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三角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与道

来源 :中国图片·湖北风景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c1987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一些舆论认为,10年至20年之后(2025~2035年)中国将出现人口峰值,可能达到十五六亿,真的会如此么?
  人口与城市的关系
  根据现有数据,由于出生率的下降,老龄率的增加,我国人口的峰值是达不到15亿的。我国的生育率曾在70年代达到高峰,随后一直在缓慢地下降。对比美国生育率,他们在战后50年代左右迎来了婴儿潮,随后他们的生育率一直是一种平稳的状态,大概在2%左右。而我国生育率在70年代达到6%高峰值后,目前已经下降到了1.5%左右。这样,城市人口按自然增长率维持在0.5%。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孕育成本的大大提升,导致中国大城市生育率太低。而生育率红线为2.4%,低于2.4%的红线国家就会面临生育危机。因此我国为了提升生育率现已放宽了二胎生育政策。
  随着我国农村人口不断下降,城市人口不断的提高,在2010—2011年之间,中国城镇化率超过50%。按每年1%的城镇化增幅,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34%。20年后,到2035年,我国的人口将集中在工作机会更多的“有机会的大城市”。首选将是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重庆、西安等大城市。其次是如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重要城市经济区。然后还有 一些中心城市群,如华东中心城市群、武汉中部中心城市群、重庆西南中心城市群、西北中心城市群、东北中心城市群。
  广东珠三角在城市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危机)
  广东珠三角是中国城市群的一个缩影,看看近年来的的数据。
  2014年广东省本地户籍人口是7859万,但是外来人口超过了8000万,因此广东省总土地承载人口超过1.6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中明确说明: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肇庆市,总户籍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即:人均建设用地150平方米)。但是,珠三角的外来流动人口达6000万,2020年达到1亿的规模——全国其他的中心城市,情况大致相同。
  深圳
  深圳面积1953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包括罗湖、福田、南山、龙岗、宝安等区。深圳户籍人口350万,但非户籍人口超过1300万。深圳经过30年建设,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已经达到46%,即917平方公里。已经接近50%的生态红线,这样深圳土地、人口、环境难以为继。根据生态红线范围,深圳最大建设面积只能控制在976平方公里内,因此未来十年深圳的建设用地存量只有59平方公里。
  香港
  香港陆地面积共计1104平方公里,人口718万,行政区包括中西区、东区、九龙城区、观塘区、南区、湾仔区等18个区。香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多地少,尤其山地多。香港约78%的土地为郊区和农业用地。碍于山地地形所限,城市发展用地只占陆地面积约22%,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因此香港土地批出非常严格,经过100年建设,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已经达到242平方公里。
  东莞
  东莞面积2465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包括莞城、石龙、中堂、虎门、厚街等30区。但是东莞户籍人口只有170万,外来人口却接近1000万。目前东莞建设用地规模已经突破总面积的46%(即:1133平方公里),接近50%的生态红线。东莞最大建设面积只能控制在1232平方公里红线范围内,未来10年的建设用地存量只有99平方公里。这样看来东莞的发展面临着土地、人口、环境等方面的巨大压力。
  广州
  广州市总面积为7434.4平方公里,行政区域包括越秀、海珠、天河、黄埔等10区,从化、增城两市。其中,市辖10区面积为3718.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0.02%;2个县级市面积为3715.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9.98%。广州2012年户籍人口794万,外来常住人口接近500万。广州是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到2010年,广州城区10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600平方公里(现实为549平方公里)。在2012年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和《广州市城市功能布局规划》的有关报告。上述两个规划将广州市域面积69%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和形成5140平方公里的非建设用地。
  广州虽然总面积超过7400平方公里,但可建设使用的土地,按照2010年国务院对广州总体规划的批复,只有600平方公里,按目前的建设开发速度,大概14年就告罄,当前广州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达到22.1%,而国外通行的宜居城市环境是不超过30%,也就是说广州的土地潜力只剩下7.9% 。
  珠三角之痛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中明确说明: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 深圳 、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 和肇庆市,总户籍人口4230万,土地总面积4169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包括城市建设用地、建制镇建设用地和村庄建设用地)面积6640平方公里(即:人均建设用地150平方米/人)。珠三角的外来流动人口达6000万,到2020年会达到1亿的规模,而且城市绿地面积要占城市建设用地20%左右。因此土地的使用在各方的争夺也会更加激烈。
  城市人均建设用地为100~150平方米/人(像一块蛋糕),其中有对绿地的规划的一般规定:住宅区30%-35%绿地,学校、体育场、酒店等公共建筑30%绿地等等。 整个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中,绿地约占20%左右(商业、道路、工业、仓储、市政………等等,拉低了标准)。公共绿地指标约6平方米/人等等,是基本要求。
  如果按照城市绿地指标,在城市内完全实现生态平衡,是不可能的。指标只能达到舒适度和安全度。绿地是一个定数,必须利用城市外部生态土地和空间,完成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作为城市,应该尽量集中建设利用土地,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效益。   深圳、东莞等城市,城市建设用地已经接近市域面积的50%,达到局部极限和生态红线。而深圳溢出的经济效益和产业,必须流到深圳以外,到深汕经济合作区去了,说明深圳的社会、财力、物力在深圳的投入和产出效益,是由财富对城市投资需求和收益回报决定的。此道理与北京、上海、重庆、武汉、西安应该是一样的。
  绿道的提出与发展
  绿地真正为居民的利用率不高,而且绿地时有距离远、设计不合理,而且人工维护费用高、夜间治安等等。仅有绿地指标,居民步行达不到、使用不便也不行。 因此广东提出了从居住区、到街道、到公园、到城市绿道、到风景区、到城市郊野、到乡村的城乡绿道系统,并且在珠江三角洲率先建设完成。绿道成为珠三角各城市自行车骑行的绿色通道。自行车10-30公里是正常范围。现在的使用率非常高。
  绿道的建设不完全占城市建设用地、不占基本农田、不占村庄、不占水利河堤、防洪用地,是城乡建设中的一个擦边球,应该算作好球。绿道的提出是城市发展阶段的需求、是城市化发展的检讨、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
  继珠三角绿道之后,广东省又规划了广东省绿道。广东省绿道规划总长约2263公里,区域绿道225公里,城市绿道781公里,社区绿道约1257公里。广东省绿道计划一年基本建成,2年全部到位,3年成熟完善。
  除了广东绿道,国内其他城市也做了绿道。如:上海绿道规划、杭州市、温州市绿道专项规划、成都、武汉绿道建设等。
  东莞绿道建设经验
  经过东莞市的区域绿道共有3条,分别为2号线(山水观光休闲绿道)、3号线(滨水人文休闲绿道)、5号线(山水园区休闲绿道)绿道,总长约223公里,共设有区域服务节点8个,市级服务节点12个。在东莞市形成了两轴(鸿福路八一路绿道轴、东莞大道绿道轴)两带(东部山林带、西部水网带)五环(文化环、都市环、商务环、滨水环、生态休闲环)的城市绿道景观设计。
  东莞绿道建设计划2011年1月—2014年12月完成前期的硬件建设,2015年1月—2020年1月完成后期软件提升。在前期绿化建设中本着以系统化、生态化、人性化、本土化、经济性为原则,在后期将实行建管结合模式,进而统一管理标准、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宣传推介方法。
  建议
  在未来的20年中国快速城镇化将达到高峰,人口集中在“有机会的大城市”。由于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城市用地紧张,城市必须高度集中,提高容积率,集约土地使用。而城市绿地比例是常数,是一个定数。因此必须利用城市外部生态土地和空间,完成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根据广东省绿道的发展经验,绿道、绿廊、河流山体、湖泊森林,成为连接城市与城市外部大自然的脉络,不失为一种生态之路。
  基于减量设计的乡村景观建设
  DESIGN FOR REDUCE IN
  COUNTRYSIDE LANDSCAPE CONSTRUCTING
  作者简介
  王江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武汉大学环境科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士,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设计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居住环境与景观规划设计,近几年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等多本著作。主持完成几十项科研项目,有多篇论文和设计获奖。
  乡村景观及其变化
  在中国的土地上,许多乡村创造出优美且富有当地特色的乡村景观,这些景观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乡村不仅有美丽自然生态景观,还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生产特点、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乡村景观的形成和发展。人文景观体现了一个地域的特色,是乡村精神风貌的表征,也反映出乡村的文化内涵,必须予以传承和保护。在乡村景观里,自然生态景观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文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是构成乡村人文景观的主要基底。自然生态景观的安全与稳定关乎乡村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能否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和谐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不断地堆砌房屋,不断地复制城市景观,将城市问题带到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许多地域特色景观被破坏,导致乡村特色丧失;资金缺位,配套设施不健全;管理混乱,法制建设滞后……这一切,都极大地损坏了乡村。乡村聚落景观渐渐在变化,特有的肌理正在丧失,取而代之的是笔直的道路、样板式的房屋以及机械化的空间;供水不足,无组织排污、水体污染严重;混乱的线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随处可见的垃圾,反映出设施的匮乏;建设的无序化及建筑布局的混乱,导致基础设施布置不合理,使乡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综合防灾体系脆弱,安全意识不够;盲目求洋与复古的现象使新建筑缺乏地域特色,传统建筑未得到较好的保护。
  田园景观也不如从前,田园景观最能反映乡村地域特色,是乡村得以发展延续的经济基础。而今普遍存在对田园景观重视程度不够,利用不合理的现象。自然生态景观更是遭到严重的破坏,滥用的农药污染着水体,导致动植物多样性减少和乡村生态系统稳定性减弱。人工干预过多,促使自然界灾害频发,如干旱地区挖湖、水量充沛地区填湖等等。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乡村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乡村里田园景观、农家风情,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面对污染严重、同质化严重的局面,乡村景观该如何保护?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创建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呢?
  减量设计与乡村景观
  综上所述,乡村景观通常是指乡村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乡村聚落、生产性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综合体,与乡村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精神、审美密不可分。从性质上,乡村景观大致可以划分成三大类:乡村生活性景观,乡村生产性景观,乡村生态性景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行减量设计,能做大程度地保护乡村。   减量设计是一种言之有物的设计,因地制宜,回归场地和自然本质,是对形式和功能最纯粹的解决方案。当然,减量设计需要对设计更深刻的理解和对设计要素更高超的驾驭能力。在设计中,既要思考如何减少多余的、不必要的、甚至适得其反的各种“量”。也要考虑如何增加不足的、被忽视的、甚至严重缺失的各种“量”。通过增减结合,引导乡村景观建设朝着适度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建成美丽乡村。
  建设乡村聚落景观,用减量设计方案,可以从如下方面着手:
  尊重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增加人性关怀,减少形式主义。遵循乡村原有肌理,因地制宜,加强秉承“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 的设计思想, 减少对乡村空间格局的破坏。创造富有活力的公共空间,增加对服务设施的集中度、齐全度的考虑,减少分散化、单一化的低效率使用。形成方便多样化的道路空间,增加对道路可达性、便捷性、灵活性的考虑,选择相应的地方铺装材料,减少千篇一律水泥铺地的做法。
  加强对水源地的生态保护,配套符合当地情况的给排水管线。建立合理的污水排放机制、配备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增加对电力电信线走向的考虑,避免临时乱拉乱扯,相互干扰。增加对垃圾回收和处理设施的考虑。建立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杜绝基础设施成装饰品,增加对实用性的考虑,减少对美观的考虑。
  乡村绿地要增加对管理难易度、树种多样性、空间尺度、健身和休憩设施齐全度的考虑,形成别具特色的乡村景观。增加适应生产性和生活性需求的多功能绿地。减少对城市景观模式的简单模仿,减少名贵树种的种植、人工观赏水系的开挖等。结合乡村的经济状况、村民需求和资源条件,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功能性的考虑。增加对乡村特色的传承、土地利用的集约、基础设施配套的完善三者之间协调关系的考虑。注意新旧建筑的协调建设,展现出村庄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建筑空间特色,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拆建。加强建筑功能之营建,减少纯建筑外观美的追求。
  创建优秀的乡村人文景观,可以这样设计:
  增加村民在乡村规划过程中的参与度,减少规划仅反映领导意愿的“空中楼阁”的现象。增加对乡村规划成果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经过审批的规划中各项内容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力度。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引导乡村建设,避免乡村无序化和过度秩序化发展。设计者注重建设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减少闭门造车。领导者倡导公众参与,主动接纳群众的诉求,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统筹兼顾各项事务,减少形式规模攀比。村民及时主动沟通交流,提供相应的诉求等,减少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的被动性。对乡村空间、配套设施、景观、建筑等进行综合规划和合理安排的同时,也应加强对村民精神文明的构建。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合理引导村民认识乡村景观的价值、保护生存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延续民风民俗,减少对乡村景观的破坏。
  营造乡村生产性景观,可参考如下方案:
  因为农业景观是连续的景观,可以其较大的区域空间为背景,体现景观的整体性。根据区域生产需要、农作物的生理特征和农田设施条件等,确定农作物的种植种类、方式和面积,保护农田的基本景观格局,不能只停留在保护基本农田不被占领的层面上。维护田园风光真实的面貌,不做过多装饰,减少水泥对土地的侵蚀,保持水渠和田埂的自然状态,确保生物多样性。
  乡村景观融入现代科技,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生产率、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特色农业、提升创意和参与性。减少单发展,对农业种类和运作方式进行合理的定位。避免种类过于单一、规模过小、重复开发等不合理现象。
  构建良好的乡村生态性景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优化整合乡村自然资源。尊重乡村的自然肌理,保留并强化乡村自然空间格局。避免破坏山脉水系、破坏乡村和自然景观的和谐关系。注重利用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以建造景观。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以维护景观。避免出现人工干预痕迹过重的现象。
  结语
  减量化乡村景观建设,就是以“经济、实用、美观、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基于场地现状,进行较少的人工干预,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指导思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乡村,减少对乡村环境、历史文化的破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增加不足的、缺失的设计,减少形式主义的、过度的设计。
  运用合理的设计,能使乡村景观建设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把乡村建设成乡村,还原乡村景观真实风貌,永远传承乡村景观文化内涵。
其他文献
被誉为“道医国手”的武当山道医王泰科,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当山道教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悬壶济世,勤于布道的他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一位病人;他诊疗从不收费,药费也只收个本钱。王泰科源于日常朴素的武当养生秘笈,更是让人们津津乐道……  他是道教医药的传承人  2014年12月13日,丹江口市郊外的静乐湖,波光潋滟。冬日的暖阳,轻柔地投入湖中,染出一片灿烂。  武当山道教学院静静地屹立在静乐湖畔。在这
期刊
项目名称:荆门市生态运动公园园林景观设计  设计单位:荆门市市政园林设计研究院  团队成员:杨书虎 周文金 李昭阳 王兰珍 张运昊 黄竹 王连青 程洁  设计特色:荆门生态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紧紧围绕“生态荆门、绿色荆门”这一主题,遵循“生态、环保、适用、经济、美观、节能”等原则,同时兼顾体育竞技、文化休闲、商业会展、科普教育、观光体验等多种功能,全面展示荆门乡土植物,着力打造荆门中心城区标志性生态景
期刊
李昭阳:以前生态运动公园没有建的时候,这附近都是荒山野岭,人流量非常少。建成后,人流量增大了,荆门市菊花展、球类比赛以及荆门大型体育活动、商业演出、车展也都在此举行,带动了周边商业的繁荣发展、丰富了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记者:但凡举办大型运动会,大拆大建,修建豪奢的场馆及各项设施,似乎成为一种潮流,荆门的省十三运会,却是另一番情形。李院长,您能跟我们详细讲解一下吗?  李昭阳:可以,虽然省运会
期刊
30多处文化景点、35.5%的公园绿地率、1.3平方米的人均绿地……一连串的数据,都显示着随州文化公园给市民带来的生态福利、文化福泽、民生福祉。  离开喧嚣的中心城区,步入宁静、清新的文化公园,心中顿时少了些许浮躁,一种惬意油然而生。这里有山、有水、有树、有桥、有雕塑,有生态环境,更有人文享受。  文化公园是随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改善民生,创建城市品牌,建设神韵随州的重大市政工程,也是建市以来本市建
期刊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都市化的人们穿梭在钢铁洪流之中,拥挤于水泥森林之间,渴望着原野草香、林海松涛和温暖的阳光。园林建筑犹如城市的绿洲,承载着人们“回归自然”的梦想。多少艺术家、建筑师正孜孜不倦地努力着,用优美的园林景观来满足人们追求自然和谐的心灵渴望。  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农林处园林工程公司(以下简称农林处园林工程公司)的经理王云峰,自2006年继任公司经理以来,以对品质和艺术的无尽追
期刊
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紫霄宫,坐落在武当山展旗峰下。这里群峰山岭环绕,松林翠柏幽深,环境优雅,气候宜人,历来被视为“紫霄福地”。  千年紫霄  紫霄宫初建于宋宣和年间。据文献记载,宋徽宗信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宋徽宗有一次做梦,梦见了“火神”,有一方士为他圆梦,说要派水神到南方压镇才能无忧,于是在这里建造道观,赐名“紫霄元圣宫”。宋末金兵南下,紫霄元圣宫横遭涂炭。元初,世祖忽必烈利用宗教稳定民心
期刊
起义门原名中和门,是武昌古城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门,在这里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是走进风起云涌的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入口。  2011年湖北省人民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武汉市及武昌区政府决心修复起义门及楚望台遗址公园,主要由起义门、古城墙、风雨长廊、封建亭、首义碑林、园林景观、游客服务中心等组成。  起义门是武昌古城首义文化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它是9个古城门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城门,同时也是武昌起义
期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就像是读一本缤纷多彩的书,放下城市喧嚣的冗杂,背起思想的行囊,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路采撷大洪山的旖旎风光,品读大自然的山水文化。  说到大洪山,人们耳熟能详的景点不胜枚举:大洪山主峰、洪山寺、大慈恩寺金顶、宝珠峰、千年古银杏、白龙池、桥河古道、剑口、两王洞、黄仙洞、筱泉洞、榔头寨、娘娘寨、洪山漂流等等。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北省中北部,西临襄(阳)钟(祥)江汉谷地,东接涢水
期刊
这家2011年进入园林行业的企业是一个小兵,但这家企业却是成长最快的小兵。2012年,它获得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颁发的“2012年度园林绿化行业最佳成长企业”,它就是——湖北开元元兴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元兴景观)。  短短三年时间,元兴景观迅速成长为集园林绿化设计、公路道路绿化工程、城市绿地专业养护、园林绿化施工、种苗种植与经营为一体的中小型综合性园林企业。  笔者一踏入简洁明亮的办公区域,首先映
期刊
人类在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文化。文化之于人、社会乃至国家,影响力是潜在而巨大的。对现代企业而言,先进的文化可以引导企业从平凡走向优秀,从优秀迈入卓越。独特的先进文化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  当今,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不仅是人、财、物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认同。  与时代
期刊