悟,从平常琐事、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领悟,舍此殊无他途。即所谓“清清之水,游鱼自迷”,“迷”是你自己迷,“悟”也靠你自己悟。也许对于“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这句话,我们只注意了“不把金针度与人”。其实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是“鸳鸯绣出从君看”,关键在“从君看”,师傅展现自己的思悟过程,或者将你带入某一思悟情境之中,你要自己去看。所以在禅宗、在道家,不是学佛、学道,而是“参禅”,是“悟道”。参禅悟道,看似神秘,其实简单,关键在“参”与“悟”,悟是自悟,参是自参。我们常常开玩笑说,你亲自吃饭呀,亲自睡觉呀,大道至简,这玩笑中恰有真意在。所谓得道,就是自己参得、悟得,绝非师傅教给你。所谓即心是佛,见性成佛,无非是强调自我参悟。所谓“直觉意会”,也是强调自己去“觉”去“会”。这是禅宗的高明之处。即使是儒家,也是强调自参自悟的,传统的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要让你憋一憋,逼着你去自参自悟,不过禅家更彻底,更决绝,他们是“愤也不启,悱也不发”,而且如果你冥顽不灵,不去自我参悟,那就只有“当头棒喝”了。
这不恰是当代教育的基本思潮吗?当代教育强调知识的情境性、语脉性,强调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强调学习主体主动参与与自我体验。当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蕴含着语境性、历史性和具身性的鲜活的文化实践,是主体积极参与和行动并自主构建的结果;学生是知识智能的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建构者。法国当代课堂教学研究专家焦尔当认为“教”和“学”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教,绝不只是“告诉”,当“教”被当作“告诉”时,它便不能引发学习,甚至还会阻碍学习。因此,要求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情境和机会中,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禅宗的教育方式,不正是典型的实践教育、生活教育、体验式教育吗?
更深入的追问是,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去体验、去参与?当我们强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时,也许我们正在沾沾自喜,认为是我们把金针度与人了,我们让学生学会了点金术,自以为从教育的“知识境界”上升到了教育的“方法境界”,也许我们自以为高明,殊不知,教育还有更高的境界。因为,“鱼”也罢,“渔”也罢,死知识也罢,活方法的“金针”也得,无非还是由你来“授”,学习者得到一个方法,也无非就是一个方法而已,得到一个点金术,也无非是能多获得一些金子而已,一旦金子一钱不值,你的点金术还有什么价值?比点金术更高明的是怎么创造更多的“点×术”!如此,你授给的“渔”也还是死的,只有自我学习能力、自我参悟能力、自我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才具有永恒的价值。只有这样,学习才算真正發生了。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尤其如此!
引导学生自我参悟,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参悟能力、探究能力、创造能力,这应该是教育超越“知识境界”“方法境界”的第三境界,这也许是目前所知的教育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